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約7000字,配圖26幅,原創(chuàng)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談到“非洲軍”,軍迷們的第一印象鐵定是埃爾溫·隆美爾元帥統(tǒng)率的北非德軍裝甲部隊,包括著名的第15、21裝甲師。然而,由于“沙漠之狐”的光環(huán)太過耀眼,人們往往會忽略這樣的事實:在北非戰(zhàn)場的軸心國軍隊中,意大利軍隊的數(shù)量始終多于德國軍隊。由于戰(zhàn)爭初期意軍在希臘和利比亞的拙劣表現(xiàn),加上多年來流行網絡的各種戲謔段子的丑化,意大利軍隊幾乎等同于“坑隊友”的代名詞。但是,如果仔細研究北非戰(zhàn)史,任何秉承客觀態(tài)度的人都會承認,如果沒有意大利人的支援、付出乃至犧牲,隆美爾是不可能成就他的戰(zhàn)場神話,他的軍功章同樣也有意大利盟友的一半。■1941年2月,剛抵達的黎波里的隆美爾中將與意大利軍官們握手致意。
在德國的戰(zhàn)略布局中,北非被視為次要方向,因此隆美爾獲得的部隊和資源都十分有限,其核心的德軍裝甲單位從未超過三個師的規(guī)模,而與之對陣的英國軍隊在北非戰(zhàn)役的大多數(shù)時期都占據(jù)著兵力優(yōu)勢,正是由于意大利軍隊的存在,才使得隆美爾在兵力對比上不至過于懸殊。德國非洲軍雖然精銳,但主要以裝甲兵為主,十分缺乏步兵單位,而大量意大利步兵就成為隆美爾遂行機動作戰(zhàn)的堅強后盾,用于執(zhí)行固守陣地、側翼掩護以及后衛(wèi)阻滯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同樣,意大利裝甲部隊雖然裝備較差,仍然是德軍裝甲戰(zhàn)力的有效補充。實戰(zhàn)證明,只要指揮得當并給予適當?shù)募睿獯罄婈牭膽?zhàn)斗力同樣不容輕視。本系列文章將從裝備和編制方面為各位讀者呈現(xiàn)二戰(zhàn)北非意軍的真實面貌。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意大利陸軍已經在非洲作戰(zhàn)超過40年,建立了包括利比亞、厄立特里亞、意屬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在內的殖民帝國,到1940年6月意大利參戰(zhàn)時,駐非洲的意大利陸軍部隊多達50萬人,其中駐北非利比亞的部隊為23.6萬人,裝備火炮1811門、坦克339輛、作戰(zhàn)飛機151架,大部分是非摩托化的步兵部隊。北非意軍編為第5集團軍(駐利比亞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第10集團軍(駐利比亞東部昔蘭尼加)。隨著法國投降,意軍抽調第5集團軍的部分兵力加強第10 集團軍,使其達到15萬人、1600門火炮、396輛坦克的規(guī)模,于1940年9月發(fā)動對英屬埃及的攻勢,但很快陷入停滯,原地固守。■意大利在二戰(zhàn)前的版圖(紅色)及戰(zhàn)時占領區(qū)(粉色)。1940年12月,英軍西部沙漠部隊發(fā)動“羅盤”行動,給意軍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第10集團軍的5個步兵師(第60、61、62、63、64步兵師)、3個黑衫軍師(第1、2、4師)和2個利比亞殖民地師(第1、2利比亞師)灰飛煙滅,超過13萬人被俘,整個昔蘭尼加落入英軍之手。