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常見疾病治癥:虛寒
【辯證診斷】
1、癆癥與虛損癥,外癥大相似而治實不同。
(1)虛損者,陰陽兩虛,故虛損可用溫補,人著單衣,此著復衣者為虛損。
(2)癆癥陰虛陽亢,故癆癥用清補,而忌用溫也。人著復衣,此著單衣者為癆;一骨蒸而熱,一營衛(wèi)虛而熱故也。
【辯證治則】
1、中醫(yī)如何分辨病人是氣虛還是血虛呢?簡單說如果病人脈浮大(芤脈),就是血虛,如果是脈微細,就是氣虛。遇到氣虛時我們要開補氣的藥,像黃芪、人參、黨參這類就是補氣的藥。補血的藥像當歸、川芎等,這都是補血的藥。去寒的藥也要開在里面,像干姜、附子這類去寒的藥。一般亡血失精的人可以用天雄散來治療。切忌使用寒涼滋陰之類的藥物。
2、「疝」大部分講的是腹痛,我們所謂的疝其范疇比西醫(yī)廣,我們的觀念還包含有疝氣,腸子墜下來也是一種疝氣。一般疝氣臨床上治療時,有時處方是用當歸四逆湯做加減,有時是用附子湯做加減,當病因是下焦寒造成的時候可用烏頭桂枝湯,有時卻是利用防己黃芪湯來做加減。
3、
寒實
虛寒
熱實
上焦
三物小白散甘草干姜湯、
烏頭赤石脂丸大陷胸湯、
大陷胸丸中焦
甘草干姜湯、
大陷胸湯人參湯(偏虛)、
大建中湯(偏寒)、
附子粳米湯(偏水濕)
大黃甘草湯、
調胃承氣湯下焦
大黃附子細辛湯小建中湯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辯證比較】
1、(1)上焦虛寒:人參湯
(2)下焦虛寒:附子湯
(3)中焦虛寒:小建中湯
2、下焦虛寒:
(1)虛寒在腎臟里面:全身都痛,附子湯。
(2)寒盛在腸胃里面:雷嗚,肚子咕嚕咕嚕叫個沒停,切痛,就是如抽筋般的痛。附子粳米湯
3、脾胃虛寒、腹痛:
(1)附子粳米湯:偏于水濕內停,故重用半夏以化水濕,腹痛主證在于腹中雷鳴;(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2)大建中湯:偏于寒甚,故重用干姜以溫中散寒。腹痛則攻沖之勢較甚。用人參、飴糖,可知其虛的程度較重;(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兩 人參二兩 飴糖一升)
(3)藥性:
A、治虛寒性腹痛,附子不如干姜;
B、虛寒性嘔吐,半夏不如蜀椒;
C、溫養(yǎng)脾胃,甘草、粳米、大棗不如人參、飴糖。
4、(1)小建中湯是小腹寒,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膠飴一升
(2)大建中湯是中焦的重寒,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兩 人參二兩 膠飴一升
(3)胸中寒是烏頭赤石脂丸,烏頭一分炮,蜀椒 干姜各一兩 附子半兩 赤石脂一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