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英雄人格的另一種解讀:項羽與杜牧的比較- 項羽文化網(wǎng)

今考杜牧的《樊川文集》,明確提到楚霸王項羽的地方共有兩處。一處是在《阿房宮賦》中。該文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杜牧?xí)r年25歲。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毖悦髁嗽撐牡膭?chuàng)作目的。唐敬宗李湛十六歲繼位,善于擊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與宦官嬉戲終日,貪好聲色,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曾有在長安洛陽興修宮殿的龐大計劃。后因平盧、成德節(jié)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東都”,想趁機奪取洛陽,才作罷。杜牧預(yù)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與黑暗現(xiàn)實的必然結(jié)果,寫下了這篇傳誦千古的名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借秦之古事諷唐之今事,規(guī)勸唐朝當(dāng)政者,要以古為鑒,不能哀而不鑒,最終落得“后人復(fù)哀后人也”的結(jié)局。但杜牧的忠告,并沒有使統(tǒng)治者改弦更張,懸岸勒馬,半個世紀(jì)后,黃巢起義使唐王朝與秦朝一樣歸于毀滅。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不滿700字的名賦,前面絕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寫秦之強和阿房宮之富麗堂皇;最后的70余字議論,總結(jié)教訓(xùn),敲響警鐘,點名主旨;中間的敘述部分,只有短短的30余字,“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30余字,急轉(zhuǎn)直下,使行文走勢發(fā)生了突變,是文章的關(guān)捩處。這里的“楚人”,準(zhǔn)確的解釋就是指楚霸王項羽,據(jù)《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結(jié)合整篇文章看,這里對“楚人”的描寫,并不是作者所要大發(fā)感慨的對象,結(jié)尾“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才是全文的主旨和結(jié)穴處。但此處的“楚人”,從文理上論,又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一個強有力的反面烘托。作者這里懸置了對他的“一炬”的道德評判,凸顯的卻是他對強秦的打擊,用“武器的批判”,代表著另一種正義的力量,是一種歷史的審判。

第二處,就是他的《題烏江渡》詩,這是一首專門詠寫項羽的七言絕句:“勝敗兵家未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年,杜牧結(jié)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由宣州赴京任左補缺、史館修撰之職。途中經(jīng)過烏江亭,寫了這首激發(fā)無數(shù)后人議論的詠史詩,甚至有“二十八字史論”之譽。楚漢之事以來,對楚漢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對劉邦、項羽這兩個歷史人物,文人騷客議論甚多,而此處杜牧對項羽兵敗身亡的歷史事實,進行了別出心裁的評判和剖析,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項羽假如能夠忍辱負重,退回江東,重整旗鼓,率領(lǐng)才俊的江東子弟,卷土重來,說不定可以改寫那場戰(zhàn)爭的最后結(jié)果。一方面,該詩正如杜牧大多數(shù)詠史詩那樣,習(xí)慣于以開闊的浪漫主義詩人的視野審視歷史、看待現(xiàn)實問題和個人遭遇,立論精辟,風(fēng)格俊爽,意氣風(fēng)發(fā),振聾發(fā)饋,啟人深思。更重要的是,這里詩人有意對歷史進行大膽的假設(shè),重在表達自己對所詠對象的無窮惋惜之意,亦有與項羽惺惺相惜之情,暗含他以英雄自許的情結(jié)和抱負。

合起來看,作為晚唐具有“小杜”之稱的杜牧,對歷史人物項羽的描寫并不等同于其他一般歷史人物,其中有著他對西楚霸王獨特的理解、認識以及深厚的感情投注,因而才有異于常人的視角和論斷?!吨芤住で浴吩疲骸巴曄鄳?yīng),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倍拍林詫椨鹩兄绱烁叩钠谠S,甚至是作為異代知音而引為同調(diào),完全可以在二人相似的出身、志向、性情以及大致相同的社會背景等方面,找到合乎情理的答案。

1、相似的出身和成長環(huán)境

關(guān)于項羽的家世,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其季父項梁,梁父即項燕。為秦將王剪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又說:“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項)羽豈其苗裔邪?”據(jù)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博物館李館長根據(jù)《項氏族譜》的考證:“項羽的父親應(yīng)是項燕的長子項超”,項氏先祖應(yīng)是棄(后稷)。項羽是棄的第二十九世孫,而不是如司馬遷所推測的那樣是舜之苗裔。并詳列了項氏家族的繁衍世系圖:棄(后稷)———石窯———鞠———公劉———慶節(jié)———皇仆———差弗———毀×———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古公亶父(太王)——季歷(王季·公季)———文王———公旦——————××———叔度。認為項羽的祖父項燕乃叔度的第八代孫??梢姛o論正史記載,還是民間流傳,項羽出身于一個顯赫的世家,是沒有疑義的。

