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0
形不足者
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
補之以味
「柒柒說」
圖|網(wǎng)絡(luò) 文|柒柒
在我國金元時期有一位醫(yī)術(shù)高明的中醫(yī),非常擅長治療脾胃病,與同時期的其他三位大醫(yī)并成為“金元四大家”。
直到今天他的學術(shù)思想與著名仍然被我們中醫(yī)后輩推崇備至,他的名字叫做李東垣。
李東垣生活在金元時期,那時戰(zhàn)亂與自然災(zāi)害時常發(fā)生,很多百姓因此流離失所,生活艱苦,時常饑不飽食,脾胃病在那時成為了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
李東垣深感百姓疾苦,他總結(jié)出八個字:脾胃內(nèi)傷,百病由生。人的脾胃一旦受損,各種疾病便會趁虛而入。
所以,李東垣在治病的過程中尤其注重脾胃的調(diào)理,創(chuàng)立了調(diào)脾胃以治病的的名方,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健運脾胃、補益中氣的方子——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的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主要治療中氣下陷。
中氣就是脾胃之氣,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氣不僅身體輸送營養(yǎng)物質(zhì),還對臟腑的位置的維持有重要作用。
那么中氣下陷主要有哪些癥狀呢?
第一,中氣下陷的人脾胃功能比較差,胃口不好,消化也不好,吃一點東西就飽了,稍微吃的不合適就會不消化,胃里堵得慌,很長時間后打個嗝,還有飯菜的味道,還會經(jīng)常拉肚子。
因為胃主腐熟,脾主運化,就是胃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初步腐熟,脾再進一步加工,把有用的精微物質(zhì)運輸至各個臟腑、四肢、頭面,把沒有的糟粕運送至腸道,變成尿液和糞便排出。
如果脾胃之氣虛弱,那么胃主腐熟、脾主運化的功能減弱,胃腸運動無力,所以會導(dǎo)致胃口差、消化不良、甚至糞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
第二,中氣下陷的人經(jīng)常感到疲乏、身上沒勁,不愿意說話,整天懶洋洋的,就是我們所講的“少氣懶言”。
時間長了,還會有面色萎黃、頭暈、出虛汗等癥狀、類似于我們所說的低血壓、低血糖癥狀。
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將吃進去的食物進行消化加工,再把營養(yǎng)物質(zhì)運輸至臟腑、四肢、頭面,脾胃之氣虛弱,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能充盈頭面、四肢,所以會導(dǎo)致全身無力、面色五華,甚至頭暈、冒冷汗。
第三,中氣下陷的人會有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臟器下垂的癥狀。
因為脾主升清,脾氣不僅能把精微物質(zhì)上輸至心肺、頭面,這種上升的力量還對保持體內(nèi)臟腑的位置有托舉的作用。
在生活中,中氣下陷的人也比較常見,他們一般從事腦力勞動,或者平時比較喜歡刻苦鉆研,大多身形消瘦,與常年的勞心勞神損傷脾胃有關(guān)。
補中益氣湯為什么可以治療中氣下陷證癥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補中益氣湯的組成。
補中益氣湯:黃芪15g、人參(黨參)15g、白術(shù)10g、炙甘草15g、升麻6g、柴胡12g、陳皮6g、當歸10g、
黃芪是君藥,是最主要的藥,黃芪可以補氣,可以補五臟六腑之氣,尤其擅長補脾肺之氣,在治療氣虛的方子中必不可少。
《本草備要》中講黃芪“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脾胃一虛,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先絕。脾胃緩和,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 。
黃芪還有一個妙處,就是它藥效比較緩和,不像人參一般駿猛,它是緩緩地補,并且補氣守中有通,它進入到脾胃之后,緩緩地、柔和地流動,一點點得補,力道綿柔而穩(wěn)健。
人參,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好藥,大補元氣,不是小補,而是大補,但一味藥組成的獨參湯,就有回陽救逆之效,可見補氣功能之強盛。
如果說黃芪補氣猶如成年男人一般綿柔穩(wěn)健,人參就猶如血氣方剛的小伙子強壯霸道,很多人一吃人參就上火,所以換成藥效比較緩和的黨參,價格也比較實惠。
白術(shù),除了補氣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濕,是祛濕的神藥,仲景很多祛濕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術(shù),一切脾胃虛弱、痰濕困脾之癥都離不開它。
白術(shù)有一股很好聞的氣味,凡是帶有香味的藥都有醒脾的功效,白術(shù)還有帶有一絲絲甜味,甘味入脾,白術(shù)性溫,還有一定的燥性,脾喜溫喜燥,所以能夠燥濕健脾。
脾胃為后天之本,好比一個任勞任怨的搬運工,如果體內(nèi)濕氣太多,就會困住脾,讓它無力干活,而白術(shù)正好能夠把濕氣給排出,所以能夠健脾,督促脾更好地干活。
炙甘草味甘入脾,能補脾胃之氣,還有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可以將這些藥擰成一股繩,使勁兒往一處使。
升麻和柴胡,藥性是向上升的,加進去以后,整個方子配伍的藥力就往上走,用于氣虛不足導(dǎo)致的臟腑下陷。
古人告訴我們,上越必降氣,下陷必升舉。下垂、下陷之像,也是氣虛之像,像胃下垂、子宮下垂,這就好比汽車輪胎沒氣了,就會癟下來一樣。升麻和柴胡就是給車胎打氣的。
少量的升麻和柴胡,使整個方子補中有升,升陽舉陷,“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wèi)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
升麻“引胃氣上騰而復(fù)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
升麻、柴胡二藥苦平味薄,具有清輕清升散的特性,少量地用他們,可以借助它們的升發(fā)之氣,振動清陽,和上面黃芪、白術(shù)、甘草甘溫補氣的藥想脾胃,一舉扭轉(zhuǎn)中氣下陷的局面。
補氣的同時還要照顧到補血。陰陽是互生的,氣血也是互生的,好比太極八卦里的陰陽魚,陰陽和合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氣虛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虛的。當歸在這個方子里的作用就是補血的,讓氣血生化有源。
整個方子既能補氣健脾,又能升陽舉陷,簡直是少氣懶言、脾胃虛弱、頭暈頭昏、臟器下垂等癥狀的人們福音。
如有以上癥狀,可以服藥兩周,藥店也有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可供選擇。
在李東垣生活的時代,人們生活困苦,饑不飽食因此脾胃大多不好,而在現(xiàn)代,雖然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條件已大大改善,但是人們的生活壓力非常大。
思慮傷脾,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所以得脾胃病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也更需要補中益氣湯為我們的脾胃保駕護航。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