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路宏)
畢玉奇藝術(shù)簡歷
畢玉奇,1954年生于山東博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博山區(qū)書協(xié)副主席。先生自幼研習文史,精修書法篆刻之藝,醉心古風琴韻之中。常年習練書法,臨池不輟,功力日深,漸臻爐火純青之境。在揮毫潑墨之余,先生還酷愛金石篆刻,時常伏身燈下案前,在刻刀與美石的游刃中體味樂趣。1990年10月,書法作品在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中展出,是淄博市最早參加書法全國展的作者之一。玉奇先生精擅大字匾額和楹聯(lián)書法,端莊古雅,深得藏家好評。
畢玉奇作品欣賞
【觀云樓隨筆】
有好都能累此生
——畢玉奇先生藝術(shù)面面觀
清代乾嘉年間篆刻巨擘鄧石如有一方風格對后世影響較大的印章,印文是“有好都能累此生”,極言愛好之廣泛,把它用之畢玉奇先生是再恰當不過了。
從觀云樓的北窗向東北方向望去就能看到玉奇先生寓所的陽臺,空間距離不過幾十米,然而結(jié)識先生卻是在一家書店,屈指算來也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我有一老鄰居在淄博市工人文化宮對外承租的營業(yè)房開了一片“顏山文化書店”,店主小兩口子頗有經(jīng)營之道,對于顧客所求盡量滿足。因為熟悉,我經(jīng)常去看書買書,也常托店主買些書架上沒有的書。一日傍晚向黑,我去書店詢問托購的書到?jīng)]到貨,店主正和一位中年男子交流,看到我,就向我介紹:這是畢玉奇老師。
畢玉奇的大名早就聽說過,印象頗深的是一則未曾求證的軼事。那時玉奇先生夫婦供職的單位經(jīng)營慘淡,工資極低且不能按時發(fā)放,職工基本賦閑在家,生存是他面臨的最大問題。有一次聽人議起他,那人驚詫于玉奇先生的“不著頭”(博山話,有不著調(diào)的意思),說他為了給孩子交學費借了些錢,回來路上遇到一個走街串巷賣二胡的,他一眼就相中了其中的一把,軟纏硬磨討價還價最終把兜里的錢悉數(shù)給了人家換回了那把二胡,回到家,孩子的學費還是沒有著落。我聽了腦海中突然現(xiàn)出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啊。盡管他的做法我也不十分贊同,但卻產(chǎn)生了想有機會認識他的念頭,看看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
玉奇先生面帶微笑急忙伸出手,我也一把握住了他的熱情。知道我與他是近鄰后,他的一句話奠定了我們這么多年亦師亦友的感情,他說走吧,去你那還是去我那?那時已是晚上九點多,他的意思往高處說就是我倆相見恨晚,要繼續(xù)拉呱。我說去買點菜肴吧,咱倆邊喝邊聊。他說他不喝酒不抽煙。我跟他去了他家,他的夫人在家,待人非常熱情,絲毫沒有因生活困頓面帶苦色。我抽煙很兇,他一邊勸誡我還是少抽為好,一邊招呼夫人給我拿香煙,嫂夫人拿著一盒煙進到書房說我是信奉耶穌的,按說不該給你拿煙,這是害你,可是看你大哥和你這么投機,就犯回戒律吧,不過還是要少抽啊。初次相識夫婦二人的真誠和關(guān)愛讓我很是感動。那夜暢談直到東方泛了魚肚白,沒有困倦,玉奇先生不但不嗜煙酒,連茶也不喝。對了,那段時間他似乎常用一枚閑章“三不先生”,此為故也。
“三不先生”是源于體弱,過去他抽煙也是極兇的,后來毅然戒掉了。他是文弱的,中等偏瘦的身材加之不修邊幅的生活習慣,看上去有些潦倒而弱不禁風。一副度數(shù)極高的近視眼鏡遮擋了半個臉,看書時卻總要摘下來把眼睛幾乎貼到頁面,想來不但近視而且花眼了。
