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仝小林
編校/三三
【導讀】仝小林是中醫(yī)圈內(nèi)治療糖尿病的名醫(yī),今日拜讀此篇文章,贊嘆不已。仝教授不僅將治療糖尿病的經(jīng)方研究透徹,而且將黃連的用量與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直接對接,實在是臨床醫(yī)生與患者的福音!
黃連治療糖尿病由來己久,《名醫(yī)別錄》首先記載有黃連“止消渴”?!侗静萁?jīng)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黃連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177首方劑常用的10味藥中,黃連居于前三味;《普濟方》第177卷消渴門中收載復方約64個,其中含有黃連的處方為13個,可見黃連在古代消渴病治療中應用廣泛。
筆者將以黃連為主藥的系列經(jīng)方運用于糖尿病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將臨證體會簡介如下,愿對同道有所裨益。
1常用黃連系列簡介
《傷寒論雜病論》含有黃連的方劑共14個,其中常用于糖尿病臨床治療的為:葛根黃芩黃連湯、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連湯、黃連阿膠湯、烏梅丸、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1. 1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通腑瀉濁,能清胃腸之實熱,導中滿。黃連清熱燥濕,清胃腸實熱、燥腸胃之濕。黃連單用易使燥屎內(nèi)結,配伍大黃通腑則防此弊端,又能增強清熱之功。二者相輔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腸之實熱。
1.2葛根芩連湯
葛根,其味辛性涼,既可解肌熱,又可清腸熱,還可升胃腸津液,《名醫(yī)別錄》言葛根能“療消渴”,現(xiàn)代研究證實,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黃芩,其性清肅,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濕;陰寒所以勝熱,故主諸熱”(《本草經(jīng)疏》),與黃連配伍增強其清熱燥濕之功。黃連、黃芩與甘潤之葛根、甘草配伍,能“收苦燥之益而無苦燥之弊也”(《本草思辨錄》)。
1. 3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為清熱滌痰之首選方。半夏為化痰之要藥,“消心腹胸隔痰熱結滿”(《名醫(yī)別錄》)。瓜蔞實甘寒滑潤,善滌痰結,“又能洗滌胸隔中垢膩郁熱”(《傷寒證治準繩》),為滌痰消濁之佳品,利大腸,又能疏肝泄熱、潤腸通便;既助黃連清熱瀉火,又助半夏化痰開結,兼潤便導下?!夺t(yī)宗金鑒》載:“黃連滌熱,半夏導飲,瓜萎潤而下行,合之以滌胸隔痰熱,開胸隔氣結?!毙∠菪販鍩釡焯狄韵酀?,辛苦行氣以除中州之滿。
1. 4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人參健脾益氣,干姜溫中行氣,二藥配伍作用于脾以溫中健脾;黃芩、黃連清熱燥濕,作用于胃以清胃熱。兩組藥物寒溫并用、補瀉兼施。
1.5半夏瀉心湯
苦寒之黃芩、黃連與辛溫之半夏、干姜配伍,辛苦相配,寒溫并用,為辛開苦降法的典范,“苦寒能清熱除濕”,“辛通能開氣泄?jié)帷?,“辛以開之,苦以降之”;“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臨證指南醫(yī)案》),又合人參、甘草、大棗健脾益氣。
1. 6烏梅丸
烏梅酸溫,斂肝木而助厥陰之氣生,生津養(yǎng)陰以除消渴;黃連、黃柏清熱燥濕,黃柏尤長于清利脾腎之濕熱。又烏梅配黃連、黃柏,苦酸以制甜。當歸補血而柔肝,活血通絡以養(yǎng)肢末,人參、細辛、花椒、桂枝、干姜、附子溫中散寒,又溫通經(jīng)絡之力尤甚,為治療下寒證而設。全方寒熱并用,攻補兼施;又辛甘合用可化陽,酸甘相合可堅陰。如此,陰陽得以調(diào)和,寒熱更可平定。
2黃連系列經(jīng)方在糖尿病郁熱虛損四階段應用要點
《素問·奇病論》曰:“此肥美之所發(fā)也,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惫P者認為,肥胖2型糖尿病以中滿內(nèi)熱為核心病機,病起食郁,因郁而熱,熱耗而虛,最終由虛至損,形成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郁熱虛損4個階段。
