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古稱涼州,也叫西涼。后來河西走廊一帶先后建立幾個國家,都稱涼國,國號大涼。這里說一說,統(tǒng)稱涼國。
晉惠帝時公元301年,漢族人張軌為涼州刺史兼護羌校尉。中原永嘉大亂,張軌收浪民,護王室。張軌死。其子張寔繼任涼州刺史。西晉滅亡后,涼稱晉年號,但同時向數(shù)國稱臣,并代代世襲,成為北方一個并不屬晉的割據(jù)政權(quán)。公元354年,涼國宗張祚稱帝。改元和平。最后一個皇帝張?zhí)戾a,被迫投降前秦苻堅,后歸于晉,封歸義侯。如果自張軌算起,則此涼國共傳九主,歷時七十六年。歷史上稱此涼國為前涼國。前涼國都城在姑臧即今武威,最興盛時,疆域有今甘肅、及新疆、青海、內(nèi)蒙各一部分。
前秦時,氐族人呂光漸有甘肅地區(qū)。前秦因淝水戰(zhàn)?。?83年)而漸漸瓦解。他占據(jù)姑臧,于公元386年自稱大將軍、涼州牧。到公元389年又自稱三河王,再改為天王。統(tǒng)治范圍包括甘肅西部及新疆、青海、內(nèi)蒙各一部分。公元389年,呂光死,后涼內(nèi)亂。公元403年,后涼降于后秦。后涼立國僅十幾年。
就在呂光之時,有一支鮮卑族漸漸控制了甘肅西部與寧夏一部,人稱河西鮮卑。河西鮮卑的禿發(fā)烏狐在樂都(今屬青海)建立政權(quán),也稱涼國,史稱南涼。南涼后附于呂光。建國時間從397年到414年,僅十幾年。
與南涼同時,匈奴人一支建立涼國,都城在張掖。建國者叫沮渠蒙遜,史稱北涼。有人說北涼建國始于段業(yè),蒙遜之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yè)于公元397年稱涼州牧,改元神璽。401年沮渠蒙遜誣男成造反,起兵滅段業(yè)而自立。公元412年遷都姑臧即今武威,稱河西王。433年沮渠牧犍繼位,439年降于北魏。北涼滅亡。北涼滅亡后,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無諱西行至高昌,又在高昌建立政權(quán),直到公元460年,高昌北涼被柔然國所滅。
北涼段業(yè)時,李暠任敦煌太守。他自稱中漢將軍李廣之后,于公元400年自稱涼公,改元建初,正式立國。史稱西涼。西涼政權(quán)先都敦煌,后遷至酒泉。歷時二十一年,在公元421年為沮渠蒙遜所滅。
涼國均在甘肅一帶,前后有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五個政權(quán)都是十六國之一,一般上把高昌北涼不計入十六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