      杜牧與項羽一樣,有著非同尋常的世家背景。當(dāng)時杜牧家族一門“子弟皆奉朝請,貴盛為一時冠”(《新唐書·杜佑傳》)。甚至民謠言:“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闭f當(dāng)時杜氏門第之高,離天僅有一尺半,雖不乏夸張,但絕非空穴來風(fēng)。杜牧的曾祖杜希望,歷任安陵令、和親判官、代州都督、鄯州都督等職。通悉邊事,極受唐玄宗稱賞,有軍功被擢為鴻臚卿。因不愿“以貨藩身”,觸怒宦者牛仙童,下遷為恒州刺史、西河太守。愛重文學(xué),門下如崔顥等,都名重當(dāng)時。祖父杜佑,以蔭入仕,曾于德宗、順宗、憲宗朝,三度為相,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xué)家,封岐國公,食邑三千戶,精于吏事。被唐憲宗稱之為“巖廊上才,邦國茂器,蘊經(jīng)通史,履溫厚之姿;寬裕本乎性情,謀猷彰乎事業(yè)。博聞強學(xué),知歷代沿革之宜;為政惠人,審群黎利病之要……茲可謂國之元老,人之具瞻者也?!保ā杜f唐書·杜佑傳》)據(jù)史傳記載,杜佑雖位及將相,但手不釋卷,勤于學(xué)問,所著《通典》200卷,為我國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巨著。另有《理道要訣》10卷、《管氏指略》2卷、《賓佐記》1卷。杜牧的伯父杜式方,以蔭授揚州參軍事,轉(zhuǎn)常州晉陵尉,再遷太常寺主簿。杜佑既相,式方出為昭應(yīng)令,遷太仆卿。憲宗元和七年(812年),式方丁父憂,服闋,遷司農(nóng)少卿,加正議大夫、太仆卿。穆宗繼位,轉(zhuǎn)兼御史中丞,授桂管觀察都防御使。式方性孝友,弟兄和睦,季弟從郁多病,常親自為之煎藥,及從郁病死,終年號泣。式方死后,贈禮部尚書。杜牧的父親杜從郁,以蔭于德宗貞元末仕太子司儀郎,憲宗元和初轉(zhuǎn)左補缺,改為秘書丞,終官駕部員外郎。杜牧堂兄杜悰以蔭三遷太子司儀郎,憲宗時為駙馬都尉,歷官司農(nóng)卿、京兆尹、檢校刑部尚書、鳳祥節(jié)度使、隴右節(jié)度使、淮南節(jié)度使、戶部尚書、中樞侍郎、同中書省門下平章事加左仆射,宣宗時拜相,加司空、司徒、太傅,封國公。杜牧之弟杜覬,幼年患眼疾,母禁其為學(xué)。后舉進士。禮部侍郎賈餗稱:“得杜覬,足敵數(shù)百人?!笔诿貢≌帧@畹略W嘀疄檎阄鞲e佐。德裕貴盛,賓客中無人敢沖忤,只有杜覬數(shù)諫正之。及德裕謫袁州,嘆道:“門下愛我皆如覬,吾無今日?!保ā缎绿茣ざ庞J傳》)文宗大和末,召為咸陽尉,直史館。常語人曰:“李訓(xùn)、鄭注必敗。”(《新唐書·杜覬傳》)行未及都,李鄭難作,杜覬便稱疾而歸。 ?

漢語“世家”一詞,首見于《孟子·滕文公》:“(陳)仲子,齊之世家也。兄載,蓋椽萬鍾。以兄之祿,為不義之祿,而不食也?!睗h代趙岐注云:“孟子言仲子齊之世卿大夫之家,兄名戴,為齊卿,食采于蓋,祿萬鍾?!睆拿献拥脑捄挖w岐注可以看出,世家是指那些世卿世祿的家族。但這個概念,在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已完全賦予了它新的內(nèi)涵,《史記》中的三十世家,從未收錄過任何一個卿大夫一級的官員,足見司馬遷作為一個歷史學(xué)家寬廣的視野和嚴(yán)謹務(wù)實的學(xué)術(shù)品格。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強宗豪右、世家大族以他們在家族教育、文化傳承、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優(yōu)勢,深遠而綿長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生活。正如梁啟超所論:“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后國治是也?!保ā讹嫳液霞返谖鍍浴缎麓箨懹斡洝罚┻@種規(guī)律性的文化現(xiàn)象,通過上述項羽和杜牧的世家文化環(huán)境清晰可見,特別是對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兩種價值取向,是這兩個千年之隔的家族共同的追求和向往。