具體過程為:過食肥甘,脾胃功能受損,食滯中焦而成中滿;脾土壅滯,日久化熱,波及臟腑,或與痰濕膠合,表現(xiàn)為胃熱、腸熱、膽熱、肝熱、痰熱、濕熱等;病情遷延,熱耗氣傷陰,發(fā)展到虛的階段,此過程多見虛實夾雜,表現(xiàn)為脾虛胃熱、脾虛胃滯、上熱下寒等;熱、虛階段進一步發(fā)展,損傷絡脈,出現(xiàn)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則發(fā)展至損的階段。根據(jù)各階段病機特點及證候表現(xiàn),辨證選用經(jīng)方,常常用治糖尿病熱、虛的階段。
2. 1熱的階段
熱的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實熱證、腸道濕熱證、痰熱蘊結證。大黃黃連瀉心湯清瀉胃腸熱結,故用治胃腸實熱證,辨證要點為口干口臭、大便秘結。葛根芩連湯清腸熱、利腸濕,故用治腸道濕熱證,辨證要點為大便黏滯不爽、舌苔黃膩。小陷胸湯清化痰熱,故用治痰熱蘊結證,辨證要點為胸脘痞悶、舌苔厚膩。
2.2虛的階段
虛的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脾虛胃滯證、脾虛胃熱證、上熱下寒證等。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健脾氣,消中滿,故用治脾虛胃滯證,辨證要點為胃脹不適,或呃逆。若腹瀉癥狀明顯者,則用生姜瀉心湯。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補脾氣清胃熱,寒溫并用,故用治脾虛胃熱證,辨證要點為乏力,口干。一般多用黨參,熱象重者用西洋參,虛甚者用紅參。烏梅丸清上溫下,故用治上熱下寒證,辨證要點為口干苦,腰以下怕
涼。
3臨證應用體會
3. 1消渴階段不避黃連
肥胖2型糖尿病的發(fā)展過程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述,起于肥胖,經(jīng)歷脾癉,終至消渴。故消渴階段往往疾病進入中后期,多見虛實夾雜、寒熱錯雜證,甚者病性由熱轉寒。此階段治療本應以補益為主,但若血糖偏高,仍可于溫補之中加一味黃連,只取其降糖之用,而棄其苦寒之性。
3.2黃連致瀉與止瀉問題
黃連苦寒,苦寒者傷中,故黃連可致脾胃虛寒,出現(xiàn)腹瀉等癥狀,而配以生姜或干姜則可佐制黃連之苦寒,避免苦寒傷胃。同時黃連燥濕,可厚腸比痢,故大量應用亦可致便秘、腹脹,而若以通下之大黃配伍,則可避免黃連厚腸之弊。
3. 3常用黃連藥對
黃連與不同藥物配伍后可用于糖尿病郁熱虛損各個階段。如黃連配伍黃芩,清胃腸火熱,常用于熱的階段,黃連配伍知母或天花粉,清熱兼顧滋陰生津,用于邪熱傷陰;黃連配伍蠶沙,清熱化濁,用于濕濁痰熱膠結者;黃連配伍烏梅,清泄火熱兼斂陰生津,防火毒傷陰;黃連配伍肉桂,清上熱而溫下寒,用于寒熱錯雜者。
3. 4黃連用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的黃連臨床劑量為2-5g,此劑量范圍用于調(diào)理尚可,然若用于降糖,不免杯水車薪。筆者經(jīng)過長期實踐,摸索出黃連降糖的劑量應在15g以上。一般糖化血紅蛋白(HbAlc)在6. 5%-7%時,黃連用15g左右;HbAlc在7%-10%時,黃連用30 g左右;HbAlc>10%時,黃連用45 g以上。
我們曾治1例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2 mmol/L,餐后血糖34. 99 mmol/I,在未應用降糖西藥的情況下,應用90 g黃連治療2周后,空腹血糖降至7 mmol/I左右,餐后血糖降至9-12 mmol/L。在應用大劑量黃連時,一般治療周期為1 - 3個月,同時以生姜15 -30 g或干姜6-9g佐制黃連之苦寒,而血糖控制達標后,即將黃連減量,并改湯劑為丸、散劑,黃連每日用量僅1- 3g。
4小結
黃連在糖尿病(古之消渴)中的運用由來己久,以清熱燥濕見長,針對糖尿病的中滿內(nèi)熱核心病機及郁熱虛損各階段病理特點,通過配伍,選用大黃黃連瀉心湯、葛根芩連湯、小陷胸湯運用于糖尿病的初期熱的階段;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半夏瀉心湯、烏梅丸運用于糖尿病的中期虛實夾雜階段。黃連用治降糖,劑量宜大;用治調(diào)理,小量足矣;大劑量降糖,應用湯劑短期治療;小劑量維持,以丸、散長期調(diào)理。黃連雖苦寒,然經(jīng)配伍,可制其苦寒之性而無慮其傷中之弊,作為糖尿病治療之要藥。
本文選自中醫(yī)雜志,2013年2月第54卷第3期,由中醫(yī)集結號編輯整理,尊重知識和勞動,轉載請注明出處與原作者。
--------------------------------------------------------
中醫(yī)集結號
傳遞中醫(yī)正能量
集結中醫(yī)有志之士
加入我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