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結(jié)局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菩薩蠻公元220年,當了31年傀儡的漢獻帝被廢,漢朝正式滅亡。對漢代的滅亡,有各種解釋。漢代不禁止土地兼并,隨著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成為佃農(nóng),給地主繳納十分之五的田租,國家租稅雖輕亦無濟于事,因此到朝代后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漢武設(shè)立內(nèi)朝,削弱丞相之權(quán),為外戚和宦官之權(quán)勢大張埋下了禍根,到東漢后期遂不可遏制,朝政一團黑暗。漢代的地方行政長官本來權(quán)限就很大,賴有中央派出的刺史監(jiān)督,但東漢光武帝為節(jié)省來回費用,竟下令刺史不必進京報告,坐鎮(zhèn)地方即可,離心勢力從此惡性滋長。當然還有偶然的因素。東漢從和帝到靈帝,沒有一個皇帝活過三十六歲,連續(xù)九個皇帝平均壽命不足二十年,在位不足十二年,沒有一個王朝經(jīng)得起這樣折騰的。然而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在漢末桓、靈帝時,王綱解紐,宦官專權(quán)?!逗鬂h書》寫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敷公卿,裁量執(zhí)政,鯁直之風,于斯行矣。”在野的處士,在朝中下級官吏和太學生,為了維護儒家理想中的君主政治,聯(lián)手奮起反擊。太學生們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學生請愿運動,中下級正直官吏則在此鼓舞下打擊宦官及其親朋。雖然這些人(時稱黨人)一次又一次遭到打擊、驅(qū)逐和殺害,卻前赴后繼,社會輿論則向他們一邊倒,黨人的領(lǐng)袖張儉被官府追殺外逃途中,許多人冒死掩護,成百人受牽累而破家滅族。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為漢代人勵志敦行的品格添上了濃墨重彩的最后一筆。而漢的武力依然不可輕視。東漢末年,羌族為患,護羌校尉段颎率領(lǐng)輕騎窮追猛打,出塞二千余里,大小戰(zhàn)一百八十次,斬殺三萬八千余人,徹底平定了東西羌的叛亂,漢軍僅戰(zhàn)死四百余人。公元170年,在黃巾軍橫行中原、帝國風雨飄零之際,西域的疏勒國反叛中央,涼州刺史孟佗立即發(fā)兵征討,據(jù)《曹全碑》記載,這次遠征疏勒王“面縛歸死”。有史學家感嘆:“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漢的雄強,其流風余緒一直延續(xù)到三國。漢家三分后,周邊的民族依然不能與之對抗:曹操北征烏桓,觀滄海而還;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孫權(quán)派甲士萬人浮于海,東渡臺灣。三國時期,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其慷慨激昂之氣,千載之下,仍然令人神往。自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到公元220年獻帝被廢,除去中間王莽的短暫篡權(quán),漢統(tǒng)治中國超過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統(tǒng)一王朝。即使把后期董卓入洛陽、漢朝皇帝名存實亡的年份都去掉,漢代在歷代統(tǒng)一王朝中還是享有最長的國祚。歷史上每當群雄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的時候,漢總是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旗號。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稱王,都以漢為國號,以漢高祖后嗣自居。最后一個漢政權(quán)出現(xiàn)在1360年,四年以后被朱元璋所滅,這時,離漢朝滅亡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漢的滅亡,不是簡單的一個朝代的更迭,而是一種精神的遠去。在董卓焚燒洛陽的沖天大火中,在五胡亂中華的遍地狼煙中,在魏晉名士縱情背俗的清談中,在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蒙蒙煙雨中,中國的原生文明結(jié)束了。中國原生文明的結(jié)束,也是華夏民族少年時代的結(jié)束。漢代滅亡之后,經(jīng)過短暫的魏晉統(tǒng)治,五胡十六國隨后而來,中原漢族十不存二,長安人口曾減少到不足百戶,漢族在北方一度成為少數(shù)民族。與此同時,中國文明對以佛教為代表的印度文明進行了深度吸收,佛法大興。到了隋唐,由于胡漢血統(tǒng)的混雜和中外文明的嫁接,華夏民族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中原古音卻已不可覓。宋代“郁郁乎文哉”,思想界頗有創(chuàng)造,工商和技術(shù)異峰突起,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了漢唐的氣魄、事功精神和社會組織力,文明精致而內(nèi)斂,趨于虛偽、畏縮和病態(tài)。