意大利的北非領地岌岌可危,僅剩第17“帕維亞”步兵師、第25“博洛尼亞”步兵師、第27“布雷西亞”步兵師和第55“薩沃納”步兵師龜縮在的黎波里地區(qū)。此外,意軍利用從英軍攻勢下逃脫的數(shù)千殘兵重建了第60“薩布拉塔”步兵師。上述各師均為缺乏機動車輛的非摩托化師。■在1940年12月的“羅盤”行動中被俘的意軍官兵,在這次戰(zhàn)役中有13萬意軍成為俘虜。為了拯救盟友,希特勒派出精明狡黠的隆美爾中將率德軍部隊前往北非增援。1941年2月,在隆美爾乘飛機抵達的黎波里的同時,意軍也陸續(xù)調遣第132“阿里埃特”裝甲師和第102“特倫托”摩托化師加強北非駐軍實力,并將北非現(xiàn)有的幾個步兵師補充完整。1941年3月,隆美爾出人意料地發(fā)動攻勢,而意大利部隊在“沙漠之狐”的北非首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意軍第132裝甲師與編制不整的德軍第5輕裝師從內陸推進,意軍第27步兵師協(xié)同德軍第3摩托化偵察營沿海岸線進攻,收復了班加西。此后,隆美爾經常將德意部隊混合編組,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意大利部隊的戰(zhàn)斗力,彌補德軍兵力的不足。■在沙漠中發(fā)起進攻的意軍第132裝甲師的坦克群。隨著隆美爾在埃及邊境和托卜魯克要塞外圍止步不前,更多的意軍步兵師從后方填補到前線。1941年9月,德國非洲軍擴編為非洲裝甲集群,北非意軍的規(guī)模也再次擴大:圍困托卜魯克要塞的第17、25、27、102師組成意大利第21軍;裝備補充齊全的第132裝甲師和新抵達的第101“的里雅斯特”摩托化師組成機動軍;第55步兵師劃歸德國非洲軍指揮,在利比亞-埃及邊境駐防。意軍一線作戰(zhàn)部隊人數(shù)達到最高峰,約有66000人,約占北非意軍總數(shù)的50%,裝備也較為充足。意軍第101、102摩托化師分別擁有10809人和9040人,托卜魯克外圍的3個步兵師各有6500人左右,駐守埃及邊境的第55步兵師人數(shù)較多,有8854人。■1941年4月托卜魯克外圍的意軍機關炮陣地,陸續(xù)有4個意大利師投入對托卜魯克的圍困。然而,德意軍隊當面的英國軍隊實力增長得更快。1941年9月,駐埃及的英軍野戰(zhàn)部隊整編為第8集團軍,并于11月發(fā)動了“十字軍”行動,力圖擊退德意軍隊,解除托卜魯克之圍。經過十余天鏖戰(zhàn),補給幾乎斷絕的德意軍隊被迫后撤,向的黎波里塔尼亞做深遠退卻。圍困托卜魯克的4個意大利師在后衛(wèi)戰(zhàn)斗中損失慘重,意大利機動軍也在與英軍裝甲部隊的連番激戰(zhàn)中精疲力竭,最慘的是孤立于邊界的第55步兵師,遭到英軍包圍,補給斷絕,于1942年1月17日投降。北非意軍的作戰(zhàn)兵力從57800人急劇下降至24000人。■1941年12月的“十字軍”行動中,1輛英軍“十字軍”巡洋坦克從1輛被擊毀的德軍IV號坦克旁駛過。1942年1月30日,非洲裝甲集群升級為非洲裝甲集團軍,隆美爾幾乎獲得了對全部意大利前線部隊的指揮權,意大利機動軍也在3月改稱為第20摩托化軍。在春夏之交戰(zhàn)事平靜之際,德意軍大幅調整編制,以求更加適應北非的自然環(huán)境和作戰(zhàn)需求。意軍高層制訂了1942年非洲型(簡稱AS42)作戰(zhàn)師編制,涉及裝甲師、摩托化師和步兵師的改編,主要變化是大幅強化了步兵火力和增加機動車數(shù)量,但人數(shù)有較大程度的縮減。然而,由于軸心國軍隊糟糕的補給狀況,大部分意軍部隊的實力都未能達到AS42的標準,各個步兵師尤其缺乏人員與裝備。