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今天是我寫日記的1594天。
學習傷寒后,對于溫病方子,也是慢慢有了認識及理解,運用起來臨床效果有很大的提升,又加深了對溫病的認識。
我在臨床中,運用比較多的是達原飲,三仁湯,甘露消毒丹,三甲散,上焦宣痹湯(利城老師教的)
溫病的達原飲、三仁湯可以好好的研讀及運用。
我發(fā)現(xiàn)師父也是很喜歡用,這次我跟師父外出去看一些病人,都有達原飲的引子在里面,草果,厚樸,檳榔。
李可老在運用小青龍湯的時候,也會加草果。
達原飲,像厚樸、草果善于治腸治消化——行氣導滯,讓邪從大便解;
三仁湯,像蔻仁、薏苡仁類善于利尿,讓濕從小便解。
有時可兩方合用,兵分兩路,共同驅敵。
達原飲—和解劑-和解少陽—開達膜原,辟穢化濁。
出自《瘟疫論》,由檳榔,厚樸,草果,知母,黃芩,白芍,甘草組成。治以辟穢化濁,宣透膜原為法。
主治:瘟疫初起,邪在膜原,證見憎寒壯熱,或1日2~3次,或1日1次,發(fā)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古辯深紅,苔如積粉,捫之燥澀,脈象弦數(shù)。
本方為瘟疫初起,邪伏膜原兒設。膜原與腠理同屬手少陽三焦半表半里。
三仁湯,中醫(yī)方劑名。
為祛濕劑,具有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之功效。
出自《溫病條辨》,由杏仁,白蔻仁,意苡仁,厚樸,半夏,通草,滑石,竹葉組成。治以清熱解毒,芳化淡滲為法。
主治:濕溫初起,邪留氣分,濕勝熱微,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者。
濕溫病的治療,正如吳鞠通所說“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當辨熱與濕之多寡,合理應用祛濕與清熱兩法。
熱重于濕,且夾有毒邪,治當清熱祛濕,佐以解毒,方以甘露消毒丹最為合拍。
方中重用滑石、茵陳配木通以清熱利濕;黃芩、連翹合貝母、射干以清熱解毒,利咽散結;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濕濁,宣暢氣機。
共成清熱利濕、化濁解毒之功。
《溫熱經緯》甘露消毒丹條下:“雄按: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芒種后……地乃漸濕,溫濕蒸騰,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留而不去,乃成濕溫疫癘之病,則為發(fā)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癥。
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宜細細品味。
甘露消毒丹
出自《溫熱經緯》,王孟英云:“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
由白蔻仁,藿香,石菖蒲,薄荷,連翹,射干,川貝母,黃芩,茵陳,滑石,木通構成。治以清熱除濕,芳化淡滲為法。
主治:感受時疫,變生濕熱,阻于少陽三焦,發(fā)熱倦怠,面如油垢,汗出酸臭,胸悶腹脹,神志昏蒙,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濡數(shù)。亦治咽腫、頤腫、斑疹、出血、黃疸、瀉痢、淋濁等證。
溫疫受自口鼻,肺胃首當其沖。隨吸氣而受者,首先侵犯肺系,影響津氣運行,氣郁化熱,津凝為濕,留戀少陽三焦,于是諸證蜂起。濕熱交蒸,則身熱倦怠,面如油垢,汗出酸臭;
濕閉清陽,阻滯氣機,則胸悶脘痞,腹脹不舒;
濕熱蒸騰,上蒙清竅,則神志昏蒙;
濕阻三焦,水道不利,則小便短赤;
頤腫、咽腫,是濕熱阻于上焦,壅滯不通之象;
斑珍、出血,是疫毒內侵,血熱外溢使然;
身目發(fā)黃,是邪從口入,熱郁肝膽,膽汁外溢之癥;
瀉痢,是疫從口人,侵犯腸道所致;
淋濁,是尿路感染,侵犯腎系而成,雖然受邪途徑不一,但其基本病理相同;舌苔黃膩,則是濕熱的佐證。
此方重用黃芩清熱解毒,得涼散的連翹、薄荷相助,可以消除病因疏解郁熱;
