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娟 范光偉 申雪瑩
(漢中市中心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陜西 漢中 72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層級護理模式對ICU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ICU重癥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兩組護理人員各64名。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層級護理。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工作質量、護理人員心理狀態(tài)以及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環(huán)功能改善情況和兩種護理方案的臨床總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能力、專業(yè)護理能力以及教學能力等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層級護理;ICU;重癥肺炎
臨床護理工作對病人治療效果和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進入ICU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病人意識喪失,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傳統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采用三班制輪流護理,每個班次沒有固定的人員進行協調溝通,在倒班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人手短缺、護理質量下降或導致醫(yī)療糾紛,因此高質量的護理方式一直是各個醫(yī)院追求的目標[1-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采用層級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從多方面進行了改進,如人員的分層培訓,護理人員的層級分配,護理質量的層級控制,從而達到各個小組之間互相配合,護理流程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護理質量可控。本文就我院采用分層護理對ICU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180例ICU重癥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90例。觀察組患者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7.6±12.3)歲,對照組患者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56.9±13.2)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人員均為64人。
1.2 護理管理方法
1.2.1 對照組的護理人員(64人)采用ICU常規(guī)感染護理方案來護理感染患者,包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并采取輪班制的管理模式。
1.2.2 觀察組的護理人員(64人)對患者采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進行護理。
1.2.2.1 層級管理設置[4-5] 依據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護理能力、崗位職責等因素,設置5個層級的護理崗位,包括助理護士、初級護士、中級護士、高級護士以及護理組長,并制定這個層級的崗位職責要求。
1.2.2.2 層級分組 根據工作需求設置3個護理小組,每個護理小組包括1名護士長和3名護士,各小組的人員在護理方面、溝通方面、教學管理方面沒有明顯區(qū)別。3個小組采用8h輪班上崗制,護士長協調各小組之間的人員,如果出現人員不足,要及時協調,保證各組工作正常進行。此外,在時間方面,各組之間要進行緊密團結,實行無縫銜接。
1.2.2.3 制定標準[6-7] 根據本科室的護理內容,制定相應的工作操作規(guī)范,將每項護理工作具體化,如病人的床邊工作指導、危急情況處理質量標準、儀器的使用和保養(yǎng)標準等,并且將這些指導和標準制做成建議的宣傳語或者宣傳冊,放在病人床頭,方便護士學習和查閱。
1.2.2.4 層級培訓[8-9] 根據護士的級別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如助理護士,培訓內容主要為基礎的護理培訓,包括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安全技能等,對護理內容有大體的了解,可以進行簡單的護理和記錄即可。但是對于初級護士,除了進行基本的培訓外,重點的培訓內容需掌握基本的疾病內容和基本的護理工作,此外還需要掌握基本的文獻查閱能力,了解常見的檢查項目的意義,對基本的藥物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中級護士的要求更進一步,在初級護士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尤其對緊急情況下的搶救措施有一定的經驗。護理組長和高級護士的要求更高,除了護理工作,還要在查房,教學,科研等方面有一定的經驗。
1.2.2.5 質量控制[10-12] 對于3個護理小組,由各小組組長帶頭協調,每周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總結和分析,包括病人的護理質量、急救工作、藥品管理、對危重病人的護理措施、消毒隔離情況等,每個護理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如果哪個小組的護理工作出現質量偏差,在總結會議中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工作目標,在下次會議中再進行討論分析,確認是否可以達標。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價[13],包括消毒隔離質量、特級護理質量、急救護理質量、護理文書質量和護理管理質量等5個方面,每項20分,一共100分,由醫(yī)院護理部負責人進行評定。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其中SAS評分標準如下[14]: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為嚴重焦慮;SDS評分標準如下: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呼吸功能及循環(huán)功能相關指標,其中呼吸功能指標包括每分鐘呼吸次數、氧合指數、淺快呼吸指數和每分鐘通氣量。循環(huán)功能指標包括心率、平均動脈壓和中心動脈壓。比較兩組護理方案的臨床效果,臨床療效判定標準[15]:顯效:患者的相關指標及臨床癥狀、體征都有明顯的改善并恢復至正常的水平;有效: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及臨床癥狀、體征等均有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相關指標無改善,甚至加重。臨床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2.1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能力、專業(yè)護理能力、教學能力考評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工作質量比較 觀察組各項得分以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3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心理狀況比較 觀察組SAS和SDS兩項得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表1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護理能力比較
±s)Table 1 Compared the nursing ability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基礎護理能力專業(yè)護理能力教學能力考評參與教學次數參與科研人數撰寫論文人數觀察組6496.1±14.1①94.4±10.6①94.1±12.6①114①52(81.3)①19(29.7)①對照組6491.6±12.388.2±13.584.6±11.38131(48.4)8(12.5)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
