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lǐng)銜主演,救世主是猶太教稱呼上帝的兒子“耶穌”的昵稱,因為他們認為耶穌的出生就是為了拯救世界,同樣人性是有原罪的,必須通過救贖,才能讓自己生命價值最大化,死了之后可以上天堂。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天道”扮演的角色和“救世主”的角色有重疊,但是“天道”的提法在《易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等國學經(jīng)典和中國古典傳統(tǒng)哲學有關(guān),伏羲八卦理論,陰陽五德理論,以及太極理論,都將世界的構(gòu)成通過算術(shù)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思維的提升是從認知開始,我們原本的本能思維是動物性的,但人作為社會屬性也會把這種“本能”給壓制住,從古至今,我們都在不停的認知這個世界,無論是金庸的武俠文化,還是劉慈欣的《三體》甚至是網(wǎng)文;都在構(gòu)建自己的“宇宙觀”和物質(zhì)和精神之間合二為一的“狀態(tài)”。
夢境也是另一個空間,而這個空間一般不給人挖掘,莊周夢蝶,開發(fā)的就是夢境,以及《七度空間》夢境里面的人不知道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第二人格”但凡我們遭遇的夢境都那么真實,會痛、會害怕、會恐懼。
第六感告訴我們夢境出現(xiàn)的事情,雖然我們忘記了,但有一定一定會發(fā)生,所以神奇的不是二次元的“文藝復興”,而是個人智慧和“啟蒙運動”。
人思維的認知最難不是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反而是自己的主觀世界,因為我們以為我們很動自己,其實我們根本區(qū)分不了什么是本能,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執(zhí)念。
思維是有漏洞的,至少在文化方面,很多是迷惑我們價值判斷的數(shù)據(jù),因為真相不在書中,也不在歷史中,更不在經(jīng)驗和教條里,而在生活在當下的滴滴滴滴中,是有智慧和人生哲理的具體表現(xiàn)。
如何讓自己的思維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那么我們就得修行,就得學習認知自己人性中的弱點,要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學會“示弱”學會“難得糊涂”為了和別人相處,別表現(xiàn)的太聰明,相反,人們都希望我們“笨一點”其實笨小孩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至少我們內(nèi)心是安寧的,認知的邏輯是清楚的,這樣我們才能快速成長起來,而且通過不斷的努力,加大我們贏的“排面”以及“悶聲發(fā)大財”的愿望。
智慧就是財富,所以別在意有形資產(chǎn)的累積,一定要認知到自己思考問題也能積累無形資產(chǎn),別被傳統(tǒng)觀念給騙了,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其實毋庸置疑,階層躍遷背后的邏輯就是那些人有“被動收入”和無形資產(chǎn)的資本原始積累。
不要以為無形的看不見就不存在,相反世界的90%是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看見的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學會彎道超車,不要放棄自己對生命的熱愛和追求。
啟迪智慧不要“醍醐灌頂”的“密法”要一點一點的積累,因為思考也要量變達到質(zhì)變,智慧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如實觀照到結(jié)果,不是一塵不變的所謂“真理”。
救世主并不遙遠,我們就是我們?nèi)松木喸煺?,歷史的書寫著,命運的規(guī)劃者;不要在意你口袋是不是有錢;看自己腦袋是不是“有貨”;一定要堅持做自己,不要放棄“希望”即使現(xiàn)在的我很“貧窮”但是“笑看風云”。
得救之道不在別人,不在文化,不在體制化思維,而在于我們本身,只要你愿意改變,無論你是中間油膩大叔,還是七旬老人,因為人就是這樣,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己的靈魂歸屬感和存在感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自救者天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好,謀事在天、成事在人也罷,無論結(jié)果如何,我們都要有深刻認知,時常問自己;我是誰?我在干什么?我要干成什么個樣子給自己看。
思維層次的提高是踐行和認知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果,做人做事都有一個反饋的機制,因為不是我們窮而要賺錢;不是因為填飽肚子而“囫圇吞棗”,吃香好看的邏輯就是我們要保留自己的那點“體面”錢不是遮羞布,道德和文化才是,只有自己師出有名,只要我們能利用好規(guī)律,掌握好時機,把準人性的弱點,東風可借,萬事可解。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是《孫子兵法》里面的經(jīng)典策略,對手研究的方向亮點,一個是他自己,一個是敵人,強者不和別人比較,只和自己斗爭,因為跑不過自己的強者不算前者,打贏自己的從來都不是弱者,保持自律,先從戰(zhàn)勝“習慣”開始。
人生四堵墻,酒色財氣,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羽化升仙,而是讓自己內(nèi)心“心安住”,一顆平常心才是我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
提高自己一定要先認知自己,認知自己的“文化屬性”以及自己人性中的弱點,真假孫悟空不僅在《西游記》里,生活中我們也有這種類似的狀態(tài),人的兩面,一面佛、一面魔。
強大到可以正視自己所有“缺陷”不被其他東西所“裹挾”到人生才是自由的人生,普希金詩集講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天道你認識不認識,它在哪里,也不在哪里,這一切都在于我們認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們一定要具備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隨緣不攀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