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從人格修養(yǎng)角度看,儒家將人分有五個層次,即圣人、賢人、君子、士、小人,德位最高的稱為圣人,德高無位的為賢人,有德者是君子,有位者也是君子,君子最好的境界是有德有位,讀書人一般稱為士,小人以無德為主要標志,無位是小人的另一個標志,無德無位是標準的小人。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有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堯是圣之仁者;舜是圣之智者;禹是圣之勇者;文王是圣之恭者;武王也算圣之勇者;周公是禮儀法度建設為最完備的人,《論語》一書談文王僅一次,而且未從正面論述,故闕如。 本篇1至6章除周文王外具體談了五大圣人,第7章談圣人與自然(天)的關系,第8章談圣人之中庸,第9章談圣人與大道的關系,大道即天地人,第10、11章談圣人與百姓的關系以及圣人之德,第12章談圣人之美質。 【原文】 1、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①。蕩蕩乎②,民無能名焉③。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④,其有文章⑤。” 《論語•泰伯篇》 【注釋】 ①則:規(guī)則,意動用法,以……為規(guī)則。即效法。 ②蕩蕩乎:廣大的樣子。這里指堯的恩德廣大。 ③名:形容,稱贊。 ④煥:光明的樣子。 ⑤文章:禮儀典章制度。 【翻譯】 孔子說:“偉大啊!堯之作為君主。巍峨啊,唯有天才能這樣高大,唯有堯啊才能和它相稱。多么浩蕩啊,人民已無法來稱頌它了。巍峨啊,他的成就和功績。燦爛啊,他的禮樂和法度。 【解讀】 本章連用五個感嘆句,是《論語》一書感嘆句用得最多的一章。也是孔子對所有人贊揚最高的,也是孔子稱道的“圣人”中境界最高的,系圣之仁者。一嘆“大君”,二嘆“大天”,三嘆“大德”,四嘆“大功”,五嘆“大禮”。 一嘆:大君。“大哉!堯之為君也。”堯是孔子心目中德位最高的“圣人”,即“至圣”。關于“至圣”,有兩大特點:一是知通天道;二是知通人道。 一是知通天道,《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中說:“所謂圣人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無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意思是說圣人的智慧與天地相通,隨天地變化而變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應變無窮,并且能測定掌握宇宙萬物的情性根本。圣人也稱“大人”,圣人知通大道的特點,《易傳•文言》中談得尤為詳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圣人的智慧,能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相互融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二是知通人道?!吨杏?#8226;三十一章》說:“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圣人,他的聰明智慧,足可以君臨天下;他寬裕溫柔厚德載物的品德,足可以包容天下;他發(fā)憤圖強剛強宏毅的性格,足可以執(zhí)掌天下;他莊嚴肅穆中正平和的態(tài)度,足可以令人敬而生畏;他對事物觀察細致,足可以辨別精微。他象天一樣的寬廣,象海一樣的淵深。他一旦現(xiàn)世,百姓沒有不尊敬,一旦說話,百姓沒有不相信,一旦行動,百姓沒有不高興。聲名遠播,凡是人跡所致之處,天載地覆,沒有不感受到他的美德與恩澤。這就是知通人道的圣人。 二嘆“大天”。“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偉大的自然,它給人類的行為提供了榜樣,它給圣人提供了行為的依據(jù)。偉大的堯君,他的一切行為以天地為準則,涵容天地之至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既知幽隱無形之事也知顯明有形之物;既能推究事物之原始,也能探求事物之終結;既知死生之規(guī)律,也知精氣凝聚之萬物等等。凡“大天”所示的各種事物各種道理,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行為不違背天地的規(guī)則;知識周遍于萬物而足以匡濟天下,所以他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不會出現(xiàn)偏差;極力廣泛推行天道而不流溢淫濫,樂其天然、知其命數(shù),所以無所憂愁,施仁義于天下。天之所行,地之所載,一切以天為準則。 三嘆“大德”。