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青松
大學是每個家庭幾乎不可能繞過去的話題,可見其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從大部分家長的角度看,大學是給孩子將來找到好工作與生活的階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大學是創(chuàng)新知識和培養(yǎng)可用人才的基地。
從大學內部看,大學面對不同層次的需求,需要實現(xiàn)各種看似矛盾的功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集合。
大學隨著時代與環(huán)境,也在進化。只是其進化速度相對較慢,平時不容易觀察其演化過程。
近期提出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指一類制度創(chuàng)新,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的中等規(guī)模的研究型大學。本文將總結一下目前這些新型研究型大學可能會遇到的矛盾與困境,以及可能的解決思路。
其中某些問題對傳統(tǒng)大學也適應。
本文并不針對任何一所具體大學。
(一)堅持傳統(tǒng)VS改革創(chuàng)新
大學自誕生那一刻起,就自帶了某些穩(wěn)定的屬性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知識傳承。
一座館藏豐富的圖書館是一個好大學的標配;一群學識淵博的教授是一個好大學的保障;一片優(yōu)美的校園是一個好大學的基礎。
大學具有某種象牙塔的功能,師生摒棄外界干擾,傾心在校園里研讀。早期的大學與外部環(huán)境對比,其知識濃度足夠大,傳承的一些古典知識足夠應付社會需求。
因此,即使是只學習古典知識,大學起到的人才培養(yǎng)效應顯著,足夠應付社會需求。
當然,在這種模式下,大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也不如今天顯赫。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更多的社會大師不愿意在大學中任職,教師的地位也普遍低下。
這種情況直到美國建國初期建立學院時,也是如此。那時,學院中總會有人來教書,學院教師這個工種至少比在土地上勞作更體面些。
時代發(fā)展,賦予了大學新的功能,在社會結構中大學的地位也隨之提升。從傳統(tǒng)的大學變形為研究型大學,是大學面對社會發(fā)展的一次重大調整。
雖然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柏林大學”堅持學術自由與自治,大學盡量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其通過科研產(chǎn)生知識這項功能,會隨著知識的外溢,與社會產(chǎn)生更多聯(lián)系,隨之社會的反饋影響也不可避免,這就促使大學進一步變革。
固守大學初心,是大學文化的內在需求。進行革新,是大學生存之需要。大學本身既要傳承傳統(tǒng),為千年的存在模式而感到驕傲。同時,還需要拓寬內涵,在新時代煥發(fā)勃勃生機。
(二)全球化與本土化
全球化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高階階段而進行的全方位信息與能量流通。
人類社會從部落—國家—全球化—太空化,逐步擴大交流空間,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是知識與文明拓寬生存空間的內在需求。
全球化過程不可阻擋,但是可以被暫時逆轉。全球化是文明交融與擴展的產(chǎn)物。物質和信息交流的背后,最本質的是文明輸出。
在知識層面上,尤其是自然科學具有全球硬流通的作用。在技術層面上,一些技術明顯帶有文明烙印,從而技術輸出,本身就會對文明產(chǎn)生巨大影響。
全球化特征是新時代成功大學重要的特征之一。大學吸納留學人員,同時還積極加強國際教師的加盟,加強國際大學之間的聯(lián)盟與交流。
學生出國率是大學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和諧,本質上還是不同文明之間的競爭。
一個國際化比較完備的大學,可能與當?shù)氐谋就廖幕c行政管理之間有思維沖突。
全球化給大學帶來的人才流動,容易造成人才的聚集效應與人才流失效應。
在不同文明體系中成長與受過教育的高等人才,是否能保持本文明的初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在全球化之中,大學要有自信的思維方式,在招收留學生方面,讓留學生全面接觸本土文化。在國際教員中,加強對本土文化的理解,而不只是一個過客。
(三)教學與科研
教學與科研在大學中的比重一直是個爭議話題。早期大學以教授傳統(tǒng)經(jīng)典為主,這一模式被柏林大學的科研型模式部分取締。
在科研型模式中,創(chuàng)新知識成為大學的重要職責。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最為流行,且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
從理論上講,科研與教學融合,一方面可以把學生帶到學科前沿,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從被動的學,變?yōu)橹鲃拥乃伎肌?/p>
但是,在實踐中,這種完美的效果很難全面達到。即使在21世紀的課堂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法也很常見。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這種完美的科研教學方式需要較高水平的師資,大部分大學老師很難在科研和教學兩方面全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評價體系對教學有一定的沖擊。科研型大學的評價主體常常側重于老師的科研水平與成果,教學水平與效果常常放在次一級地位。這就無法讓老師在教學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教學變成良心活。