2、共同的亂世的社會環(huán)境

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大規(guī)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又筑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大肆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稅賦負擔(dān)。秦的賦稅非常繁重,田租要征“收太半之賦”;人口稅也很重,“頭會箕斂”。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徭役增加更多,達到古代 30 倍,遠遠超過了農(nóng)民所能承受程度。同時,還制訂嚴(yán)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史載“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矛盾迅速激化。秦二世繼位后,更是變本加厲,賦斂益重,戍徭無已,用法也更為苛深,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難之中。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lǐng)導(dǎo)戍卒在大澤鄉(xiāng)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fā)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大起義,國號“大楚”,口號“伐無道,誅暴秦”。接著,六國舊貴族紛紛殺長吏,相繼割地稱王。劉邦于芒、碭一帶的山區(qū)舉義。秦二世元年九月,項梁和項羽殺死會稽郡太守,號召楚國遺民起兵反秦。

再看杜牧生活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唐帝國從唐敬宗和唐文宗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衰敗分裂之勢。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于斯之時,閽寺專權(quán),脅君于內(nèi),弗能遠也;藩鎮(zhèn)阻兵,陵慢于外,弗能治也;士卒殺逐主帥,拒命自立,弗能詰也;軍旅歲興,賦斂日急,骨肉縱橫于原野,杼軸空竭于里閭?!敝赋隽颂瞥?dāng)時社會矛盾交困于內(nèi)外的殘酷現(xiàn)實:王室衰萎,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驕兵難治,戰(zhàn)亂屢起,黨爭劇烈,政出多門,賦稅沉重,民生艱難,物財空竭。唐王朝陷入了無法挽救的危機之中:中央政權(quán)與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政權(quán)形成對抗的局勢,不斷發(fā)生戰(zhàn)爭;藩鎮(zhèn)與藩鎮(zhèn)之間也時常發(fā)生互相兼并、互相侵奪的軍閥混戰(zhàn);唐朝政府與西北、西南各民族政權(quán)也不時發(fā)生戰(zhàn)爭。杜牧歷經(jīng)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八帝,其間,除唐憲宗時曾一度平藩,勉強維持一統(tǒng)局面,有過中興氣象外,其余皇帝一個比一個腐敗無能。如穆宗只知道尋歡作樂,而置邦國興衰于不顧,過了兩年風(fēng)流天子生活,便癱臥龍床,為求長生而服食金丹,以致中毒身亡。唐敬宗熱衷游宴、擊球,親信群小,樂而忘憂,居位3年,便在一個游畋的夜晚,被宦官劉克明、擊球?qū)④娞K佐明等人暗殺。一切跡象表明,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唐帝國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大廈將傾,歷史再次出現(xiàn)了一個亂世爭雄的局面。杜牧的好友許渾形象地將這一時期的形勢特征概括為“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咸陽城東樓》)。

面對這樣的社會劇變,懦者退縮,俗者混世,而只有勇者才會在擔(dān)當(dāng)中進取,他們試圖通過自己對歷史和時局的審視,找到一條濟世道路。項羽和杜牧均屬于后者,這是他們的偉大之處,也是他們的共同之處。雖然他們所成就的事業(yè)各異,用世的形式不一,但二人的精神和人格,在某種意義上是相通的。

3、同樣不凡的志向和抱負

《史記·項羽本紀(jì)》一開始就寫到:“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薄扒厥蓟实塾螘烧憬?,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鄙鷦佑涊d了項羽非凡的志向和抱負。

