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顏字可以寫《自書告身》,既有寫帖的意境,又能有刻石的感覺。寫《自書告身》,起落筆要比顏字減弱,而不是強化。顏字彎度只能有一點點,要挺拔,要直,否則像駝背,合抱之勢不能太強。顏楷不錯,但其行書的路子很窄。寫《祭侄文稿》,要加強頓挫,勿飄,不要一帶而過??梢园杨伒男袝Y體和米的筆法融合在一起?!杜釋④姟穼憣懹泻锰帲瑲鈩荽?。
寫《劉中使》,用筆要穩(wěn)一些,沉一些。
寫《張遷》不宜扁,宜方;其拐彎處僵硬,不是優(yōu)點。
刻印不能像書法那樣追求一氣呵成,它是一個工藝制作的過程。
中國人不注重佛教書法,宋元明清大都數(shù)的佛教書法原作都在日本,并受到尊重。
評點《全國名家書法邀請展作品集(南京)》:
評王澄:用行草的筆意寫篆書,是成功的,線條、質感都是篆書的。
評劉文華:筆畫細圓,以正鋒為主,形態(tài)變化好,活動的線條把所有的字都串起來了;(落款)配合的好,筆勢順暢,即使過頭了也不要緊。
評孫曉云:內容、筆法、形式是絕對統(tǒng)一的;她不適合寫“大江東去”,這一類的內容應該留給王澄、馬士達他們寫。橫批的內容適合于寫一些清秀的詩詞,不能寫“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之類的東西。
評何應輝:膽子大,人也有味,有北方人的率氣;小行書很精彩。
評陳振濂:文人的書卷氣很濃;過去學的是黃山谷,字形靠米的多,是用黃的運動感來寫米的,這一點很聰明,還有一些祝枝山的東西,祝也是學黃的。
評周俊杰:沒有以前寫的好,主要是最近在找路子,在變,全像是用火柴棒搭的,機械的感覺。
寫好一個帖后,要穩(wěn)定一兩個月,進入熟練,形成慣性才行。
手上可以寫一兩個帖,不要寫多,以其中一個為主,其他為輔。
田原學鄭板橋,收集了許多鄭的東西,有助于研究鄭,而啟功喜歡弘一的,喜歡靜、凈,靜到連呼吸的聲音都能聽到,所以他們倆經常交換手上的東西。
張瑞圖用側鋒,但卻圓而不扁。
學黃山谷,不要抖。
楷書,一般重心偏左,外交于一點。
真、行、草,最好都學一個人的。
臨帖,不要強求你去學什么,喜歡寫什么就寫什么,不喜歡的就丟掉。
書法創(chuàng)作要有變化,用張三的草意寫李四的行書,把張三的長字寫成扁字。
在字與字之間,在一個字的上下兩部分,可以寫成輕重、重輕的格局,這叫借勢。但不能概念化。
寫行書,不一定每次起筆都在下一個字的開頭,也可以放在上個字的后半部,這樣看起來就很貫氣。
臨帖的兩種狀態(tài):一是感悟式,就是抓大感覺;二是解析式,就是講點畫的。
《鮮于璜》整體是平整的,但變化很大,《華山碑》風格不明顯,《禮器》中宮沒有《曹全》緊,《曹全》中宮上大下小。
混合創(chuàng)作要有基調,并占到主體的50%以上。
篆書拐彎處要有折。寫小篆特別要注意勻稱。
黃道周從鐘而來,可以用黃的行書筆意寫鐘的《薦祭直表》。
張瑞圖是橫向運動,不是縮頭縮腦。
寫王鐸行書,其中牽絲要有曲折,不能繃的太緊。
對聯(lián)上下兩頭要齊,中間不一定。
線條細的,可以寫董其昌,楷、行、草都寫他的,行距、字距全拉大,透氣,寫的文雅一點。
落款很重要,不要忽視落款,特別是剛臨帖的人,可以用剛臨帖得到的體會來寫落款,也是很好的創(chuàng)作。用同一種風格寫落款,楷書一定要楷書落款,篆隸除外,有的落款和內容可以混在一起寫。王鐸的落款很好,善于補救和呼應。落款不要寫“某某書之”。
