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班級都會有學困生,他們的表現(xiàn)讓教師很是頭疼。然而,他們還處在小學階段,花一樣的歲月,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候,如果教師對他們不聞不問,聽之任之,毫無疑問他們的人生會毫無起色,他們的家庭會毫無希望。鑒于此,作為教師,面對班級中的學困生,我們應該用耐心和信賴去喚醒他們潛藏的精神力量,期盼孩子思想的覺醒。這樣的等待也許很漫長,但我們必須有足夠的信心,靜待花開的時刻一定會來臨。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偏重于記憶和理解的學科,它離不開良好的閱讀、書寫、表達等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習慣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也是相當?shù)闹匾?。很多學困生的成因其實并不復雜,稍加分析,我們不難找出其中的原因。
剛入小學,拼音就是不少學生的難點。學困生的拼音一般沒學好,一些聲母、韻母容易混淆,平舌音、翹舌音掌握不準,前鼻音、后鼻音難以分辨。拼音學不好,字詞掌握起來也就困難,形近字、音近字很難區(qū)分清楚。除了拼音,詞義的理解也是他們不易掌握的內容。漢語是一門深奧的語言,不同情境下詞語的意思有時不一樣。這些基礎知識不扎實,就會影響到課文的閱讀,讀起來不是多字就是少字,要么就是錯字;詞語讀破了,長句讀破了,不知在哪里停頓,不能準確把握詞義,句子的意思就不會理解…… 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去,會讓孩子語文學習的障礙呈現(xiàn)出“金字塔式”的疊加。這些學習的障礙嚴重影響了他們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自信心受到打擊,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
學困生上課時有的愛做小動作,轉前轉后,心思不在課堂;有的坐姿雖然端正,但心猿意馬,注意力渙散,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內容;有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不懂及時快速地記錄下老師講的知識點。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要想改掉,有的需要一月,有的需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學困生從低年級開始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久而久之,壞習慣嚴重制約著他們語文學習的效果,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
這部分學生課堂聽不懂,課后對待作業(yè)更是馬虎了事。書寫龍飛鳳舞,有的字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筆;一句話中間丟字現(xiàn)象經常發(fā)生,造成文不通句不順;遇到閱讀理解,題目稍微難一點,他們干脆不去思考,一掠而過;有的甚至一字不做,完全不把課后作業(yè)當回事。他們的家長有的文化較低,不會管教;有的忙于工作,無暇顧及,造成學困生總是完不成老師精心安排的鞏固知識的任務。我們知道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后作業(yè)是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課堂聽講不認真、打折扣,課后又不花時間精力去完成相應的練習,那么,日積月累,學困生終究還是學困生,并且會越來越差,這不是老師和家長希望看到的現(xiàn)象。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課外閱讀必須達到相應的學段要求,這樣的規(guī)定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學困生課堂學習本就提不起興趣,課外閱讀自然是形同虛設。然而,課外閱讀量不達標,這更導致了他們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因為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是一日之功,除了課堂認真學習外,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語文基礎知識的獲得,可以通過課堂的教學和不斷訓練來提高;而閱讀能力的提升,則要通過反復的、大量的閱讀來實現(xiàn);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老師課堂指導選材、寫作方法、技巧外,具體的語言表達必須依靠大量閱讀獲得的語感,才能做到準確、淋漓盡致地表達。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課外書較少,即使是必看書目,有的學生也沒買。有的雖然買來了,但看不下去。因為有許多字不認識,許多詞不理解,讀起來很是費勁,也就沒興趣繼續(xù)讀下去。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教師必須針對學困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階段性目標,鼓勵其點滴進步。這種目標決不能望塵莫及,必須是學生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夠實現(xiàn)的。喜歡聽表揚、鼓勵的話,是人的天性,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均應該及時表揚、鼓勵。有時,教師的一個鼓勵手勢,一個鼓勵眼神,一句鼓勵話語,就能夠給予他們一課、一周甚至一生的影響。即使學習上改變不明顯,難以找到可圈可點之處,教師可以從生活細節(jié)中觀察,總能找到其閃光點、可愛處,然后放大了表揚。
1)對照。為達到加強語氣的效果,將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但是語義完全相反的語句排列在一起,該種修辭格為對照或對比。對照不是指出事物的相似處,而是指出其差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
舅舅家的村南方向有一塊草地,我和小滿常去那里坐。我給小滿講故事,講完故事就從草地上摘下一朵朵的花,送到小滿的手里。
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課堂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可以把故事、奇聞、風俗、時事動態(tài)融入教學任務中,變著法兒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增長他們對語文課堂的關注時間;教師聲音的抑揚頓挫,語氣的輕重緩急,能讓學困生不再覺得語文乏味,而是不知不覺愛上了語文課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從心理上真正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這樣離目標就不遠了。
第二階段,通過有針對性地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習者親身經歷分數(shù)形成的思維過程:當整數(shù)不足以用來測量某些事物時,分數(shù)量的產生成為必然.利用“測量”途徑進行分數(shù)概念教學,還應注意將其與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等概念的學習相聯(lián)系,這些概念都與可公度性相關,與分數(shù)的測量作用密不可分.