美國至今還存在文理學院(College),與大學是個平行體系。學院不看重科研,更注重教學,這與科研型大學形成鮮明對比。
雖然,學院也開始慢慢轉型,與大學尋求合作,開設一些原來不會開設的應用型課程,加入一些科研元素,但總的說來文理學院給大學的本科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之處。
在大學之中建立純的文理學院,會顯得有些不協(xié)調,但是,在大學中加入文理的教學思維,應該是一條重要的發(fā)展之路。
這又涉及到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之爭。在有限的學時中,如何合理地分配學時,在通識知識與專業(yè)知識之間達到平衡,始終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話題。
但總的說來,大學教育只是一個階段,大學之后的再教育,是大部分學生真正成才的保障。所以,大學更加應該注重基礎與能力,包括持續(xù)學習的能力與健全的人格教育。
(四)外界影響與大學自由
大學發(fā)展,規(guī)模擴大,人員增加,功能拓寬,所需資源激增。世界著名大學一定意味著大量的投資和先進的科研設備。
總之要想成為知名大學,外界投資至關重要。大學屬于獨立的單位,與早期城市發(fā)展的定位很貼切。
即使到了洪堡時期,對政府的直接干預也心存芥蒂。
那時的教育家認為只有讓大學保持獨立的運轉方式,才能發(fā)展好。大學發(fā)展好,其實就是對政府的最接貢獻。
但是,這種情形并不能持久,政府的影響很快就介入,并成為現(xiàn)代大學治理中,最不能忽視的一層權利構架。
大學終歸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元素,與外界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只想吸納資源,又不愿意讓渡發(fā)展自由,這看著有些矯情。
但是,讓渡多少自由,政府在大學發(fā)展中到底起到什么樣的引領作用,這些是非常前沿的高教領域研究課題。
總之,大學既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政府的執(zhí)行部門,人員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公務員。
大學可以持續(xù)百年千年,歷經(jīng)文明演化的洗禮。
保持大學的一定自治,會使得大學發(fā)展具有連貫性,也可以在社會的洶涌浪潮中,保持航行穩(wěn)健。
(五)行政管理與學術自治
大學規(guī)模擴大,引入公司方式層級管理是大學的另外一個現(xiàn)代化特征。
除了董事會、校長等高層,還有很重要的一批中層管理機構,叫“處”或者“部”。大學的行政管理會涉及大學層面的集體利益與教授層面的個人利益。
同時,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會影響教授在學術自治方面的權宜。
理論上講,教授群體是學術方面權威,最有權利制定有關學術發(fā)展方面的規(guī)劃。
但是,并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厘清并發(fā)揮教授群體的才智,在制定政策方面出現(xiàn)各種不合理的情況。
加強行政管理的服務意識,加強行政管理與教授群體的智慧對接,是一個大學形成欣欣向榮文化氛圍,充滿活力的基礎。
在更高一個層面,大學要面對更高一個級別的行政管理。
這對于一些新興大學的發(fā)展,存在著一定制約,比如,受到發(fā)展時間限制,在專業(yè)設置、研究生碩博點建設等方面,新興大學會有壓力。
在具體的新興專業(yè)方面,一些浪頭的專業(yè)思想與高科技需求,并不能很好地契合在專業(yè)方向設定里,具有一定的時間差。
(六)教師的校內職責與校外發(fā)展
大學與城市互動,達到雙贏的局面。大學與社會緊密交流,促進雙向發(fā)展。這個整體思路肯定是對的。
在執(zhí)行過程中,除了通過產(chǎn)生知識,實現(xiàn)良好的教育成果以外,教師通過對外交流提高收入,也是目前大學中通行的做法。
這里面有一個矛盾問題。教師的主體在校內,增加社會活動,提高收入無可是非,但是畢竟占用了大學老師的工作時長。
有時候,這種對外活動過多,會損害教師的主體活動,對大學來講,得不償失。
大學老師兼職或者成立公司是目前較為通行的做法。通過限定最高校外收入額度與工作時長,可以有效地解決大部分難題。
對于成立公司,我個人并不贊成教師直接去管理公司,這種模式低效且無法保障教師校內工作。
效仿斯坦福與硅谷的做法,校內老師提供技術,占有技術股份,而讓專業(yè)的經(jīng)理人運行公司,兩全其美。
在市場化的今天,知識體系不但受市場的影響,也逐漸具有了部分市場特征。通過市場,增加知識的流通,是知識促進經(jīng)濟的有效途徑。
和經(jīng)濟本身一樣,只有經(jīng)濟元素流通起來,才能產(chǎn)生額外的財富。知識也如此,只有讓知識充分流通起來,才能更有效地推進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新知識的生成。
在社會發(fā)展到高度發(fā)達階段,資源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知識的發(fā)現(xiàn)目前步入了攻堅階段,靠“蘋果砸頭”就能蘊含出萬有引力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
以后的科研更需要合理有足夠的資源配置,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做保證,全面的人才合作做助力,打造文明級別的科研成果,那會是像更深更廣的領域邁進。
(七)書院育人與院系育才
在中國現(xiàn)有的教育體系下,高中和大學在教育體系上還缺乏一定的連貫性。
因此,大學低年級的書院制是彌補這一環(huán)節(jié)缺失的有效途徑。書院起源于英國,后成為西方國家較為普遍的做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書院這一模式,基本不再設立。增加的思政課程承擔之前的育人教育。同時教育讓位于專業(yè)教育,而通識教育則變成更為廣泛的從小學到大學一條龍的思政教育。
國家與全社會對青年人的思想道德引領,讓學生有意識地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確實起到了西方國家普通的同時教育不能達到的效果,對時代發(fā)展起到了全面的推進作用。
