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蔻蔻
號/ WeikoMagazine
你要保持一個冷靜坦然的告知態(tài)度,告訴他,你需要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你會依然愛他,你的幸福和他的快樂沒有沖突。只有這樣,你才能給孩子一種正面和堅定的力量,去克服他心底對未知的恐懼。
作者簡介:魏蔻蔻,生物科學(xué)博士,醫(yī)藥研發(fā)經(jīng)理。定居荷蘭,與荷蘭老公和貓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愛好寫作, 創(chuàng)辦原創(chuàng)微信公號微蔻(WeikoMagzine),分享留學(xué)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和思維差異,講述跨國情感及家庭文化的碰撞,描繪歐洲皇室風(fēng)云,評論歐美醫(yī)藥企業(yè)形態(tài)。
前年,我在成都,搭一所私立小學(xué)的校車回家。這些孩子的家庭條件很好,3月下旬,已經(jīng)開始討論暑假的旅行計劃了。
女孩A: 我暑假會去臺灣我姑姑家里,我奶奶五一就過去。你今年去哪里?
女孩B: 我們?nèi)ハ耐摹?/p>
女孩A: 夏威夷夏天熱死了!我去年夏天就在那里,熱得我每天泡在游泳池里,無聊透了。我不是告訴過你,夏天千萬別去夏威夷!
女孩B:我爸把票都訂好了。必須去!關(guān)鍵要去看我哥哥。
女孩A: 你哥哥?哪個哥哥?
女孩B: 我哥哥就是我爸爸和他前面老婆生的兒子。
女孩A: 什么?你爸爸前面還有個老婆?
還沒等女孩B回答,坐在前排的女孩C回過頭來說:“前面有一個老婆有什么了不起?我爸爸前面有兩個老婆呢。”
校車上一陣笑聲...
前段時間我在荷蘭看一個8歲的孩子畫“我的一家”,熱鬧密密麻麻的“大家庭”:已經(jīng)離異的父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媽媽的幾任男友們,兩任繼母,親祖父母外祖父母,繼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
這兩個情景,都讓我笑了。這些孩子,能夠輕松地談?wù)摵驼宫F(xiàn)自己的家庭狀態(tài)。我不想評價好壞,因為父母離異,不能用好壞來考量,它是生活中會發(fā)生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能用真實坦然的方式來看待它,反而沒有包袱。
我相信,每個處在如此環(huán)境的孩子都會有自己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我對整個過程感同身受,從兒時父母離異,到如今成家立業(yè),已是為人妻為人母的年齡,回首一切,我在每個成長階段尋找著人生的平衡點,到如今能對所有的往事釋懷,是個實屬不易的蛻變過程。
對此,來自父母和某些心理學(xué)家的誤解太多了。比如,大家一味覺得離異家庭的孩子,應(yīng)被更多地關(guān)愛呵護(hù),可這種關(guān)愛給予的方式和程度很難拿捏,若呵護(hù)過了頭,對孩子無益反害。我個人花最多時間克服的,恰恰是過度關(guān)心同情,帶給我的不知所措。
此刻,我想單純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告訴離異的父母們,怎樣做是對孩子相對容易和好過的。
先說說,如果夫妻不得不選擇離婚,一個開始有記憶和懂點人情世故的孩子將會面對哪些生活轉(zhuǎn)變:
父母即將離異前的吵鬧和冷戰(zhàn)、
決定離婚時的分家分財產(chǎn)、
搬家、
目睹父母戀愛再婚、
和繼父母相處、
有可能被改名換姓、
會有同父(母)異母(父)的弟妹出生、
會有繼父母上一次婚姻帶來的孩子同住、
商討對繼父母的稱呼是叔叔阿姨還是改口叫爸爸媽媽、
每個升學(xué)階段的都是兩個家庭的協(xié)商、
每次寒暑假或周末都是父母家時間各半…
我經(jīng)歷過以上的一切。
其實,這也是每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最基本要經(jīng)歷的一切。除此之外,根據(jù)每個家庭的不同,孩子只會比上面列舉的,經(jīng)歷得更多。
我知道,很多在一起不開心的夫妻看到這些,會咬咬牙,發(fā)誓要為孩子維持婚姻。而這卻是我想表達(dá)的第一條,誰也不想離婚,但是萬不得已,請優(yōu)先選擇“離”,不要湊合!