■在1942年的攻勢中,意軍步兵向英軍陣地發(fā)起沖鋒。在第55步兵師毀滅后,意軍將重建的第60步兵師派往前線填補空缺,并將駐守的黎波里的意大利第10軍也劃歸隆美爾指揮。由于裝備缺口太大,意軍第102摩托化師只能改編為北非型步兵師。同時,意軍又向北非派出第二個裝甲師,即第133“利托里奧”裝甲師,由于各種條件限制,該師只能暫時留在的黎波里做適應性訓練。意軍在前線的裝甲師和摩托化師只能達到滿編狀態(tài)80%的實力,各個步兵師只有編制60%的兵力和50%的運輸車輛,火炮和其他裝備也缺編嚴重。在1942年5、6月的加扎拉戰(zhàn)役中,幾乎每支德意軍隊的兵力都在銳減,情況最糟的意軍第60步兵師僅剩大約3500人、35門反坦克炮和18門野戰(zhàn)炮的實力。但是,意軍各師仍盡心盡力地完成隆美爾交付的各項任務,并最終攻克了托卜魯克。■這幅畫作表現(xiàn)了1942年6月的加扎拉戰(zhàn)役中奮力作戰(zhàn)的意軍第27步兵師的士兵們。托卜魯克是“沙漠之狐”神話的頂點,隆美爾因此晉升為德國最年輕的陸軍元帥,得意忘形的他不顧德意部隊極度疲憊、亟需休整的事實,繼續(xù)揮師東進,攻入埃及,攻克馬魯特港,此時前線距離補給基地已經超過上千公里,德意軍隊的補給危機日益嚴重,部隊大幅減員,平均每師僅有一兩千人。最終,非洲軍的銳氣在阿拉曼耗盡,在屢攻不克后隆美爾被迫轉入防御,將摩托化部隊撤到后方休整,由意軍第10、21軍的步兵堅守前沿。■北非戰(zhàn)場上的意軍81毫米迫擊炮陣地。7月10日晨,英軍動用數(shù)百門火炮狂轟意軍第60步兵師的陣地,隨后澳大利亞第26旅向意軍發(fā)起白刃沖鋒,新近抵達的意軍尚未構筑工事,被兇悍的澳軍徹底碾壓,陣地被突破,直到最后關頭才被德意裝甲部隊的反擊所挽救,但第60師僅剩2個步兵營和3個炮兵營,兵力不足1200人,25門火炮。英軍又持續(xù)進攻多日,大量消耗了德意軍隊的兵力,隆美爾只能勉強守住戰(zhàn)線,所幸英軍攻勢停止才得到喘息之機。7月25日,意軍最終撤銷了第60步兵師的番號。隆美爾打算在8月底發(fā)動新的攻勢,德意軍隊利用一個多月時間補充兵力,意軍也向北非增派了4個師,包括第80“拉斯佩齊亞”步兵師、第16“皮斯托亞”摩托化師、第136“青年法西斯”步兵師和第185“閃電”傘兵師,其中“閃電”師是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裝備訓練都優(yōu)于普通意軍步兵師,被配屬于意軍第10軍,其余三個師留在后方作為預備隊。■1942年7月被澳軍俘虜?shù)囊廛娛勘獾剿焉?,他們來自?0步兵師。第二次阿拉曼戰(zhàn)役前夕,北非意軍總兵力為12.8萬人,其中前線部隊46000人,僅占36%。戰(zhàn)線南部的意大利第10軍包含第17、27步兵師和第185傘兵師,兵力16000人;戰(zhàn)線北部的意大利第21軍包含第25、102步兵師,兵力13600人;意大利第20摩托化軍處于戰(zhàn)線后方,包含第132、133裝甲師和第101摩托化師,兵力18500人。1942年10月23日,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8集團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攻勢,北非戰(zhàn)場迎來轉折性的巔峰決戰(zhàn)。經過兩周激戰(zhàn),隆美爾仍不能扭轉惡化的局勢,只好帶著僅存的摩托化縱隊開始撤退,而機動力不足的意大利步兵師被無情地拋棄了。第21軍的2個師彈盡糧絕,僅有軍部和少量部隊跟隨德軍撤退,大部被殲;第10軍則與非洲軍失去聯(lián)系,被機械化程度更高的英軍擊潰,全軍覆滅。“閃電”師承擔了艱難的后衛(wèi)任務,損失慘重,除600人被英軍俘虜外,僅有不足200人隨德軍傘兵撤退。■1942年10月第二次阿拉曼戰(zhàn)役中交戰(zhàn)雙方的兵力部署,可見軸心國一側頂在前面的大多是意大利部隊。
