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吳茱萸湯可以治療厥陰頭痛,但是在真正的臨床運用中我們需要抓住主癥,并且在治療用藥上也有很多小細節(jié)需要我們掌握。
5月3日何慶勇教授在華醫(yī)世界線上直播平臺講授了《<傷寒論>與疑難病治療(頭痛第一方)》,其中分享了很多何教授使用吳茱萸湯治療頭痛的經驗。
現(xiàn)小師妹選取部分,整理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課程內容精彩放送~
原文
《傷寒論》原文:
第三百七十八條《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說: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第二百四十三條《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說: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一升(31g) , 湯洗七遍,人參三兩(41g),大棗十二枚(90g) ,擘,生姜六兩(83g)。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第十一條《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說: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一升,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 擘, 生姜六兩,切。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外臺秘要第六卷中《延年》 :
“療食訖醋咽多噫,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五合,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兩,切。
《神農本草經》對吳茱萸湯組成的原文注釋:
吳茱萸: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湊理,根殺三蟲。
生姜: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避,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腳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經驗總結
何教授在臨床中具有多年用藥經驗,得出:
吳茱萸湯每日服三次,有效率為90%,若患者只服兩次,有效率則會降低為60%。
此方中人參不管是用二兩還是三兩,生姜的量都是六兩(比人參的量多兩倍或三倍)。
方中吳茱萸的量是最小的,但若想吳茱萸在臨床上獲得非常好的效果的話,生姜的量必須是人參的兩倍或兩倍以上。(這是臨床上的不傳之秘)
核心方證:
①頭痛,局部怕風怕冷。
②吐利,喜飲溫水,手足涼,煩躁。
矢數(shù)道明認為:
吳茱萸湯用于寒飲上下流竄,既吐又下利,煩躁、手足厥冷、癥狀嚴重者;因虛證引起寒證者。
凡符合上述方證者,多可用吳茱萸湯。
用方經驗:
遵循原方比例: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的比例最好為1:1:2:2.
以嘔為主癥,加大生姜用量或直接用生姜汁;寒冷體較甚,酌情加大吳茱萸用量(最多用15g)。中病即止。
醫(yī)案一
陳某,女, 78歲,
初診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主訴:頭痛每日發(fā)作4個月,頭發(fā)蒙1年。
現(xiàn)病史:
患者4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痛,每日必發(fā),發(fā)時疼痛持續(xù)數(shù)秒,部位為頭頂偏左側;兼見頭怕風、頭怕冷,出門必須戴帽,甚為所苦。
1年前出現(xiàn)頭發(fā)蒙,似有重石壓于頭頂,渾渾終日不得清醒。曾輾轉空軍總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301醫(yī)院)求治無效,于今日來門診就診。
刻下癥:
左頭頂疼痛,每次可持續(xù)數(shù)秒;
頭部怕風、怕冷;頭部昏沉,似有重物壓于其上;頭汗較多,每次淋漓似如洗頭;
素怕冷,見后背心冒涼氣、膝蓋涼等癥;
口中極苦,不欲飲食甚至滴水不進;
大便每日1次,不干不稀;
夜尿每日少則次,多則每半小時一次。
查體:
舌淡胖,齒痕明顯,苔薄白膩,有液線,中有裂紋。體態(tài)略豐,面色黃暗。
診斷:痛吳茱萸湯證;眩暈澤瀉湯證。
治療:吳茱萸湯合澤瀉湯。
吳茱萸9g,黨參15g,大棗15g,生姜30g,
澤瀉55g,炒白術22g。
7劑,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溫服。
為什么要用澤瀉湯呢?
因為患者有頭部昏沉,似有重物壓于其上。金匱要略上有講到頭暈發(fā)蒙,額頭像是有個東西在那貼著似的,要用澤瀉湯。
二診(2018年12月18日) :
患者已見明顯好轉,頭痛好轉80%,頭發(fā)蒙好轉90%,已無石頭壓于頭頂感。
效不更方,將吳茱萸改為10g守原方繼續(xù)治療。
再服7劑,頭痛、頭蒙均好轉90%以上,現(xiàn)出門已不需帶帽。頭汗明顯減少,身體怕冷亦明顯好轉,飲食恢復正常。
醫(yī)案二
李某,男, 46歲,
初診日期: 2016年9月21日。
主訴:反復頭痛1個月。
現(xiàn)病史:
患者于1個月前受空調冷氣而導致頭痛,呈陣發(fā)性,每日均發(fā)作,嚴重時持續(xù)一整天,頭怕風。
刻下癥:
頭痛,每日均發(fā)作,頭怕風,納可,眠一般,多夢,大便1日1次,便干,夜尿0-1次,汗少。
查體:舌淡,邊有齒痕,脈沉。
診斷:頭痛 吳茱萸湯證。
治療:方用吳茱萸湯。
吳茱萸15g,黨參15g,大棗15g,生姜30g。
4劑,日1劑,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溫服。
二診:
患者訴服湯藥1劑半,頭痛已愈。
隨后1周未發(fā)作,頭怕風癥狀亦明顯轉好。
有學生問:
何慶勇教授給出的原方原劑量當中,大棗的量90g,超過了生姜的量83g,吳茱萸31g。作為佐使之藥,劑量為什么會這么大呢,遠遠的超過了主藥?
