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人獨一無二的標(biāo)簽。但,浪漫的中國文人,除了父母起的名字外,還熱衷于給自己取別名、雅號。至于他們自己喜歡的事物,別稱、雅號就更多了。
就茶而言,歷代的雅名美稱,起碼不下百種。
據(jù)《茶經(jīng)》記載,茶的別稱有槚、蔎、茗、荈、皋盧、瓜蘆等。中唐以前,“荼”字有時也用來指茶。
除了這些別名,茶還有一些雅稱。風(fēng)雅浪漫的美名,如星辰般散落在文人的詩文里。
茶的別稱
荼
“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
東漢時期許慎《說文解字》并未收錄“茶”字,而只有“荼”字——荼,苦荼也,從艸余聲。宋朝徐炫注曰“此即今之茶字”。
《世說新語》有兩處提到飲“荼”。其一,“王濛好飲荼,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其二,“坐席竟,下飲,便問人云:'此為荼?為茗?”這兩處描述,都明確指向作為待客之禮的功用。
清人吳昌碩的名帖《角荼軒》,有意將“茶”寫作“荼”。落款如此解釋道,“茶字不見許書,唐人于頔茶山詩刻石,茶字五見皆作荼。缶又記。”
由于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高。
后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槚
最早見于《爾雅》中的“槚”。號稱辭書之祖的《爾雅》,成書于戰(zhàn)國或兩漢之間?!稜栄拧ぞ砭拧め屇镜谑摹罚簶枺噍?。
蔎
古蜀西南方言。
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茶經(jīng)·七之事》引楊雄《方言》:“西蜀南人謂茶曰蔎。”
荈
常與茶或茗合稱。
唐代陸德明《經(jīng)典釋義·爾雅音韻》:“荈,尺兗反。荈、茗,其實一也。張輯《雜子》云:茗之別名也?!敝咐系牟枞~。《太平御覽》引《魏王花木志》:茶,葉似梔子,可煮可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
茗
指茶芽?!墩f文解字·艸部》:“茗,荼芽也。從草名聲,莫迥切?!敝竿硎盏牟枞~。晉代郭璞《爾雅·釋木·槚》注:“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名為茗?!敝覆璧膭e稱。指茶的嫩葉。《魏王花木志》:“茶,葉似梔子,可煮可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span>
言茶之美好
靈草
是茶葉的雅名。古人未知茶樹為木本植物,晚唐詩人陸龜蒙《茶人》詩云:“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膘`草則成為茶葉的雅名。
嘉木
茶樹的贊稱。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著,伐而掇之。”
瑞草魁
古人對茶的美稱。瑞草為香草,茶為瑞草之首,極言茶之佳美。唐杜牧《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草中英
茶的贊稱。五代鄭遨《茶詩》:“嫩芽香且靈,吳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span>
強調(diào)外形
仙芽
對茶的美稱。清胡懷琛《春日寄家兄閩中》:“海扇占春信,仙芽問五夷?!?/span>
玉爪
茶的美稱。因茶泡開如鳥爪,故稱。宋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
玉芽
芽茶美稱為“玉芽”。
玉茗
清代陳維崧《喜遷鶯·詠滇茶》云:“春園里,教琪花玉茗,嬌姿更別?!?/span>
鳥嘴
茶的喻稱。因茶葉狀似鳥嘴,故稱。唐鄭谷《峽中嘗茶》:“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span>
雀舌
對茶的喻稱。茶芽似鳥雀的舌頭,故稱。
金餅
古代對團茶、餅茶的雅稱。
唐代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焙》:“初能燥金餅,漸見甘瓊液?!彼未S儒《品茶要錄》:“借使陸羽復(fù)起,閱其金餅,味其云腴,當(dāng)爽然自失矣?!?/span>
