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還能陶冶性情,促進審美情趣的高尚化。練習書法可以排除各種雜念,凝神靜氣養(yǎng)性怡情,不僅有益于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而且能促使審美趣味的高尚化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一生為書,滿紙云煙,女人的名字可以叫書法。女性的字寫的如何,是她內在修養(yǎng)的一種外在表達。在我國傳統(tǒng)的書法理論中,習慣把寫字與做人,完美地結合起來。有修養(yǎng)的女性不是上蒼的恩賜,而是后天努力學習不斷自省的結果。而書法恰恰是涵養(yǎng)女性修養(yǎng)的最佳方式,因為這一切都可以在極其放松隨性的狀態(tài)下,又極其優(yōu)雅的恒持浸潤熏習的狀態(tài)中進行著。至而賦予女人一種神韻,一種魅力,一種氣質、一種品位、一種靈性,修養(yǎng)出一種超然的智慧,使她在世事流動的喧囂中,洗練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寧”與“靜”,無所謂榮辱而平和內斂,從容嫻雅,嫣然面對淡淡天際,與山水消長,隨時隨處散發(fā)著溫潤和煦的人性光輝。
書法是一個不斷反復臨摹創(chuàng)作的交替過程,自然要接觸到古文詩詞、名家論述、書法家的歷史背景、經歷人品等等,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隨風潛入夜”般的被熏習著。此外,對書法史、古詩詞、金石、經易以及儒、釋、道等也無可避免由涉略到深入。書法真的是女性綜合修養(yǎng)的一個突破點,只有在這個起點上,才能真正吸納中華文化之藝術精髓神韻,從而獲得真草隸篆行等多種書體及廣博的藝術修養(yǎng),才能達到“博學之余暇,游手于斯”。
當對法帖有一定的臨習研究后,竟驚奇地享受了把漢字變成書法這個很神圣的被稱之為“書道”的過程。天道,人道,書道,道道皆自然運行的軌跡。從人格到書格,然后從書格再回歸人格,從技到道,從道到技,道而技,技而道,如此反復升華形成了書法史發(fā)展的過程。由最初古人從天地自然間獲得感悟啟示而造字時對哲學理解的渾然一體,至晉人循理而法生,唐人則用法而意出,宋人卻用意而古法俱在。至此,古人在書法的造詣上已達到物我兩忘渾然天成的自在境界。
書法還能在滲透于筆墨揮灑的過程中,盡意傳達女性富有生命情調的意象之美,這個跟中國畫有異曲同工之處。中國的象形文字是繪畫。其在用筆、結字、章法里無不充滿著辯證關系。凡運筆有起止、有緩急、有映帶、有回環(huán)、有輕重、有轉折、有虛實、有偏正、有藏鋒、有露鋒,運用起來可以變幻無窮。每個字猶似一個家庭,都有尊卑主次,有方圓收放,筆畫之間有進退和禮讓;篇章和結構,猶如一個國家,充滿了相互關系和秩序,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如排兵布陣,有的如大小珠聯。筆法,字法,章法的辯證關系,最終都統(tǒng)一于一個“和”字。
古人云:“書在有筆墨處,書之妙在無筆墨處”,所以“計白當黑”在書法布局中極為重要,它源于老莊哲學。無論在書法的創(chuàng)作或欣賞中須重視墨色所形成的線條,但也不可忽略空白處。書中線條的質感很重要,或飛舞、或圓潤、或方正,都會給人以美感,此叫有筆墨處,古人書論在布局上提過:“有字僅存跡象,無處乃傳神韻。”所以這個“無處”也很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傳神韻”處。人們在欣賞黑字同時欣賞空白,所以黑和白需統(tǒng)籌考慮,使二者既和諧又要有對比變化。書體要有疏可跑馬而不覺得其空,密不透風而不覺其塞,書法中的空白給人以神秘飄渺的美的意境,其意味是深長的。
一位哲人曾說:“塑造民族從女性開始。”在書法的熏陶下很多女書家被美育出非凡的修養(yǎng),在中國數千年書法史上不僅有過王右軍的老師衛(wèi)夫人,還有過唐代的吳彩鸞、元代的管道升、明代的邢慈靜和蔡玉卿等女書家,除此之外還有能詩善書的才女蔡文姬,有雄才大略的女皇武則天以及王羲之之妻郗夫人,王凝之妻謝道韞,郗音之妻傅夫人,王洽之妻荀夫人,王珉之妻汪夫人,庾亮之妻荀夫人,王獻之保姆李意如等等,她們都留下了精美的詩文墨跡。
書法藝術是適合表現女性特性和內涵的。她們有別于男性的藝術感受和心理活動,更利于創(chuàng)造端穩(wěn)、秀麗、規(guī)矩的書法。女性的特性決定了她們在書法“尚法”特征方面具有優(yōu)勢,作品干凈漂亮、沉靜端穩(wěn)、細膩柔美,尤其在古典詩詞和綜合修養(yǎng)上多加磨練,以認識世界本源之最高觀念,從宏觀到微觀、從具象到抽象、叢客觀到主觀、從生理到心理,天地、萬物、心靈、藝術,將為萬物之源生命之本——“炁”,貫穿于心,以女性獨有的生命感悟在感受生命體悟自然的過程中,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切入,以及對筆墨的獨特理解表現,寫出女性的生命意識,體現女性的自我價值。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