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對古文有快速的了解,一定要看看《古文觀止》這部書。《古文觀止》出自1695年,也就是清康熙期間。這部書主要以散文為主,大部分作品是作于先秦至明末時期。還有兩篇是作于詩詞鼎盛時期的唐朝初期,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這篇也是王勃最具有代表性的詩詞,讓無數(shù)人為之折服。
王勃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除了今天要講的這篇,他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等詩詞,也是名揚四海。王勃字子安,650-676,年僅26歲便英年早逝。他出生于一個文學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朝末期的大儒,叔祖王繼也擅長作詩,也是當時的著名文人之一。王勃的父親更甚,曾經(jīng)擔任太常博士、齊洲長史等職位,是一個備受朝廷重用的人。
受家庭氛圍影響,王勃從小在文學這一塊就頗有天賦。六歲便能朗讀背誦詩詞,在九歲的時候作了第一首詩詞《漢書注指瑕》,文中還大膽的指出顏師古的問題,要說顏師古可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十四歲被稱為“神童”,十六歲科舉及第入選。這樣的孩子即使放在今天被稱為“神童”一點不為過。
《滕王閣序》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曾出現(xiàn)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且要求背誦全文。熟讀這篇詩詞的朋友都可以觀察到,詩詞呈對偶式,講究平仄音和聲調之美,且韻腳較多,讀起來也是順口簡潔。這其實是一篇“駢文”,它的風格和題材跟“賦”有些相似,但比“賦”可以寫的題材和意境更廣闊。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從景入手,循序漸進,最終觸景生情,描述了自己當下的心情。詩詞一波三折,讀者仿佛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那接下來我們就好好的品一下這篇詩詞。
《滕王閣序》的作詞背景正是在滕王閣上,在一次文人聚會上,閻伯嶼想讓自己苦讀十年書的侄子在此作詩一首,好讓自己有機會吹捧一番,侄子自然滿口答應。當時在場的王勃識破了他們的詭計,也不愿甘拜下風,即刻提筆作了這一首《滕王閣序》。
詩中最引后人攀讀和喜愛的正是這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堪稱千古絕唱。當時正值夕陽西下,彩霞與孤鶩上下而飛,相互映襯。遠處是青山碧水,抬頭是廣闊天空,仿佛水天相接,形成此番如詩如畫的美景。雖然這句詩是改自庾信的《馬射傳》,但也更加傳神的將當時的美景展現(xiàn)了出來。
《滕王閣序》共分為七大段,詩中詳細描寫了滕王閣所在的地方,歷史傳承,引來無數(shù)英雄才俊到此。再講到在樓臺看到的美景,觸景生情,進而抒發(fā)了個人心中遠大的報負及難以描述的復雜心情。整篇詩詞一氣呵成,層層遞進,氣勢磅礴引起在座的文人拍案叫絕,紛紛贊揚及肯定王勃的才華。
特別是王勃將自己當時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從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想要為國立功的壯志,但又感嘆自己懷才不遇、無人推薦的遺憾;還表達了自己在此盛會上遇見之心人的喜悅,但又為此后的生活感到焦慮;雖然雖現(xiàn)狀不太滿意,但對未來還是抱有一絲期盼。所有復雜的心情都在短短的幾句詩詞里表達了出來,也不禁讓在座的文人們感嘆。
王勃是一個心中有著遠大抱負的才人,但卻在事業(yè)這條道路上屢屢受挫。少年得志的他生活在初唐的鼎盛時期,這也是文學氣息非常濃的時期,可以說是懷才不遇或是運氣已耗盡,受過兩次挫折后思想也變了很多。在其二十四歲時,在虢洲參軍,短短一年多被貶兩次,在26歲時再次復職,卻沒想到在通往交趾的路上,突遇大浪,翻船溺水而亡。這也是非常可惜的,不然我們還可以遺留更多的好詩詞給后代學習品鑒。
接下來我們再從整篇詩詞的結構和技巧來做分析。很容易觀察到,文中的對句多以四字和六字為主,或者是四字六字結合,整齊有序,沒有突兀之處。且非常注重平仄音,韻律之美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技巧上,詩中還用了很多“當對句”,這也是駢文中非常難的一個技巧。綜合來說,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駢文。
所以在后來的朝代里,出現(xiàn)了很多模仿《滕王閣序》的詩詞。比如說出自唐代詩人黃緒的《滕王閣賦》、王仲舒的《修滕王閣記》、清代詩人陳維崧的《滕王閣賦》等,雖都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對于原著來說,是無法超越的,后來也再沒有一篇能比得上王勃的這一篇,能夠這樣讓人拍案叫絕。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王勃的《滕王閣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王勃的英年早逝,我們遺憾。但慶幸的是他和后代留下了許多好的作品,供后人去學習品鑒,就像流星一般在夜空中留下閃亮的一筆,也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中華文學一代代的往下傳承,后代出現(xiàn)了更多有才的詩人,在他們每一個人的時代里,都迸發(fā)出了不一樣的煙火,人終將逝去,而好的作品卻可以焉遠流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