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針刀醫(yī)學原理,這個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為了更能夠讓大家理解,我們再一次深入地了解一下。
先通俗地看一下:
骨盆相當于人體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樞紐,經常看到年紀大的人,走路蹣跚,亦步亦趨,,當然有腦梗的因素,但是腰椎的問題才是關鍵的問題;這時影像學MRI(磁共振)常常表現為 ——椎管狹窄。
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兩個大的原因:
第一是大腦電力不夠,無法順利將指令下達到下肢,所以患者出現步履蹣跚;
第二是腰椎椎間盤突出,神經根受壓制,不能正確指揮下肢協(xié)調、靈活地運動。
這是最后的情況,我們順藤摸瓜,或者摸瓜順藤,反過來推,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疼,然后是麻,然后是癱;癱的前面是麻,是氣血運行出現了,不能到達下肢;再往前是疼的癥狀,疼是神經壓迫的癥狀,我們經??吹降氖茄甸g盤突出,叫腰椎間盤突出癥——屁股疼、胯疼、腿外側神經疼等等;一般臨床診斷根據影像和癥狀以及體查即可診斷——
1、腰不疼腿(胯)疼
2、走路百米,騎車百里
3、直腿抬高陽性
4、“4”字實驗有時呈陽性
注意上面提到的:第一個重點是大腦的萎縮,導致電力不夠,能量下降,指揮不靈;第二個重點是腰部的穩(wěn)定性增加,活動力減低(老腰、勞損、硬化);也就是說,腰部出現了堵塞,神經根在行走的路徑上被粘連,活動不利而出現癥狀,其中一個主要癥狀就是腰不疼,腿疼(或胯疼)。
臀部側面
臀部后面
我們從正反側三個方向看圖,臀部的肌肉韌帶幾乎都附著在骨盆上,骨盆由恥骨聯合、坐骨結節(jié)、髂骨翼組成,與腰椎的連接是骶骨和骶髂關節(jié),上面就是我們找的事主——腰椎。
腰椎再往上連接胸椎、頸椎、顱骨(寰枕關節(jié)和寰枕筋膜),當然,中樞神經脊髓和大腦通過延髓、腦干和大腦小腦相連。
腰跟骨盆通過關節(jié)連接,骨盆和下肢通過關節(jié)連接,骨盆的里里外外布滿了肌肉和韌帶,代表著骨盆和上面腰椎和下肢的緊密關聯性。
我們的日常行臥,都會使各部肌肉韌帶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慢慢老化,一旦做不合適的運動,就會拉傷,重建重組,就會勞損,勞損就會長筋變短、小筋變粗,影響正常行臥,出現動態(tài)平衡失調(一個動作不能夠順利完成);
打通關節(jié),就是打通腰骶部和髖關節(jié)的通道(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
再一個,恢復腰椎的靈活性是重中之重,原因有二:
一是腰椎里面有中樞神經(管理下肢的領導);
二是腰椎靈活的密碼我們找到了。
我們當然也可以在浩如煙海的肌肉韌帶里面找到問題所在(骨盆里面的),但是,如果在網里面找到目,在目里面找到綱,化繁為簡,化深為淺,化腐朽為神奇,不是一個進步嗎 ?
針刀醫(yī)學的四大理論:1、閉合性手術理論;2、軟組織生理病理學理論;3、骨質增生病因學理論;4、電生理線路理論。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