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于村,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后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遷往臺灣。1950年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成立,任評議委員。1964年病逝。晚年詩作眷念大陸之情頗深。著有《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
于右任善書法,喜作詩,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首創(chuàng)“于右任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圣"、"近代書圣"、“中國書法史三個里程碑之一”。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他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nóng)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于右任每日臨帖不輟,但他只將書法當作是一種運動、一種樂趣,而不去考慮書法以外的一些東西。民國四年是于右任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候,出于無奈,他訂下一張鬻字的潤例。第一個月朋友捧場賣了三十多件,第二個月賣了三五件,第三個月只賣了一件,第四個月起他干脆就把潤格取消了。
大凡有人喜歡他的字,即索即寫,絕不收人一文錢。此例一開,加之于右任名望又大,前來求字的人多如過江之鯽。其中既有達官顯要、名流時賢,也有販夫走卒、妓女乞丐。無論任何人,只要你能找到他的蹤跡,只要他正在寫字,你只需展開白紙,他就一揮而就,十年如一日,分文不取。求書的人大都知道于右任有此習慣,所以大多帶一點土產(chǎn)送給他。于右任認為寫字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樂趣。由于求他寫字的人很多,他每天常常要寫三四十張紙,雖然勞累,但卻樂此不倦。他寫字如同他簡樸的生活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習慣。著名學者羅家倫有首七絕形容他寫字時的神態(tài):“拂須卷袖畫中身,取墨頻呼更入神;此是前生歡喜債,行藏圍滿索書人。”別人問于右任:寫字的"要領(lǐng)"是什么?他回答是:"順乎自然。"他進一步說:"我寫字沒有任何禁忌,執(zhí)筆、展紙、坐法,一切順乎自然。平時我雖也時時留意別人的字,如何寫就會好看,但是,在動筆的時候,我絕不是因為遷就美觀而違反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美。正是于右任沒有刻意把書法視為藝術(shù),卻使他的書法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峰。
于右任有一喜好,就是要索書的人帶一罐墨汁,而且墨汁規(guī)定要用人工磨成,要是市上出售的墨汁,他一看就知道,絕不接納。上海富商周湘云逝世后,其家人求于右任為周寫一個墓志銘。后來周家送于右任一筆墨金,他堅決不受,后改送一副文房四寶,一個很大的端州硯,墨是古墨,筆是精制的狼毫,紙是兩匹乾隆紙,于右任見了愛不釋手,笑而受之。
于右任給人寫字,從來不看來者的職位與身份,標準是只要他喜歡這個人。宋子文很喜歡于右任的字,特置一把精貴的扇面,托人請于右任題墨。于右任拒絕。但于右任卻為南京夫子廟大集成酒館的女侍寫了一副:“玉壺賣春茅屋賞雨,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于右任每到醫(yī)院慰問傷兵,禮品就是寫字,一晚要寫幾十幅。1941年,他訪問西安時,答應(yīng)為王曲軍校下級軍官寫一百幅屏條?;氐街貞c,他很快寫好,并自己花錢裝裱成軸送到西安。
由于于右任的字值錢,有一些落魄文人便假借他的大名賣字。他的下屬知道后要“嚴懲”,于右任關(guān)照“不要為難他們”。臺北和平東路街頭一商店招牌假冒他的字,于右任見了,一點也不惱,而是讓店家摘下,為他重題了一副。
于右任每次回鄉(xiāng)探親,都要在縣城明德亭餐館品嘗地方風味菜點。這餐館有煨魷魚絲、干煸鱔魚、白封肉、疙瘩面;有外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口感油而不賦,清爽利口的金線油塔;有由唐代《燒尾食單》中的"見風消"(油浴餅)演變而來的泡泡油糕,色澤乳白,表面膨松,如輕紗、蟬翼,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其味花芳醇香,入口即消,其形玲瓏剔透,酷似巧制綾花。于氏對這些菜點的制作技藝和風味特色倍加贊賞。他乘興為該店揮寫了"明德亭"匾額和"名廚師張榮"的題詞,從而使這家創(chuàng)建于一九三一年的餐館,蜚聲遐邇,譽滿三秦。
