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中寫道“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將戰(zhàn)爭對人民的傷害用另一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但是后來有了宗教,人們心中的信仰也就不一樣了,更多的人崇尚和平,希望建立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世界,但是,世界上卻有一個宗教不是這樣的,他們的存在讓很多人陷入痛苦之中。
中國人最熟悉的宗教就是佛教和道教,而西方人則更熟悉基督教,不過印度則比較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其實就是印度國教,就在南亞的巴基斯坦、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等地的印度裔人群中都有很多信徒。
所以這個宗教都有10.5億信徒,這個數(shù)據(jù)是在1993年的時候統(tǒng)計的,只不過少于15億信徒的基督教,但他們?nèi)丝诒姸?,但是卻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為什么呢?
其實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都十分具有國際影響力。基督教可以說是世界的第一宗教,自從耶穌創(chuàng)造基督教之后,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第一的宗教,而他們又三大派別,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2016年美國的《基督教雜志》中統(tǒng)計,全球的基督教信徒大概有23.7億,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世界人口的33%,都比中國與印度的人都更多。
而伊斯蘭教也是非常厲害的,到今天為止他們有14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就有16億信徒,占世界人口23.4%。而佛教則生于公元前6世紀,創(chuàng)立時期遠遠早于基督教、伊斯蘭教,最重要的是佛教有著中正平和的特性,并且還沒有任何的侵略性,但是佛教徒卻只有4億左右。
實際上,佛教出自尼泊爾,先到斯里蘭卡,之后又傳入緬甸、泰國等地,并且又傳到了帕米爾高原。之后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國。而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國教,并且中國古代也受到佛教,中國西藏又是藏傳佛教的發(fā)源地。
只不過印度教就不具備這些影響力了,主要是形成于2世紀左右,而且在南亞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十分流行。除此之外,就沒有什么大的影響。
不過看他的國際影響力,印度教單單只是區(qū)域性的宗教,加上比較人口眾多,其他方面是不可以和三大宗教相提的。
三大宗教主要核心是和平、博愛,他們認為眾生平等,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
但是印度教卻崇拜三大主神,宣揚的世襲等級制度,并且認為種姓制度是核心,而且他們的教徒是必須遵守這種種姓制度的,該制度就是他們最典型、森嚴的等級制度。
但是,種姓制度對社會發(fā)展是有多阻礙的。雖然尼赫魯廢除種姓制度,但這么多年來,種姓制度越變越強大,導(dǎo)致了社會制度的不平等。
而在印度社會之中,其中,等級最高只有婆羅門,占總?cè)丝诘?%,但是這群人之中有七成的司法權(quán)及接近半數(shù)的國會席次。也就說明他們統(tǒng)治印度,但是低種姓卻幾乎沒有地位。
在2008年8月的時候,阿拉里亞發(fā)生水災(zāi)。但因為這里是賤民集中地,災(zāi)民就不可能受到政府的協(xié)助,導(dǎo)致大量災(zāi)民死于災(zāi)難。
此外,印度教認為女性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在印度歷史中,只要丈夫過世,那么寡婦就要求殉夫,是必須投火自盡的。這種狀態(tài)就像中國古代皇帝人殉制度,從道德上來說是非常殘忍的。
除此之外,在南亞地區(qū)還有“索奩焚妻”的現(xiàn)象,女方出嫁時,要付高昂的嫁妝,不然男方就可以燒死她,并且還是不犯法的。
印度教的人口數(shù)量十分龐大,能夠被稱為是世界第四宗教。而實際上的印度教與佛教可以說是師出同源的,他們都是南亞古代文化之中劃分出來的。
而在兩千多年的過程中,佛教逐漸走向與世無爭,但印度教卻禁錮社會發(fā)展。特別是種姓制度,這就導(dǎo)致他們只能在印度發(fā)展,絕不可能成為國際性宗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教基本就能代表印度人的性格
所以對于這種眼界范圍很小的宗教來說,是不可能被所有人都接受的,其實可想而知,基督教和佛教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大,其中有一些概念是直擊人類心靈的,所以他們才被如此之多的人所信仰。
參考文獻《古塞下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