“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堯君之大德,與天同覆,與地同載,如陽光如雨露,滋潤萬物,而萬物不知所報;如山川如大地,生養(yǎng)萬物,而萬物不知所出。浩蕩偉大之大德,百姓卻無法去稱贊他。德到至高處即無德,名至極高處即無名。德,非德,即德;名,非名,即名。名高到“無能名焉”的狀態(tài),即是至名,德高到“無德而稱焉”,即是“大德”或“至德”,猶如“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之至德,與堯君之大德,都有“無能名焉”“無得而稱焉”的特點。大德即上德,上德即上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即“太上”,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堯君之大德,即“太上不知有之”之善德,“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四嘆“大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先說:“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大德浩蕩而無以稱名贊揚,接著又說:“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大功巍巍,功熏卓著,先談“無為”,“無能名焉”,后談“無不為”“其有成功”,先談“則天”之法,后談“則天”之功,贊嘆堯帝“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 五嘆“大禮”。“煥乎!其有文章。”“人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堯帝有大德,“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有“大功”,“巍巍乎!其有成功。”有“大禮”,“煥乎!其有文章。”文章,即有稽可考的禮儀典章制度,系不朽之“立言”。 這一章極贊堯君的偉大,然而堯君的偉大,在乎昊天的崇高;昊天的崇高,在乎天道的偉大;天道的偉大,在乎功業(yè)文章;功業(yè)文章的偉大,反推又在乎天道的偉大;天道的偉大,又在乎堯君的偉大。此一章既言堯君,又言天道,既談“無為”又談“無不為”。故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原文】 2、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①。武王曰②:“予有亂臣十人③。”孔子曰:“才難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⑤,于斯為盛⑥,有婦人焉⑦,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⑧,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論語•泰伯篇》 【注釋】 ①舜有臣五人:傳說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人。 ②武王:周武王,姓姬,名發(fā),周國開國的天子。 ③亂臣:治國之臣。亂,治理。 ④才難:人才難得。 ⑤唐虞:唐堯、虞舜(即堯、舜時代)。 ⑥于斯:到周武時代。斯,這,指代周武王說話時。 ⑦有婦人焉:十人之中還有一位婦女。婦人,相傳是指太姒。文王的后妃,武王的母親,能以德化天下。 ⑧三分天下其二:商代末年,周文王的勢力已很大。相傳當時天下分九州,文王得六州。 【翻譯】 舜的手下有五位大臣而天下大治。武王說:“我有善于治國的大臣十個。”孔子說:“人才難得,不正是如此嗎?從唐虞時起,到了這時最為興盛,但其中有位女性,實際上不過九個人罷了。周當時已擁有三分天下中的兩分,但依然敬事殷商。周的美德,可說是美德之最了。” 【解讀】 上章談堯君偉大,在于運用天道。本章進一步談唐堯虞舜以及文王武王之偉大,他們的偉大在于運用“人道”,人道即“人才”。“舜有臣五人”武王“有亂臣十人“,以及“周之至德”,均是用具體例證說明他們運用人道而治理天下的特點??鬃铀f的“才難”,“人才難得”,也是對圣人用人之道的贊揚。堯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虞舜以及文王武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大禹也是圣人,只是圣人也有高下之別,堯是圣之仁者,虞舜和武王是圣之智者,禹是圣之勇者。仁者在于效天,智者在于用人,勇者在于無欲。仁者也包括含智者,勇者之德。 【原文】 3、子曰:“禹①,吾無間然②矣!菲③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④,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⑤。禹,吾無間然矣!” 《論語•泰伯篇》 【注釋】 ①禹:夏國開國的天子。 ②無間然:無可指責。間,罅隙、缺陷。 ③菲(fěi ):薄。 ④黻(fú)冕(miǎn):古代祭祀時穿的衣服叫黼。戴的帽子叫冕。 ⑤溝洫(xù):溝渠,指農田水利。 【翻譯】 孔子說:“關于禹,我真是無話可說了!他菲薄自己的飲食而盡心孝敬鬼神,他自己穿著破爛的衣服卻把祭服做得美上加美,自己的宮室極為簡陋卻致力于溝壑的治理。禹,我真是無話可說了。” 【解讀】 堯是仁圣人,舜是智圣人,禹是勇圣人??鬃诱J為“無欲則剛”,剛則無私,剛則有勇。莊子在《秋水篇》中也說:“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圣人之勇表現(xiàn)在無私無欲,臨難不懼,“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撓《荀子•榮辱篇》。”本章孔子所贊揚的大禹薄飲食而厚祭祀,惡衣服而美禮服,簡居陋室而傾力于溝渠,實在是無私之美圣人,勇圣人.禹之圣人,較之堯舜,自有高下,堯則天道而治天下,舜仿人道無為而治,禹則躬身溝渠,疏淪江河,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圣德純粹,以身示范,垂名后世。 【原文】 4、子曰:“巍巍乎①,舜、禹之有天下也②,而不與焉③。” 《論語•泰伯篇》 【注釋】 ①巍巍乎:高大的樣子。 ②舜、禹:遠古的君主。相傳他們都是因禪讓而即帝位的。 ③與:私自占有。 【翻譯】 孔子說:“巍峨啊,巍峨!舜和禹雖然擁有天下,但卻不據(jù)為己有。” 【解讀】 本章是孔子對舜禹公而忘私品德的贊揚。 《中庸》引孔子對舜的贊揚說:“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意思是大孝大德之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祿”“位”“名”“壽”均因德行寬裕而享有,享有天下卻不私有天下。 本篇孔子對禹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飲食菲薄,祭祀?yún)s隆重,服飾簡易,禮服卻華美,居室簡陋,溝渠開鑿卻盡力”,孔子反復強調“吾無間然矣。……吾無間然矣。”簡直是無可挑剔,無可挑剔。無可挑剔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因為擁有天下,而不為自己謀取半點私利。難怪孔子高度贊揚他們“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今之身居高位而又貪婪不知廉潔的人,體會這些古圣先賢的美德,當引以警醒。 【原文】 5、子曰:“甚矣吾衰也①!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論語•述而篇》 【注釋】 ① 甚矣,吾衰也:即“吾衰也,甚矣”,我衰老的太厲害了。 【翻譯】 孔子說:“太老了,我已年邁成了!很久很久啊,我已不再能夢見周公了。” 【解讀】 本章從文字表面上看似乎很簡單,孔子晚年氣血衰盡,體力不支,精力不夠,不復夢見周公,實際上內涵豐富,感情凝重。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約卒于公元前1095年。早先被封于周(今陜西岐山北),故稱周公。多才多藝,文武雙全。一生主要功績集中在商周之際,在打天下和治天下兩方面均有著巨大的歷史性貢獻。他攝政七年,功昭天下,輔佐武王,克滅殷商,三年東征,平定天下,分封諸侯,制禮作樂?!渡袝髠鳌氛f:“周王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營成周,六年制作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尤其是制作禮樂。從中國文化的角度看,周公制禮作樂,借鑒于夏商二代,有所選擇,有所發(fā)展,把夏、商、周三代禮樂文化推向了發(fā)展的頂峰,所以孔子由衷地贊嘆:“周監(jiān)(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禮樂文化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上出現(xiàn)的第一個完備的文化形態(tài),而周公是禮樂文化的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者。儒家文化直接承襲了西周的禮樂文化,儒家文化則于西漢武帝時代一躍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如果我們把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化史分成前后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兩千多年),則可以說,周公是前一個兩千多年間禮樂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后一個兩千多年間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關于孔子夢見周公所含的意義,從客觀上看問題,其實這是中國先哲的一個文化傳承之夢??