聽人說,中國家庭的離婚高峰出現(xiàn)在兩個時間:小夫妻在春節(jié)后而中年夫妻在孩子上大學(xué)后。我不希望由于兩方原生家庭和小家庭的磨合障礙在春節(jié)階段爆發(fā)而輕率地導(dǎo)致離婚,但我更不愿看到夫妻犧牲了半輩子的幸福,委屈求全等孩子成年再來分手。這對夫妻來說殘忍,對孩子更殘忍。
我的父母就是覺得我太小,湊合了幾年才決定分手的。那幾年是我最痛苦的童年時期,雖然我知道他們都盡力了,為了我,在一起吃飯,偶爾周末還強打笑顏去公園。但就像日薄西山的陽光,即便有幾許美好,也處處透著沒有溫度的凄涼。
其實,父母感情好壞,孩子最敏感。
就算你們關(guān)起門壓低聲音,掩飾那些爭吵,我們一樣能感到做出來的和睦下,那些失望、埋怨、憤怒和疏離。八九歲的我常睡不著覺,被這種情緒籠罩,像石頭一樣莫名地堵在我胃里,壓在我心里,難以承受,無法擺脫。直到他們說要離婚,我松了口氣,雖然心里也害怕難過,但至少那種沒著落的堵心和無奈消失了。
我父母也曾打算把婚姻維持到我大學(xué)畢業(yè)。我不確定我能否如他們預(yù)想的,隨著年齡長大而心理也強大到足以接受和面對他們的分手。我只知道,如今我感謝他們把那段關(guān)系終結(jié)在我11歲那年。因為,那段由他們對我的愛撐起來的偽善關(guān)系,讓我對家的形象扭曲,對婚姻失去信心。他們竭力給我營造的完整,只是破碎拼出的假象;他們期望我能得到幸福,但我連去追求幸福都感到絕望。
真的,湊合著過,維護(hù)不了孩子,只是維護(hù)一種想當(dāng)然卻不健康的傳統(tǒng)價值觀。
人說寧拆千座廟,不毀一樁婚。我真的不勸人離婚,現(xiàn)實中,但凡能看到一丁點的可救之處,我都是勸和不勸離的。可若已到了 “萬不得已”,該放就放手吧,為了自己,更為了孩子。沒有哪種關(guān)系,能被預(yù)設(shè)成地久天長,新的生活,總有新的希望。
在走向離婚這個終點之前,夫妻真能做到平和冷靜、好聚好散的不多。爭吵和冷戰(zhàn)無法避免,既然如此,就理智面對,討論如何把二者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雖然父母都有共識,不在孩子面前吵鬧,但刻意回避讓孩子更為難。
我小時候,最怕父母關(guān)起門低聲爭吵的聲音。有時他們是等我睡覺后再吵,我發(fā)現(xiàn)一次就難過一次,在被窩里哭,我不知道我是該告訴他們“我醒了,別吵了”,還是繼續(xù)裝睡,讓他們安心,以為他們把我瞞得好好的。
我贊賞一些國外父母的作法,要是孩子已經(jīng)懂點事兒了,父母真要吵,干脆直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談一些事情,可能會音量偏大。你如果看不下去,就提醒我們?!?/p>
其實父母吵架,孩子肯定不安,如此說開了,孩子覺得我們可以參與一下,至少不會太擔(dān)心無助。
父母冷戰(zhàn),對孩子來說,是能夠把空氣都凍凝成刀子來刺心的酷刑,能杜絕是上策。若不行,請接受孩子的痛苦,給孩子一個出口,能夠表達(dá)他們的焦慮。
兒時,爸媽常幾天不說話,媽媽不再做爸爸的飯,也不等爸爸下班再開飯。爸爸回家,冷臉走到廚房看到?jīng)]有飯,狠狠摔門離去。媽媽憤憤地放下碗:“他是老爺,我是傭人,該給他做飯?還摔門,誰怕誰!蔻兒,咱們好好吃咱們的?!闭f是說,可媽媽一口飯也吃不下了,全身心都投入到不停地給我夾菜上。我也難過得吃不下,但怕辜負(fù)了媽媽的好意,還是埋頭拼命吃,晚飯后就吐了。媽媽又著急,給我熬湯熱牛奶,怕我沒吃好晚飯傷身體,可我喝了這些,常常又會不爭氣地吐出來。這種戲碼常上演,真是折磨!