表2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工作質量比較
±s]Table 2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隔離質量特級護理質量急救護理質量護理文書質量護理管理質量總分觀察組6418.2±6.2①18.4±7.2①16.7±6.7①19.3±8.1①18.8±6.3①91.4±10.3①對照組6415.7±5.916.6±8.113.2±6.616.7±7.916.6±6.278.8±11.4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
表3 兩種護理模式下護士心理狀況比較
±s)Table 3 Compare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nursing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SASSDS觀察組6436.4±8.7①41.1±5.5①對照組6449.8±6.656.9±3.7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
2.4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的呼吸次數、氧合指數、淺快呼吸指數以及每分鐘通氣量均具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5 兩組患者循環(huán)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中心動動脈壓均明顯下降,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4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s)Table 4 Compared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呼吸次數(次/min)氧合指數(mmHg)淺快呼吸指數(次/L·min)每分鐘通氣量(L/min)觀察組90 治療前30.8±8.9178.9±23.5177.7±19.711.0±2.1 治療后21.6±7.7①②155.7±31.3①②110.6±21.5①②6.2±1.2①②對照組90 治療前31.1±10.0181.2±18.9177.4±22.611.2±3.1 治療后25.5±11.1①165.6±20.2①144.5±18.8①8.1±2.2①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
表5 兩組患者循環(huán)功能改善比較
±s)Table 5 Compared the circulation function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心率(次/min)平均動脈壓(mmHg)中心動脈壓(cmH2O)觀察組90 治療前145.5±21.2118.2±18.711.9±2.3 治療后88.2±15.5①②80.1±13.2①②8.0±2.1①②對照組90 治療前147.1±23.3119.1±15.712.1±2.2 治療后99.7±11.1①93.2±10.0①9.6±2.4①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
2.6 兩組護理方案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6 兩組護理方案對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10-2)]
Table 6 Compared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wo nursing model
組別n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9058(64.4)26(28.9)6(6.7)84(93.3)①對照組9037(41.1)36(40.0)17(18.9)73(81.1)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醫(yī)療條件得到的巨大的改善,患者對于護理的要求,已經從早期的治療疾病向獲得舒適的護理服務進行轉變,以往的常規(guī)的ICU護理模式很難滿足目前患者的要求。在ICU的危重疾病中,以感染患者居多,比如重癥肺炎,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16-17]。因此,從疾病治療以及護理服務的角度分析,ICU重癥肺炎患者的護理都顯得十分重要。層級護理模式是近年來開始實施的新型護理人員管理模式,它對各個層級的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制定每個層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進而充分的發(fā)揮不同層級人員的護理特點,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護理體系[18-19]。
層級護理的重點是分層、培訓與考核,由于醫(yī)院感染,特別是ICU感染涉及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因此無法對所有的護理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因此,針對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圍繞他們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培養(yǎng)計劃,達到人員、制度和計劃的落實,重點培訓及考核,以增強她們的專業(yè)技能[20-21]。
ICU層級管理與其它常規(guī)科室的層級管理又有不同之處,在實施層級護理管理之前,需要加強ICU的相關背景及知識的培訓及普及,使廣大醫(yī)護人員對核查制度有著清晰的認識,細化具體內容,落實到個人,每個步驟均需要有專人負責,以便于管理及考核。
有文獻報道[22],層級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緩解ICU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因為ICU病房患者危重居多,病情瞬息萬變,搶救的工作量特別大,護理人員長期緊張焦慮的情緒,特別容易造成心理及生理的疲勞。采用層級護理以后,每個班組配備了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有經驗的人員可以穩(wěn)定較年輕人員的情緒,并且可以應對突發(fā)事件、搶救等狀態(tài),進而緩解護理人員的心理情緒[23-24]。另外,層級護理可以發(fā)揮不同層級小組中每個成員的作用,充分調動她們的積極性,以班組為單位進行交接班的優(yōu)勢遠遠大于交班護士一對一的交接,避免了信息傳遞不全或者偏差,通過制度保證交接順利完成,進而為后期出現醫(yī)療事故的責任認定提供了依據,整體提高了護理質量。
本次研究中,我們重點考察了層級護理模式對于ICU重癥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通過對128名ICU護士以及同期180例ICU重癥肺炎患者進行研究,比較層級護理及常規(guī)護理兩種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工作質量、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環(huán)功能和兩種護理方案的臨床總有效率。研究結果表明,層級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能力、專業(yè)護理能力以及教學能力等護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并且層級護理組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在心理狀態(tài)評估中,層級護理組護理人員的SAS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層級護理組的患者,其呼吸功能以及循環(huán)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組,在臨床總有效率比較中,層級護理組護理方案的臨床總有效率可達93.3%,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護理方案。