茶槍
亦稱“槍”。未展的茶嫩芽。唐代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茶槍露中擷?!弊宰ⅲ骸安栎辔凑拐咴粯專颜拐邽槠?。”宋代趙佶《大觀茶論》:“茶槍,乃條之始萌者,木性酸,槍過長則初甘重而終微澀。”
蟬翼
古代茶名,產(chǎn)自蜀州(今四川一帶)。為極薄嫩茶葉新制上好散茶。因嫩葉薄如蟬翼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蜀州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span>
明代張謙德《茶經(jīng)》上篇論茶:“蜀州之雀舌、鳥嘴、片甲、蟬翼,其名皆注。”
月團
餅茶的喻稱。唐宋時茶作團餅狀,詩文中常以月喻其形。唐代盧仝《走筆謝盂諫議寄新茶》:“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span>
宋代王禹偁《恩賜龍鳳茶》:“香于九畹芳蘭氣,園如三秋皓月輪?!彼未仨w玉《采茶歌》:“太守憐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團圓月?!?/span>
片甲
古代茶名,產(chǎn)于蜀州(今四川一帶)的散茶。采嫩而薄的芽葉制成,成茶因薄嫩芽葉相抱如片甲而得名。
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茶,芽葉相抱如片甲也。
吉祥蕊
蒙頂甘露別稱。
“蒙山有茶,受全陽氣,其茶芳香,為天下稱道?!边h在東漢,已有“雷鳴茶”、“吉祥蕊”、“圣揚花”等茶問世?!懊身敳栉陡识?,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冪覆,久凝不散。”
強調(diào)色澤
云華
生于山顛云霧處為佳,故稱。唐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深夜數(shù)甌唯柏葉,清晨一器是云華?!?/span>
云腴
茶生于山間云霧處,故稱。宋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云不知。”
碧霞
對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紅爐石鼎烹團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花乳
茶湯別稱。唐宋飲茶多將團餅研末煮泡,湯面浮沫渤如乳,隱現(xiàn)變幻如花。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欲知茶乳清冷味,須是眠云跋石人?!?/span>
綠玉
“朱唇啜破綠云時,咽入香喉爽紅玉?!泵廊说闹齑捷p輕一抿,翠云一般的芳草香透玉喉。
春雪
姚述堯《如夢令·壽茶》中云:“龍焙初分丹闕,玉果輕翻瓊屑。彩仗挹香風(fēng),攪起一甌春雪。清絕、清絕,更把獸煙頻爇?!?/span>
高士談的《好事近》曾記,“誰扣玉川門,白絹斜封團月。晴日小窗活火,響一甌春雪。”
玉塵
把茶葉稱作玉塵的分別有陸游,黃庭堅等。
陸游·《烹茶》“兔甌試玉塵,香色兩超勝?!保?span>黃庭堅·《品令·茶詞》“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
強調(diào)滋味
甘露
茶的贊稱。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引《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設(shè)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span>
甘草
茶的喻稱。茶喝之甘甜飴美,故稱。
雞蘇佛
對茶的喻稱。雞蘇原為一種植物,其葉淡香,以此喻茶為“雞蘇佛”。
苦口師
對茶的擬人戲稱。濃茶味苦,故稱“苦口師”。
晚甘侯
茶的擬人戲稱。宋·陶谷《清異錄·晚甘侯》:“ 孫樵 《送茶與焦刑部書》云:'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xiāng),月澗云龕之品,慎勿賤用之!'
