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機關公文,是黨的機關實施領導、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guī)范格式的文書。如果出現差錯,其負面影響有時是難以估量的。因此,務必嚴把公文校核關。在秘書部門的三大基本任務是:辦文、辦公、辦事,其中的辦文,只要是指公文處理。公文處理分收文處理和發(fā)文處理。公文校核是發(fā)文處理中一項重要、復雜的工作。“五步法”做好公文校核
公文校核,通俗的說法又叫公文把關,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規(guī)范,對還未經領導審閱簽批的公文文稿進行審核,并將其存在不當之處予以修正。
那么,怎樣做好公文校核工作呢?筆者認為,關鍵要做好五步。
第一步:查看會簽情況
每一份公文的內容,都會涉及到若干部門和單位,各級領導會簽有利于克服公文的片面性、提高決策的民主化水平,有利于防止文件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推諉、扯皮等現象,有利于提高文件貫徹落實的力度。
一要全面協調。避免相互分離、相互抵觸、相互“打架”。二要做好會簽。文稿涉及到單位實質性問題的,必須送各個單位一個不漏地會簽,征得單位主要領導的認可。三要嚴格報批。不能草率地傳到能“拍板”的領導手中,避免出現決策失誤。
第二步:分析行文條件
行文條件是否成熟是決定公文下發(fā)的重要因素,行文條件不成熟會出現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會出現決策脫離實際,違背群眾意愿,難以保證決策的有效實施。
校核時,一看公文可行性。公文中提出的措施、辦法、要求等,是否具有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杜絕迎合領導、拍馬奉迎、粉飾太平。二看行文必要。"行文應當確有需要,注重實效,堅持少而精??砂l(fā)可不發(fā)的公文不發(fā),可長可短的公文要短”。三看行文時機。有的工作上級部門已經開了會議,但新的政策開沒有行文下發(fā),不能急著行文,萬一上級政策有所變化,行文將失去意義。
第三步:明確發(fā)文范圍
確定發(fā)文范圍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不能普發(fā)的文稿普發(fā)會削弱職能部門的權威,該普發(fā)的文稿漏發(fā)了會影響上級精神的傳達。
首先明確發(fā)文主單位和需要抄送的領導和單位,決定發(fā)文范圍后再確定印多少份。明確發(fā)文范圍后,根據文稿內容、時間、密級等因素,確定是間接行文還是直接行文,確定發(fā)文方式。分析是印“紅頭文件”還是用電報傳輸或者在報刊上公開發(fā)表, 再確定用什么文號和密級標注,避免下發(fā)文稿出現小題大做。
第四步:把握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是公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體現公文法定權威性,較強時效性的外在標志,直接關系到公文效益的發(fā)揮。
在校核時,對公文的格式要嚴格要求。一是把握公文標題中的發(fā)文機關名稱。二是把握指示、決定、規(guī)定、意見等公文中,正文前有無標注主送單位,正文后有無發(fā)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三是把握簽發(fā)人、附件名稱、版記等是否規(guī)范。
第五步:校對文稿內容
文稿內容是整個公文的核心,也是公文有無約束力的重要體現。
校核文稿內容要突出五個“細”。一是細審文旨。一篇公文只能表達一個思想觀點、解決一個問題。二是細核引用。公文中引用要保證政令一致,維護公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是細讀句子。力求每一個句子都能準確無誤地表述出發(fā)文單位的意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產生誤會和歧義。句子要簡。用較少的文字,表達盡可能多的內容。概念要清。概念不清會讓受文單位誤解。意思要明。把行文者的決策一針見血、開門見山地表述清楚,不能有歧義。
四是細琢字詞。公文對每一個詞,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用法都有嚴格要求,遣詞造句力求言簡意賅,忌諱拖泥帶水、華而不實。校核過程中要重點看有無“常規(guī)性”錯誤??从袩o用詞錯誤現象??从袩o錯字漏字情況。五是細看數詞。數字在公文中出現頻率很高,起的作用也很大,對前后數字邏輯不符的,要及時更正。
校核文稿的過程也是修改的過程,要做到政策上不出偏差,內容上不出紕漏,文字上不出差錯,格式上不出“洋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科學正確的方法,細而又細,慎而又慎,力求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