至于明清,君主專制登峰造極,整個民族的思想裝入牢籠,士大夫廉恥喪盡,人民茍且偷生,社會一盤散沙,世事糜爛以至不可收拾??梢哉f,漢代滅亡以后,中國充滿生命力的原生文明即一去不復(fù)返了。中國的原生文明是深沉厚重的。如黃土高原之廣闊,如九曲黃河之綿長,如黃鐘大呂之鏗鏘。大禹“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渟水致之海,而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於會稽”。周的早期艱苦卓絕,一直在戎狄環(huán)伺之中戰(zhàn)斗、遷徙、生存。各個主要諸侯國的創(chuàng)業(yè)也備極艱辛。姜子牙封于齊國,四方不定,只好“夜衣而行,犁明至國”,總算從萊人手中保住了封地。楚國在南方的濕熱瘴癘之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秦人則是被迫離開故土,在西部的荒原上與戎狄殊死搏斗才站穩(wěn)了腳跟,幾代先王戰(zhàn)死疆場。這種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史,無疑在華夏先民的精神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天命靡常,惟德是依”,作為一個有深刻歷史意識的民族,眼見著多少諸侯方國的興衰存亡,更使人誠惶誠恐。周滅商以后,沒有絲毫勝利者的洋洋自得,反而充滿了敬畏和誡懼。翻開一部《尚書》,到處是自省、自責和告誡?!吨軙ふ僬a》中,召公向周成王講:“我不可不監(jiān)于有夏,亦不可不監(jiān)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薄吨軙た嫡a》是周公封康叔時的誥詞,全文中有六段以“王曰嗚呼”為發(fā)端之詞,最后告誡“惟命不于常,汝念哉!”周公的深憂遠慮,可見一斑。漢朝是在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殷鑒不遠,天日昭昭,所以漢代皇帝的詔書多懼詞,深怕無德不明,唯恐下情不上達,居滅絕之中而不自知。整個漢代,有庸主而無暴君,皇帝小心謹畏,多能蒙業(yè)而安。漢武帝更化改制,勞師遠征,在有人看來純粹出于好大喜功,但是他自己的解釋似乎更為合情合理:“漢家庶事草創(chuàng),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他對太子說:“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這種無時不在的憂患意識,使整個民族不崇尚浮華,不流于逸樂,有一種極為深遠的眼光,極為質(zhì)樸的性格和極為堅韌的力量。中國的原生文明又是剛健進取的。中國的遠古神話充滿著強烈的英雄氣息,有人這樣寫道:“伏羲、神農(nóng)、黃帝、炎帝,或創(chuàng)世紀,或創(chuàng)文明,或拓大荒,或開民智,或奮身為天下先,或舍身為天下法。鯀與大禹父死子繼,以身濟世,拯民黎于水火,蚩尤共工九死不悔,雖失敗而壯志不屈,天地為之崩陷。夸父逐日,體現(xiàn)了對于神靈的藐視。而精衛(wèi)填海,則表現(xiàn)了對宿命的不馴?!鄙檀?,商湯在沐浴之盤上刻銘自警:“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于周,“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敝軠缟讨?,即用分封方式,一路沿黃河下游東進,一路沿漢水南下,積極進行軍事殖民,國勢繼續(xù)擴張。各個主要諸侯國也有這種精神。楚國從荊山上的小國起步,發(fā)揚蹈厲,愈挫愈奮,先是席卷江漢平原,繼而囊括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直到達波濤蕩漾的東海。秦國自開國以來,歷代君主朝乾夕惕,前赴后繼,各級官吏兢兢業(yè)業(yè),累日積勞,以富國強兵為目標,連續(xù)幾個世紀不斷向外開拓。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掃平六國、一統(tǒng)四海之后,也絲毫沒有懈怠,而是筑長城,修馳道,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到了西漢,中央政權(quán)繼續(xù)保持攻擊態(tài)勢,定都于西北前線,通西域,克朝鮮,伐交趾,征西南夷,在秦的基礎(chǔ)上,又將疆域擴大了一倍多。中國原生文明還是一種具有高度社會凝聚力的文明。在中華遠古時期,在嚴酷的大自然和你死我活的部落戰(zhàn)爭面前,一個氏族集團必須團結(jié)一致,“兄弟鬩于墻,共御外辱”,非此不足以自保,不足以圖存。周行封建,各諸侯尚處于小國寡民、華戎雜處的階段,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到春秋戰(zhàn)國,列國爭雄,四夷交侵,各國君臣民眾各安其位,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以保宗廟社稷,爭生死存亡?!对娊?jīng)·秦風》中這首詩反映的心態(tài)是很典型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到漢代,封建制度衰微,封建遺意尚存。呂思勉曾舉一例。