■這幅畫作表現(xiàn)了意大利步兵堅守陣地,抵御英軍進攻。
意軍步兵武器
北非意軍步兵的基本裝備自始至終沒有發(fā)生過太大的變化。意大利步兵最主要的單兵武器是卡爾卡諾步槍,主要為在M1891型基礎上縮短槍管長度的M1891/38型步槍,此外還有部分使用折疊刺刀的M38型卡賓槍和為阿爾卑斯山地部隊保留的老式M1891型步槍,因為原版步槍射程較遠,適宜山地作戰(zhàn)。意大利在1935-36年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中發(fā)現(xiàn),卡爾卡諾步槍使用的6.5毫米槍彈威力不足,于是在戰(zhàn)爭結束后改為采用7.35毫米槍彈,當意大利卷入二戰(zhàn)漩渦時,陸軍的槍彈換裝工作還遠未完成,因此北非戰(zhàn)場的意軍步兵只能同時使用兩種口徑的步槍。除了步槍外,意軍步兵也裝備少量沖鋒槍,理論上步兵班長應配備一支伯萊塔M1938型沖鋒槍,發(fā)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但這種武器產量很低,在普通步兵部隊較為少見。■二戰(zhàn)時期意大利步兵的武器及單兵裝備,左上方為三種型號的M35手榴彈,右側自上而下分別為布雷達M30輕機槍,M1891卡爾卡諾步槍,M1891/38卡爾卡諾步槍,M91/38卡賓槍,M1938沖鋒槍。
根據(jù)編制,意軍每個步兵班配備1挺布雷達M30輕機槍,一個步兵連編有12挺輕機槍,機槍彈藥與步槍通用,但大部分M30輕機槍都使用6.5毫米槍彈。意軍步兵營的支援火器為8挺重機槍和18門45毫米后裝迫擊炮,重機槍型號為布雷達M37型或菲亞特-列維里M1914/35型,這兩款機槍均使用8毫米槍彈。意軍步兵的團級支援武器包括6門81毫米81/14M35型迫擊炮和4門65毫米65/17M13型步兵炮(即口徑65毫米,17倍徑)。意軍十分缺乏反坦克武器,精銳的神槍手步兵偶爾能得到少量各種型號的反坦克步槍,主要是索羅通S-18/1000型20毫米反坦克步槍,意軍普通步兵單位不會專門配發(fā)反坦克武器,至多分配一些反坦克地雷或手雷。■射擊中的意軍菲亞特-列維里M1914/35型重機槍。
■兩名意大利神槍手步兵操縱1門20毫米反坦克步槍。
北非意軍大量配發(fā)手榴彈,除了少量一戰(zhàn)遺留的舊貨外,主要使用M35卵型手榴彈。這種手榴彈由三個廠商生產,雖然制式名稱一致,外觀卻各不相同,但外表都涂以紅漆,因此得到一個十分霸氣的外號:“紅魔”手雷。意大利手榴彈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戰(zhàn)場消耗,因此意軍在實戰(zhàn)中使用更多的是德制M24型木柄手榴彈。■三種不同廠家生產的M35型手榴彈,自左向右分別是布雷達、奧托和斯瑞科姆的產品。
眾所周知,德國非洲軍的步兵武器性能優(yōu)良,久經戰(zhàn)場考驗。意軍的步兵武器相比之下要遜色得多。意大利在向英法宣戰(zhàn)時,陸軍正處在裝備更新?lián)Q代的重要節(jié)點,倉促的參戰(zhàn)讓意大利軍隊遠未做好準備,前文所述意軍步槍型號與子彈口徑的混亂就是其糟糕戰(zhàn)備情況的真實縮影。雜亂無章的裝備情況使得意軍捉襟見肘的后勤狀況雪上加霜。一位意大利軍官曾經抱怨他的部隊子彈口徑太多,接收補給時總是發(fā)現(xiàn)子彈與武器不匹配,而用來打開彈藥箱的撬棍只有一把,還被阿拉伯人偷走了。這些怨言在網絡上以訛傳訛,最終變成“意大利人沒有撬棍打開彈藥箱,于是向英軍投降”的著名段子。段子是假的,意軍步兵武器的蹩腳卻是真的。■意軍第25“博洛尼亞”步兵師第40步兵團的輕機槍射手及其裝備。
