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沂
引言:
按照我的理解,精神文化有三個支柱,一是藝術,二是道德,三是信仰。這只是一種理論劃分,在事實上,三個方面是難舍難分的。一個藝術對象往往帶有道德因素和信仰意蘊,一個道德信條又常常摻雜著藝術維度和信仰意蘊,而一個信仰觀念也總是包涵藝術維度和道德因素。在這三個方面中,信仰居核心的、主導的地位,它決定著精神文化的基本風格和大致方向。當前社會道德滑坡、精神頹廢、價值扭曲等現(xiàn)象,無不根源于信仰的失落。
華教與中國傳統(tǒng)信仰
世界上大多數(shù)民族的信仰為宗教,故其終極價值是宗教性的和非理性的,如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印度文明中的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文明中的伊斯蘭教等;而中國人的信仰則宗教、人文并行,尤以人文信仰為主,故其終極價值為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非理性與理性齊驅,而尤以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為主。我歸之于五個組成部分:華教、儒家、道家、佛教和文學藝術,其中華教和佛教屬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文學藝術屬人文信仰。這五個方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終極價值觀,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儒、釋、道乃至文學藝術,為人們所共知。何謂華教?
楊慶堃、牟鐘鑒等學者業(yè)已指出,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除了道教和佛教外,還有另一種更重要的宗教。它不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主體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國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華民族宗教情懷的正宗大教。如果說道教和佛教是一種團體性宗教,只為部分中國人所信仰的話,那么這種宗教則是一種全民宗教,為中華民族幾乎所有成員所信仰。正因如此,我依照猶太教、印度教等以民族名稱命名的先例,稱之為“華教”。
按照前人的總結和我個人的理解,華教應該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首先,上天崇拜。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天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直到現(xiàn)在,就像西方人用“MyGod(我的上帝)”來表達驚異的感情一樣,中國人會說“我的天吶”。這個“天”不僅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更為重要的是,也是義理之天。它既是中國人的價值源泉——《詩》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又是歷史發(fā)展和民意的總根據(jù)——《書》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所以,天是信仰和理性的統(tǒng)一體,其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已遠遠超出上帝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作為一個中國人,理應保持對天的敬畏。
其次,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與圣賢崇拜。祖先是我們生命所由來。中國古人認為,不但他們活著的時候保護我們,而且去世以后,其靈魂仍然在保佑著我們。民族始祖崇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來。就像一個家族的祖先會保佑其家族成員一樣,一個民族的祖先也會保佑這個民族。中華民族的始祖,一般指中華民族具有象征意義的始祖伏羲、炎帝、黃帝等為代表的三皇五帝。圣賢崇拜的對象是對中華民族作出杰出貢獻的往圣先賢,如周公、老子、孔子、孟子、關羽、岳飛等。在廣義上,圣賢崇拜仍然可以看作祖先崇拜的進一步衍化,因為圣賢是中華民族文化意義上的祖先。
第三,圖騰崇拜、自然崇拜與社稷崇拜。這個系列雖然都可以歸為自然神靈崇拜,但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其中圖騰崇拜的對象是作為民族祖先的動物和植物,如龍、鳳以及某種花、鳥等等,而社稷崇拜的對象則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樹木等等,都可以成為自然崇拜的對象。它們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理基礎,也是人們的精神寄托。
第四,巫術、卜筮和方術,這是人類與神靈交通的途徑。
第五,郊社制度、宗廟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
第六,經典。華教的經典為由孔子所編訂的六經。《莊子·天下》篇曾說,古之道術“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对姟芬缘乐?,《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根據(jù)余敦康先生的研究,這里的“古之道術”實際上就是中國原生態(tài)的宗教母體。因而,從《天下》篇的描述看,六經為華教之載體。
第七,社會習俗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各種社會習俗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大抵是上述種種宗教崇拜的表現(xiàn)形式(這一點和其他文明并無二致),蘊涵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淀。
華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以稱為“天子”,才有權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最高的政治統(tǒng)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權威。
據(jù)《尚書·舜典》記載,舜帝繼位后,即“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這說明早在中國跨入文明時代之初,也就是三皇五帝時期,這種宗教就已經形成了。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華教又衍化出許多自成一體的宗教形式??梢哉f,中國本土宗教多與華教存在血緣關系,屬華教支裔,應歸為華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多地被當今學者稱為“民間宗教”。
在這里,我們需要厘清“儒教”這個概念。關于儒家思想是人文主義(哲學)還是宗教的爭論方興未艾。數(shù)年前,筆者曾經提出,“儒學”和“儒教”這兩個概念并行不悖:“‘儒教’不能代替或涵蓋‘儒學’。這種儒教和儒學仍然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關系猶如道教和道家的關系。”就是說,儒學是一種學術體系,而儒教是一種宗教;孔子既是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又被儒教奉為教主。就像佛教有廟宇、道教有道觀作為其宗教場所一樣,儒教也有自己的宗教場所,這就是孔廟(文廟)。
