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我和大家談談有關傳統(tǒng)武術與傳統(tǒng)師徒傳承的問題。
師徒傳承是傳統(tǒng)武術傳承最主要的傳承方式
我們在談到傳統(tǒng)武術時,什么是傳統(tǒng)武術,其中有一個內容,在農(nóng)耕文明中傳統(tǒng)武術是以師徒相傳為一種傳承方式的。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以傳習某種技藝為紐帶而形成的師徒傳承,幾乎是所有文化藝術門類發(fā)展過程中的普遍現(xiàn)象。一切,由歷史跨度以經(jīng)驗認知為主導的文化事項,也必然交付給這樣的歷史綿延。
中國傳統(tǒng)武術也同樣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說師徒傳承是傳統(tǒng)武術傳承的一個最主要的傳承方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談拳授道,貴乎傳人,就是怎么選擇你的傳人。擇徒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重要范疇,中國武術史上各家拳種門派,無一把各家拳種的傳人,視為本門能否繁盛所在,從表象上看,這種擇徒似乎和現(xiàn)代體育運動中的選才有點相似。但現(xiàn)代運動員的選才一般考慮所選之人的各項生理、心理指標、遺傳因素以及技術訓練的可接受能力等等,而傳統(tǒng)武術中的擇徒,從他反映出來的具體要求看,兩者,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首先在擇徒問題上看一下傳統(tǒng)武術的要求有什么,傳統(tǒng)武術對擇徒有什么樣的要求。
提高技擊能力是傳統(tǒng)武術最主要的價值追求
提高技擊能力是傳統(tǒng)武術最主要的價值追求,然而,武術的技擊格斗能力并不是一種天然性的搏斗,而是在一定條件下訓和練的結果,所以前人說過,“凡百學矣,莫不有師,況乎技擊之學”。如果沒有師承,如何使得后來者習得武中奧義呢,在師徒傳承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個談拳授道,貴乎擇人,這包含了兩個含義,只有選擇好的傳人,才能習得上乘武功,能不能習得武功,練習到它的至高境界,要看傳人的素質如何;第二,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本門武功不致中落。因此擇徒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根據(jù)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待擇徒問題上,傳統(tǒng)武術關注的不像今天運動員選材,首先關注對象的生理指標,而是關注被擇者的道德狀況,這種情況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紀錄,西漢時期司馬遷寫的《史記》中曾經(jīng)說過,“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比绻狈α诉@四樣東西,就不能傳兵論劍,很顯然,這位偉大的史學家已經(jīng)把良好的道德品質看成傳兵論劍的首要條件。歷史上,許多人恪守著這條理念,尤其進入明清時期,習拳應以德行為先,已經(jīng)成為整個習武群體的普遍認識。同時,大到等閑若輕授,須防九族盡遭浸,就是對違反這個律令的警告。因此,各種門規(guī)的制定也是對傳人的要求,在各項要求中,道德是最基本的基礎。道德的內容是什么呢?就是日常傳統(tǒng)社會中被普遍認同的日常道德倫理。五言中有這么一句話“未習武,先觀德。”這個德,就是指這方面的內容,你還沒有練武,我先看你的德行如何,被擇的人日常的道德倫理。比較早的記載著這方面要求的,我們可以看到是黃宗羲兒子黃百家在他的書中說的“五不可傳”,哪五不可傳呢?當時內家拳定出的五不可傳,這五不可傳的內容表現(xiàn)為:一,心險者,二,好斗者,三,狂酒者,四,輕露者。第五,骨肉之鈍者。前四條全是道德標準,不論是心地險惡的人還是好酒狂飲的人,還是動不動就想顯露一下自己的人,都在他的否定范圍之內。
清代的楊氏太極拳譜中就有五不授。這些條規(guī)就是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了對擇人的具體要求。唯物主義者認為人們總是根據(jù)他們所依據(jù)的社會環(huán)境、階級地位,從他們所進行的生產(chǎn)與交換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在農(nóng)耕社會中,這一種道德倫理具有十分廣泛的認同性。盡管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以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開始受到歐美風的沖擊,但盡管如此,民國期間,人們還是恪守著對傳統(tǒng)武德?lián)裢椒矫娴牡赖吕砟睿M管像民國時期的行役拳創(chuàng)始人王相載認為傳統(tǒng)的師徒傳承現(xiàn)象流弊眾生,他也在他的書中說到一句話“解除師徒制,建立一種新型的傳承關系”,但他對怎么擇人,擇什么樣的人中說,擇人首先應該首重德行,如尊師敬長,信義仁愛等等,這些內容還是沒有脫離傳統(tǒng)武德在農(nóng)耕社會中的內容。
