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中國人民心中一直有著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有關毛主席的種種事跡更是廣為流傳。在主席少年時期,就有一個人因為一件小事看出了毛主席的過人之處,并且直言:“潤之這孩子將來可了不得!”
這個人就是主席少時的恩師毛宇居。那么當時的主席究竟有著何種“驚人之舉”才能讓毛宇居然發(fā)出這種驚嘆?
年少露鋒芒,恩師贊奇才
縱觀毛澤東少年時期的求學經(jīng)歷,說他是“天賦型選手”實在是當之無愧!
八歲之前的他在外婆家啟蒙,小小年紀就展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學習能力,以至于剛回到家的時候把父母都嚇了一跳,父親不敢耽誤了他,拿出家中積蓄將毛澤東送進了南岸私塾。
毛貽昌原本只打算讓毛澤東上幾年學,足夠看看賬本,經(jīng)營好家中的米店就足夠了,哪曾想培養(yǎng)出了一位新中國的奠基人!不到兩年時間,南岸私塾的先生便找到毛貽昌,直言自己才疏學淺,已經(jīng)沒有什么知識可以教給毛澤東了。
毛貽昌驚訝之下,將年僅十三歲的毛澤東托付給了毛宇居,1906年,毛澤東轉學到了僅年長自己十三歲的堂兄毛宇居的井灣里私塾。
毛宇居此人,自幼好學,他年紀雖然不大,卻精通四書五經(jīng)和各種詩經(jīng)典籍,知識面很廣,又擅長寫文章,是個地地道道的儒生,在家鄉(xiāng)有著“韶山一支筆”的美譽。
雖然如此,這位“勤學苦練式”選手對上毛澤東這個“天賦型”選手可就遠遠不夠看了。
在教過毛澤東的諸位私塾老師眼中,毛澤東絕對稱得上是“離經(jīng)叛道”,上學沒幾天就敢在課堂上質問老師“皇帝算什么?為什么我們要拜他?”將老師嚇得沖他連連擺手,示意閉嘴。
在學堂上,毛澤東更是化身成“十萬個為什么”,將這十里八鄉(xiāng)聞名在外的先生都問得啞口無言。
某次毛宇居給同學們布置好背書任務后便出門辦事,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毛宇居在私塾時,毛澤東都不懼他,更別說現(xiàn)在這種情況。
毛宇居還沒走遠,毛澤東就背著自己的書包從另一邊跑上了后山,一路上邊背書邊摘路邊樹上的毛栗子,待書背完,他已經(jīng)摘了滿滿一書包的毛栗子。
回到私塾,毛宇居還未開口,毛澤東就主動開始背誦他布置下的功課,還笑嘻嘻地將自己摘的一書包毛栗子遞給他,毛宇居想笑又不能笑,也覺得自己這個堂弟不一般,可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又不能不罰他,不然今后他還不得“上天”?
忽然,他看到房子中間的天井,靈機一動,對毛澤東道:“這次不罰你也行,就給我作出一首贊美天井的詩吧。”
這可難不倒我們的毛主席,只見他踱步到天井旁,看著正暢游其中的幾尾小魚,有感而發(fā)吟道:“天井四方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yǎng)不長。”
毛宇居聽完內(nèi)心深受震撼,也覺出了詩中毛澤東意有所指,不禁向毛貽昌感嘆:“這孩子日后可了不得,是有大出息的人?!?/span>
毛宇居慧眼識珠,那他在毛澤東的學業(yè)以及日后的事業(yè)上又有著哪些幫助呢?