可以用家徒四壁來摹狀他的居家,書房里一臺簡易的書案,上面鋪的羊毛氈已經(jīng)被墨汁顏料沾染得看不出底色,書案上、床上散亂地堆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籍紙張和章料,墻上到處是隨手粘貼的印花,地上一大堆寫廢的濃淡墨交相覆蓋的宣紙,據(jù)說多數(shù)藝術(shù)家的書房都是這個狀況,最有趣甚至有些滑稽的是他用一只半個排球大小的能盛半暖壺水的杯子喝開水。有些東西是說不清楚也沒有邏輯的,凌亂的書房也許對應(yīng)的是主人睿智清晰的思維亦或活躍恣肆的性情也未可知。而就是在這里,我倆徹夜長談記不清有多少回了,后來回憶我突生慚愧,先生身體孱弱還要陪我漫無邊際地如此閑侃,真是難為他,盡管我獲益良多但也太不曉事了。
他是長子,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拉扯他們很不容易,先生對母親是極為敬愛的。老太太去世后,有次我去看他,他說母親去世了我突然覺得精神垮了,話語間面帶戚色,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真切感受到他在感情上對母親的依傍。他是不愿對別人說起這些事的,我沒有經(jīng)歷過不知說些什么才能勸慰他。我在父親去世后寫的一篇懷念文章里提到“在他七十多歲有些憂郁的征兆時,我跟一位亦師亦友的大哥不無擔憂地談起爸爸,沒過幾天他拿著一桿自己親手蒙皮上弦的二胡去看望爸爸......”這位“大哥”就是玉奇先生。在寫這篇小文時,電腦里反復(fù)播放的是他作曲的《雨空雁》《嶺上云》和《秋谷高風》,眼睛始終被淚水模糊著,我父親去世時我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他在母親去世時那種悲痛無著,不是一樣的嗎!
我敬佩玉奇先生,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謹遵孝道。他對母親的孝敬幾近舊禮教,請安問好、鋪床疊被,盡管那時生活清貧,但母親在其樂融融中頤養(yǎng)天年。
是的,《雨空雁》《嶺上云》和《秋谷高風》是他作曲的。人們知道的也許是書法篆刻家的畢玉奇,但他首先是位音樂家。前不久他托人給我捎來一盤光碟,是香港雨果錄音室為他制作的音樂專輯。他將明代嘉靖年間顏神鎮(zhèn)通判和清先生詠顏山八景譜上了曲子,還有對過往生活畫面的記憶和感悟,玉成了現(xiàn)在有13首曲子的專輯《鄉(xiāng)籟》。專輯內(nèi)附的一個小冊子,看出他的良苦用心?!班l(xiāng)籟”倆字是內(nèi)畫大師著名書畫家吳建柱手筆,吳先生長玉奇先生九歲,因吳先生與玉奇先生的祖父共過事,玉奇先生恭稱吳先生為“吳叔”,其長幼有序可見一斑。詩人、書法家王延山先生專門為專輯創(chuàng)作了散曲《中呂*粉蝶兒》。淄博油畫的杰出代表人物高承傳先生為專輯精心配圖十四幅并撰文《奇人畢玉奇》盛贊玉奇先生為家鄉(xiāng)文化事業(yè)做出的積極貢獻。高先生的油畫作品見得多些,鋼筆線描作品第一次見,及至在玉奇先生家見到原作,愛不釋手。難怪高先生的知己至交油畫家劉平先生大贊“我覺得高兄在鋼筆線描方面的成就堪稱中國第一人美譽實不為過”。交情篤深、相濡以沫的篆刻家龐允成先生治“鄉(xiāng)籟”鐵線朱文印。才華橫溢的巾幗詞人王洪燕為每一曲填詞一闋,王女士才華橫溢,成就斐然,慨然應(yīng)允玉奇先生的請托。
每次去他府上拜望,總能聽到從屋里傳來的琴聲,板胡、椰胡的幽咽悲涼、二胡的低回惆悵、小提琴的悠揚斬截,他會多種樂器的演奏,不是票友,是專業(yè)水平,我曾在他的書房聽他演奏過京劇曲牌《夜深沉》,那種剛勁斬截的瀟灑讓人為之一振,尤其是后半段急促的演奏,左手在二胡弦上飛快的觸摸琴弦的畫面彌久難忘。《鄉(xiāng)籟》里就有他親自操琴的曲子,椰胡獨奏和中提琴撥奏,這對真正以樂器演奏為主業(yè)的人也不是容易事。據(jù)說年輕時曾以高胡第一名的成績被市里歌舞團錄取,因為爺爺?shù)淖钄r而沒能履職。