在新形勢下,重提書院,書院教育+通識教育+思政教育,三位一體,更能體現(xiàn)中國大學在育人方面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
在新型大學中,往往低年級學生不選專業(yè),書院成為重要的育人和管理單位。
在高年級,學生步入院系學習專業(yè)知識。但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書院與院系的銜接問題。
院系也不只育才,同時還會育人。如何讓書院與院系協(xié)調有序地進行人才培養(yǎng),對整個的育人體系至關重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同的大學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比如,有的學校把書院和專門的院系對接。有的則把院系和書院合二為一。
有的職責分明,書院只管低年級,然后整體上交給院系進行高年級的知識與育人培養(yǎng)。這些方法不一而足,與各個學校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有關系。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模式,貫通教育、銜接教育,成為中國大學越來越重視的一個視角。我相信,大學的這種需求會逐漸輻射到高中。好的大學與高中貫通教育體系,會使得書院制進一步得到充實與發(fā)展。
(八)傳統(tǒng)科目與新型科目
大家都新歡聽到新思想,看到新現(xiàn)象,新代表著前進的方向。大學中也產(chǎn)生了這種對新的需求,新體制,新的學科設置等等。
與之相匹配而提出了新學科的概念,比如新工科,新文科等等。
這里的新代表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在之前的體制下,學生們按照年級逐層學習,屬于爬樓梯式的學習方法。學生只有在多年積累之后,才能對所學專業(yè)有一定的了解,學校效率有低下的嫌疑。如果能夠用瀑布式的學習方式,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肯定能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新學科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拓寬知識邊界與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新文科,要打破舊有的對文科的認識。文科能否引入理科思維與方法?文科可否建立實驗室?文科可否深入市場行為?
再比如新工科,是否可以用問題導向的思路教育學生?是否可以與外界高科技公司建立緊密的教育模式?是否可以從一開就面試市場挑戰(zhàn)就行項目教學?
把知識應用于實際場景,提高了知識的應用性,提升了學生的市場體驗,有利于成才與快速融入社會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
但是,在執(zhí)行這些項目的同時,還必須情形地認識到傳統(tǒng)學習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為新而新。
在新思路執(zhí)行前,無論其指導思想有多好,能夠勝任這種新模式的老師一定很欠缺,最終容易形成虎頭蛇尾的爛尾樓式的教育后果。
循序漸進,一定是最佳的方案。執(zhí)行、總結、提升,而不是全面提出口號,大干快上,成為噱頭。
(九)人才引進與自我培養(yǎng)
大學最高興的事之一是引進了高端人才,而自己的人才被挖走,就顯得格外生氣。人才流動其實自由他的合理性一面。
對于國家層面來講,每個大學都成功是國家期盼的。每個學科大力發(fā)展,也是國家想看到的。合理的人才流動,對于構建合理的學科體系有幫助。
但是,在經(jīng)濟不平衡,教育資源不平衡下,人才流動往往會形成虹吸效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這就超出了國家宏觀層面管理的底線。
中國在過去一些年中,從國外回流了大批人才,這些人才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國外人才的回流必然會受到限制。國內挖人才過日子的時代肯定也會逐漸過去。
在任何時候,學校自己培養(yǎng)人才,有利于自己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不能培養(yǎng)人才的大學,不能算得上好大學。
國外的名校,或者頂尖學校,確實靠挖大牛教授來支撐。這種模式是否一定合理,我個人持保守態(tài)度。
但是,培養(yǎng)人才,尤其是培養(yǎng)高端人才,機制是什么,如何才能不破壞現(xiàn)有體系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頂層設計,合理的資源導向,考驗一個學校在新時代高端人才培養(yǎng)中的能力。
(十)歷史沉淀與時代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大學給人的印象就是歷史的積累,動輒百年歷史,讓人羨慕。歷史就是聲譽,校友就是財富。
家長們在高考季,特別關注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無可厚非。但是,這種歷史厚重感,對于新興研究型大學來說就是一種奢侈。
新興研究型大學本身就在創(chuàng)造歷史,知識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注重自己的特色,與時代所托,是其發(fā)展的重要依托。
新,容易塑形,更貼近時代所需。新,就需要在改革的前沿為高等教育模式提供新的參考模式,而不是與傳統(tǒng)大學拼需要時間積累才能達到的成就。
大學發(fā)展并不容易,被傳統(tǒng)和時代雙重牽引,造成了一定的糾結。
重新思考大學的定位,輕裝前進,使大學更適應新時代文明的發(fā)展,我相信大學還會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持續(xù)其歷史輝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