鬃右恍南氚岩灾芄珵榇淼奈髦芪幕瘋鞒邢聛聿l(fā)揚光大,此夢所表現(xiàn)的正是這種強烈愿望和精神追求??鬃邮仲澝牢髦茇S富燦爛的文化成就,立志要追隨它。人們習慣上以文、武為西周文化的代表。其實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來看,周公才是最重要的代表。 孔子晚年感嘆不復夢見周公,一是表明對周公的懷念,二是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未能完成的感嘆。 【原文】 6、周公謂魯公曰①:“君子不施其親②,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④,無求備于一人⑤。” 《論語•微子篇》 【注釋】 ① 魯公:指周公的兒子伯禽。周武王封伯禽于魯為魯國的開國君王。 ②施:shǐ,通“弛”,遺棄。 ③怨乎不以:對沒有被任用而抱怨。乎,介詞。用法同“于”,譯為“對”。 ④無大故:沒有重大過錯,故,事故,變故。這里指過錯。 ⑤求備:求完全、求完美。 【翻譯】 周公旦對兒子魯公伯禽說:“君子不怠慢自己的親族,不讓大臣抱怨自己沒被重用。老臣舊友沒有大過失,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 【解讀】 “不施其親”,不怠慢雙親,對父母講“孝”。“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使大臣不怨,對臣下講“慈”。“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老朋友沒有特別的過錯,對朋友講“悌”。“無求備于一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論是至親還是大臣,假如沒有大錯誤,“無故”,均不能求全責備,講求一個“容”字,“有容乃大”。老子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容,即包容萬物,能包容萬物才能處事公正,秉公立事才能王天下,王者才能持久,久乃稱之為“道”。“孝”“悌”“慈”“容”四大美德集于一身,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另外,“無求備于一人”,和“君子不器”表面上似乎有一些矛盾,其實這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無求備于一人”是君子對他人的要求。對他人要求,不要追求完備完美,多才多藝,也就是說不要求全責備,“君子不器”,是君子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要求則應是多才多藝,盡善盡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諸己要嚴,求諸人要寬。 【原文】 7、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①。”曰:“如斯而已乎②?”曰:“修己以安人③。”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④。” 《論語•憲問篇》 【注釋】 ①以:連詞,連接分句,表示目的??勺g為“來”或“以便”。下面幾個“以”用法同此。 ②斯:代詞。指代“修已以敬”。而已:罷了,夠了。 ③安人:使他人安樂。安:使動用法。 ④病:這里有“難”的意思。 【翻譯】 子路問怎樣才算是君子??鬃诱f:“修身敬人。”子路問:“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yǎng)自己,使人們安樂。”子路又問:“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yǎng)自己,使所有的老百姓都得到安樂。修養(yǎng)自己,使老百姓都得到安樂,就是堯舜大概也難以做到吧?” 【解讀】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者是儒家超“仁”達“圣”修養(yǎng)的三重境界。“修己以安百姓”是最高境界,即“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雍也》),不過,這種境界很難達到,連堯舜也不例外。其次是“修己以安人”的境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達到這種境界也頗為不易?;揪辰缡?#8220;修己以敬”,“修己”,即《大學》中所說的“修身”,與孔子對顏淵所說的“克己”意義一樣,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復禮”的必要條件。“以敬” 是修、齊、治、平以及“復禮”的充分條件。