如果媽媽當(dāng)時允許我和她一起難過,會好得多。比如說,能讓我也暫時陪她不吃飯,哪怕我們一起哭一場,也比把她的愧疚換成“愛”喂給我好。
離婚前分家的那段時間,我覺得孩子可以面對父母“斤斤計較”地分財物,但很難接受以孩子的需求為借口爭東西,更難承受父母銷毀關(guān)于這個家庭的記憶。
我家分家時,父母連藏書都是賭著一口氣要“公平”地分,導(dǎo)致《安娜卡列尼娜》我媽媽這邊是上中集,爸爸那邊是下集;而《基督山伯爵》輪到爸爸存上中集,媽媽留下集。
看到這些,我會偷笑父母的幼稚??勺屛椅氖?,我變成他們相互爭取物品的“武器”,口口聲聲說某樣?xùn)|西是要留給我的,他們某一方更適合先幫我存著。我每次聽到這些都想沖他說:“你們別吵了,我什么都不要,別把我扯進(jìn)去!”
在滿目狼藉的分家中,也能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寶藏”。我看到過一本紅色的筆記本,是爸媽戀愛時通信的抄錄。當(dāng)時爸爸在天津,媽媽在成都,鴻雁傳書維系著感情。媽媽真舍得花時間,看完爸爸的信,要重抄一遍在本子上;給爸爸回完信,再謄一遍在本子上。他們交流文學(xué)以及對時局的看法,相互寫五言或七言詩。我看到一個細(xì)節(jié),唐山大地震后,媽媽擔(dān)心著離災(zāi)區(qū)不遠(yuǎn)的爸爸的安危,她寫道:“直到長途電話里確認(rèn)你平安,我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地?!?/p>
反復(fù)讀著這句話,我覺得很溫暖。從我有記憶開始,他倆總是吵,我不知道他們以前也愛過、思念過、牽腸掛肚過,而他倆也會在精神層面互訴衷腸地交流。我更欣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也算是愛情的結(jié)晶。
千不該萬不該,我把這本子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拿去給媽媽看。之后,我再也沒看到它,想是被燒了吧。
分我小時候的兩本黑白相冊時,爸爸要求留下我一歲之前嬰兒時期的影集。上初中時,我去爸爸家,心血來潮找出那本影集看,誰知只要照片里有我媽媽的,都被剪去了??粗切埲钡恼掌?,我痛心到指尖冰冷,雖然我當(dāng)時不動聲色的把影集放回原處了。
這些照片沒有底片,意味著在我一歲前所有被媽媽抱著的照片,全都不存在了。而嬰兒時期,沒能剩下一張我和父母的合影。這事對我的心理打擊極大,直到我結(jié)婚后,我才去爸爸家把這本影集要回來自己保存;而到幾年前我才敢打開影集,看那些被裁減過的照片。
若說被當(dāng)作借口爭財物會讓孩子難堪一陣子,那么漠視曾有過這個家庭的事實,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段綿長的痛楚。
夫妻緣盡,肯定是傷痛多過快樂,過去的東西看著礙眼,但能否手下留情不要毀壞它們?照片和視頻可以存在另一個硬盤里,物品信件影集等放在箱子里交給第三方保管一陣子,眼不見心不煩。
要知道,這些讓你們鬧心的東西,是我們唯一對親生父母共同存在于自己世界的記憶,也是我們的一整段生命和童年。之后的生活會有太多變遷,那條回這個家的路,我們將再也無法踏足;這個家的空間會易主變得物是人非;戶口本上這些家庭成員的姓名再也不會一起出現(xiàn)。
我們不強求你們在一起,但能不能留下一些憑證給我們?愛過的字句,笑過的往昔,時過境遷后,它依然能被完好如初地呈現(xiàn)給我們,讓我們來決定,那段回不去的時光,該如何安放和珍藏。
離婚的事情塵埃落定后,孩子的家庭和生活就會正式開始變化了。這時,孩子不安和難過是正常的,父母一方面要保證孩子能夠表達(dá)和抒解情緒,但同時也盡量不要去放大這種情緒。
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里,親友特別容易用“同情”的態(tài)度去面對離異家庭的孩子,覺得孩子的家碎了很可憐。隨處可以聽到“破碎/不健全/不正常的家庭”及“不完整的親情”這種負(fù)面和毫無建設(shè)性的說法。
孩子本來還沒覺得什么,聽多了,就會覺得很沒安全感。
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的痛苦,被家人過多地假定或枉自揣測了,由此去泛濫對孩子的關(guān)愛,無法幫孩子面對現(xiàn)實。
在父母離異后,我的家人給了我很多關(guān)注,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分歧,他們都叫表兄妹們讓我;吃什么東西都緊我先挑。這的確讓我很溫暖,可那種小心翼翼,隨時提醒著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比大家都可憐。這讓我更沒歸屬感,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該怎樣回到正常的狀態(tài)?
