劉趕三(1816年-1894年),清末京劇丑行演員。名保山,字韻卿,天津人。他的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傳神,同時又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能根據劇情自編唱詞唱腔,改變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狀況。他不僅擅演《連升店》、《請醫(yī)》、《法門寺》、《十八扯》、《拾黃金》 等老戲,尤其對一些'丑婆'戲演得最拿手,如《探親家》的鄉(xiāng)下媽媽,演來冠絕一時。
劉趕三(1817--1894),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名保山,別名遷升,字韻卿,號芝軒,寓所名'寶身堂',位于宣南韓家潭。因其藝高,常被多處邀請,他同時在三個戲班趕場演出乃為常事,為此被諷為'趕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劉趕三'為藝名。人們常呼其為'趕三兒',晚年則稱其為'老趕'或'趕公'。
他從小讀書很用功,不到20歲,已頗有才學和名氣。但屢考不中,乃由業(yè)余愛好京劇“下?!背蔀閷I(yè)演員,先學老生,入京搭永勝奎班,后入三慶班,從郝蘭田學藝,常演《金水橋》、《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園會》、《武家坡》、《天水關》等老生戲,藝宗張二奎。因當時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爭相聘請,曾搭嵩祝、和春、春臺、四喜、雙奎、承慶、九和成、勝春奎、永勝奎等諸班。光緒二十年農歷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歲。
在清末京劇丑行演員中,首屈一指的要數劉趕三。清朝畫家沈蓉圃所作“同光十三絕”的畫像中,將劉趕三在《探親家》中扮演鄉(xiāng)下老媽媽的形象列入其中,與程長庚、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郝蘭田等各行當中最優(yōu)秀的演員并列,可見當時對他的推崇。在劇界頗有威望,曾劉趕三被選為精忠廟首。他與楊鳴玉、黃三雄為第一代京劇丑角代表人物。
他的嗓音清亮響堂,念白清脆爽利,冷雋詼諧,做表傳神,同時又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能根據劇情自編唱詞唱腔,改變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狀況。所演人物無不幽默風趣。常于臺上抓哏,嘲諷權貴,抨擊時弊。
他利用自己嗓子好,唱工底子厚的條件,改變了過去丑角不興唱的風氣,建樹了自己的這一段唱念并舉的藝術流派。劉的念白,不但嗓音響亮,而且都是按照劇中人物的性格進行創(chuàng)造,為了不千篇一律,他對戲里的念白大都進行了加工修改。如他把《請醫(yī)》里中藥組成的大段念白重新編排,使藥名擺得跌宕有致、風趣詼諧。當然,這與他藥商出身熟悉藥名有關。他加以豐富修改的《請醫(yī)》一直流傳至今天的舞臺上。劉的表情身段都是在實際生活中細心觀察、精心提煉而成的上佳作品。如他演《探親》的鄉(xiāng)下媽媽細眉瞇眼、老誠淳樸、善氣迎人,是一位為環(huán)境所迫不懂裝懂鬧出很多笑話,土得可愛的丑婆;他演《思志誠》的老媽兒昂頭挺胸,運用略帶矯健,類似老旦“鶴行步”的臺步,塑造了一個帶有不正派神氣、 “老來俏”似的妓院仆婦;他演《普求山》的竇氏心直口快、動作大方、利落,性格直率、爽朗,是一位一言不合動手就打,會武藝的老太婆。劉對這三個不同類型丑婆的塑造都是恰到好處,不庸不油。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