史書啟興趣,助力求學路
由于早在自己啟蒙時期,毛澤東就看完了大部分私塾先生們要講的內(nèi)容,他敏而好學,博聞強記,經(jīng)??匆槐槲恼戮湍軐⒅暾痴b下來,于是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對于毛澤東的吸引力就遠不如有意思的“閑書”“雜書”了。
他不止一次被毛宇居在上課時抓到看閑書,甚至“東窗事發(fā)”時還敢不服頂嘴,說自己早就將課文理解背熟了,甚至當場演示了一遍,常常把毛宇居給氣個倒仰卻又拿自己這個“神童弟弟”無可奈何。
當時清王朝還未被推翻,私塾的授課方式仍受到僵化已久的科舉制影響,大多都是些死記硬背的八股內(nèi)容,對毛澤東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折磨,他對于四大名著這類的小說興趣更大,尤其喜歡《三國》、《水滸》、《精忠傳》這類講“造反”的故事。
某次上課,毛宇居在講臺上正滔滔不絕地講解《曹劌論戰(zhàn)》,坐在下面的毛澤東早已對這篇文章爛熟于心,不禁偷偷在課本的下面墊上《水滸傳》。
一開始還能注意老師的動向,沒多久,看入迷的毛澤東就把課堂拋諸腦后,專心地看起了小說,直到怒氣沖沖的毛宇居將他的小說給抽走,他才回過神來。這次毛宇居對他的懲罰是將整本《左傳》理解背誦下來,這對毛澤東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毛宇居這時也看出了他的過人之處,從此再碰到這種情況,就罰他背古著典籍,這也大大地拓寬了毛澤東的歷史知識和視野,提高了他對古代歷史的興趣。
后來的毛澤東不僅能將許多古代名著典籍倒背如流,更能將其融會貫通、總結教訓。
這些史書典籍在毛澤東未來的革命道路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毛主席的許多文章都引經(jīng)據(jù)典,分析得十分透徹,極具說服力和大局觀,也全都得益于此。
后來毛澤東再不滿足困于家鄉(xiāng)這個小山村,欲要外出求學,而父親毛貽昌只想讓他乖乖在家繼承米店,毛澤東向父親據(jù)理力爭,兩人為此爭吵數(shù)次皆不歡而散。
毛宇居聽聞此事,專程趕來勸說毛貽昌,將當初毛澤東作的那首詩講給了他聽,并極力夸贊毛澤東天資聰慧,實在不應囿于韶山?jīng)_這個小山村蹉跎一生,他直言:“這個孩子以后必定有出息,能有一番大作為!”
在毛宇居的極力推薦保證下,毛貽昌終于松口,毛澤東也終于走出了大山,開啟了他傳奇般的革命人生。
毛主席走出大山后的一系列豐功偉績大家都耳熟能詳,那么這時候的恩師毛宇居又在做什么呢?
愛才藏詩文,師生情誼長
毛宇居一直稱贊毛澤東為少年天才,雖然時常為他的“離經(jīng)叛道”感到頭疼,但對他的才華十分愛惜。
當初以天井為題的詩就是因為他的記錄才得以流傳,我們才有幸看到一個非同凡響的少年主席。
但毛宇居記錄珍藏的主席詩文卻遠不止這一篇,1919年主席母親病逝,喪母之痛下,主席真情流露,寫下了《祭母文》長詩和兩副挽聯(lián),被當時幫助料理喪事的毛宇居小心保存了下來。
一直到三十年后才被他拿出來獻給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這篇祭文也成了主席流傳下來的詩文中最長的一篇。
甚至還冒著巨大風險將毛澤東筆記《講堂錄》和《倫理學原理》的批語完好保存了下來,這時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讀書時所寫的,加在一起足足有一萬多字,可見毛宇居之用心。
毛主席在外投身革命,曾囑托毛宇居幫自己照拂家里人,而毛宇居也不負所托,為其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家人,甚至拼死保護著毛澤東家的祖墳。身處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下,他仍對毛澤東直言稱贊“閎中肆外,國爾忘家”。
如此情深義重,毛主席怎會不銘記于心?
兩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一直保持著書信聯(lián)系,參加革命后的毛澤東,每次回鄉(xiāng)后都會去拜訪自己的這位恩師,建國后毛澤東數(shù)次寫信相邀毛宇居前來北京聚一聚。僅有的兩次回鄉(xiāng)探望,也從不曾落下毛宇居這位堂哥兼恩師。
毛宇居每次去北京,毛主席都會熱情接待他,不止安排他游覽各大名勝古跡,甚至還親切關照他的一切衣食住行,就連毛宇居的那口牙,也是毛主席看他進食不便,自掏腰包為他補的牙。
韶山鄉(xiāng)政府新辦了一所學校,便委托毛宇居前往北京請毛主席為這所學校題個好名字,希望這所學校能沾一沾毛主席的“靈氣”,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
毛主席聽了很開心,就問毛宇居這所學校是小學還是中學,毛宇居回答說是小學,毛澤東聽后思考了片刻,緊接著大筆一揮,題了“韶山學?!彼淖郑€向毛宇居說:“這樣一來,不管是辦小學,還是中學大學,就算全都辦了也都可以用嘛!”毛宇居聽后哈哈大笑。
毛宇居與毛主席,是堂兄堂弟,亦是良師益友,二人長達半個世紀的情誼廣為流傳,被世人奉為一段佳話。
結語
毛主席波瀾壯闊的一生分為很多階段,每個階段中又有著不同奇遇,其中不乏對主席有著深刻影響的人。
滿打滿算下來,毛主席只在毛宇居私塾中念了十個月的書,卻從中收獲良多。他過人的才華時常讓毛宇居的內(nèi)心受到強烈震撼,天井作詩后,毛宇居更是斷言他日后必大有作為。
也正是因為他苦口婆心地勸說毛貽昌,毛澤東才得到了外出求學的機會,得以走出湖南韶山?jīng)_這座閉塞的小山村,大鵬展翅,一展宏圖,帶領著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