父母此時正確的做法是理智坦然地對孩子說明:家庭沒有破碎,只是換了種形式存在,有的家庭是親生父母在一起的;有的家庭是父母分開的。而無論什么形式,親情都不會“不完整”,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依然如故,無論這種愛是不是在同一個屋檐下給予。的確,生活方式會有變化,伴隨著一個悲喜莫名的適應(yīng)過程,但是我們大家一起面對,共同承擔(dān)。
離異后的夫妻雙方,因為孩子少不了要聯(lián)系溝通,也無法避免因為觀點不同而爭執(zhí)。此時,請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責(zé)彼此。哪怕是不自覺對前任的抱怨,都會刺激孩子,那是兩個他最親愛的人相互的傷害,孩子會特別敏感傷心。
初中時我開始住校,父母各自成家,不再聯(lián)系彼此,每個月爸爸給的贍養(yǎng)費都是我自己去領(lǐng),然后直接到學(xué)校買飯菜票用作伙食費。有時爸爸會拖延一周給錢,要是碰到飯票用完了的關(guān)口,就意味著我那一周沒飯錢。
我從來沒想過從小衣食無憂的我會嘗到饑餓的滋味。早餐還好,我們住校,我可以很容易讓同學(xué)把不吃的雞蛋或饅頭勻給我,運氣好的話,我可以集到幾個雞蛋,攢到午餐和晚餐吃。運氣不好,午餐還能靠喝白開水挺過去,晚餐就餓得心慌了,會餓得睡不著或是睡著了被餓醒。好在這種事情,也是偶爾來這么一周。
其實,我若告訴他們我身上沒錢,他倆肯定會給的??晌覍嵲诓幌霝榱艘X,當(dāng)過濾器聽他倆相互指責(zé)。媽媽總抱怨爸爸給的錢太少,說離婚這么多年了,協(xié)議的費用該漲了。爸爸覺得他這邊錢早給晚給對我沒多大區(qū)別,他不咸不淡地說一句:“你媽連她該給你的錢都不給了嗎?”
這些他倆無心的嘮叨,讓我特別難受,比挨餓難受!