這個境界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儒學的“敬”是一種道德本體,為“端莊、恭敬、嚴肅”之意,它不僅是一種外在態(tài)度,更是一種內在的品質修養(yǎng)?!兑讉?#8226;文言》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意思是“君子恭敬不茍,促使內心正直,行為適宜促使外形端方。做到恭敬不茍、行為適宜,就能使美德廣布而不孤立”,《易傳》作者將“敬”與“直”“方”“義”綜合敘述,強調“敬”對“內”、“義”對“外”的作用,“敬,德之聚也”(《左傳•僖公三十年》),也說明“敬”是一種由內向外的道德修養(yǎng),“修己”之“敬”,可以從“思”以“修己”、“做”以“修己”、“學”以“修己”三個方面去理解。 “修己以敬”,“修己”即“修身”,即“克己”,“敬”即“端莊嚴肅恭敬”,是儒家由內向外的一大重要功夫,另外,這一段文字也是孔子向子路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成功的事例。“修己以敬”這個“敬”字在《論語》中一般應算作‘動詞’尊敬,據(jù)后文“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此處似可補足動詞賓語“人””,即“敬人,或敬鬼神”,“為禮不敬”,“敬鬼神而遠之”,因“敬”是一項功夫,一種境界,所“敬”范圍甚廣、孔子沒有將敬的賓語說出,也無法說出,因此,給子路留下極大的思維空間,任其馳騁想象,子路性格粗曠,好勇任性,不假思索,“率爾”開問,子路一問逼一問,孔子一問答一問,循循善誘,舉“一隅”接之以“三隅”,孔子一直回答到連“堯舜其猶病諸”,意思是像堯舜這樣的圣人做到修己以安百姓都有困難呢?何況一般人呢,這一節(jié),一則說明子路善問,一則說明孔子善答,三問三答之間,師生其樂也融融。 這里孔子不僅給子路留下空間,給后世陽明心學,程朱理學研究“敬”字也留下了許多空間,后世“敬”字發(fā)展蔚然壯觀。 【原文】 8、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①。先天而天弗違②,后天而奉天時③。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周易•乾卦•文言》 【注釋】 ①與天地合其德……與鬼神合其吉兇:合,符合,相同?!墩x》說:“此論大人之德無所不合,廣言所合之事。與天地合其德者,莊氏云,謂覆載也;與日月合其明者,謂照臨也;與四時合其序者,若賞以春夏、刑以秋冬之類也;與鬼神合其吉兇者,若福善禍淫也。” ②先天:先于天象,這里指自然界尚未出現(xiàn)變化時,就預先采取必要的措施。 ③后天:后于天象,這里指自然界出現(xiàn)變化之后,及時采取適當?shù)拇胧?。天時:指大自然的陰晴寒暑等變化規(guī)律。 【翻譯】 九五爻辭所說的“大人”,他的道德象天地一樣覆載萬物,他的圣明象日月一樣普照大地,他的施政象四時一樣井然有序,他示人吉兇象鬼神一樣奧妙莫測。他先于天象而行動,天不違背他;后于天象而處事,也能遵循天的變化規(guī)律。天尚且不違背他,何況人呢?何況鬼神呢? 【解讀】 本章談圣人與天地鬼神合二而一的關系。 本章的“大人”,乃《易》乾卦“九五”之尊的“大人”,這個“大人”地位最高,品德最好,即是“圣人”。德配天地,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天地“生而弗有,為而弗恃”,施養(yǎng)萬物,而從不求回報。故九五之大人“與天地合其德”。明同日月,日給人以陽,月給人以陰,日照耀萬物,萬物因此而生長,月滋潤萬物,萬物因此而得以生息,故“大人”“與日月合其明”。信同四時,北齊劉晝說:“秋之得雨,雨不信則百谷不實,百谷不實則收成之德廢。冬之得寒,寒不信則水土不堅,水土不堅則安靜之德廢。以天地之靈,氣候不信,四時猶廢,而況于人乎?”九五之尊的大人,“與四時合其序”說的是他恪守信譽,猶如四季變化,依時而至。福善禍惡,如同鬼神,“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分毫不爽,“與鬼神合其吉兇”。大人先于天而不違于天,后于天而奉行天時,大人既不違天,天亦不違大人,大人與天合二而一,何況鬼神呢,與鬼神亦能和諧相處,亦能合二而一。 【原文】 9、“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為圣人乎①?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乾卦•文言》 【注釋】 ①其唯圣人乎:這句話文中出現(xiàn)兩次,第一次當是反問句,第二次當是感嘆句。 【翻譯】 上九爻辭所說的“亢”,是說明某種人只曉得進取而不知及時引退,只曉得生存發(fā)展而不知衰退或死亡,只曉得獲利而不知所得必有所失。這樣做,難道是圣人的行為嗎?深知進取、引退、生存、滅亡循環(huán)往復相輔相成的道理,行為不偏失正確途徑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解讀】 本章談圣人的中正之道。 