在北非戰(zhàn)場高溫多沙塵的自然環(huán)境下,即使精良的德軍武器其性能和使用壽命也會大打折扣,如不悉心保養(yǎng)就會無法使用,意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尤其是作為班組支援武器的M30輕機槍特別麻煩,槍身上遍布突起和孔洞,使用非常不便,沙塵極易浸入,造成故障,以至于在北非戰(zhàn)場上這款輕機槍的火力僅相當于半自動步槍。■意軍6.5毫米布雷達M30型輕機槍及其彈藥包。
當然,意軍的步兵武器也有一些閃光點,比如“紅魔”手雷采用碰炸引信,只要拉開保險,扔出去碰到障礙物就會爆炸,而不像德國木柄手榴彈那樣有可能被敵人扔回來?!凹t魔”手雷的鋼絲破片套設計也十分新穎。意軍步兵的支援武器數(shù)量與德軍步兵相比有較大差距,但每營編制的18門布里西亞M35型45毫米輕型迫擊炮能給敵軍步兵構成巨大威脅。這款特殊的武器從后方裝彈,裝填手配有專用胸墊,以臥姿反復裝彈。45毫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只有530米,但是射速高達8~12發(fā)/分,操作熟練的炮手甚至可以達到18發(fā)/分。當意軍集中45毫米迫擊炮對前沿進行急速射擊時,能夠有效壓制敵軍的集團沖鋒。此外,45毫米迫擊炮彈與“紅魔”手榴彈的大部分構件相同,必要時可以直接當作手榴彈使用。■意軍步兵的小砸炮:布里西亞M35型45毫米輕型迫擊炮,其炮彈也可當作手榴彈使用。
意軍步兵編制
在1938年的整編后,意大利陸軍的標準步兵師為所謂二進制師,因為其基干力量為兩個步兵團,而同期其他國家的步兵師多為三個步兵團。除了步兵團外,意軍步兵師還編有一個炮兵團、一個迫擊炮營、一個反坦克炮連、一個工兵連、一個通信連以及其他支援單位,按照1940年的編制表,意軍步兵師滿編員額為12979人。從1940年3月開始,大部分意軍步兵師會增編一個兩營制黑衫軍團,總員額增加到14300人。■二戰(zhàn)前準備接受檢閱的意大利步兵隊列。
一個典型的意軍步兵團編有三個步兵營,每營三個連,編制員額3013人,但個別團會加強到五個營。根據(jù)編制每個步兵團裝備24挺重機槍、108挺輕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54門45毫米迫擊炮和4門65毫米步兵炮。步兵師屬炮兵團編制偏小,編有三個炮兵營,36門火炮,其中2個挽馬制炮兵營,分別編有12門100毫米榴彈炮和12門75毫米榴彈炮,1個馱馬制炮兵營,裝備12門75毫米榴彈炮。在戰(zhàn)時還會加強一個裝備8門20毫米高射炮的摩托化防空分隊。意大利軍隊的野戰(zhàn)火炮大多過時,而且普遍依賴畜力機動。師屬迫擊炮營裝備18門81毫米迫擊炮,師屬反坦克連裝備8門47毫米反坦克炮。■守衛(wèi)在沙漠陣地上的意大利神槍手步兵的炮手們,他們操縱1門47毫米反坦克炮。
在得到黑衫軍團的加強后,一個意大利步兵師的主要火器包括270挺輕機槍、80挺重機槍、126門45毫米迫擊炮、30門81毫米迫擊炮、8門20毫米高射炮、24門47毫米反坦克炮、8門65毫米步兵炮、24門75毫米榴彈炮和12門100毫米榴彈炮。但是,意大利步兵師十分缺乏摩托化裝備,全師僅有80輛機動車和71輛摩托車,另有153輛自行車,還有資料稱裝備45輛超輕型坦克。■使用布雷達M30型輕機槍的意軍神槍手步兵。