據(jù)《舊唐書》本傳記載,杜牧也是“自負經(jīng)緯才略”。生當(dāng)唐王朝似欲中興實則無望的時代,他憂心如焚,渴望力挽狂瀾,濟世安民,曾作《郡齋獨酌》詩,抒發(fā)自己宏偉的抱負:“豈為妻子計,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nóng)商?!比嫱J為他“感時憤世,殆與漢長沙太傅相上下”。(《鮚埼亭集外編》卷37)杜牧博覽群書,尤其對先秦及兩漢史有著深入的研究,25歲就寫出了《阿房宮賦》,結(jié)尾處高言:“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足見其非同尋常的氣概和見識,當(dāng)時名士吳武陵因此贊許為 “真王佐才”。(《唐摭言》卷六)杜牧生活的時代,正是唐朝的多事之秋。杜牧痛心疾首,憂國憂民,喜歡像他祖父杜佑那樣研究歷史。杜牧通過研究“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認為世事所以如此,是國力和軍事的衰萎造成的,強調(diào)知兵與否關(guān)系著國家的興亡:“主兵者,圣賢材能多聞博識之士,則必樹立其國也;壯健擊刺不學(xué)之徒,則必敗亡其國也。然后信知為國家者,兵最為大,非賢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茍有敗滅,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虛也。”(《注孫子序》)因此,他主張收失地,平內(nèi)亂,統(tǒng)一國家,鞏固國防。他在《戰(zhàn)論》中分析了當(dāng)時的形勢,論述了有關(guān)戰(zhàn)略問題,揭露了造成內(nèi)外危機的各種原因。尤其是穆宗再失憲宗所收之地,使杜牧深為痛惜。杜牧曾注《孫子》,撰寫《原十六衛(wèi)》、《戰(zhàn)論》、《守論》和《上李司徒論用兵書》等重要軍事著作,以表達他論政用兵的主張?!缎绿茣酚欣畹略S枚拍烈庖娫跁驍】姑?zhèn)的記載。杜牧還將《孫子兵法》一書注釋成編,呈給當(dāng)朝宰相周墀。他在《上周相公書》中說:“某所注《孫武》十三篇,雖不能上窮天時,下極人事,然上至周、秦,下至長慶、寶歷之兵,形勢虛實,隨句解析,離為三編,輒敢獻上,以備閱覽。少希鑒悉苦心,即為至幸,伏增惶惕之至?!痹凇蹲O子序》中杜牧敘說自己:“及年二十,始讀《尚書》、《毛詩》、《左傳》、《國語》、《十三代史書》,見其樹立其國,滅亡其國,未始不用兵也?!彼稳岁斯洹犊S讀書志》記載:“(杜)牧慨然最喜論兵。欲試而不得,其學(xué)能道春秋戰(zhàn)國時事,甚博而詳,知兵者將有取焉。”清人李慈銘《越縵堂日記》還記載:“(杜牧)?!秾O子十家注》,曹公、李筌以外,杜牧最優(yōu)。證引古事,亦多切要,知樊川真用世之才。”可惜杜牧所注《孫子》一書,今已失傳,后人無緣一睹其談兵論謀之說了。會昌二年(842年)杜牧出為黃州刺史,他給宰相李德裕寫信——《上李司徒相公論兵書》,信中大談在澤潞地區(qū)的用兵方略,顯示了他自幼酷愛孫吳兵法并精通戰(zhàn)略的才華?!缎绿茣ざ拍羵鳌酚涊d:“澤潞平,略如(杜)牧策?!庇謸?jù)《舊唐書·杜牧傳》記載:“武宗朝,誅昆夷、鮮卑,(杜)牧上宰相書,論兵事。言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間,盛夏無備,宜五六月中擊胡為便。李德裕稱之?!敝苯訂l(fā)了后來范仲淹抗拒西夏胡兵的軍事思維:“正月塞外大寒,我?guī)煴┞?,不如俟春深入,賊馬瘦人饑,勢易制也?!保ā端问贰し吨傺蛡鳌罚┛梢?,杜牧注《孫子》,決非僅僅是紙上談兵的賣弄,確有濟世安邦的韜略和杰出的軍事天才。 ?

當(dāng)然,每一個杰出的歷史人物身上,可能都共有著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比如:熱切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有著強烈的救民于水火的擔(dān)當(dāng)精神和兼濟天下的高遠志向等。但在項羽和杜牧身上,共同的對兵法和軍事的重視,以及所表現(xiàn)出的杰出才華,并不是每一個杰出的歷史人物都具備的。這種相投,也是頗為珍貴的。

4、共同的性格和氣質(zhì)

無可否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不二的性格和氣質(zhì)。但相對而言,不同的個體之間,性情和稟賦又常有相似之處。細論項羽和杜牧二人,在性格和氣質(zhì)方面,也有頗多相似之處。筆者鄙見,二者同屬于那種豪放不羈,愛抱不平,極富叛逆性和擔(dān)當(dāng)精神,而又愛憎分明,率真沖動,極具情緒化和主觀性的人格類型。