本章內容選自《周易•乾卦•文言》對“亢龍有悔”句“亢”字的解釋,什么叫“亢”呢,“亢”就是亢進,只知亢勇前進而不知保守后退,只知生存興盛而不知衰敗消亡,只知道收益獲取而不知道付出施舍,這樣的人豈能是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為圣人乎?”真正的圣人是什么樣子呢,符合“進”“退”之中道,“存”“亡”之中道,中而又中,非“中”之道,中而不失其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道,真正的中道,乃中而又正之道,即“中正”之道,“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乃真正的“中正”之道,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其為圣人乎!” 另外,文中兩句“其為圣人乎!”第一句當是反問句,即“非圣人之為”,第二句當是感嘆句,意思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啊!” 【原文】 10、哀公問:“敢問:何如可謂圣人矣?”孔子對曰:“所謂圣人者,知通乎大道①,應變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參乎日月,雜于云蜺②,總要萬物,穆穆純純③,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④,莫之能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則可謂圣人矣。” 《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 【注釋】 ① 知:智慧。 ②云蜺:云霞虹霓。 ③穆穆純純(zhūn):莊重尊敬的樣子。④司:掌管,主管。 【翻譯】 哀公問孔子:“請問:怎么樣才可以算得上是圣人呢?”孔子回答說:“稱得上圣人的人,智慧能與大道相溝通,隨事物變化而變化,應變無窮,能揣測百事萬物的內性外情。什么是大道呢?運行變化之中,而產生萬物。什么叫情性呢?對萬物作出主觀是非取舍判斷的能力。所以,道從大的方面說,可以與天地相匹配,與日月相并列,與云霞虹霓相雜處,統(tǒng)領萬物,莊重尊敬,皆循其理,就像上天在掌管,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百姓全然不知他的好處。做到這樣,則可以算得上圣人了。” 【解讀】 本章文字談圣人之智。 圣人的智慧與大道相通,知通大道,隨物變化而變化無窮,“應變而無窮”,“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物”,大道是用來運行陰陽變化而衍生凝成萬物的,“其事大”,即“其道大”,事者,道也,其道大,即“其大道,大道,上與天配,下與地配”,“配乎天地”,即“與天地合其德”,“參乎日月”即“與日月合其明”,“雜于云晲”,“與鬼神合其吉兇”,“總要萬物,穆穆純純”.萬物,因四季變化而產生,可“與四時合其序”。 圣人能推知萬物之本,“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性”物之本性,“情”性之外化,“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圣人通過自然的本性,即可對萬物作出是非判斷而決定取舍,能測萬物之性,而又能對萬物作出是非取舍的,非“至誠”之圣人莫能為,《中庸》二十二章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之圣人,猶如司天之神,除此而外,沒有誰能能夠承擔。 【原文】 11、唯天下至圣①,為能聰明睿知②,足以有臨也③;寬裕溫柔④,足以有容也;發(fā)強剛毅⑤,足以有執(zhí)也⑥;齊莊中正⑦,足以有敬也⑧;文理密察⑨,足以有別也⑩。溥博淵泉⑾,而時出之⑿。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⒀。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⒁,施及蠻貊⒂。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⒃,凡有血氣者⒄,莫不尊親⒅。故曰配天⒆。 《中庸》第31章 【注釋】 ①至圣:最偉大的圣人。 ②睿(ruì銳)知:明智、智慧。 ③臨:臨民,居上而治民。 ④容:容納、包容。 ⑤發(fā)強:奮發(fā)自強。 ⑥執(zhí):操持決斷、固守天下正理。 ⑦齊(zhāi)莊:莊重恭敬,虔誠的樣子。中正:不偏不倚。 ⑧敬:恭敬謹慎。 ⑨文理:文章條理。 ⑩別:明辨是非邪正。 ⑾溥(pǔ普)博:普遍廣博。溥:普遍。淵泉:深潭。 ⑿出:溢出、涌出。 ⒀說(yuè悅):同悅。喜悅、喜歡。 ⒁洋溢:充滿,引申為廣泛傳播。中國:古代中國指華夏地區(qū)。 ⒂施(yì易):及、到、延續(xù)。引申為傳播。蠻貊(mò陌):指我國古代南蠻北貊等邊遠的少數(shù)民族。 ⒃隊(zhuì墜):同墜。物體從高處落下叫墜。 ⒄血氣者:指有生命的人。 ⒅尊親:尊,即尊君,親,即親親,。 ⒆配天。 