饒有興味的是,在江蘇省太湖之濱,靈山下的吳縣木瀆鎮(zhèn),有一家著名的"石家飯店"。店里十大名菜中,有一道菜叫"(鲃)(魚市)湯"。此菜原名"斑肝湯"。系采用太湖特產(chǎn)斑魚的肝,輔以火腿片、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制而成。一九二七年,于氏偕夫人游西湖賞桂,歸途中在石家飯店嘗了"斑肝湯",食后,他即興題詩:"老桂花開天下香,香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鲃)(魚市)湯。對(鲃)(魚市)湯有人分析,于氏是陜西人,對"吳儂軟語"聽不真切,故誤寫了。以后,又由于他的書法頗負盛名,加之詩也寫得有韻味,"(鲃)(魚市)湯"反而取代了"斑肝湯"而流傳至今,在烹飪界傳為佳話。
于右任雖貴為黨國元老、官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院長,但卻一生受窮。30年代,他患傷寒,上海的名中醫(yī)陳存仁為他治愈,他無錢付診費,親書一帖懷素體的《千字文》贈之。于右任對陳說:“我僅拿公務(wù)員的薪水,所有的辦公費、機密費一概不收。所得的薪水,只夠很清苦的家用,到東到西,袋里從不帶錢,身上只帶一只'褡褳袋’,別人是放銀子的,我的褡褳袋只放兩顆圖章,參加任何文酒之會,或者有人饋贈文物,我別無長物為報,只好當場揮毫,蓋上兩個印就算了。”
1948年5月,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選舉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于右任先生參加了副總統(tǒng)競選。對手孫科、李宗仁、程潛等人為拉選票,又是請客又是送禮。請客用汽車接送,提供賓館服務(wù)并送紅包。于右任沒錢,為了讓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內(nèi)擺一書桌,置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凡代表即送"為萬世開太平"條幅。同時,另設(shè)一長桌,放置他簽名的照片2000張,每張照片上簽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縣或分職業(yè)排列,由代表們上門時自己檢取。每天上門拜訪于右任的人最多時每小時一二百人。大多數(shù)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聲望和一支筆作為競選的力量。臨近選舉,于右任請了幾桌客,席間道出了真情:“我家中沒有一個錢,所以沒有辦法和各位歡敘一次,今天的東道,實際上是老友馮自由等二十位籌集,我只借酒敬客而已?!辈挥谜f他落選了。他的一位同鄉(xiāng)代表說得十分中肯、有趣:“紙彈是敵不過銀彈的?!庇谟胰坞m然沒有當上副總統(tǒng),但其清貧、廉潔、清正、儒雅、豁達的形象卻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做人典范。
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所以和許多國民黨元老級的要人們都認識。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于右任早年曾主編過思想激進的《民立報》,毛澤東在學生時代喜歡閱讀此報,當時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對其很仰慕。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與于右任曾在一起暢談詩詞。于右任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極力稱贊,對該詞的結(jié)句"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尤為贊賞,認為是激勵后進之佳句。毛澤東卻道:"怎抵得上先生'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之神來之筆。"原來,于右任參觀成吉思汗陵墓時曾賦《越調(diào)·天凈沙》:"興隆山上高歌,曾瞻無敵金戈,遺詔焚香讀過,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說罷,于右任與毛澤東皆拊掌大笑,舉座皆歡。毛澤東與于右任都熟諳詩詞,如果說能對古人的名作即興拈來則不足為怪,可他們都能背誦對方的詩詞,二人的學問之博,真令人不得不嘆服。于右任在臺灣時,毛澤東對他的書法卻極感興趣。曾找許多人廣泛收集他的作品。
于右任一生寫得最多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屏條,數(shù)量至少有一兩千。于右任的座右銘是:“天下為公”。林語堂曾說:“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jiān)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范,于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于其書法的成名?!绷终Z堂說的沒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