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nèi)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易被忽視。約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臨床上無癥狀,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shù)脂肪肝患者較胖。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xiàn),會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qū)或右上腹隱痛等癥狀。肝臟輕度腫大有觸痛感,少數(shù)患者可有脾大。當肝內(nèi)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fā)熱等。
治療脂肪肝的穴位:膈俞穴、肝俞穴、期門穴、足三里穴、膽俞穴、脾俞穴、陽陵泉穴、太沖穴
一般艾灸
01
膈俞穴
膈俞穴的位置:膈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谄咝刈导幌?,旁開1.5寸(即:督脈上至陽穴,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02
肝俞穴
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左右二指寬處。
03
期門穴
期門穴的位置:期門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與巨闕穴齊平)
04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當犢鼻下3寸(即: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脛骨前肌上。
05
膽俞穴
膽俞穴的位置:膽俞穴位于背部,當?shù)谑刈导幌拢笥叶笇捥?。取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
06
脾俞穴
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07
陰陵泉穴
陽陵泉穴的位置:陽陵泉穴位于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cè),腓骨小頭稍前下方凹陷中。
08
太沖穴
太沖穴的位置:太沖穴位于足背側(cè),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第1、2跖骨結(jié)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艾灸方法
溫和灸
艾灸取穴:膈俞穴、肝俞穴、期門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shù)者立于患者身側(cè),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yīng)灸的腧穴部位,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zé)岣卸鵁o灼痛為宜。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
溫針灸
艾灸取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陽陵泉穴、太沖穴。
操作方法:消毒后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并給予適當補瀉手法,留針時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一段長1~2厘米艾條,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后除去灰燼,將針取出。
⊙版權(quán)聲明:部分內(nèi)容源于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