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生產(chǎn)隊的麥子都割完了,也打完了。土地承包到戶,麥子就是自家的了,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白天黑夜連軸轉,一個人頂三個人干,加上有脫粒機,也沒有下雨,十來天的時間就收割完畢。
我們家人手少,拖延了一兩天,今天才把麥子曬干揚凈(利用風力除去麥糠),可以交公糧了。
緱氏糧管所離我們家不遠,整個緱氏公社三十多個大隊的老百姓都在這里交公糧。
四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們拉著裝了小麥的架子車,一大早就來排隊,車隊排了幾百米遠直到大路上。
以前在生產(chǎn)隊,交公糧用的是馬車牛車,現(xiàn)在分田單干了,一家里養(yǎng)不起牛馬,所以來的大都是架子車,有單獨拉了兩三布袋小麥的,也有兩三家湊在一起裝了滿滿一車的。布袋是帆布做的,長條形,小布袋裝120斤小麥,大布袋裝180斤小麥。
沒有輪到的人們戴了草帽蹲在自家車子的近旁,有的湊在一起說說笑笑,有的邊啃饅頭邊喝自帶的開水,前面的架子車往前移了一點,就急忙拉起車子也往前挪一點。后來的人們延伸著車隊。一點一點地往前挪著,好不容易輪到了,就解開布袋的口繩,滿臉堆上笑,請驗收員抽驗。
糧管所的驗收員用長長的取樣器插進去抽出來,看一看帶出來的麥樣的雜質和水分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就要拉回家再曬幾天,篩選干凈了再來。抽驗合格的,在倉庫門口過磅稱重,然后自己一袋一袋扛到糧庫里面倒掉。
輪到我家了,驗收合格,過磅稱重后,爹稍微弓下身,雙手往后背過去摟住裝滿小麥的布袋,猛一用力,放在背上,然后再用力往上一聳,布袋就上了他的肩膀。
爹將近二百斤的布袋扛在肩上,走上晃晃悠悠的跳板。跳板是為了把糧食堆得高,在糧倉門口架起一塊長長的木板,一直伸向糧庫里面,木板有斜長的坡度,越往里走越高。
交公糧的人們要扛著布袋,順著木板往倉庫里面走,相當于在爬一個長的陡坡。走到木板的盡頭,把布袋口解開,將小麥倒在倉庫高高的麥堆上。
小麥入庫以后,就可以拿上入庫單到會計處結算,今年的小麥是0.21元/斤,結算了錢,當場扣去農(nóng)業(yè)稅和一些攤派,基本上不剩什么錢了——即使有幾個錢,也是欠條。
但交完公糧的人們一下子都輕松起來,因為完成了一項做農(nóng)民的使命。況且,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后,糧食產(chǎn)量有所提高,自家剩余的也比往年多了,有白饃給孩子們吃,出力流汗干一年也值。
交公糧時最害怕的,就是抽驗不合格。起個大早,裝車,拉幾里十幾里坑坑洼洼的土路,太陽底下滿頭大汗等上大半天,好不容易輪到自家了,一旦抽驗不合格,就要拉回重新晾曬篩選,白白折騰力氣不說,地里玉米等著播種呢,耽擱一天的農(nóng)活,誤了農(nóng)時,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老百姓們都會把交公糧的小麥多曬一天,多揚一次,弄得干干凈凈,放在嘴里咬一下“嘎嘣”響,才敢裝在布袋里送到糧管所。驗收的時候,還要看驗收員的臉色,說話要陪著小心,滿臉堆笑,有的還要遞上香煙,生怕驗收員一不高興給個不合格,因為合格不合格,全憑人家一句話。
緱氏糧管所的糧庫占用的百十畝土地是我們生產(chǎn)隊的,因為有這種特殊的關系,我們生產(chǎn)隊的人們都和糧管所的工作人員熟識,所以每年交公糧時,從不會為難我們。我舅舅表叔表伯們來交公糧,偶爾驗不上,就來找我爹去通融。爹看一下他們糧食,如果大體上能說得過去,就會去找熟識的驗收員二次抽驗,驗收員大都會看面子給個合格,親戚們?nèi)玑屩刎?,連聲道謝,歡天喜地地把糧袋扛進倉庫里。
糧庫離我們家很近,我今天去看了交公糧的現(xiàn)場,看著驗收員一臉面無表情公事公辦的樣子,再看看拉著架子車扛著糧袋滿頭大汗躬身彎腰的鄉(xiāng)親們,心里有點不平。
但冷靜下來想想,驗收和被驗收,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驗收員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一般也不故意刁難人,嚴格把關,把雜質多水分大的糧食擋在國庫之外,才能保證國庫里糧食的質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