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成語叫做“有恃無恐”,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634年的一個故事,意思是因為有所倚仗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然而,“有恃”真的就“無恐”了嗎?差老了!四百年后的莊子對此進行了徹底的否定……
《莊子-逍遙游》中把“有恃”與”無恃”稱作“有所待”與“無所待”。說得通俗點就是,莊子認為:“有恃”、“有所待”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有所依賴、有所依靠”,這些都是不能真正達到逍遙境界的;而只有“無恃”、“無所待”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無所依賴、無所依靠”者,也只有如此,方才能達到真正逍遙自由之至高境界呢……
我們還是繼續(xù)看《逍遙游》原文吧。文中曰:“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逍遙游》的哲學思想其實是說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這種思想正好也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與空間、擺脫客觀現(xiàn)實之影響與制約;忘掉一切,并在主觀幻想中實現(xiàn)超然逍遙、無尚自由的人生觀。
《逍遙游》全文作者大筆揮灑,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條“不知其幾千里”長的巨鯤;這條魚的巨大,已經(jīng)夠令人驚奇的了,然而它竟又變化為一只大鵬,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萬分呢?應當承認,這樣的魚和鳥是現(xiàn)實生活中是絕對沒有的,也是人們絕對不可能見過的;但想像力豐富的莊子卻偏偏要讓你相信世間確有此二物,并還特意地對它們進行了一番形象化的描寫呢。描寫的重點其實是大鵬。這種神奇的大鳥豈止是大,而且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破萬里浪由北海直飛南海天池地遨游呢……接著,作者又假借所謂之《齊諧》一書中的話來證明他以上所有的描寫都是可信的!據(jù)《齊諧》上說:“大鵬鳥遷往南海的時候,先拍擊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盤旋宛轉,靠風氣相扶,直沖云天,到達九萬里高空;它起飛之后,歷時六月,方才會最后止息?!本o接著,莊子便有疑問:“那九萬里的高空又是個什么樣景象?且究竟又是如何的高遠呢?作者自問自答,先以高空中只見游氣奔騰,微塵浮動來形容;接著又以人仰視天空的經(jīng)驗來比喻,說大鵬在九萬里高空俯視下界,就跟下界之人仰視高空一樣,只見其莽莽蒼蒼,而難辨其正色……
《逍遙游》經(jīng)過以上此番的種種描寫、形容與打比方,無形中就聯(lián)系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經(jīng)驗,調(diào)動了人們的聯(lián)想與想像,同時也把作者心目中的那種一般人所難于理解與想像之高遠哲學境界,變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只有在這樣的理解前提下,接下來作者或許才可以說明白“有所待”與“無所待”之不同、小與大之區(qū)別及小與大之間思想境界與見識的懸殊!然后便先以水與舟的比喻,說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此正如同“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之道理啊……
而所有這一切的冗長描寫,作者似乎只是為了說明:大鵬的高飛南遷,憑借的正是九萬里的大風,而這恰恰還是“有所待”的,還是沒能做到真正的“逍遙游”!也就是說,這并不是、也并沒有達到作者理想中的絕對自由、絕對逍遙之至高境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