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刀鋒》引《迦托-奧義書》道:“人很不容易越過刀鋒,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nbsp;
《莊子》養(yǎng)生主篇庖丁解牛的故事路人皆知。用來解《刀鋒》大材小用了。
庖丁的刀鋒是“無厚”,那就是相當鋒利了。而且別人一月或者一年換把刀,而庖丁十九年才換把刀?!傲尖覛q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刀刃若新發(fā)于硎”,解了上千頭牛,刀口還跟新磨刀的一樣。原因初看是技,庖丁的技術水平很高。
但這個是表象,重要的是庖丁知“道”。 “臣之所好者道,進乎技矣?!?nbsp; 道和技是一個互相促進的。了解了道,經(jīng)過理解和實踐,反復的失敗和總結,三年有成。“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最后,從道-技的全面提升后,到了“養(yǎng)”,是為《莊子》養(yǎng)生主篇的內涵,“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矣”,好的技和道,本身就是一種養(yǎng),所以有“以牛養(yǎng)刀”之語。庖丁的養(yǎng)還在于神,“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成功的喜悅來源于對道和技的自信,但一個“藏”字,消解了傲慢和驕傲。“善刀”需要鼓勵,需要激勵,但來自自身,而不是外在。
道-技-養(yǎng)-道 構成了循環(huán),養(yǎng)刀如養(yǎng)生,《養(yǎng)生主》開篇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有生之年,追求無生之知是徒勞的?!?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善惡在一念之間,來源于自己對道的長久積累和認識。“刀鋒”在這里變成審判日了,得救需要長久的修行。上文的庖丁練習花了三年,才三年前的決定花了半輩子。
養(yǎng)生的意義,“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刀鋒可以是實的,可以是虛的,可以是考驗,可以是教訓。越過這個刀鋒,才能養(yǎng)生。
這就是庖丁解牛和刀鋒。
作者:屢空
思去想來,這幾年年末自己都是很想去寫一些東西,但每每到最后卻難以成章,除了不愿把玻璃心的矯揉造作向外人道之外,工作后的生活終究是乏善可陳的。唯一的值得慰藉的,就是家人的陪伴和書籍。雖然似乎有些裝X,但工作后我還是保持了讀書的習慣(大概每年10本,考慮到異常忙碌的工作,這個量已經(jīng)不錯了o(╥﹏╥)o),甚至會去看唐詩、宋詞的賞析,去看一些歷史類的專業(yè)書籍或藝術類的書籍。但在之前毛姆的作品我是不敢去觸碰的,因為光是聽說《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像我這種和“工作有緊張關系”的人,怕會忍不住辭職回家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召喚自己,但這種力量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連我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覺得一個人要去相信一些不太現(xiàn)實的東西,就和《一個人的朝圣》中老人相信只要能徒步去看望Penny,Penny就可以從癌癥中康復一樣。對現(xiàn)在的生活我很難說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滿足感,很清楚自己走在一條庸俗的道路上。趁這段閑暇時間,終于看了《月亮與六便士》《刀鋒》,竟得到了些許啟示?!?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一把刀的鋒刃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迦托-奧義書》。那到底什么是不容易越過的“刀的鋒刃”,誰是“智者”,什么又是“得救之道”呢?
一. 刀的鋒刃
拉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美國的戰(zhàn)斗英雄,翩翩少年,放棄了去大學深造的機會,也放棄了去金融公司賺大錢的機會,反而去探求世界為什么會有“惡”存在?他追尋答案的方式也足夠的特殊和精彩,他雖然沒有上大學,卻去大學聽課,沒有限制地去看各種書籍;他認為體力上的修行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去英國當?shù)V工、去德國農場摘果子;他想去希臘,卻又去了修道院和傳教士一起生活,后來竟在機緣巧合之下去印度拜師學道;他放棄了所有財富,孑然一身回到美國當出租車司機。拉里一路追尋,是想越過他那把惡的“鋒刃”,去探求的“惡”的本質,最后得到的是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尋得“得救之道”。
當我們在工作中消磨絕大部分精力,放棄自己的愛好,追求更優(yōu)越的生活時,是否會陷入一種不知所為的麻木的感覺?!耙粋€人應當工作。他生到世界上來就為的這個,他就是這樣造福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工作,并以自己勤勞的雙手為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生活,這就是一種稀松平常的人生,也是大都數(shù)都可以看到好處的人生,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就一定是值得過的人生,更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人欲望的無限和生命的有限存在著天然矛盾,這才讓我們搞清楚自己想過的人生顯得那么的重要。每個人都要面對這把“鋒刃”,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敢于去面對它,更遑論越過它。人要面對真實的自己是很困難的,有些時候不去對自己真實,僅去符合社會的既定標準也許是生活的“捷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去爭取符合世俗意義的“成功”,這樣的目標是實實在在的,摸得著的。但這樣的目標也是有它的局限性的,當你將自己的幸福全部依托于外物和外界的評價標準時,你可能無法承受失去一切外物和外界評價時的痛苦,就像《刀鋒》中格雷在經(jīng)濟危機中失去一切后患上無法解釋的疾?。患词鼓隳軌虺惺?,身而為人確未曾體驗過超出物外的滿足感和喜悅,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刀的鋒刃很難越過,但越過后風景是精彩的,選擇捷徑可能很簡單,但也錯過了在夢中驚醒的喜悅與幸福。