董寫字其實用筆很實的,包括牽絲,都很挺,結體內聚,有的地方看起來好像是懶的挪筆。董字靈巧是它的特點,很容易掌握,但你靈巧過頭就顯飄了。他的筆畫再細,但很結實。天津有個柳倩,寫董字寫的不錯,但強化了董的鼠尾,不好。
有的人說小字不能寫大,大字不能寫小,這是不對的,要抓住感覺,不要怕
既然寫魏碑,那么行書就去學趙之謙。寫張猛龍結體要長,不要扁;要帶點筆意,,彌補他的刻痕。寫魏碑,有一點筆觸沒關系。
寫行草要有楷書意識。
寫金冬心,追求古樸不難,個個都會,要注意他的反面,靈巧。金很聰明,笨頭笨腦是表象,要把字寫的很悠揚不容易。同樣,悠揚的字要把它寫結實。
黃道周一般上緊下寬。
陳鴻壽有時聚點在上,有時在下。
八大山人用羊毫,不是用禿筆,用墨很飽滿。
寫大字陰符經不要拘泥于形和細節(jié),有彎度是因為講節(jié)奏。
用筆手心要空,肘要抬,啟功寫小楷都抬肘。指在筆上不要滾動。任何大家都是膀子在轉。筆要推,不要掃。
先寫篆書,拉線條,然后再學提按。
王羲之起筆是方,王獻之起筆是圓?!妒ソ绦颉飞戏至训奶啵瑢懙臅r候要連起來。后人右上取勢是從鴨頭丸開始的。
蘇字有許多字不好看,不要學;用筆僵。蘇楷可以寫《羅池廟碑》。
學碑,要學其意思,要把毛筆的功能發(fā)揮出來,用筆要連貫。
書法每行的長短句盡量不要搞,律詩是萬萬不可寫成長短句的。寫信札如果是另起一行,那肯定是重提某事,或者尊重對方,談對方的事情。一般不要無故的空出來。
寫《石門頌》,用筆要圓,要流動。
散氏盤要寫出情趣,貫氣中表現(xiàn)形態(tài);散氏盤筆畫一樣粗,但用墨要有變化,要有濃淡,甚至可以出鋒,寫藝術就是寫趣味;寫散氏盤、金文和甲骨文,要多發(fā)揮,不能全像帖;寫散氏盤缺字時,可以找所有的金文來補,但要把字形變一下。
用筆難不在起筆,而在收筆,在出鋒處。
“方”,不是指像刀一樣,而是一種勢。
八大山人的字將來會被人們所重視,以前主要是因為他畫的名氣太大,把他的字給蓋了。用筆要圓勁,要厚,方形起筆,帶點圓,圓乎乎的不對。寫八大,可以寫一些鐘、李北海、黃庭堅的。
寫漢簡用筆要平,拉來拉去的,下筆要辣。可以用封龍山的筆意寫漢簡。
寫傅山要挺拔,綿里藏針。
回鋒是為了聚氣,感覺一般氣裹在里面,然后再發(fā)出去,如果兩頭都冒氣就不好了。
不要迷信古人,吳昌碩、林散之有許多廢品,好的少,廢的多。
要多寫大字,能大就能小,但能小不一定能大。
搞模擬創(chuàng)作時,要盡量往帖上靠。
臨小楷要臨黃庭經,十三行不要寫。
齊白石、吳昌碩的行書好,很大程度是寫篆書的好處。寫吳昌碩,要寫他七、八十歲以后的。
除了《石門》和《封龍山》,寫隸書不要用長鋒筆。
李北海的字往右上斜,頭大,重心偏下。
寫單字不連不要怕,但氣要連,要從筆觸看到相連關系。
有人問啟功,我拿筆用的勁是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啟功說:有個老人,留著一把漂亮的胡子,晚上睡覺睡不著,別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我不知道把胡子放在被窩外面好,還是放在被窩里面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