大約兩年前,我去看望他,進門他就把我按在椅子上說聽聽這一段提提意見,那是他用自己組裝的錄音設(shè)施自己錄制的(他對電器是很有研究的,攝影水平也很高,這里就不多說了。)我記憶的旋律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聽到的《雨空雁》《嶺上云》或《秋谷高風》,確切地說是《雨空雁》,因為是椰胡演奏的。椰胡的音色是與塤和簫有相同特質(zhì)的,幽咽悲涼如泣如訴。賈平凹在其《廢都》里不厭其煩、千里伏線、神龍見首不見尾地設(shè)置的城墻上傳來的塤聲,將整個小說置于塤所能表達的凄冷與泣不成聲中,與“廢”形成點與面的交相呼應(yīng)。老賈寫完《廢都》已是臘月底,他的極富傳奇色彩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想來是那低回的塤聲早已注定了他的心緒。在玉奇先生的椰胡聲中,當時我沒有想到更多。
聽完了,我說有急有緩似乎缺些高亢的東西。現(xiàn)在反復(fù)聽才真正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輕狂,至少這幾首曲子是他在失去母親后心境的真實流露,暮雨瀟瀟、大雁徘徊、枯木搖曳、白云躊躇,山谷清寂、詩人愴然,要什么高亢?。‰y道真得要把音樂家的心撕碎了不成?!《秋谷高風》絕不是只對趙執(zhí)信(字秋谷)身世浮萍的概嘆,亦非僅僅是玉奇先生自況,而是對博山地區(qū)古圣今賢的集體寫照。
當然,他也能把個土話童謠弄得有滋有味,《孝鄉(xiāng)謠》就是在當?shù)睾搴⒆映燥埖母柚{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影影綽綽輪回反復(fù),依稀能聽到:東旮旯秧,西旮旯秧,誰家的(di)小狗喝了(ha liao)俺那喂狗湯......;《逛河灘》有呂劇和五音戲的元素雜糅其中,給熱鬧紛繁的河灘景象鋪設(shè)了極具地方色彩的音樂背景;《春山雪》倒是有些日本民族音樂清奇細碎的風格,柳琴的清脆活脫勾畫出優(yōu)伶的木屐輕舞和展扇搖曳。他盡管文弱,但總是刮不利索的小胡子還真有些日本武官的架勢;更像日本人的是他與人交流寒暄時的謙恭。小提琴獨奏《小城晨曲》和小提琴主奏《嶺上云》卻制造了大協(xié)奏的氣派......
解讀玉奇先生,從他的音樂其實就足夠了。他的處世低調(diào)、為人謙和在音樂作品中始終述說著一種不急不厲、與世無爭、水到渠成的韻致。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經(jīng)濟是拮據(jù)的,處境是困厄的。而他所喜好的各種藝術(shù)門類都需要有相當投入。他以書法名世,卻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不能“以書養(yǎng)書”,人們喜歡他的字,都以討得他的墨寶為榮,但真正拿錢買字的卻不多,他從來不計較,遇著貪得無厭的,他也不會當著人家的面表現(xiàn)出一絲的不滿。我曾多次勸說他要掛潤格照例拿字,他總是說人家喜歡就拿去,怎么好意思收錢呢。有一次我甚至當著他的面對他夫人說,嫂子,咱沒這義務(wù)白送他們,大哥不好說你得說啊。無奈嫂夫人也是這樣的人。不是貪財,生活都沒有著落了,還給人家搭上工夫搭上紙墨,何苦??!不過,好人有好報,這期間有幾個企業(yè)家走進他的藝術(shù)生活,他的書畫印作品成為企業(yè)家答謝客戶的禮品,而他由刻章進而刻匾額,也逐步走出了窘困。他曾刻過一方印“下崗漢子從頭再來”,那時他年近半百,心境可想而知。
他是極為聰慧的,那時我們聊天的內(nèi)容,篆刻占了很大份額。他不惑之年才開始刻印,自然也是宗法秦漢以及明清各流派,對吳昌碩、吳熙載等著力比較多。多年的書畫功力讓他在篆刻上游刃有余,很快他就將臨習漢印的沖刀與明清浙派的切刀技法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頸椎有舊疾,刻印的姿勢和用力方法對頸椎的損害是很大的,刻制匾額,那更是個體力活,然而這些事情本不關(guān)他人,只是一個文人為了生計不得已的事,也遭到個別人的不解。他的頸椎健康問題每況愈下,眩暈伴隨著他,但是仍舊樂此不疲。很快,求刻者接踵而至。他每天刻印少則幾方多則十幾二十方,刀法亦更加嫻熟,書房的墻上總是林林總總粘滿了印花,蔚為壯觀,也是我們的豐厚談資。