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民國二十三年一份拳譜抄本中也有明文規(guī)定,“不傳者有四,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以上四者凡其一者,概不傳”。改革開放以后的中國已經(jīng)處于一個文化轉型期,但這種要求照樣深入在廣大習武群體中,并且被肯定。1999年,本人在進行有關傳統(tǒng)武術的社會考察時,曾得到了幾本近十年來民間自編自印的拳譜,這些拳譜幾乎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有關擇徒的內容。比如說1985年編的河北孟村胡氏八極拳拳譜中,要求所有的八極拳弟子遵守1935年制定的譜規(guī),要求習武者首重人格。一本1991年編撰的沛縣六部教大鴻拳譜中開宗明義地強調,收徒要嚴加選擇,習武者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方能入門,同時規(guī)定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者不教。您看,這些東西在傳統(tǒng)習武群體中,盡管已經(jīng)進入了現(xiàn)代,但是,這種擇徒的內容依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和文化認同。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內家還是外家,不管是少林還是太極,在這個問題上,在擇徒的道德問題上,是趨于雷同的,一些傳聞故事也以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有時候,一個人無意中的道德行為往往使得這個人能成為某一拳種的一個傳人。傳統(tǒng)的擇徒要求中除了道德內容以外,也包括一些對被擇者個人悟性在內的其他方面的要求,我們剛才說了,傳統(tǒng)武術是需要習武者在個人長期的不斷實踐中感悟體會。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沒有一定的悟性和相應的身體條件,也難得其中的奧妙。之前所說的“骨肉之鈍”就是指生理條件。
另外也有個別拳譜還涉及到了習武者的生理年齡,但不管有什么其他內容,從總體上看,傳統(tǒng)武術從總體上奉行的是一種道德決定論。
為什么要強調這種道德決定論呢?很顯然,第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規(guī)定,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把道德看作根本,其他不過是道德的枝葉。我們已經(jīng)講得比較多了,第二,是習慣于經(jīng)驗的把握,因為在農(nóng)耕社會中,由于受到當時生產(chǎn)力水平和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制約,當然,傳統(tǒng)武術難以提出具有近代體育理論意義上的選材理論和選材要求,作為師父所熟悉并運用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經(jīng)驗感知和實踐把握,并不在于知其所以然的理論說明,僅僅是重視經(jīng)驗,這個小孩能不能帶出來,他一看,就會知道,是作為一種個人的內心感受看問題的。
另外,為什么強調被擇者的道德狀況呢?這里面事實上還有一個內容,強調練武者的意志品質,而意志品質是任何一位習武者都必須具備的素質要求,在傳統(tǒng)武術看來,你身體有一點殘傷沒關系,只要有了意志品質,加上訓練得法,就能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照樣能夠練出驚人的功夫,這就是傳統(tǒng)武術理論中一再強調的苦寒出高手。因為意志品質是屬于一個人的道德范疇,我們有時候也把兩者連在一起講,叫道德意志品質,然而對于其他人的生理條件來講,不管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男是女,傳統(tǒng)武術都有它適應不同人的練習方法。身高者怎么練,身矮者怎么練,身重者怎么練,身輕者怎么練,所以在傳統(tǒng)武術看來生理條件不是決定性的,哪怕身體有傷害,但只要有了信心,照樣能夠練成工夫。所以在這一點,傳統(tǒng)武術特別強調習武者的意志品質,道德狀況。