學困生往往是課堂關注的盲點,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優(yōu)等生一般比關注學困生要多。然而,這些細微處差別,敏感的他們能感覺得到,心里會覺得在老師心中沒有位置,課堂也就不積極。所以,教師應格外關注他們,把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留給他們,還要及時提醒他們大聲發(fā)言,敢于表達。答對了,給予表揚,表揚他們學會了思考;答錯了也表揚,表揚他們勇氣可嘉。此外,教師對學困生回答作出的精準評價、及時的點撥、真誠的欣賞,可以很快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掌握答題的切入點。在提問的難度上,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回答一些難度不大問題,比如讀詞語、課文,組詞、釋詞義,獲得同學們的認可后,他們就會融入課堂,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二是計算機實驗室沒有實現(xiàn)多功能化、高效化共享使用。計算機實驗室還是單一功能的實驗室,沒有做到一臺機多系統(tǒng)、多功能使用。傳統(tǒng)實驗室分為計算機公共課實驗室、軟件實驗室、硬件實驗室、網絡實驗室、圖形實驗室等,各實驗室承擔實驗課單一,設備利用率偏低,沒有充分做到實驗室多功能化、高效共享應用。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绷己脤W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解決學困生問題的關鍵。針對學困生的課堂筆記,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習慣,同時采取以下辦法:記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重要內容,同時友情提示寫在課文哪里合適;及時檢查學困生書本記下了沒有,記對了沒有;寫得認真的表揚,及時記錄的表揚,沒有及時記錄的善意提醒,使其迅速補上。只要學困生在課堂上動起他們手中的筆,注意力就會集中,長此以往,就一定會有收獲。針對學困生怕做作業(yè)的問題,教師首先征求同學們的意見,然后制定班級公約,張貼于教室內醒目處,時時提醒他們,也便于小組長及時督促。在作業(yè)的布置上,可以采取分層設計的策略,即將作業(yè)設計分兩種,一種是簡單的基本的內容;另一種是稍微難的,需要思考才能完成的題目。只要學困生能完成第一種,就算完成任務。如果還能完成第二種,則給予表揚,甚至獎勵。
針對學困生課外閱讀不達標,課外閱讀量不足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嘗試采用“閱讀積分”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首先,教師結合學段要求,給他們列出必讀的書單,讓他們“讀有目標”,同時設計出“班級課外閱讀積分評價表”,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數(shù)量分別給予不同的閱讀積分,同時可以通過閱讀考級進行積分。每周一統(tǒng)計,每月一匯總,讓學困生能夠隨時看到自己閱讀的成效,提升閱讀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積分情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
俗語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師的細心、耐心及恒心。在此過程中,不能變的是教師這份情懷,對轉化學困生的執(zhí)著,對他們一定能夠變好的堅定信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教師的這份良苦用心學困生能夠體會,并能慢慢喜歡上學習,最終達到會學、樂學。那樣,我們的教學一定會綻放異彩,學生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