意大利陸軍的摩托化步兵師與普通步兵師的編制有所不同,下轄兩個摩托化步兵團(每團下轄兩個營,1988人)和一個神槍手步兵團(1654人)。神槍手步兵是意大利軍隊中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精銳輕步兵,而且是獨立于步兵,自成體系的兵種,只有身體素質優(yōu)良且文化水平較高的士兵在通過嚴酷的考驗后才能加入神槍手步兵的行列,其標志就是頭盔右側的黑色鷹羽。神槍手步兵團下轄兩個摩托化步兵營和一個摩托車營,并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反坦克炮和高射炮,雖然人數(shù)僅為普通步兵團的二分之一強,但火力和機動性都更好。意大利摩托化師的支援部隊包括一個炮兵團、一個機槍營和一個工兵營及其他單位。意軍摩托化師的編制員額為10500人,裝備168挺輕機槍、90挺重機槍、56門45毫米迫擊炮、12門81毫米迫擊炮、12門47毫米反坦克炮、24門75毫米榴彈炮和12門100毫米榴彈炮。相比普通步兵師,摩托化師裝備較多的機動車輛,擁有531輛乘用車、1170輛卡車和48輛牽引車。■一位神槍手步兵部隊的摩托車手的特寫照片,其防暑帽右側佩戴著黑色羽毛,摩托車頭上架著1挺M30輕機槍。
在1940年時北非意軍中還編成2個利比亞師,即以當?shù)卣髂嫉耐林勘鵀橹鞯闹趁竦貛煛@葋啂熅幱袃蓚€步兵團,每團下轄三個營和一個裝備4門65毫米步兵炮的炮兵連,支援單位包括一個炮兵團、一個反坦克炮連和一個工兵營。利比亞師編制員額為7400人,其中900人為意大利人,裝備24門65毫米火炮、12門75毫米榴彈炮、12門100毫米榴彈炮和8門47毫米反坦克炮。此外,意軍在北非還部署了大量獨立的營連級單位,如擔負邊防任務的邊境衛(wèi)隊、機槍營等等,用于保障運輸線安全并維持殖民統(tǒng)治。■1940年北非意軍士兵群像:1為第64步兵師第64炮兵團的列兵,2為第2利比亞師的土著士兵,3為第2黑衫軍師第231團的軍士。
1942年春夏,北非意軍為了提高現(xiàn)有作戰(zhàn)師的火力和機動性,進行了編制改革,產生了新的1942型北非師(AS42),主要是強化步兵火力和增加機動車輛數(shù)量,采用新編制后各師員額數(shù)量大幅較少,但摩托化程度明顯提升,火力密度也更高。按照AS42編制要求,新型北非步兵師有6942人,裝備238挺輕重機槍、72支反坦克槍(20毫米或25毫米)、18門81毫米迫擊炮、72門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60門各型野戰(zhàn)炮,配備359輛機動車輛;摩托化師有6671人,裝備136挺輕重機槍、36支反坦克槍、18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60門各型野戰(zhàn)炮,配備828輛機動車輛,增編一個中型坦克營(裝備52輛M13/40或M14/41型坦克)和一個裝甲偵察營(裝備47輛AB41裝甲車或L6/40輕型坦克)。神槍手步兵團的摩托車營改為裝備81毫米迫擊炮、20毫米高射炮的重武器營,另增設一個摩托車連。此外,部分北非師的炮兵團還會增加一個編有12門德制88毫米高射炮的高炮連。由于物資短缺,北非意軍各師很少能夠達到新的編制標準。(未完待續(xù))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