這是對習武者的總體要求,我們談了對習武者的道德品質是首要的要求,雖然也有身體條件,但總體上看主要是被擇者的道德狀況。這在傳統(tǒng)社會中體現(xiàn)為一種什么樣的形式,我們把這種形式稱之為擇徒樣式,擇徒樣式在結構上大致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具體的選擇過程,一個是拜師的過程,我們首先來看一看擇徒的第一個過程。
按照中國人習慣的人際交往方式,如果以自我為基點,那么在這個世界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物,一個就是自家人,一個就是外人,自家人的范圍主要由家庭內部成員組成,另外也包括親朋好友,自家人以外的就是外人,這種內外相分的處人方式到傳統(tǒng)武術,也就有了立于師門之內的入室弟子和未登堂的一般弟子,而入室弟子和未登堂弟子中又有一個前后的關系,入室弟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常用詞,起源比較早,在晉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了,就是講入室弟子在文化傳承上特有的意義,傳統(tǒng)武術也是這樣。尤其是一種技擊奧義,向來被拳家視為枕中紅寶,不肯輕易視人,但在香火延脈的觀念下,就有了既要使本門后繼有人,又要對傳人進行選擇的情況。這樣也就形成了一般意義上的師徒關系,這時候的徒尚未正式登堂入室,因此只能一般弟子,因為對一個人道德品質、體悟能力的考察,是難以立竿見影的,所謂日久見人心。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以后,如果覺得被擇者可以,再授以他功夫奧秘,以及他自己平時的積累,因此入室弟子、一般弟子兩者的認定要求不同、考察方式不同、認師的要求不同、傳承內容也不同。在傳統(tǒng)武術中,只有遞帖拜師以后,才算真正形成了帶有模擬血緣關系的師徒名分,否則就是一種廣義上的學生,或廣義上的徒弟。與此相應的師父,也只是普通意義上的老師。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師徒關系
學生與徒弟不同,這是本人在社會考察中被許多習武者一致強調的,直到今天,傳統(tǒng)武術的擇徒理念和方式,在廣大習武群落中依然有著影響力,被不同人不同程度地認定。對于入室弟子考察的側重,依然是道德意志品質,其中既有對忠孝仁義日常道德的考察,也有強調耐苦恒情的意志品質,通過一段的時間考察對象,這就是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的差別,考察時間的長度,拳種門派不一樣。剛才說了,《少林拳術秘訣》中說是三個月,一般我聽到的拳種是兩到三年。通過兩到三年的考察了解被擇者的真正狀況,了解他的意志品質到底如何。
這樣,使得習武者為以后的發(fā)展做好了精神與技術上的準備,如果在這個時間中不被師父所認定,那么習武者就在這個傳承關系上斷層了,難以作為入室弟子。
現(xiàn)在我們看一下拜師的形式或過程。師徒的名分被確立以后,在傳統(tǒng)武術中必須通過一個遞帖拜師的儀式,在傳統(tǒng)過程中拜師是一個慎重莊嚴的事情,它的作用是在拜師者在經(jīng)過長期的被考察以后,在產(chǎn)生強烈的精神感受,因為考察儀式是非常隆重的,通過這個儀式使得習武者內心再產(chǎn)生一次碰撞,目前很多資料對于這方面的記載不是很明確,但大量的社會調訪材料卻為我們清晰地描繪出了一個大致情形,事實上,不管是燕趙齊魯還是晉豫巴閩,在我所調查的所有拳種中,許多拳種都存在著相同的遞帖拜師程序。
首先要有介紹人,介紹人在北方被稱為引師,顧名思義,他是起到把徒弟與老師引到一起的作用,有特別講究儀式的拳種,比如梅花拳,除了引師以外還要有送師,送師者必須要把徒弟送到拜師的場地,這就是一些拳種中所謂的三師在位。哪三師呢?引師、送師、師父。南方的一些傳統(tǒng)拳種拜師中也有介紹人,比如莆田拳中有叫引師的,也有叫中間人的,非常有趣味,比如詠春地方把“中間”兩個字改成“中見”,就是取“見證”之意,另外他還要求有家人的親屬在場,行禮節(jié),方為重視之道。
第二步,拜師者在正式磕頭之前必須寫有拜師的帖子,又稱“門生帖”,帖子的內容簡繁不一,但格式大體相同,這種拜師帖起碼要準備三份,一份給師父,一份弟子自備,另外一份給引師,以示尊重。
另外,磕頭時還要發(fā)下誓言,因為拜師是確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最集中的體現(xiàn),也是傳統(tǒng)社會中尊卑長幼倫理的折射,對于師父的叩拜事實上就是確立一種尊卑長幼,另外在拜完師以后還要向拳種中的祖師叩拜,有些拳種祖師的名氣很大,此時師父少不了要給拜師者講一些本門的規(guī)矩和勉勵的話,這樣拜師過程就結束,從而形成了嚴格意義上的師徒。也就是說,拜師者已被正式收入本門的譜系之中了。
