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本褪钦f,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人的許多潛意識活動常常不自知。潛藏在心底的意識活動有時會在人不知覺的情況下流露于外,讓人知道他真實的心理。這也就是人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人的知識和認知就像一個圓,圓圈外面是未知,當你知道得越多,你的圓圈面積就會越大,圓的周長也會越長,這就意味著你接觸到的未知會更多。未知世界好比是一個茫茫的黑夜,每個人的認知視野就好比是一個手電筒照出的光的范圍。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由此我想到了一個非四字的成語,并對這個成語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原來我們都以為這是一個貶義詞,現(xiàn)在我認為這是一個中性詞。
這個詞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成語大詞典》上是這么解釋的:用小人的卑劣的心思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的心意。用法①用于貶義;②有時用于自謙。我更傾向于沒有褒貶色彩,用于自謙。實際上,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眼里的世界就不同,同理心實際上是非常難的。我們都有學開車的經(jīng)歷,當我們學開車的時候,我們坐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上倒車時,看到的那根桿的位置就不一樣。所以說有同樣或相似成長經(jīng)歷的人更容易理解彼此,更容易成為好朋友。我們在推測一個人的心理時,不能用自己的心理去理解他,而是要了解他的成長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準。所以我們不能輕易拿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評判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這個人的立場上,同時,站在他的成長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的基礎(chǔ)上。設(shè)想我就是他,我會怎么處理這件事。
蘇東坡是我們都非常喜歡的一個天才傳奇詩人,他詩詞書畫,無不精通。其文豪放自如,文采斐然。他還是個美食家,但他最讓我們喜歡的還是他對于人生困境的達觀態(tài)度。他的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但是他卻能做到“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碧K東坡與佛印禪師之間亦師亦友,留下很多辯論佛理的典故。他們斗智斗勇的辯論中,佛印禪師贏了蘇東坡。傳說有一次,蘇東坡問禪師,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說像一尊佛,接著又反問他,你看老僧像什么?東坡說像一堆糞。禪師笑了。蘇東坡回到家里,得意的把這件事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聽后拿出佛經(jīng),翻到見物如心處說,禪師是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人人是佛,你呢?東坡頓時崩潰。(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在《蘇東坡傳》里,其實蘇小妹是不存在的。)
?
人是萬物的尺度,見物即見心,你怎么看待別人,恰恰反映了你的尺度和你的心境。因此當你在說是非的時候,當你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當你在看待社會的時候,從社會的這一面鏡子里頭,你更應該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心。同樣對名著的看法也是這樣,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巜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道學,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意思是百個人看巜紅樓夢》就有一百個角度,史學家看到清朝有昌盛走向衰敗的歷史,道家看到一切皆為空,文學家看到是各種人物形象的刻畫。
西方也有這樣一句名言,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和自身的立場以及知識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同時主觀的思想也在左右著對其的理解,每個人都在試圖向著自己最為理解的領(lǐng)域去解釋帶有目的性地去訴說。
所以我們經(jīng)常聽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只能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不可能以君子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因為小人和君子的出生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都不相同,所以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是不一樣的。原來以為這是一個貶義的說法,現(xiàn)在我對這句話有新的理解,它更是在陳述一個客觀的事實,而不是一個感情色彩上的貶義詞。也就是“以己度人”的意思。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認知體系。我們可能彼此互不認同,但卻無法否認一點,對方只是和我們的價值判斷標準不同罷了。實質(zhì)上只是被另一種不同價值觀控制而做出這樣的行為,我們的心里就容易生出一種謙和與寬容——“我其實并不知道事情的全部。”以寬容之心看待這個世界,我們的心境就會更加平和一些。
■敬請點擊欣賞作者其他文章:
3.第1900期:想說愛你不容易——《平凡的世界》讀后感【栗愛芳】
11.我的母親【栗愛芳】
12.汜水支教悠悠情【栗愛芳】
14.陪伴兒子成長【栗愛芳】
16.紅顏自古多薄命【栗愛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