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記是佛教興盛的產物。北魏時代,鮮卑貴族和親強地主大興佛教。于是,寺院郁起, 造像迭生。造像者發(fā)愿的記錄一一造像記則應運而生。
北朝書法流傳下來的遺跡極其豐富,其中有刻碑、墓志銘、造像題記、摩崖刻石等,自北魏至北周,數(shù)以千萬計,北朝書體的結構、形體以及書寫形態(tài)與南朝書法有許多不同,具有獨特的風貌,包含的隸書筆意也比南朝書法更為濃重,后世稱它為“魏體”。北魏的《龍門二十品》是“魏碑”的代表作。北朝碑刻、墨跡從書法風格上看,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筆畫方折勁健,結體扁方緊密,這是魏碑中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始平公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張猛龍碑》、《馬鳴寺根法師碑》、《太妃李氏墓志》等;第二類,用筆方圓并用,形體方正,代表作如《張玄墓志》、《鄭文公碑》、《石門銘》,這類作品突破了魏碑方筆扁形的局限。用篆書的圓筆、隸書的波磔來寫楷書;第三類,雜糅多種筆法,形體多變,代表作品有《吊比干文》、《蒙文慶造像記》、《姚伯多造像記》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