順便說一下,不少拳種都有本門的資輩排列,比如八卦門、羅漢拳等等,都有自己的資輩排列。隨著社會的進程,以上磕頭拜師的內容在不同的地方有所變化,但是,拜師過程中需要介紹人、遞帖和拜師的三個結構,至今在實踐中被許多拳種所普遍延續(xù)著。
剛才我們談到的是對于選徒的要求,傳統(tǒng)武術在對徒弟提出要求時,另一方面也對師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李澤厚先生曾經(jīng)指出,中國古代思想傳統(tǒng)最值得注意的重要根基是氏族、家法、血親、傳統(tǒng)遺風的強固力量和傳統(tǒng)延續(xù)。傳統(tǒng)武術中的師徒關系,也是通過模擬的血緣關系為機制,從而形成了以父同高的師,和與兒同高的徒,所以人們習慣上稱呼的師父、徒兒,也就是李澤厚先生所謂的血親傳統(tǒng)遺風。在這之中,師父處于中心地位的家長,賦予了特殊的作用,同時也賦予了相應的責任與要求。我們看一下師父的地位與作用。
韓愈對于師曾經(jīng)做過一個經(jīng)典的詮釋,他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睅熢谌祟愇拿鞯膫鞑ブ?,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黃宗羲說過,古今學有大小,該為有無師而稱者。在傳統(tǒng)社會中,以經(jīng)驗著稱的百功著意(音)的綿延,也是通過師父對后繼者的幫帶,其中包括武術。必須要有老師的傳幫帶,武術中有一句話“苦練三年,不如老師一點。”就說明了老師在武術文化綿延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老師價值的肯定集中體現(xiàn)在敬重師道上,從習武者的角度講,師道大約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就是聽從師父在傳繼過程中的種種要求與吩咐,循序漸進。第二,倫理學意義上對師父本身的警鐘,為此,許多拳種無論在行為還是觀念上都強調師道的尊嚴,并制定了許多門規(guī)戒約。有的門規(guī)中還說每當年節(jié)時還應當行拜師禮。南方的白鶴拳中每月農(nóng)歷初二、十六,有請師問安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凡是有違師道者,則被視為輕狂可惡,不可教者。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師徒關系,本來就是多邊社會關系中的一種,但在傳統(tǒng)社會中,這層關系也被血緣化、倫理化了,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所有傳統(tǒng)門派堅奉不移的心跳,體現(xiàn)出了“師”在這一層關系中的至高地位。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半期,中國日本兩國學者在進行有關義和團運動的調查中,也收錄到了類似的材料,其中問“習武弟子對于老師的命令必須服從嗎?”回答“是的。對于老師的命令必須服從?!眰鹘y(tǒng)社會中的父為子綱在傳統(tǒng)武術中就轉換為了“師為徒綱”。當然,在對為師者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肯定時,傳統(tǒng)武術同時也對作為一位師父者提出了他的責任與要求,明末著名學者王夫之認為,作為什應該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道德行為感染、熏陶學生。早在先秦時期,孔子就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之言。傳習百功技藝同樣,對于傳統(tǒng)武術而言,對師父的正道和功行,主要表現(xiàn)為為師者的武技傳道和德行兩方面。五言中的“要學真本事,首先重擇師”,就是對師父提出的要求。
道德標準是作為擇徒的要求
道德標準是作為擇徒的要求,同樣,道德標準也是一位為師者必須面臨的,這種道德要求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為師者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所要承擔的責任,在有關史料中對于那些一技在身,如藏至寶,不肯盡其法以惠人,或索取、供養(yǎng),以看人給其錢財多少來定教人的給予了批判,同時也對在這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人進行了肯定。
到了清代,對作為師父的道德要求就不再是停留在一般的輿論評論上,有的拳種就以自己拳門的文字立下規(guī)矩,像楊秉在《習武序》中寫道,凡傳教之師斷不可重利輕義,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冥冥之中有人看著你,不能夠隨便傳的。
