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護胸椎和頸椎,一張椅子、一張床就夠了,新技能快點用起來!
灸法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但這指的直接灸法,艾卷灸法的歷史可沒那么長。
普通艾條和太乙神針、雷火神針等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很多初學(xué)者分不清,小編參考諸多文獻,整理一小篇僅供參考。
艾卷灸法:從現(xiàn)存的古代文獻來看,艾卷灸法大約始于明初。明初朱權(quán)《壽域神方》記載:灸陰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nèi)覺熱,汗出即差。”
當(dāng)時的艾卷只是單純地用艾絨制作,并無摻藥。灸法很像后世的雷火神針、太乙神針的施灸方法。
雷火神針:1539年,明德堂刊的《神農(nóng)皇帝真?zhèn)麽樉膱D》一書里,第一次提到了摻入藥料的艾卷灸法,名曰火雷針,又名神圣針,又名庸火針。
萬歷間,李時珍《本草綱目》于“神針火”條也載有雷火神針,處方不同十《神農(nóng)皇帝真?zhèn)麽樉膱D》。
//////////////////////
《本草綱目》:“雷火神針法:用熟蘄艾末一兩,乳香、沒藥、穿山甲、硫黃、雄黃草烏頭、川烏頭、桃樹皮末各一錢,麝香五分為末,拌艾。以厚紙裁成條,鋪藥艾于內(nèi),緊卷如指大,長三四寸,收貯瓶內(nèi),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時于燈上點著,吹滅,隔紙十層,乘熱針于患處,熱氣直入病處。”
//////////////////////
這種灸法之所以稱為“針”,是因為操作時,實按于穴位之上,類似針法之故。雷火針法,在其他明清醫(yī)藉諸如《針灸大成》、《外科正宗》、《種福堂公選良方》等都有記載,但其配方用藥各有差異。
太乙神針:是至清代才出現(xiàn)的一種摻藥艾卷灸法,用法與雷火神針相同,但在處方中不用毒性較大的藥品,藥性平和,適應(yīng)癥也比雷火神針廣泛。脈脈艾灸提醒您最早記載太乙神針的古醫(yī)書,是清·韓貽豐撰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太乙神針心法》一書。
//////////////////////
韓貽豐:浙江慈溪人,康熙癸未科(1703年)中進士,戊子(1708年)夏,作客杭州,寓吳山道院,于紫陽山遇一無名老人,授以太乙神針之法。1716年春,途經(jīng)甘肅東部之腔桐山,又遇以前之無名老人,授以《銅人穴道圖》十四幅,同年夏,因母喪而離任,回浙東。次年撰成《太乙神針心法》,本書分為上下二卷。
//////////////////////
自清代迄今各種版本的太乙神針之法,應(yīng)該都是從清初的韓貽豐傳出來的。傳授韓貽豐神針之法的無名老人,史上并無記載,無名老人之前也無可考,很可能就是無名老人將雷火神針改為太乙神針的。針以“太乙”為名,顯然出自道教,而無名老人正是一位修煉有素、針灸功底深厚的道者。
所以,太乙神針應(yīng)是雷火神針的改良版,參入的藥料不同,但是灸法相同,都被列入灸法中的“實按灸”。
最后,小編分享一下太乙神針和雷火神針的配方,僅供參考,不同文獻資料記載的藥方略有差異。
太乙針:人參150克,穿山甲250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500克,鉆地風(fēng)300克,肉桂500克,小茴香500克,蒼術(shù)500克,甘草1000克,防風(fēng)2000克,麝香少許,共為細末,取藥末24克摻入150克艾絨內(nèi),平鋪在40厘米見方的桑皮紙上,緊卷成爆竹狀,外用蛋清封固,陰干后備用。
雷火針:其制作方法與“太乙針”相同,惟藥物處方有異。方用純凈細軟的艾絨125克,沉香、木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共為細末,麝香少許。
實按方法:將卷好的艾條一端燒著,用七層布包裹其燃著的一端,立即緊按于應(yīng)灸的腧穴或患處,進行灸熨,針冷再燃再熨。如此反復(fù)灸熨7~10次為度。此法治療風(fēng)寒濕痹、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聲明:本文參考諸多文獻,不再一一列舉,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