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羲之書論精髓,系從傳為王羲之撰《自論書》、《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書論》中輯出,論述相近者編列一起,便于比較研究,而分為如下八個條目:自評、書前、總論、筆勢、草書、章草、緩急、操作;2、從書論中自述來看,王羲之是做了萬里之行,及看了諸多前輩名家的碑刻,才知道只學衛(wèi)夫人的不足,這才“仍于眾碑學習焉”。此處的眾碑應包含所述的幾種篆隸楷書碑刻,但這里有兩個問題應予質疑:一是那時應沒有拓碑技術,那是怎么學習這些碑刻的;二是蔡邕寫的是《熹平石經》,“三體石經”是三國時期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立,分古文、篆、隸三種書體,書寫者有衛(wèi)覬、邯鄲淳、嵇康諸說,但無定論。怎么會有如此的筆誤?3、還有兩個問題值得學書者深思:其一,相比這些碑刻,衛(wèi)夫人的書法到底有什么不足?其二,同樣面對碑刻(當然以他的家世,肯定不只是碑刻,還有當時名家的真跡),王羲之學起來,肯定是不同于清朝的羊毫生宣的碑味,他是怎么學習,然后轉化成他的楷行草,還取得如此的成就的?
4、自述中說“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謝之。”,則書圣覺得自己沉迷得還不夠,還要更勤奮,才可不遜色于張芝。王羲之家學本就淵源,更是自小親承衛(wèi)夫人指授,本身天分才情學識都高,學書本已很勤奮,猶覺不足,實在令人警醒。5、書寫之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心靜,心靜才能凝神,心志收束一處,絕無旁騖,這份靜心的功夫就已不易。再則,預想字形,意在筆前。心欲急筆要遲,心到、意到,然后筆才能到。至于蘇軾說的“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沒有這番工夫,怎能達到?
王羲之書論精髓一、自評予少學衛(wèi)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鐘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于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wèi)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于眾碑學習焉。張精熟過人,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謝之。二、書前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結思成矣。仍下筆不用急,故須遲。何也?筆是將軍,故須遲重。心欲急不宜遲,何也?心是箭鋒,箭不欲遲,遲則中物不入。
文化傳鮮香,書法看讀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