后來,我跟媽媽說了這事兒,她當(dāng)下就哭了,心疼地說我傻自己找餓挨。之后她隨時會問:“蔻兒,身上錢夠不夠?”我說夠,她還再三確定: “拿出來給媽媽看看!”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父母互相責(zé)備對方,孩子身處其中,會覺得失去了所有保護(hù)來源,因為父母是孩子能依賴的全部。這樣,容易讓孩子因為無助失去分寸和判斷力,像我一樣做些無謂的傻事傷害自己。
多數(shù)孩子生長的過程中,父母的共同存在和陪伴是既成事實,無需面對父母戀愛和結(jié)婚這段經(jīng)歷。但離異家庭的孩子就不同了,父母結(jié)交新的伴侶,開始新的生活,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都對父母有占有欲,所以對爸媽再婚,不能說兒時的我是滿心接納的,尤其是媽媽再婚,我還聯(lián)合外婆阻撓過。我跟外婆哭訴:“他們離婚我還沒適應(yīng),又要來個繼父,還有繼父的女兒。我受不了這么大變化!”外婆一聽就給我媽下達(dá)“禁愛令”,說在我情緒穩(wěn)定之前,媽媽不能談婚論嫁。于是,我媽又拖了些時日才再婚,可她什么婚宴和慶祝都沒辦,白天去領(lǐng)了證,晚上回來如常地給我做飯。我聽說媽媽結(jié)婚了,吃著飯連句祝福的話也沒有,還風(fēng)涼地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攔不住?。 ?/p>
媽媽悄無聲息地結(jié)婚,一是怕刺激我;二是保守的觀念,連我外婆都說:“你倆都二婚,又不是新嫁娘,沒必要辦酒?!?現(xiàn)在想來,我特別心酸后悔。
可這是一個孩子面對父母再婚最真實的表現(xiàn):害怕、哭鬧、不舍、霸道。
爸爸再婚,我不失落,畢竟我不和他一起生活??此麚衽紤賽鄣倪^程,我覺得特好玩,對他刮目相看。和爸爸相親的人絡(luò)繹不絕,他隨便挑,最后找到我繼母,從沒結(jié)過婚,漂亮溫婉,家世工作都好,還雙學(xué)歷。
想來有孩子的人再婚,最重要的考量之一就是新伴侶和孩子能否互相接納。
我爺爺奶奶為爸爸張羅對象時,都會給我先看照片:“蔻兒,喜不喜歡這個阿姨???”。我說不喜歡,他們就排除。能來爺爺奶奶這兒“面試”的,對我的接納依然是“審查”的首要標(biāo)準(zhǔn):“我家孫女雖然判給了媽媽,但會經(jīng)常過來?!敝灰l對此露出質(zhì)疑,或是對我的贍養(yǎng)費有非議,就直接被淘汰。繼母就是憑她對我的態(tài)度,深得我祖父母的贊許。
時過境遷,如今我對一切都能冷靜地看待,若要建議離異的父母是否該再婚,我會說:一定不要放棄自己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若遇到合適的人,請勇敢抓住幸福,而且要盡早!
任何事情,都無法人為去選擇一個最恰當(dāng)?shù)陌l(fā)生時機,任它發(fā)生在當(dāng)下,是唯一恰當(dāng)?shù)倪x擇。
所以,不要指望你給孩子一個時間過程,他就能接受你的再婚。孩子是自私的,占有欲很強,也善于控制和利用父母之愛,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你最好堅定地抓住幸福,讓孩子盡快接受既定事實。孩子若有不滿情緒,你一定要挺過來。不能孩子一鬧,就放棄,如此,孩子會用這種方式支配你,嚴(yán)重的還會演變成病態(tài)的相依為命或心理上的寄生狀態(tài)。
其實,大人和孩子都應(yīng)該學(xué)會以獨立的人格個體來生活,各自擁有自我的情感支持體系。親子關(guān)系最好能彼此間平等交流,而不是相互占有。
和孩子討論再婚的問題時,不要用求得允許的謙卑態(tài)度或是擺出一副做錯事的樣子,也不要自以為是地說“以后會多一個人愛你” 這些安慰話。多不多一個人愛,孩子不在乎,他在乎的無非是你還愛不愛他。你要保持一個冷靜坦然的告知態(tài)度,告訴他,你需要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你會依然愛他,你的幸福和他的快樂沒有沖突。只有這樣,你才能給孩子一種正面和堅定的力量,去克服他心底對未知的恐懼。
請相信一點,你的孩子如你愛著他一樣地愛著你。只有你真正快樂了孩子才會快樂。犧牲幸福是換不回孩子的幸福的,只有自己擁有幸福,才能給孩子榜樣,讓他們知道幸福的樣子。
父母再婚后,新家庭不免有人員的擴(kuò)充。新成員可能是繼父母帶來的孩子,也可能是有血緣的弟妹。前者相對好處理,分配好家庭空間和資源,平時多增進(jìn)相處,就能慢慢磨合,處得好還能多個朋友。我和繼父的女兒年齡相當(dāng),關(guān)系就很融洽。
反而面對有一半血緣關(guān)系的弟妹出世,心理會有些落差。
記得我媽婚后,我第一次聽人問她準(zhǔn)不準(zhǔn)備再生孩子,都驚呆了,心想我媽都這么老了還能生孩子,要不要臉?。∑鋵?,媽媽當(dāng)時才38歲,怎么就老到不能生孩子了呢?不過媽媽沒打算要孩子,她說把我和繼父帶過來的妹妹照顧好,就安心了。
爸爸那邊倒是很快有了動靜。最初,我隱約從繼母的身體跡象上有點察覺,但不愿承認(rèn)。后來,我悄悄去問爺爺,他確認(rèn)了繼母懷孕的消息,還說爸爸打算周末告訴我。我嚎啕大哭,也不知為啥,就是覺得委屈心慌。
上回看先生的表妹告訴她和前夫生的兒子,她和現(xiàn)任老公要生寶寶了。那孩子才三歲,也是當(dāng)即大哭。不諳世事的他,哭成那樣是因為本能中覺得自己不是唯一的那種莫名失落吧。
我爺爺看我哭就忙不迭地表態(tài):“咱不當(dāng)唯一,咱是第一,在爺爺這兒,最愛你,誰也別想跟你比,跟你爭!”