重用滑石清熱滲濕,得茵陳木通相助,不僅可祛已停之濕,亦可增強清熱力量,引導熱邪下行,成為清熱利濕的主要組成部分。
佐射干、貝母泄肺利咽,化痰散結,合薄荷宣通上焦津氣,調理肺衛(wèi)功能;
白豆蔻、藿香、菖蒲芳香化濕,醒脾利氣,恢復脾運。
諸藥合用,能呈清熱解毒,芳化滲濕功效,用于濕熱阻滯三焦證候。
展示了新開肺氣于上,芳香化濕于中,淡滲利濕于下,三焦并調的配方法度。
舉例運用:男,46歲
主訴:咳嗽2周2022年11月7日。
現(xiàn)病史:2周前感冒后出現(xiàn)咳嗽,曾在外院住院診療,癥狀未改善。
刻診:咳嗽,白稀痰,口干口苦,咽喉瘙癢,遇冷風則打噴嚏,頭項部汗出,怕熱,難入睡,夜尿3-4次,易醒,醒后難再入睡,無怕冷怕風,無反酸噯氣,無鼻塞流涕,無胸脅悶,無下肢水腫。納差,小便頻,大便正常。舌紅,苔白膩,脈沉細。
中醫(yī)辨證:少陽陽明太陽太陰合病。
擬方:苓甘五味姜辛湯、半夏厚樸湯、喉科四味加減。
北柴胡24g,黃芩片10g,姜半夏20g,干姜10g,細辛9g,五味子10g,茯苓 20g,炙甘草10g,生石膏45g,西青果 10g,防風10g,蟬蛻10g,炒僵蠶10g,薄荷6g,姜厚樸20g,紫蘇子 10g,炒萊菔子10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11月10日二診:藥后咳嗽、汗出、咽癢改善。少許咳嗽、咳白稀痰,易醒,醒后難再入睡,夜尿3-5次,口干,無口苦,無鼻塞流涕,無胸悶,大便正常。舌紅,苔黃厚膩,脈沉細。谷丙轉氨酶60。
擬方:三仁湯、上焦宣痹湯加減。
炙甘草10g,西青果10g,防風10g,蟬蛻10g,炒僵蠶10g,薄荷6g,姜厚樸 20g,紫蘇子10g,炒萊菔子10g,燀苦杏仁10g,肉豆蔻10g,薏苡仁45g,滑石粉30g,通草10g,佩蘭15g,廣藿香 15g,蜜枇杷葉15g,郁金15g,淡豆豉 10g,射干15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12月09日:咳嗽基本緩解, 需要另外其它疾病,轉方柴胡桂枝干姜湯。
按語:本案比較特殊的是在二診的時候,運用了上焦宣痹湯合上三仁湯。
上焦宣痹湯這是我從利城老師每周四案例講解學習到的。
上焦宣痹湯出自《溫病條辨》卷二的宣痹湯,其組成有:
枇杷葉2錢,郁金1錢5分,射干1錢,白通草1錢,香豆豉1錢5分。
上焦宣痹湯是治療濕熱痹阻上焦,有胸咽自覺閉阻與輕度郁熱的現(xiàn)象。
臨床中表現(xiàn)出咽喉不利、咳嗽痰少且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咽及胸部微痛,或有胸悶不舒,喜嘆氣,或有喜咳清嗓,或咽干不欲多飲,舌暗紅,苔白膩,寸脈獨沉。
方中郁金芳香氣竄,舒氣透濕,專開上焦郁滯;
枇杷葉清涼甘淡,清熱而不礙濕,肅降肺氣以助調通水道;
射干性寒味苦,散水消濕,化痰利咽;
通草淡滲通經,導濕下行;
豆豉清香,也助解郁開胃以利運濕。
五味相佐,共達宣透上焦?jié)癖?、清解上焦郁熱之功?/span>
另外,郁金為血中之氣藥,兼入營血,欲行血中濕滯。
非其莫屬,故其與枇杷葉清肺利氣之品配伍。
一氣一血,心與肺兼顧,可為上焦?jié)駸嵬ㄖ沃A。
臨床中多用于上焦?jié)駸?,氣分痹結而噦者。
榮城在欽州開了家診所,叫我?guī)煾?,我們認識了很久,他一直有自己獨特的決招,幫助到很多患者。
今晚他發(fā)了兩張舌像給我,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
小孩發(fā)熱治療:
用三仁湯?小柴胡湯來治療。
希望對大家臨床有用。
林佳明,蝸居欽州小城。
我與利城老師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給自己學習經方5年一個交代及總結。
從事六經經方辨證傳承工作,目前與利城老師已經開展了14期初級經方傳承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學、基層開展經方義診工作,深受百姓歡迎。
崇尚仲景醫(yī)學,六經辨證,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多發(fā)病,做經方一代傳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