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唐代:羅隱《自遣》
詩者心聲。物不平則鳴,人的內(nèi)心亦有久蓄的抑郁之情,振蕩奮激,偶有觸及,則噴薄而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遭際,內(nèi)心的情感也自不同,而吐露的聲音,自然各異。形成于詩,也有著不同的格調(diào)。故有李太白之超脫縱橫,杜子美之沉郁不申。詩如其人,自是出于內(nèi)心的寫照。長久的遭際,內(nèi)心會積聚相應(yīng)的情感,形成一種和身外相氤氳的氣。這股氣,在所處的人生階段,塑造著人的形態(tài)和心態(tài)。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遭際,所形成的氣也不同。而考量一個人生平,則是參照他人生大部分時間所處的狀態(tài)。
作一首詩,并非出于一時興起,而是發(fā)出心中久已存在的某種聲音。無處傾吐,愈演愈烈。寄寓詩句,聊以唱吟,發(fā)出那個沉積已久的音聲,撫慰受挫的心。內(nèi)心的聲音,平時只能自我傾聽,不能道于人知。一旦到了忍無可忍之際,而禁不住出于口,人們聽了必然驚訝,以為不像是其為人。而所謂為人,只是這個人平日里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他的內(nèi)心究竟如何,他不說,外人又哪得知。偶爾吐露一兩聲,就必然會引來驚訝嘖嘖。所以心中真實的情感需要深深隱藏,縱然吐露時,也以他語道之,而意在言外?!爸o浪笑敖,中心是悼”是也。
羅隱自負(fù)才華,以為可以芥拾青紫,卻十多次科舉不第,其蹭蹬落魄,憂郁絕望之情,可想而知。以酒自遣,浪蕩度日,又豈是他心中所望。自是心中愁苦萬狀,又無可伸展,不得已而為之。心中仍舊存在上溯之心,一日也不能忘卻。畢生的追求,又豈能說放下就放下。無論經(jīng)歷多少次絕望,仍然會重新收拾信心,繼續(xù),繼續(xù),堅持走下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