我回到媽媽那里邊哭邊問:“我的愛會不會被剝奪???”我媽說:“你爸找了個黃花大閨女,不可能不要孩子,你要理解。再說,他對你也沒多少愛,剝奪就剝奪了,沒差別!”
且不管媽媽說得有沒有道理,她話里最后三個字,讓我的情緒穩(wěn)了下來。
“沒差別”是我最需要的安慰。無論爺爺怎么說最愛我,強調(diào)“厚薄”的比較會讓我隱隱擔(dān)憂,怕有一天自己會被比下去。孩子在父母離異這一連串的變化中,特別容易懷疑他人許諾的親厚。我們會覺得,來自他人的給與,不是自生的,會和父母一樣,說散就散,把握不了。要調(diào)整這種心理癥結(jié),需要之后很多年的努力,才能真正強大釋然。
所以,請理解孩子因為即將出世的弟妹而哭,允許他用眼淚疏解焦慮。而讓他平靜的最好方式就是告訴孩子,生活會有變化,但是愛沒有差別!
幾個月后,和我相差14歲的弟弟出生了,他非??蓯?,我一見就不自覺地喜愛他,根本無暇計較爸爸是更愛他還是我。而弟弟從小也毫不掩飾對我的愛,我倆的關(guān)系一直非常好,共同交流想法,分享愛好。我特別感恩他的存在,給我無盡的溫暖和幸福。
我前面說了很多離異家庭孩子的心聲,以及討論父母該如何理解對待孩子。但我最想說的,是孩子長大后,要獨自面對一切時,該以何種心態(tài)面目去追求和建立幸福。因為所謂“身心健康”,最終要完成的無非是獨立成長,經(jīng)營屬于自己的生活和感情。
我對父母說,我們要承認(rèn)我們不是強人,更不是完人。這個世界里會有經(jīng)驗十足的醫(yī)生、律師及各種職業(yè)人士,唯獨不會有“經(jīng)驗十足”的父母。每一段親子的緣分都是父母與孩子彼此間的唯一。每個家庭都在跌撞摸索中尋找自己的路,犯錯走偏難免,追悔無益,只能與往事握手言和。
近兩年,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更輕松了。那些帶有硬度的堅強和堅韌,明顯松弛了下來,化為圓融通透的從容和坦然。我安然享受生活和工作,撿起一兩個愛好,日復(fù)一日靜靜地去完成,每天在微信里問候家人,和他們聊天。
覺得自己堅強時,我選擇性地面對過去,有些拿不起,有的放不下。
覺得自己堅韌時,我能夠面對過去,完全放下。慶幸走了出來,不用再回去。
如今,我不再追究過往。我的確走了出來,并不懼再回去;放下的,也不怕再拿起。我懂得了安置,學(xué)會了化解。
原諒和放下,不是一閃念的頓悟,是一段要跋涉的長途。
我沒有一段自始至終都把一切處理得盡善盡美的經(jīng)歷,可正因為如此,我更懂其中曲折甘苦。
回首來路,我并不想如禪宗般要求大家,放下執(zhí)念,選擇原諒,換一種思維和態(tài)度,去和所有的過往和解。但多多少少,一切又好像只能是這么回事。
幸福, 就是一個一路走,一路去原諒和釋懷,終于走出一片明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