論者常把儒教和華教混為一談,甚至將華教稱為儒教。其實,華教只是儒教的母體,而不是儒教本身。華教不但是儒教的母體,也是中國本土所有宗教形式的母體。如果華教可以被稱為儒教,又何嘗不可以被稱為道教或其他什么教呢?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華教,另一方面又分別是儒學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兩個源頭。因此,既可以歸之于華教系統(tǒng),又可以歸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統(tǒng)。
除了華教外,中國古代的宗教形式還有傳入中國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外來宗教,其中佛教已經充分中國化了,并成為中國人的信仰系統(tǒng)乃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至于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信仰,則以儒家、道家和文學藝術為代表。
儒、釋、道作為中國人的信仰系統(tǒng),是人們所公認的,難道文學藝術也是一種信仰嗎?是的,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已經為華教、儒家、道家和佛教這些信仰系統(tǒng)所浸潤,甚至可以說就是這些信仰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人們就要去拜神,但中國古代的許多士大夫們卻去讀《莊子》、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作品和欣賞書畫、古玩等藝術品,從中獲得精神寄托,這樣文學藝術也可以歸到信仰里邊了。
在中國歷史上,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輔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學習、相互滲透,形成你中有無、我中有你的局面。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宗教是一種人文主義宗教,中國的人文主義則是一種宗教人文主義。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別成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大致地說,以士大夫為代表的社會上層多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為主體的社會下層更青睞宗教信仰。
繼承發(fā)展傳統(tǒng)人文信仰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近百年來,包括中國傳統(tǒng)信仰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遭遇滅頂之災,而重建信仰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重建信仰,首先要正確地看待傳統(tǒng)信仰體系。筆者認為,中國古代精神文化之繁榮昌盛,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也望塵莫及的??梢哉f,就像西方文明的物質文化達到了人類最高水平一樣,中華文明的精神文化達到了人類最高水平,而中華傳統(tǒng)信仰則是其核心部分。
就宗教信仰來說,華教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不亞于基督教之于西方文化,在中華文明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了建設性的積極作用。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像基督教這種明顯違背科學精神、已在西方衰退的宗教受到國家保護,而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華教卻被當做封建迷信加以鏟除,以致傳統(tǒng)宗教資源大量流失,而外來宗教乘虛而入。長此以往,要是我們的國民都變成基督教徒了,中華民族還能靠什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近幾年,祭祀炎帝、黃帝和孔子,已經逐漸由民間演化為政府行為,以孔子生日為教師節(jié)、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法定假日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欣慰的開端。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有關的典禮和措施尚待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各種風俗習慣也有待恢復。
至于中國傳統(tǒng)人文信仰,在現(xiàn)代社會,更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宗教雖然仍然代表著一些文明的民族主體價值,但已經受到科學的嚴重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宗教猶如明日黃花,再也不能重現(xiàn)前現(xiàn)代時期的風采。然而,人是精神的動物,而信仰又是精神的核心,所以人不可一日無信仰。宗教式微了,價值崩潰了,信仰缺失了……怎么辦?出路就在于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重建人類的精神家園。
這就是說,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中國精神文化中的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因素,將成為未來世界文明中精神信仰的增長點。歷史將會證明,在信仰領域,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信仰會越來越弱,而人文的或理性的信仰卻會越來越強,最終成為人類信仰世界的主流。
不過,就現(xiàn)階段的情況看,人文信仰建設和宗教信仰建設都非常重要。和傳統(tǒng)社會一樣,這兩種信仰形式仍然適應不同人群。也就是說,對于學校和體制內人員應該側重人文信仰的建設,而對于普通民眾則需注重宗教信仰的建設。
端正態(tài)度,繼承傳統(tǒng)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信仰,這就要求我們對這套信仰系統(tǒng)進行一場改革,使之適應現(xiàn)代社會。這將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數(shù)代中華兒女為之奮斗。
(郭沂,現(xiàn)任曲阜師范大學研究員、首爾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終身教授、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以及數(shù)所大學兼職教授。著有《中國之路與儒學重建》、《孔子集語校補》等書,以及論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