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霑巾。
這是王勃在長安時的一首送別詩?!岸派俑?,名不詳。他從長安外放蜀地為縣尉。少府,當時唐人對縣尉之通稱??h令,曰明府;縣尉,曰少府?!爸巍保锤叭??!笆翊ā保蛔魇裰?,猶言蜀地。原集為“蜀川”,今中學教材,改為“蜀州”,尚須酙酌。因為,蜀州的設(shè)置,在武則天垂拱二年(686),這時王勃已死后十年。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載:蜀州,是在“垂拱二年析益州置?!笨梢?,當以“蜀川”為是。
* * * *
全詩以遼闊的自然景色為背景,既點明了地區(qū),也隱含山川遙隔之意。
首聯(lián)就用了一個“地名對”,既壯闊又工整——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上句寫長安城垣宮闕為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護衛(wèi)。輔,扶持、拱衛(wèi)。三秦,指長安附近的關(guān)中之地。今陜西一帶,是古秦地,項羽滅秦后,分其地為雍、塞、翟三部分,分封給秦朝三個降將,故稱“三秦”。這里要注意,詩的詞序是倒轉(zhuǎn)的。此句言明送別之處。
下句的風煙,是指風塵煙霧。五津,指當時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律、江南津,合稱“五津”(據(jù)《華陽國志》)。這點出杜少府即將宦游之地。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風煙所蔽,當然是見不到的。但在“風煙”與“蜀川”之間用上一個“望”字,又把遙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了起來。實際望不見,偏偏又要“望”。此處微露傷別之意。
頷聯(lián),寫出詩人與友人依依難舍之——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這聯(lián)不用“工對”,而用“散調(diào)”,以收情文跌宕之效。上句是承首聯(lián)續(xù)寫惜別之感,但欲吐還吞,即是說“跟你離別的意緒呵! ……”是什么意緒?沒有點明。馬上改口,點明“同是宦游人”,以作寬慰。這是說,我們兩人同樣遠離故鄉(xiāng),宦游他地;這次離別是“客中之別”,是千百次中的一次,又何必太傷感呢?
頸聯(lián),奇峰驟起,別開境界——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意思是說,四海之內(nèi)有知心朋友,雖然遠在天邊,但也好似近鄰一樣。比鄰,即近鄰。比,緊挨著。古時,五家相連為“比”。這聯(lián)詩,從構(gòu)思看,很可能受曹植詩的影響。植在《贈白馬王彪》其六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分”,讀fèn,即情分、情意?!叭沼H”,日益親密)。王勃化用其意,作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成了千古名句。
尾聯(lián),尾聯(lián)緊承上三聯(lián),以勸慰作結(jié)——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霑巾。
這里的無為,即不要,不必。“無”,通“毋”。歧路,即岔路,指分手之處。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分手,因此,往往把臨別稱為“臨岐”。霑,即“沾”的異體字,浸濕。霑巾,即沾濕了手巾,意指哭泣。
此聯(lián)是緊接上聯(lián)之意的,詩人在路口將要分手之時,向杜少府講了這樣的勉勵之語: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一在天涯,一在海角,人各一方,而友誼長存,感情的交流,仍如近鄰。那又何必哭哭啼啼呢?何必要像女兒家那樣弄得“淚沾巾”呢?這既是詩人對友人的勉勵,又是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深情厚意。
* * * *
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傳誦之名篇,除了詩中綴有警策名句之外,主要是由于它一反往古送別詩的纏綿悲惻的舊格調(diào),一洗習見的悲傷之態(tài),表現(xiàn)了很少有的開闊意境,爽朗風格,高標獨樹。
從全詩的精神傳出,它的立意深受曹植詩歌的影響,但更為洗練,更為從容和深沉。這首詩正好說明“初唐四杰”,反齊梁而學建安的詩歌革新精神。
在詩歌格律上,這首詩表明五言律詩已趨成熟。其具體表現(xiàn)有五:
一是,字聲平仄完全協(xié)調(diào)。其中第七句雖用了“——丨—丨”的變式,亦律句通例,后來律詩常見;
二是,起、承、轉(zhuǎn)、合,序次分明,章法井然;
三是,對仗運用,注意整散變化。第二聯(lián),乍看似乎并非工穩(wěn)對仗,但它用的是“流水句法”,非對似對。這是因為首聯(lián)已經(jīng)用了工整的對偶句,故以“散調(diào)”相承,免得板滯;
四是,詩寓警句,點出“詩眼”。即第三聯(lián),凌空挺起,用了富有哲理性的警策之語,使之成千古名句;
五是,韻腳整飭。全詩首句入韻,均押腳韻,且做到“真”部韻,一韻到底。
這些都說明,唐詩的五律,發(fā)展到王勃手里,已經(jīng)基本成熟了,正趨定型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