道德責任又是對為師者的一大道德要求,為師者的道德責任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他要負責對徒弟道德狀況的考察,在擇徒過程中,不管是一般弟子還是入室弟子,都要求師父對拜師者有一個道德考察的任務,判定這個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的人是師父,在這個問題上為師者往往會面臨一個求德還是求利的選擇,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觀念影響下,傳統(tǒng)武術對此早就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他們批評那些只顧索取供養(yǎng),不分是非的逐利行為。同時對于那些不為賣技的行為進行了肯定,這種傳統(tǒng)無疑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中的寶貴經(jīng)驗,同時也是為師者的尊嚴。
第二是擔負著對徒弟的道德教育責任,當師徒關系確認以后,徒弟就開始了習武生涯,作為一位老師在傳授技藝的同時又必須賦予道德教育責任,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梅花拳把弟子入門叫做入規(guī)矩,更多是表現(xiàn)為師傅對土地入門后的道德管教,這在一些拳譜中的記載是不少的,從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看,其中既有道德倫常的記敘,又有表現(xiàn)為道德倫理的意志品質的教誨。要求師父在傳技的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徒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還要求對徒弟進行有關武德中最為集中體現(xiàn)的俠義精神灌輸,通過一系列的各種方法促使各種規(guī)范逐步變成習武者的個人體會和認知,從而在他的習武生涯中加以實踐。
第三種責任就是賦予的道德強制責任,指在習武傳承過程中如果師父發(fā)現(xiàn)徒弟品行不端,任何教育措施都無濟于事時所采用的某種強制性手段,這種強制性手段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解除兩人之間的師徒關系,轟出門派,予以除名。由于這些被除名的人不再是門內的人,所以大家就會對這樣的人群起而攻之,武林中經(jīng)常聽到的所謂“清理門戶”,大概就是指這個內容。至于在清理門戶中是否能將他認為不合格的徒弟擊斃,以存道義,目前這樣的史料很少,我見不到這樣的記載。在我看來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有,不能說沒有,但恐怕也是極個別的現(xiàn)象。因為在封建社會中,一般來講,除君主、司法以外,法律不承認任何人有殺人的權利,即使過失殺人也必須受到法律的懲處。武術中的所謂清理門戶,將惡徒擊斃,可能僅僅是一種傳說故事,但在這個故事中體現(xiàn)出了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情感。
總之,作為一名令人敬慕的師父,不但要自己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技術水平,還要對徒弟負有倫理上的教誨,和利用各種條件充分發(fā)揮習武者自身的有利因素,從而使得習武者掌握武技。
第三部分我簡要談一下傳統(tǒng)師徒傳承具有的文化意義,豐富琳瑯的傳統(tǒng)門派是傳統(tǒng)武術中最重要的文化庫存,考察它的形成和文化根源,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此進行種種分析和推斷,但以模擬血緣為特征的師徒傳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在整個發(fā)展過程中以純粹血緣而傳承的拳種可以說基本沒有,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師徒傳承是至今為止傳統(tǒng)武術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這種根植于小農(nóng)經(jīng)濟社會條件下的師徒傳承,由于這種生產(chǎn)方式以及封閉型的社會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影響,師徒傳承肯定存在它無法逾越的歷史局限。
