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億獨生子女的“痛苦”,隱藏在他們童年的“幸?!敝?br>
現(xiàn)在年輕人大學畢業(yè)后求職,總是會受到面試官的各種刁難,甚至有人會詢問學生的家庭狀況,并格外關(guān)注學生是不是獨生子女。
這是因為在那個特殊時代,獨生子女總是會受到父母更多的關(guān)注,同時他們也可以完全享受家庭給予的教育資源。
這讓不少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憤憤不平,并因此產(chǎn)生了刻板印象,認為獨生子女都是嬌生慣養(yǎng)的典范。雖然這種印象是不客觀不正確的,但也能夠反映出不少獨生子女身上潛在的問題,那就是長期被溺愛后,他們會形成強烈的自我主義。
擺在這些獨生子女面前最大的困境是,童年的他們有多么幸福,成年后就會過得多么辛苦。多生子女的孩子,在備受寵愛的環(huán)境下長大,但很少有家長能夠控制好自己寵愛的程度。
尤其是無法生育多個孩子后,他們更是會將自己全部的愛意都傾注到一個孩子身上。
在這樣溺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獨生子女常常變得無理取鬧,性格強勢,或者做出一些嘩眾取寵的事情博得他人的關(guān)注。
傳統(tǒng)心理學認為,溺愛并不利于孩子成長。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內(nèi)心中都有兩個我,一個是內(nèi)在的父母,另一個是內(nèi)在的小孩。前者是對我們已有父母的理想化幻想,當我們?yōu)槿烁改笗r,內(nèi)心所要塑造的父母形象就開始發(fā)揮作用。
內(nèi)在的小孩是我們對自己童年的理想化幻想,童年不幸的孩子也會通過這方面彌補自己內(nèi)心的精神缺失。
擁有孩子時,我們會想當然地將內(nèi)心的孩童形象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將他們當成童年時期的自己。
這讓家長常常忽視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在不同環(huán)境下成長的他們,與我們童年時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溺愛孩子的父母會無節(jié)制地滿足自認為對孩子的要求,卻忽視孩子真實的需求。
童年時期的我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以至于無法正確地將愛傳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只能用溺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真愛是為孩子引領(lǐng)正確的人生方向,溺愛則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愛。
溺愛所帶來的幸福是流于表面的,他們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只好用妥協(xié)的方式維持這種平靜的生活。
還有一類父母存在討好型人格,在教育孩子時,孩子也會繼承他們的思想。
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遇到了這種父母,就會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討好心理。不過因為沒有同齡的兄弟姐妹,他們的人際關(guān)系相對來說也會更加糟糕。
上面提到的那種孩子會無理取鬧,但至少他們能夠勇敢地表達內(nèi)心情緒。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只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也常常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指責與壓迫。年少的他們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因此他們只會認同外界的這種觀點,并認為一切錯誤的根源都在于自己。
這樣的孩子雖然在溺愛環(huán)境中長大,卻沒有真正被父母疼愛過。他們的父母沒有自我意識,這些孩子也無法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自我。學不會自愛的人無法愛別人,這些孩子長大后常常因為人際交往問題感到苦惱。
如果父母過于驕縱他們,他們就會變得自私自利。即使學業(yè)有成、功成名就,已無法改變內(nèi)心深處的本質(zhì)。
他們的冷漠與惡毒常常反應(yīng)在親人和好友身上,不和諧的親密關(guān)系帶來的副作用又會重新影響他們。
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父母會重視他們的物質(zhì)需求,卻總是輕視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孩子遇到問題哭鬧時,父母常常采取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這些家長認為,這樣的挫折教育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
我們不能武斷地說這種教育方式就一定是錯誤的,每個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家長,我們也應(yīng)當給予這些大朋友更多寬容。
只是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出發(fā),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如果一直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這些獨生子女就會將這份情感忽視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心理學將這種行為稱為代際傳承。主要是指父母會在有意或無意間,將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傳遞給孩子。
當相同的情況出現(xiàn)時,這些獨生子女就會做出與父母同樣的決定。如果父母的行事方式帶給子女的是痛苦,這種痛苦就會代代傳承,繼續(xù)影響更多的人。獨生子女群體是最痛苦的一代人,父母的溺愛也使他們遭受到了更多苦果。
好在這種傳承并不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完全可以嘗試拯救自己,尋求一些途徑治愈童年的傷害。希望今后的獨生子女們都能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敢于打破現(xiàn)狀,讓自己收獲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