橄欖仙
對茶的擬稱。喝茶后似食橄欖那樣回味久長,故稱。
余甘氏
人對茶的擬人戲稱。喝茶甘甜,余味無窮,故稱。故事出自宋·李郛的《緯文瑣語》:“世稱橄欖為馀甘子,亦稱茶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
晚甘候
孫樵用擬人化的筆法,把出產(chǎn)在武夷丹山碧水之鄉(xiāng)的茶,美稱為“晚甘侯”?!巴砀省敝富馗蕪娏?,美味無窮;“候”乃尊稱。
清苦先生
茶被稱為“清苦先生”,元代楊維楨有《清苦先生傳》一文,支中夫作《茶苦居士傳》,清代詩人許友《春日園居》有“午眠方足新茶苦,啄木聲移嫩葉中”的詩句,寫的就是對新茶之苦味的品賞。
強調(diào)香氣
香茗
對茶的美稱。茶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稱。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調(diào)酥煮乳糜?!?/span>
香乳
唐宋人飲茶以茶湯沫多為佳,沫白如乳。
宋代楊萬里《謝傅尚書惠茶啟》:“遠餉新茗,……當(dāng)自攜大瓢,走汲溪泉,束澗底之散薪,燃折腳之石鼎,烹玉塵,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span>
雞蘇佛
對茶的喻稱。雞蘇原為一種植物,其葉淡香,以此喻茶為“雞蘇佛”。
強調(diào)功效
不夜侯
茶的雅號,人對茶的擬人戲稱。因茶可提神,飲后夜不能睡。胡嶠《飲茶》:“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dāng)封不夜侯?!?/span>
清友
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等句。 唐代姚合品茶詩云:“竹里延清友,迎風(fēng)坐夕陽?!?/span>
滌煩子
茶的擬人戲稱。飲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歷來備受贊詠。唐施肩吾:“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森伯
對茶的擬人稱謂。
消毒臣
代表的是茶的清熱解毒功效。據(jù)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于肉食內(nèi),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故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代曹鄴也曾有飲茶詩稱“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span>
清人樹
茶的別稱。 宋代陶谷《清異錄》:“偽閩甘露堂前兩株茶,郁茂婆娑。宮人呼為清人樹。每春初,嬪嬙戲摘采新芽,堂中設(shè)傾筐會。”
有趣的諢名
水豹囊
為一種豹皮制成的鼓風(fēng)之具,此喻飲茶如其所吹之風(fēng),故稱。
冷面草
對茶的喻稱。宋·陶谷《清異錄·茗荈》:“符昭遠不喜茶,曰:'此物面目嚴(yán)冷,了無和美之態(tài),可謂冷面草也?!?/span>
酪奴
茶湯的別稱。南北朝時,北魏人不習(xí)慣飲茶,而好奶酪,戲稱茶為酪奴,即酪漿的奴婢。
水厄
魏晉時,北方人不習(xí)慣與飲茶者對茶的戲稱。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時給事中劉鎬,慕王肅之風(fēng),專習(xí)茗飲。
彭城王為鎬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薄短接[》卷八六七引《世說》:“晉司徒長史王蒙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span>
清風(fēng)使
據(jù)《清異錄》載,五代十國時,有人即稱茶為清風(fēng)使。 盧仝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后,“惟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之句。
玉蟬膏
北宋,茶膏名乃為“玉蟬”。古人認(rèn)為蟬性高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茶的其他喻稱
先春
早春時茶已吐出嫩芽,稱“先春”。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仁風(fēng)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span>
陽芽
對茶的喻稱。宋周必大《茶》:“還向溪邊尋活水,閑于竹里試陽芽?!?/span>
乳茗
剛冒出幼芽的茶。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憶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span>
甌蟻
本指茶甌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
茗汁
茶湯。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span>
雋永
唐代是稱呼煮茶時第一泡出來的茶湯,以備曾味和止沸,有時也直接用來奉客。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笔菚读嫛罚喝糇蛿?shù)“六人已下,不約碗數(shù),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span>
文人許茶的盛世美名
《宣和北苑貢茶錄》一書所記載的北苑貢茶花色,光聽名字就很美:“雪英”“玉華” “寸金”“龍園勝雪”“乙夜清供”“龍鳳英華”“龍鳳英華”“玉除清賞”“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玉清慶云”“瑞云祥龍”“長壽玉圭”“龍苑報春”“南山應(yīng)瑞”“瓊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旸谷先春”……達數(shù)十種之多。
文人們不僅給茶起雅號,還將茶擬人化,為它立傳,如宋·蘇軾《葉嘉傳》、元·楊維禎《清苦先生傳》、明·楊夢袞《烹雪頭陀傳》、明·徐巖泉《六安州茶居士傳》等。
茶與酒這對“歡喜冤家”,自古以來,就“爭斗”不休。唐代敦煌變文《茶酒論》(唐·王敷)是史上首篇以擬人手法表述茶酒爭功的俗賦,并深刻影響了后世鄧志謨的小說《茶酒爭奇》及布朗族的《茶與酒》、藏族的《茶酒仙女》等寓言故事。
這些“盛世美名”,或富詩意,或富趣味,足見中國人的“腦洞”之大。超凡的想象力背后,是對茶發(fā)自肺腑、溢于言表的熱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