漢景帝時,其子臨江王劉榮獲罪到長安受審,出發(fā)時軸折車廢。劉榮年少無功,封于臨江的時間也不長,但是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這種樸素的君民一體的感情,后世無有。漢代的太守作為地方長官,有權(quán)自己任用屬下,權(quán)力相當于不世襲的諸侯,上下臣屬“往往周旋于死生患難之間”。而就整個國家而言,天子有保民安邦之責,群臣有不辱使命之義,百姓有忠君報國之心,民族向心力極強。漢代政府撫恤鰥寡,人民盡忠盡責,全民共御外侮,頗有天下一家的氣象。對匈奴開戰(zhàn)之前,漢廷內(nèi)部雖然有激烈的爭議,但是一旦作出決策,所有人即不計前嫌,全力以赴。談起中國文明,后世中國人每每神往的是唐朝。歷來強漢盛唐并稱,兩個朝代均定都長安,疆域遼闊,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昌盛,聲威遠播。但是細究起來,兩者的精神氣質(zhì)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唐代是一個大有胡氣的朝代。不僅唐的皇室有胡人血統(tǒng),更重要的是,唐對外國文化的吸收,其廣度和深度是驚人的。如果說,漢代人對外來事物的吸收多限于實用領(lǐng)域(馬匹、農(nóng)作物等),其余的只是出于好奇和用于點綴的話,那么,唐代人則是兼收并蓄,完全沉迷于其中了。元稹詩云:“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咸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wù)樂?;瘌P聲沈多咽絕,春鶯囀罷長蕭索。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印度的佛學、醫(yī)學、歷法、美術(shù),中亞的音樂、舞蹈,西亞的襖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紛至沓來,中華世界從此面目全非。唐代宮廷十部樂中,除燕樂、清樂之外,全為外來樂曲。唐人大規(guī)模地穿戴異族服飾,蔚為時尚,以至于司法參軍無法捕捉“胡賊”。正是這種空前的胡漢文化的雜交,唐初的中國重新恢復(fù)了活力,大唐文化顯得大氣磅礴,異彩紛呈,燦爛奪目,甚至有點光怪陸離。在詩書樂舞全面成熟的背后,在長安酒肆的歡快嬉鬧聲里,在一片浮華和喧囂之中,生活的幸福和文化的創(chuàng)造似乎都到達了定點。這個民族已經(jīng)失去了深厚的內(nèi)在力量,失去了深沉的憂患意識,失去了雄強凝重的品格,失去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野性。待到“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代國勢即急轉(zhuǎn)直下。盛唐之音,迅速轉(zhuǎn)變?yōu)轭j喪、傷感和孤高的晚唐之調(diào),開宋代精神之先聲。所以,漢人武功遠勝唐人。漢代全民皆兵,唐代主要是府兵。漢的遠征軍基本上是華夏子弟,唐則多用胡兵番將。漢前有匈奴、后有西羌之亂,均漸次蕩平。唐最輝煌的軍事成就是大破突厥,但是突厥只是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其政治組織力與匈奴相去甚遠,到吐蕃、回紇興起,唐軍便束手無策,只能坐等敵人內(nèi)亂。終兩漢之世,漢帝國的都城從來沒有被異族攻陷過,這種情況在中國統(tǒng)一王朝的歷史上,除了短命的秦隋以外是絕無僅有的。而唐朝中后期有“京師三陷,天子四遷”之苦,為了平息安史之亂,甚至允諾回紇兵在長安洛陽縱兵搶掠作為報答。后來住在長安的回紇人以三百騎攻宮門,驅(qū)逐長安令,掠人子女,唐政府均忍氣吞聲。漢強,唐盛。漢質(zhì)勝于文,唐文質(zhì)彬彬。漢雄渾凝重,唐輝煌壯麗。漢如質(zhì)樸剛健的壯夫,唐如雍容華麗的貴婦。漢是初升的紅日,朝氣蓬勃;唐是正午的太陽,燦爛炫目。華夏民族在春秋戰(zhàn)國爆發(fā)出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在漢代進入全面開拓時期,氣勢恢弘。唐代借助外來文化的強烈刺激,再一次顯示出勃勃的生機和闊大的氣象??上?,這已經(jīng)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在今天西安市西北的咸陽原上,有九座西漢的帝陵。它們東自高陵縣,西至興平市,一線排開,綿延百余里。最東端是景帝陽陵,從東到西依次是高祖長陵、惠帝安陵、哀帝義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昭帝平陵。最西端是漢武帝的茂陵,這是漢陵中最大的一座。陵上密布蒼松翠柏,四周有功臣貴戚墓27座,那是一連串流傳至今的名字:衛(wèi)青、霍去病、金日磾、霍光、公孫弘、李延年、李夫人。。?!,F(xiàn)在,他們都長眠于地下,連同一個民族曾經(jīng)擁有的夢想、血性和榮光。斯人已逝,那盛大的功業(yè)、絕代的風華和宏偉的宮殿也隨之湮滅。公元237年,魏明帝下令宮官把殘存在漢長安城的銅器拆走,移到洛陽,其中包括漢武帝鑄造的高二十丈的捧露盤仙人。傳說宮官拆盤之后,金銅仙人潸然淚下。唐代詩人李賀為此寫下了著名的《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謹以此文紀念一個我們民族逝去的時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