他的篆刻結(jié)字寬博線條厚實,白文好于朱文,唯覺不足的是有些印章使轉(zhuǎn)交代過于實,我覺得這是制約他再上層樓的畔腳石,當然其中有迎合索刻者審美也未可知。這是個有趣的問題,篆刻因為所用材料多以石章為主,刀走石上會自然在線條邊沿形成大小不等的石花,這也是篆刻的一種審美趣味,更有甚者,故意做印,使得線條斑斑駁駁,印邊豁豁達達,這是印人追求的一種殘缺美;還有的印文變形較大,取舍較多;這原本是藝術(shù)需要,然而索刻者不明就里,往往明里暗里指摘,篆刻家哭笑不得,有的索性就從了索刻者的愿,玉奇先生大概這樣的情況是居多的。誠望今后的創(chuàng)作以自我藝術(shù)追求為重,少理會或者根本不去理會這些滑稽的要求。
他的印章邊款仍然走的是吳昌碩以前的雙刀法,盡管因為熟稔,有些筆畫也是一刀奏成,但其形質(zhì)不變。于他已經(jīng)漸成風格。他的表字是“石之”,與名里的“玉”相對,大概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吧,別署“琢庵”,筆耕刀種之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對藝術(shù)流派是不排斥的,且能兼容并蓄,假以時日,藝術(shù)定會再上層樓。
多年前玉奇先生曾贈我一副《霜菊圖》,頗有蒲華蒲作英風范,亂頭粗服,滿紙云煙,枝干挺立,花頭高揚,菊葉迎風倔強地打著卷兒。他作畫不多,多為應(yīng)友人所求,然于花鳥山水均能自成格調(diào),實屬不易。
他的書法是最為人稱道的,他的學書之路很耐人尋味。我曾偶然透過一個裝裱作坊窗戶看到一副對聯(lián),不禁駐足,四尺對開七言對聯(lián),其氣象宏大森然有廟堂之氣,得劉石庵神韻,一看是玉奇先生寫的。有次聊天我就問起他是不是近來刻意學劉墉,他說也怪了我基本沒學啊。這只能用神會來解釋了。他遍臨古帖,現(xiàn)在來看他無論是楷書還是行草,北碑的影子很少,只有一些筆畫煞筆時可見方筆的功力,而他曾經(jīng)在翻檢書篋時找到幾十年前臨寫的北碑,一尺見方的元書紙,一筆不茍,有北魏墓志的方剛勁挺,似乎也有些于右任的俏皮。真正給予他書法風格階段性定型的是王羲之的《姨母帖》,其取法直追二王,下及唐楷,于顏褚用功甚深。尤其是褚,他在與我談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時眼睛是放光的,他說在西安恩慈寺大雁塔下看到那塊碑時,久久凝視,流連忘返。其書法線條瘦勁處多得于此,肥碩不妖則得于《姨母貼》。我臨習褚圣教三年,雖然不得要領(lǐng),但其中魅力還是能體會一二的。形取《姨母貼》,意參二王諸帖兼及唐楷法度、宋元意趣旁涉清代諸家楹聯(lián)高手,可以看做其習書有成之脈絡(luò),至于無意于石庵而以石庵面目出之,就是意與古會了。顏真卿法乳二王自成面目,劉石庵胎息顏真卿而能自出機杼,在歷代學顏的士人中是翹楚。大約路數(shù)正確了,風格就是才情和稟賦的事兒了。
治印多用切刀的趙之謙曾做“丁文蔚”三字白文印,“丁”字和“蔚”字部分筆畫以單刀大力沖成,齊白石驚為絕倫,遂改印風成一代宗師,也可為玉奇先生對聯(lián)頗近石庵作注也。他的對聯(lián)有廟堂之磊落森嚴,然其行草最得二王率性飄逸之旨。天下宗大王者,多以蘭亭為窠臼,實則錯矣,俗者又以二十幾個不同寫法的“之”字為圭臬,極言變化之妙,殊不知,從文法上是極無自信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三百六十多字的一篇文章竟然有近三十個“之”字,倘若作詩,非得讓老師打板子不可。不信,試把所有的“之”字去掉誦讀,反而多了些含蓄,少了些窮酸。更有甚者編造謊言說王羲之極為欣賞自己的蘭亭修禊序墨跡,過后又重寫幾遍無一滿意者,這真是替古人代言了,更是替古人多慮了。當著四十多人的面,逸筆草草也可理解,真是“放浪形骸”的話必然帶著幾分得意與張狂,也許還有“人來瘋”的嫌疑,還有“曲水流暢”的幾分醉意,那樣是寫不出真正好東西的。真正好的是他的手札,就那么點事,沒什么大不了,也沒有那么多人圍觀,也就心下平和,信手由之,豈不更接近性情???