首先它體現(xiàn)在內部強烈的人生依附和森嚴的等級之分下,比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等等。比如考量徒弟品行的磕頭三千,呼師八百等等。在師與徒的關系上,師父所要求的一切就是徒弟必須建立的內容,其中的道理不需要做理性考察,只要去執(zhí)行就行,應該說這種情形導致了傳統(tǒng)武術在方法和理論上少有突破。第二,這種師徒傳承的局限還體現(xiàn)在很容易形成各傳統(tǒng)門派之間的爭斗上,從文化學發(fā)展看,傳統(tǒng)門派的形成本來是一個文化客體向文化復合體的擴展,但由于在門內人、門外人的區(qū)分下,在傳統(tǒng)門派發(fā)展史上也很容易產(chǎn)生爭斗,不僅有內家外家之爭,就是同一拳種,也有服氣不服氣,相互嘲諷等口舌。門派之爭給傳統(tǒng)武術健康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為此,早在民國之間,要求屏除門派,就成為了當時社會的呼聲,然而,在這種門派之爭的背后,傳統(tǒng)的師徒傳承卻起到了相當大的特點,因為師徒傳承往往以家長制管理為運作機制,非常鮮明地體現(xiàn)出一種傳統(tǒng)社會中順者為孝的倫理色彩,很多徒弟喜師之所喜,惡師之所惡,很容易由于師門之見而成為爭斗的雙方。所以對于這樣的東西,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傳統(tǒng)武術師徒傳承消極的影響。但是,傳統(tǒng)武術的師徒傳承從歷史的深處走來,但沒有屬于歷史的過去式,今天它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傳統(tǒng)武術有它當代的文化意義。
它的意義在什么方法呢?不妨從兩個方面加以考察,第一,這種師徒傳承首先有利于拳種技藝的經(jīng)驗積累和技術發(fā)展,我們看到,文化的進步和發(fā)展未必都是在開放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師徒傳承是在相對狹窄的范圍內進行的,但正是這種傳承范圍的狹窄,師徒傳承的雙方又是通過模擬血緣關系的師父與徒兒的關系,這樣就可以使得傳承者盡心盡力反復身傳言教,務必使徒弟真正掌握,學會,同時徒弟又在師父的管教下刻苦訓練,不斷領會,這樣就使得傳統(tǒng)拳種在內部代代傳授,代代總結,并且不斷有所發(fā)展。誠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印度工匠的技藝時指出的那樣,正是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積累下來的特殊熟練,才使印度人具有蜘蛛一樣的技藝。這就是很高超的技藝,就是由于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傳授下來的。
把不同拳種的門派發(fā)展視為武術門派爭斗,理論上不能說沒有根據(jù)。我們可以反過來想,如果傳統(tǒng)武術一旦成為一種模式,那么它豐富的文化景觀就會大大遜色,就會缺乏勃勃生機,而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多元化。歷史上一批批各個拳種的傳承者們,在一種巨大的文化感召下恪守傳統(tǒng),甘心于貧困寂寞,把習武作為一種與生命同周的生存方式,為本門技藝窮畢生之精力,應該說,這種精神是可敬可佩的。
傳統(tǒng)的師徒傳承方式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價值啟示,盡管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在的價值需要,但其中有一部分照樣符合它的意義。師徒傳承是以血緣宗法為模型的,在由師徒關系交織起來的這一場人倫網(wǎng)絡,特別具有人情味,任何一位入了這張網(wǎng)的人,哪怕不是本鄉(xiāng)本土的人,只要入了門,如了譜,都可以在這個網(wǎng)絡中,在這個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會顯得孤單寂寞,從而產(chǎn)生一種讓人難以擺脫的歸屬感。
對習武者而言,師門就是他習武生涯的歸屬,這種歸屬包括兩個意思,一個,作為習武者個人對師門的依憑,第二,你的武是有所出的,而不是無根之藝。這也和本人在幾年中的社會調訪材料中取得的材料一致,這種文化凝聚猶如一把雙刃劍,就武術而言,可以推動傳統(tǒng)武術的不斷發(fā)展,也可能造成不同拳種之間的心理隔閡而釀成門派之爭,歷史上各種門派之爭并非是拳種差異的差誤,更多是一種文化心理隔閡的惡果。所以有人針對門派之爭,主張把所有的技術統(tǒng)一為一種模式,他的偏頗也在于此。因為造成傳統(tǒng)門派爭斗不是技術上的,最根本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距離,在我看來,發(fā)展傳統(tǒng)武術,最根本的也是對傳統(tǒng)拳種技理的發(fā)展,消除彼此之間可能的文化心理隔閡,也是現(xiàn)代社會對傳統(tǒng)武術實行歷史轉型的一個要求,而且,這也是一個難點。
(文/周偉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