在《史記》的人物傳記中,項羽是最輝煌生動的形象。司馬遷以高超的史筆和豐富的細節(jié),盡現(xiàn)了項羽獨特的性格和氣質(zhì)。首先,項羽年少時,見秦始皇巡游時的不可一世,脫口而言:“彼可取而代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拉開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序幕后,他立即和叔父斬殺太守,帥八千子弟起兵于吳中。當(dāng)起義陷于低潮,北上救趙的主帥宋義懷私心保存實力,中途滯留月余不前時,他怒殺主帥,急速引兵救趙。當(dāng)各路救趙的義軍,懼怕秦將章邯、王離,紛紛駐扎在巨鹿外圍,對戰(zhàn)勢作壁上觀時,項羽徑帥楚軍橫渡漳河,破釜沉舟,一舉全殲秦軍主力,改變了整個戰(zhàn)爭的局勢,也決定了秦朝覆亡的命運。而當(dāng)劉邦先破咸陽,欲王關(guān)中時,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全然不顧懷王“先入定關(guān)中者王之”的約定。這一切都分明可見項羽豪放不羈,愛抱不平,極富叛逆性和擔(dān)當(dāng)精神的性格和氣質(zhì)。其次,項羽性格和氣質(zhì)中,又具有愛憎分明,率真沖動,極具情緒化和主觀性的特點。《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鴻門宴會上,本怒誓“擊破沛公軍”的項羽,在劉邦示弱的幾句話后,毫無心計的脫口而言:“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倍?,毫不理睬范增謀殺計劃的再三暗示。當(dāng)楚漢戰(zhàn)爭數(shù)年未決,人苦軍旅,天下疲困時,他又致意漢王劉邦說:“天下兇兇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在垓下之圍的敗亡前,他仍然要“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弊詈笤E別虞姬,贈戰(zhàn)馬與烏江亭長,贈頭顱與呂馬童。甚至連他的屠襄城,屠咸陽,坑秦降卒,坑齊民,焚齊城,焚秦宮,殺秦降王子嬰,殺義帝,都可以看出項羽愛憎分明、沖動激切、極具情緒化和主觀性的過于“本色”的個性。有趣的是,杜牧《題烏江渡》詩批評了項羽最后的不理性,而他自己恰是一個激情浪漫的詩人,真可謂“癡情人說癡情人”!

再看杜牧,曾再三表述自己的性格稱:“疏愚于情,不識機栝。”(《與人論諫書》)“不知趨向?!保ā渡闲滩看奚袝鵂睢罚┰凇渡铣刂堇钍咕龝分校拍粮切蜗蟮仃愂隽俗约簮墼鞣置鳌⒙收鏇_動、剛直激切的性情:“仆之所稟,闊略疏易,輕微而忽小。然其天與其心,知邪柔利己,偷茍讒諂,可以進取,知之而不能行之。非不能行之,抑復(fù)見惡之,不能忍一同坐與之交語?!痹凇渡侠钪胸分校拍陵愂隽俗约悍湃巫赃_、不拘小節(jié)而又蔑視禮教束縛的生活態(tài)度:“某入仕十五年間,凡四年在京。其間,臥病乞假,復(fù)居其半。嗜酒好睡,其癖已痼。往往閉戶便經(jīng)旬日。吊慶參請,多亦廢闕。至于俯仰進趨,隨意所在,希時徇勢,不能逐人。是以宦途之間,比之流輩,亦多困躓。自顧自念,守道不??;獨處自省,亦不自悔?!币虼耍缎绿茣ざ拍羵鳌酚涊d云:“(杜)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齷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至?!薄短綇V記》卷273“杜牧”條也記載說:“(杜)牧少雋,性疏野放蕩,雖為檢刻,而不能自禁?!闭怯捎谶@種獨特的性格和氣質(zhì),杜牧敢于向?qū)?quán)結(jié)黨的宰相李德??寡裕桓矣跒橐蜓詴r弊而被取消科舉資格的名士劉蕡上書鳴冤;面對無法力挽狂瀾的時局,杜牧甚至將一腔悲憤和幽懷,連同滿腹經(jīng)綸,交付于酒肆娼家,“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而被譏為“風(fēng)情不節(jié)”。