本文結果顯示,層級護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護理質量,改善和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又可明顯改善ICU重癥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環(huán)功能和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俊.不同層級護理人員在職培訓內容與方式需求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3(2):274-275.
[2]苑敏.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現代醫(yī)院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10):105-106.
[3]馮秀英.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現代醫(yī)院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7):3883-3884.
[4]周琳琳,魏道儒.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現代醫(yī)院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醫(yī)藥前沿,2013,12(18):25-26.
[5] 于秀娟.分層級護理管理促優(yōu)質護理服務[J].醫(yī)學信息,2013,12(26):28-29.
[6]邊俊霞.分層級護理排班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作用[A].第三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暨第三屆護理學術年會[C].北京.2013,1900-01-02
[7]周玉華,靖素華,王麗娟.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13(10):116-117.
[8]張晉穎.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7(8):669-771.
[9]徐向志.層級護理在傳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5(26):90-92.
[10] 沈國美.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現代醫(yī)院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6-8.
[11] 楊越,張麗萍,劉炳鑠,等.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2,32(9):73-74.
[12] 李威,彭粵銘,曹靜.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4):56-58.
[13] 裴亞玲.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門診外科護理中應用的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102,111.
[14] 張莉.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4,16(30):228-229.
[15] 鄧燕,劉燕.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6(20):108-109.
[16] 程明玉,鄧敏,魏萍.ICU層級護理方案對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J].西部醫(yī)學,2015,27(6):951-953.
[17] 姚錦尚,肖平平,姚嘉茹,等.不同層級護理人員醫(yī)院感染管理認識與行為調查[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4):554-556.
[18] 張愛娥.層級護理模式對ICU重癥患者感染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5,15(4):77-78.
[19] 羅婕,吳濤.ICU 護理中加入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方法及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226-227.
[20] 韓苗苗,陳宗華,高坤范.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5,28(8):120.
[21] 金斯汗馬魯瓦,金恩斯汗加娜爾.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5(11):82-83.
[22] 羅蓮英.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5,38(4):115-116.
[23] 隋紅艷,王華.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5(38):169-170.
[24] 金艷.層級護理聯合彈性排班對外科護士工作壓力及幸福感的影響[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5,14(8):47-49.
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2212)
【中圖分類號】 R 563.1;R 473.56
【文獻標志碼】 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6.07.033
(收稿日期:2016-01-04;編輯:陳舟貴)
LEI Juan,FAN Guangwei,SHEN Xueying
(Department of Severe Medical Science,Hanzhong Central Hospital,Hanzhong 723000,Shan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care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ICU.Methods 180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Decemb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level of nursing care.The nursing staff’s nursing ability,the work quality,the nursing staff’s psychological state,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the circulation function improvement situation and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nursing skills,professional care abi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nursing="" staff’s="" work=""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0.05).the><0.05).sas and="" sd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0.05).sas><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0.05).the><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nursing,the="" level="" nursing="" care=""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staff’s="" ability="" and="" quality,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nursing="" staff,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circulation=""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0.05).conclusion compared>
【Key words】 Level nursing; ICU; Severe pneumonia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