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guī
簡體字:歸
繁體字:歸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篇》第9章
譯文
曾子說:“(君子弘揚圣賢之道),謹慎對待現(xiàn)代社會民風形成所存在的問題,對由來已久的遠因進行補救,百姓的品行和民風就可以回歸到像山川大地容養(yǎng)萬物一樣的狀態(tài)了?!?/span>
字解
歸,從止,從婦。婦人謂嫁歸。依歸也。會意。從止,從婦省。本義:女子出嫁。
注釋
歸,《爾雅·釋訓》:“鬼之為言歸也?!敝疄檠?,相當于“所謂...就是...”。意思是,所謂鬼就是人死所歸?!墩f文》:“歸,女嫁也。”即女子出嫁。本義為女子出嫁,也指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引申為返回,回到原處。又引申指歸還。本章指返回、回歸、回歸到。
精解
民德歸厚矣。
為什么由曾子來總結(jié)這句話,因為曾子是孔門學問真正的傳人,所以他來總結(jié)當時社會,也可以指當今社會,如何解決“民德”的現(xiàn)狀。你說我們現(xiàn)在這個社會,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民風壞了、人心壞了,你牢騷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用曾子的“慎終追遠”來解釋,就是針對現(xiàn)在的狀況要謹慎對待,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發(fā)展到今天的事情,是有遠因的,要采取補救的方法。我們要明白,這個“追”,就是我們當今弘揚圣賢之道的人最主要的工作。民,指百姓。德,往往和“道”在一起去使用,稱為道德。民德,這樣一個有關(guān)百姓教化有關(guān)的概念,在本章提出來,恰恰是“君子務(wù)本”的目標,也恰恰是“道生”即圣賢之道生生不息的結(jié)果。對于“民德”的概念,在先秦時期有三種意思。一是指民眾的道德、品行,也就是民風。比如,《書·君奭》:“公曰:嗚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边@是周公說給周召公的話。君,尊稱。奭,召公之名。意思是,周公說:“??!君奭!您知道百姓的品行,開始時沒有不好好干的,要看其結(jié)果。我們要搞好這件大事業(yè),要勤勞恭敬地去治理?。 倍侵赣械轮?。比如《楚辭·離騷》:“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币馑际牵侍旃裏o私心啊,看誰有德就輔佐誰。三是指民力,比如《墨子·節(jié)用上》:“圣王為政,其發(fā)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廢,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而在本章,民德指的就是百姓的品行,即民風。歸,回歸到。厚,《說文》的注釋為:“山陵之厚也”,即山陵的高厚。而在本章是指山川大地容養(yǎng)萬物。民德歸厚矣,直譯的話,就是百姓的品行回歸到山川大地容養(yǎng)萬物的狀態(tài)。其實,這句話省略了一個“德”字,那就是“民德歸厚德矣”。厚德,是上古的民行、民風,是完全順應圣賢之道教化的社會風氣。民德,是現(xiàn)狀;厚德,是古風。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百姓的品行和民風就可以回歸到像山川大地容養(yǎng)萬物一樣的狀態(tài)了。
關(guān)于“厚德”,我們最熟悉的是老子的“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在先秦時期,“厚德”就是指品德像地一樣容納百川,也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wù)?!兑住だぁ罚骸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薄秶Z·晉語二》:“故輕致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勸而叛者慕,懷之以典言,薄其要結(jié),而厚德之以示之信?!焙竦履苡卸啻蟮淖饔媚??能承載萬物。我們理解“厚德載物”的“德”,很簡單的比方,幫助別人要求回報,叫做交易;幫助別人不要求回報,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幫助,而你都不要求回報,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稱作德高望重了。這不就是“君子務(wù)本”所追求的“本立而道生”嗎?那么在孔老夫子的心中,應該回歸到一種什么樣的“厚德”呢?孔夫子的最高政治理想,記錄在《禮記·禮運》之《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yǎng),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xiàn)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此章中,是對前面章節(jié)的一個小結(jié)。“孝悌忠信”是前八章的核心,也是社會風氣回歸到上古文明時代淳樸、厚道的基礎(chǔ)。研究社會的變遷,儒家對上古文明是予以肯定并且心馳神往的。所以,儒家充滿仁愛的社會是需要回歸,而不是去重建。就像當今社會,靠現(xiàn)代人如此貪婪的私心如何能創(chuàng)造出完美的社會價值體系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難怪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發(fā)表了宣言,宣言中說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span>
在這里,我們還是學習一下朱熹繼承孔安國對此章的注解,雖然我們感覺違背了曾子的原意,但是其觀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確是甚大。在內(nèi)陸農(nóng)村,每逢春節(jié)各家的家譜上,都有“慎終追遠”四個字。被西方人稱中國的“祖先教”也由此而來。孔安國及朱熹用孝道來解釋,針對本章來說,內(nèi)容表達是片面的。但是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喪祭文化,這一點孔安國的繼承者們朱熹等功不可沒。朱熹在《論語集注》注解:“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于厚?!?/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