【翻譯】 只有天下最偉大的圣人,才能聰無不聞,明無不見,睿無不通,知無不達,自然完全能夠做君主統(tǒng)治天下了。有了仁,寬容優(yōu)裕,溫和柔順,完全能夠包容天下。有了義,奮揚強壯,強健宏毅,完全能夠執(zhí)守正理。有了禮,齋莊嚴肅,持中守正,完全能夠恭敬處事。有了智,文章條理周密,精審詳察,完全能夠辨別事理了。至圣之德,廣闊博大而又深不可測,依時而出。廣闊則無邊無際,深淵則深不可測。人們見到他的儀容,沒有一個不尊敬;聽到他的命令,沒有一個不信從;看到他的政事,沒有一個不歡悅。所以,他的名聲充滿華夏,并且逐漸傳播到邊遠的南蠻北貊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凡是車船可通到的地方,凡是人力可通的地方,凡是天所覆蓋的地方,凡是地所承載的地方,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凡是霜露所墜落的地方,這些地方凡是有血氣的人,沒有一個不尊他為君主,親他如父母。所以說至圣的德與天相匹配。 【解讀】 本章談與天相配的圣德,分兩層,第一層談圣人五德,第二層談圣德與天相配。 第一層,談圣人五德。圣,“聰明睿智”,足以君臨天下,治理人民。仁,“寬裕溫柔”,寬宏大度,溫和柔順,足以容物。義,“發(fā)強剛毅”,奮發(fā)圖強,剛強宏毅,操執(zhí)牢固,足以勵守其志。禮,“齋莊中正”,莊嚴肅穆,中正平和,無過與不及,足以致其敬。智,“文理密察”,知識淵博,細致入微,足以辨別是非。只有天下至圣,方能具此五德,君臨天下,統(tǒng)治萬民而天下太平。 宋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庸章句》中說: “聰明睿知,生知之質。臨,謂居上而臨下也。其下四者,乃仁、義、禮、知之德。” 宋陳淳在《北溪大全集•中庸口義》中說: “聰明睿知者,圣人生知安行之資,蓋首出庶物者也。聰是耳之所聽無不聞,明是目之所視無不見,睿是無所不通,知是無所不知。聰明以耳目言,睿知以心言。寬是寬大,裕是優(yōu)裕,溫和而柔順,此仁也。仁則度量寬洪廣大,故曰有容。發(fā)是奮發(fā),強是強而有力,則毅皆剛意,此義也。義則操執(zhí)得牢固,故曰有執(zhí)。齋是齋嚴,莊是端莊,中則過無不及,正則不偏,此言禮也,故曰有敬。文理密察,此知也,故曰有別。” 第二層,談圣德與天地相配,至圣與至誠是表里關系。至誠存于內,為根本,至圣現(xiàn)于外,故人能見之、辨之、悅之。“溥博”,是周遍而廣大的意思;“淵泉”,是幽靜而深峻的意思。圣人之德周遍廣大,幽靜深峻。誠于中而形于外,其形于外者,時時表現(xiàn)于儀容言行之間,其溥博廣如天,其淵泉深如淵,百姓無不尊敬,無不信服,無不歡悅。他的聲名充滿華夏,旁及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凡是舟車可以到達的,人的力量所能通達的,天所能覆蓋的,地所能承載的,日月所能照及的,霜露所能施及的地方。一句話,在整個地球上,凡是有血氣的人,無不尊敬他、親愛他。所以說圣德之廣大淵深,可以與天地相配。誠如程顥所說:“圣人成德,非萬物皆備,足以應物而已;其停蓄充盛,至深至大,出之以時,人莫不敬信悅服,惟天德為能配。” 【原文】 12、安重深沉是第一美質,定天下之大難者此人也,為天下之大事者此人也。剛明果斷次之,其他浮薄好任,翹能自善①,皆行不逮者也②。即見諸行事而施為無術,反以僨事③,此等只可居談論之科耳。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翹能自善:表現(xiàn)才能,自我夸耀。 ②不逮者:不及者,指達不到要重重深沉的美質的人。 ③僨:(fèn)破壞,毀壞。 【翻譯】 沉靜穩(wěn)重是天下第一美德,平定天下大難非此等人莫屬,成天下大事非此等人莫屬。剛強聰明,果決善斷是第二種品德,其他輕浮淺薄,好大喜功,自以為是的人,都不足取。大事當前即束手無策,而且喜歡指手劃腳的人,必然壞事,這類人只能與之談天吹牛而已。 【解讀】 本章呂坤談四類人,第一類,安重深沉;第二類,剛明果斷;第三類,浮薄好任;第四類,無術而壞事。 第一類,安重深沉,穩(wěn)如泰山,臨危而不懼,臨難而不畏。“定天下之大難者此人也,為天下之大事者此人也”,天下第一等圣人,天下第一美質。 第二類,剛明果斷者,剛強聰明,果決善斷,這類人才美外現(xiàn),剛強但欠柔韌,聰明但缺大智慧,干脆爽朗但缺宏遠博大。僅屬人杰,系難能可貴之人,所以呂坤認為是第二類人才。 第三類,浮薄自任者,輕浮淺薄,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夸夸其談,常發(fā)宏論,蠱惑世人,自以為能任天下之大任,“翹能自善”,實際輕薄無能,"皆行不逮者也。" 第四類,無術而壞事者,“見諸行事而施為無術,反以僨事”,大事當前,束手無策,而且喜歡指手劃腳,自以為是。這類人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僨事”,壞事。“此一等只可居談論之科耳。”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