5、相同的悲劇命運

項羽是一個神勇的英雄人物,力能扛鼎,氣可拔山,叱咤風(fēng)云,破釜沉舟,所向無敵,顛覆強秦,分封諸王。司馬遷的《史記》特將項羽列入“本紀(jì)”,精心撰寫,被梁啟超譽為《史記》十大名篇之一。但從楚懷王熊心與諸將約“先入關(guān)破秦者王”,(《史記·高祖本紀(jì)》)而讓劉邦西征,卻讓項羽隨宋義北上渡河救趙,就注定了項羽終歸是一個悲劇性英雄的事實。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因此,《史記·項羽本紀(jì)》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項羽垓下被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東城快戰(zhàn)和烏江自刎等生動場面。特別是霸王與虞姬生離死別的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項羽留下來的唯一作品,也可以說是他自寫的挽歌和墓志。

      生逢末世的杜牧,本就注定了他無所作為而又無可奈何的命運。加之他秉性剛直,磊落不拘小節(jié),26歲舉進士后,一直被排擠,先后在江西、宣歙、淮南諸使幕作了10年幕僚,“促束于簿書宴游間”,仕途很不得意。36歲內(nèi)遷,又受到李德裕排擠,出為黃州、池州等刺史?!缎绿茣繁緜饔涊d:“(杜)牧以疏直,時無右援者?!钡辣M了杜牧仕途困頓的情形。這種失意與悲傷,被杜牧傾注在自己的詩歌中:“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登池州九峰寄張祜》)“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保ā毒湃正R山登高》)因而,李商隱詩寫道:“刻意傷春又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保ā抖潘緞住罚┍磉_了對杜牧的理解和同情。據(jù)《舊唐書》本傳記載,杜牧于大中六年(852年)自為墓志、祭文,月余而卒,享年50歲。 ?
筆者認為,杜牧對赍志以歿的項羽的詠嘆,也許正是感同身受的悲劇命運使然。但這絕不是對命運的屈服,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抗?fàn)幩憩F(xiàn)出的坦然姿態(tài),正如張大可先生所論:“項羽的烏江自刎,不是怯懦者無可奈何的逃避,而是勇敢者的人生頓悟,是英雄偉人的自覺承擔(dān)歷史責(zé)任的壯舉。”(《烏江論壇——項羽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論項羽》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
?                                                            三
?      通過項羽與杜牧的對比,筆者得出幾點頗有趣味的結(jié)論:

1、杜牧不僅僅是一個杰出的詩人,而且有著揮之不去的軍事情結(jié),具有軍事家的素養(yǎng)和英雄人物的潛質(zhì)。如果說他與項羽有區(qū)別的話,那僅僅是職業(yè)軍人與非職業(yè)軍人的不同而已。

2、詩人與軍事家有著神秘的近緣關(guān)系。按常理,詩歌是一門藝術(shù),而戰(zhàn)爭和軍事則屬于科學(xué)的范疇。一個追求浪漫和激情;一個以嚴(yán)密理性的判斷為原則,必須摒棄主觀因素和情感。二者的思維品質(zhì)是極具差異的。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古今中外的許多軍事天才,都具有濃郁的詩人氣質(zhì),這一點,在項羽身上就體現(xiàn)得很充分,他的性情,他言談,他的做事風(fēng)格等,都像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他自刎前的作歌,本身就是一首動人的詩篇。

3、項羽失敗的關(guān)鍵,最終在于文化學(xué)養(yǎng)的缺失。項羽自刎前高呼“此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筆者認為他只說對了一半,在軍事作戰(zhàn)本身,他是無敵的,但最終決定事情成敗的不僅僅是軍事。可以說,從項羽最初拒絕學(xué)習(xí)文化開始,就注定了他的必然失敗,《史記·項羽本紀(jì)》最后的“太史公曰”批評他“自矜攻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是很有見地的。這種事例也可從曾國藩能夠打敗太平天國的事件中,再次得到證明。最終使曾國藩戰(zhàn)勝洪秀全的,不僅僅是湘軍的驍勇,因素很多,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帥曾國藩深厚的學(xué)養(yǎng)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摯愛。因此,毛澤東早年獨服膺于曾文正,并慷慨激昂地總結(jié)歷史、評判英雄人物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保ā肚邎@春·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個被埋沒了的軍事家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29)
8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guān)的成語
《史記選讀》部分常見成語整理
史記項羽本紀(jì)
走進《史記》項羽本紀(jì)第七(第1回)@紅艷朗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