咱們以3600年前的一個醫(yī)案來還原一下:
商王湯頭痛
商王成湯頭痛,頭怕風怕冷,痛的直嘔吐清涎。
寫《湯液經》的廚師兼保健醫(yī)生伊尹趕緊煮了一把吳茱萸,這玩意好啊,可以止痛。
可嘗了一口吳茱萸湯時,伊閉不上嘴:哎呀,太苦了!如果這樣捧給大王喝,還不得被砍頭啊!
伊尹隨手抓起當時廚房里最甜的調味劑-甘草,品一品發(fā)現(xiàn)味道果然好了很多。
可是忽想起“甘草使人滿” ,大王的胃在連年征戰(zhàn)中飲食不規(guī)律,時常病滿,那就去掉甘草,換成另兩樣---大棗、生姜。
伊尹再次嘗了一口吳茱萸湯,還是難喝,三姜兩棗的,看來還不夠,于是逐漸摸索出了大棗90克和生姜83克。
商王喝了吳茱萸湯,病很快就好了,簡直是就覆杯而愈。
于是他對伊尹說:你不要再當廚師了,治大國如烹小鮮,你就當宰相吧!
這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
——老子《道德經》
商王因為連年征戰(zhàn),頭部受風受寒,嘔吐清涎。這是典型的吳茱萸湯主之。
醫(yī)案三
劉某,女, 49歲,
初診日期: 2012年10月19日
主訴:頭痛反復發(fā)作4年余,加重10天。
現(xiàn)病史:
患者4年前出現(xiàn)頭痛,無惡心、嘔吐,無頭暈,于北京豐臺醫(yī)院就診,診斷為高血壓病,最高達BP180/120mmHg左右,病情好轉后出院(具體不詳)。
之后患者間斷服用多種西藥、中藥,但頭痛仍反復發(fā)作,多次于豐臺醫(yī)院、廣安門醫(yī)院就診,予硝苯地平控釋片、富馬酸比索洛爾片、牛黃降壓片治療后,病情好轉后出院,血壓140/90mmHg。
10天前患者出現(xiàn)頭痛加重,惡心,無嘔吐,無頭暈,為求治療,就診于我處。
刻下癥:
頭痛,惡心,雙眼脹痛,后項及背部僵痛發(fā)緊,惡風,局部無汗,口干,口苦,喜熱飲,不欲飲食,四肢尤其以雙下肢發(fā)涼為著(手足逆冷) ,雙膝關節(jié)、雙踝關節(jié)輕度疼痛,局部輕度腫脹,納差,眼可,小便可,大便日3-4次,便溏。
既往史:腔隙性腦梗塞史半年。
查體:BP140/90mmHg,舌暗,苔薄白,脈細弦。
診斷:頭痛 吳茱萸湯合葛根湯合丹參飲證。
治療:方用吳茱萸湯合葛根湯合丹參飲。
吳茱萸9g,黨參15g,生姜30g,
大棗30,葛根30g,麻黃6g,
桂枝15g,赤芍10g,白芍10g,
丹參30g,甘草6g,砂仁6s,檀香6g。
7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早晚服用。
為什么要用到葛根湯呢?
傷寒論說到:脖子僵硬,頭怕風怕冷,無汗。患者皆有以上表現(xiàn)。
為什么要合丹參飲呢?
因為她舌頭暗。
何教授說:若現(xiàn)在要我用藥,我會只用吳茱萸湯,因為復方能不用就不要用。最好是一天喝三次。
二診:
患者頭痛,惡心、后項及背部僵痛發(fā)緊癥狀基本痊愈,四肢仍發(fā)涼,以雙下肢發(fā)涼為著,偶有雙踝輕度疼痛,略有腫脹,納眠可,小便可,大便3次/日,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緊。
治療:上方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吳茱萸9g,黨參15g,生姜30g,
葛根30g,麻黃10g,桂枝15g,
赤芍10g,白芍10g,知母15g,
甘草6g,白術15g,附子6g (先煎1小時) ,
防風12g,大棗30g。
水煎服,日1劑,分2次早、晚服用。
三診:7劑后患者諸癥消失。
隨訪半年,患者頭痛、后項及背部僵痛發(fā)緊癥狀未見復發(fā)。
何教授說:若現(xiàn)在要我用藥,我認為葛根量有點小,應該用60g。
看完何教授使用吳茱萸湯的經驗方法,你是否對臨床治療頭痛的方法頗有心得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