玉奇先生得二王手札理趣,從他恣肆暢快的行草書作品不難看出。收放有致盡在法度之內(nèi),貌離神合不為繩墨之囿。然而他應(yīng)索墨者之邀約,不免有迎合他人的難言之隱,所以見到的他以通篇行楷為之的巨幅作品,似有俳氣之痼疾,其實這是他歷來反對和鄙視的。
偶做篆書,形入規(guī)矩,質(zhì)則勉強。此弊大概源于不習慣捻轉(zhuǎn)筆管,我想他習慣于行草的暢快,于篆書的婉轉(zhuǎn)則稍遜之,這與他的篆刻結(jié)字在使轉(zhuǎn)處不得虛實是同樣的弊病。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玉奇先生于書法的藝術(shù)主張。他和我曾一度就書壇“流行書風”做過深入批判評析,他是兼容并蓄的,但我倆意見出奇一致,所謂“傳統(tǒng)風格”里混跡著一大批“假道學”,所謂“流行書風”里更多的是欺世盜名的“小混混”。“流行書風”是流行書風者給自己扣的一頂屎盆子,其實只是因為當下對“流行”二字賦予更多的是貶抑。冠以“流行”至少有兩種心態(tài),一則無奈,一則湊趣。其實“流行書風”與“傳統(tǒng)風格”之頂尖高手是無需區(qū)分的,也沒必要區(qū)分。所謂“流行書風”“流行印風”個中高手如王鏞、石開、趙雁君、于明詮等,都是在極具傳統(tǒng)功力和學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尋求變法的,那些東施效顰的小混混直接取法他們,扭捏作態(tài)自以為是,恐怕學到的都是他們要丟棄的東西。齊白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是講學習他的治學之道者是行得通的,而只是學習描摹他的形的,肯定是死路一條。
玉奇先生長我十四歲,已過耳順之年。世事滄桑,心境越來越淡定了。有一次聊天,他鄭重其事地說相中了一個背山臨水的好去處,那里要開發(fā)房地產(chǎn),邀我一起買房做鄰居,然后每天寫字畫畫刻印章聊天,我欣然答應(yīng)。能有這么一位通才做鄰居當然是我的福分,然而此事沒能形成。不過他的“琢庵”已經(jīng)搬遷到一個頗為安靜的生活小區(qū),過他喜歡的生活了,盡管我?guī)筒簧弦稽c忙,但作為兄弟和學生的我,心下甚慰。巧的是,“琢庵”距離新的“觀云樓”不足百步之遙。“相見亦無事,不來忽憶君。”想他了,近來一定去“琢庵”一敘。(文/觀云樓寅生,時在乙未年立冬前二日,觀云樓窗外秋雨綿綿。)
后記:小文寫完的第二天中午,我給玉奇先生電話,他正在醫(yī)院輸液,我匆匆趕去,他不顧病體與我交談了兩個多小時。前幾天我與書法家蔣則良先生去玉奇先生家看望他,嫂夫人也在家,在述及《鄉(xiāng)籟》創(chuàng)作出版的過程時,嫂夫人說為了實現(xiàn)玉奇的夙愿賣房的想法都有了,我說大哥真得感謝有這么一位夫人,這事擱在一般家庭簡直就是“不著頭”,玉奇先生面對夫人臉帶愧色嘟嚕了兩句“不著頭、不著頭啊”。毋庸諱言,玉奇先生生了場大病。當初雨果公司老總聽到他組曲的小樣時非常欣賞并大發(fā)感慨,當即拍板出品。當然,編配、錄音等均需費用,看病更是需要錢,白天寫字畫畫,晚間作曲,那時病魔纏身,他完全是在透支生命。他說最近靜下心來揣摩二王法帖,去到他的書房,書案上擺放著一本厚厚的碑帖集,攤開的一頁正是王羲之的《姨母貼》。我從他粘貼在墻上的印花里選了兩方拍照,他說好久不刻了,這些都不太滿意。“有好都能累此生”,臨別我說這些都放放吧,調(diào)養(yǎng)好身體!他說是啊,寫寫字聽聽巴赫的曲子就很滿足了。(乙未年十一月初七 觀云樓寅生匆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