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應該說是2000年的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迫害,也不是從始至終的。
比如先秦、兩漢和大唐,女性是非常威武的,不要說呂后、武則天這等女英雄、女皇帝,即便是普通的公主、貴婦,養(yǎng)幾個男寵,也隨處可見,并不為人所詬病。
女子再嫁,更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漢武帝的母親王皇后,是二婚,和前夫生有一女。
漢代的公主們也競相追逐封地和富貴。
唐代的太平公主把最喜歡的男寵送給母親武則天,最后和男子一樣為追逐皇位而造反。
包括宋朝前期,對女性的忠貞、守節(jié)等,并沒有太嚴格的要求。
所以,宋朝以前的女性能夠自由自在的在社會上生活,可以見多識廣,可以體現(xiàn)自身價值。
宋朝對婦女再嫁,也絲毫不歧視,比如范仲淹給范氏宗族訂立的《義莊規(guī)矩》中寫道:
“嫁女支錢三十貫,再嫁二十貫;娶婦支錢二十貫,再娶不支?!?/p>
對再嫁女子的資助居然優(yōu)于男子再娶。
直到宋朝后期,這個奇葩的王朝(經(jīng)濟文化的巨人、軍事上的矮子),女性地位開始斷崖式下降,特別是南宋以后。
縱觀歷史,女性被壓迫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
民國時期,人權思想占據(jù)社會主流后,女性的社會地位才逐漸恢復正常(至少表面是)。
小編本文挖一挖,造成女性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的罪魁禍首。
罪魁禍首就是四個字: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是一整套儒家理論,并不針對女性,不幸的是,女性躺槍。
關于女子,宋代最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說過:“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p>
雖然也要體諒朱熹說此話時的語境,但不管什么語境,此話都不對。
失節(jié)比生命還重要,這是拿女性的生命當兒戲?
什么是程朱理學?
亦稱“程朱道學”,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始,南宋時期朱熹集為大成。
為新儒學,是子思、孟子一派心性儒學的傳承。
程朱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追求“天人合一”。
但既然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儒家理論,對女性提出了要求,是必然的。
比如“三從四德”:
“三從”指女性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第一是品德,能正身立本;
第二要有知識修養(yǎng),言辭恰當,語言得體;
第三是相貌,出入要端莊穩(wěn)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
第四是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jié)。
不止如此,還有婦人“七出”(七去),有這七種情況的,就需要休了:
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
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
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
竊盜,為其反義也。
宋代以后,一個女子嫁到夫家,20歲不到丈夫死了,就必須守寡終生。
訂下娃娃親的,還沒結婚呢,準丈夫萬一死了,也提倡守寡,叫“望門寡”。
還有裹腳,開始于南宋——這就是純粹的對女性的壓迫了。
裹足據(jù)說起源于南唐后主李煜,因為他認為小腳女人跳舞更好看。俗稱:“三寸金蓮。”
最后是對女人的終極要求:婚前要保持貞操,不得接近除父親外的任何男性;婚后要保持忠貞,不接觸除丈夫和兒子外的任何男性。讓女人徹底成為了男人的附屬物。
說朱熹是“罪魁禍首”可能有點冤枉他了。
朱熹曾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可見,朱熹并不反對正當?shù)娜诵孕枨?,而是反對沒有節(jié)制的人性欲望需求。
朱熹本人也不反對女性改嫁,他曾說過:
“夫死而嫁,固為失節(jié),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意思是,能守節(jié)固然好,實在受不住,圣人也禁不了啊??梢娭祆浔救诉€是有人情味的。
至于后世,程朱理學被扭曲成壓迫女性的最大工具,朱老夫子是沒看到,但仍不耽誤他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