二. 智者
智者是誰?在我看來智者是想越過刀鋒的人,因此僅有智者才會去尋找“得救之道”。書中的艾略特是沒有這樣的煩惱的,在他眼中沒有什么比頭銜、血統(tǒng)和財富更重要的了,他是真正用生命在Party的人,在去世的最后一刻竟然仍糾結于Party沒有被邀請,規(guī)劃著在棺材里面應該穿什么樣的華服;“這來于一種狂熱的浪漫思想,這是他在那些庸碌的小小法國公爵身上濺到當年跟隨圣路易島勝地區(qū)的十字軍戰(zhàn)士,在裝腔作勢,獵獵狐貍的英國伯爵身上見到他們在金錦原石峰亨利八世的祖先,跟這些人在一起,她覺得就像生活在天地廣闊得應用古代一樣,我想他翻閱戈沙年鑒時,看見一個姓氏接著一個姓氏地使他回想起年代悠遠的戰(zhàn)爭,史冊上的攻城戰(zhàn)和著名的決斗,外交上的詭詐和王侯們的私情,他的心就會熱得跳起來,總而言之,這就是艾略特”。盡管他是書中“我”忠厚的朋友,但“我”也同樣不吝以戲謔的方式去祭奠他可笑而荒唐的一生,“他參加過那么多的宴會,曾經(jīng)和所有那些親王、公爵、伯爵廝混過,現(xiàn)在都毫無道理了。他們已經(jīng)忘記他了”。
拉里是另外一個極端,盡管“我”這樣的俗人是沒辦法做到和他一樣去歐洲“晃膀子”,但心里的欣賞已經(jīng)躍然紙上了,“有些人對知識有種無所為而為的欲望。這不是什么下流的欲望”,“我”對拉里的經(jīng)歷和故事是那么渴求,以至于“我”每次去紐約都會留意出租車司機,盼望和拉里有再一次相遇。
人在得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可能不會去思考意義的,因為得到本身就是結果,是我能看到的意義;人在失去的時候,看不到“結果”的意義,才可能更加深入地去想其中的意義,就如拉里在戰(zhàn)爭失去自己的戰(zhàn)友時,他才開始想到去追尋“惡”的存在。而每個人的人生終究是要失去的,會失去財富、朋友、父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切的事物終將歸為沒有目的。古希臘的神話和悲劇中,時常會去感慨生命的消逝,去歌頌永恒的神性,英雄的偉大品格是古希臘創(chuàng)作者們認為的永不消逝的神性,是人最接近于神達到永恒的狀態(tài)。書中印度的智者告訴我們善與惡也是永恒的神性,每一個人都會去渴求下一世的輪回,宗教的釋義也許是我們的生命歸宿之一,就連艾略特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接受了主教的祝福,這都是藝術或者宗教給超出生命范圍之內的事物賦予的意義。當然智者不一定是有皈依的宗教,就像在波恩的神父告訴拉里的“具有宗教性的人”,即使沒有皈依的宗教,上帝也會自有他的安排賜予恩澤,在一個合適的時刻和上帝相遇。這樣說似乎讓我們心里更好受一些,因為作為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的我們才可能有“得救之道”。
三. 得救之道
書中最后拉里和“我”的對話太過晦澀,不論天主教還是印度教或指向神秘主義對于我們都太過陌生,若不去看文字中間的邏輯,僅就其中的對話也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建議。
拉里說“我認為一個人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彼蔡岬搅怂约悍绞?,“回美國,生活。不急躁,對人隨和,慈悲為懷,丟掉一個我字,不近女色”。考慮到不近“女色”、“男色”對于我們太過困難,不急躁,對人隨和,慈悲為懷,丟掉一個我字似乎更具有可參考性。按現(xiàn)在最流行的說法,要學會和時間做朋友,要想在一個領域內做到專業(yè)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一絲一毫的進步都是在細碎的時間內累計的;想要一蹴而就地改善生活的狀態(tài)也是絕無可能的,與其焦慮,不如去享受生活片刻的樂趣,它可能是大夏天吹著空調吃著西瓜看著《奇葩說》,也可能是熬夜加班的辦公室里面和同事打趣的玩笑,也可能是和朋友們圍坐在火鍋幫大聲聊著各種八卦。對人隨和,慈悲為懷,更多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原諒別人的愚蠢,也原諒自己的愚蠢;原諒別人的無知,也原諒自己的無知。最重要的是丟掉一個“我”字,考慮事物不要僅從我自己出發(fā),不去執(zhí)意苛求“我”能夠得到什么 ,也不用去焦慮我是否真的得到答案,就同拉里說的人生的意義其實很多人已經(jīng)回答了很多答案了,我們可能已經(jīng)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了。超出“我”的范疇和局限去欣賞世界,我似乎也和拉里有著似曾相識的體會,那是我6年前在巴黎的孚日廣場,夕陽西下,陽光也把周圍的建筑打著金亮;老人們坐在廣場公園的椅子上,安詳?shù)叵蚯巴?,年輕人們則圍坐在草地上享受著陽光最后的沐浴,有些情侶毫無顧忌的親吻起來,但一點都惡心做作;有些人躺在草地上看書,任由肌膚和草地親密接觸著;還有朋友們的聚會聊天,他們拿著酒杯坐在草地上對飲,藍色的天空、白云、地上笨笨亂跳的鴿子、旁邊的畫廊、酒吧餐廳和路人都成為了他們的背景。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發(fā)自心底的對美好的贊嘆,這似乎就是拉里所說的“世界的美使我陶醉了。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快意,這樣超然物外的歡樂”。
最后很喜歡書中的這首詩,送給大家: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