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記錄我們漢語的符號,它記錄了我們的語言,更承載了我們的思想。漢字總數(shù)有十萬多個,常用的漢字,《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即使是統(tǒng)計出的最常用的漢字也有3500個。顯然,想靠老師面對面一個個教會,認全這些字,幾乎不可能的。
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查字典!那么字典上的字怎么來注音呢?當然,如今我們有了現(xiàn)代漢語拼音,可以用漢語拼音來標注,查字典的人,用漢語拼音把這個字的讀音拼出來。但是,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又是怎么給漢字注音的呢?
大體說來,古代的漢字注音方法有兩大類
第一類:直音。所謂直音法,就是用漢字來給漢字注音。比如顴,音全。
《說文解字》中常常說'讀若某',后人說成'音某'。例如陸德明《經典釋文》注釋《詩經毛傳》說:'拾,音十。'這就是說,'拾'字應該讀象'十'字的音。
直音法挺好的,解決了注音的一部分問題。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時候,這個字沒有同音字,例如普通話里的“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宇來注直音;更多的時候,這個字雖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反而是更生僻的字,注了直音等于沒注。
于是,直音法有了進化,那就是利用不同聲調的同音字來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作'到平聲'?!钡?是平聲字,'到'是去聲字,單說'音到'是不準確的,必須把 '到'字的聲調改變了, 才能得到'刀'字的音。這一下,總算比直接直音法要好多了,但還是不夠好。于是出現(xiàn)了第二類:反切法。
反切又叫“反”、“切”、“翻”、“反語”等。
反切是借用兩個漢字的音來確定第三個漢字(即被反切字)的音。古代,漢字行文是直行書寫,故反切的前一個字為'反切上字',后一個字為'反切下字'。漢字的音節(jié)可以分為'聲'和'韻'兩部分。反切上字和被反切宇是雙聲(即聲母相同),用來確定被切字的聲母;反切下字和 被切字是迭韻關系(即韻母相同),用來確定被切字的韻母。因聲調也是韻母的一種性質,所以被切字的韻母也由反切下字確定。這就是所謂'上字定聲,下字定韻'的反切原則。其實質就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例如:訂,丁定切。d(īng)+(d)ìng=dìng
反切是古代的拼音方法,比起直音法來是很大的進步。古代的字典、韻書如《康熙字典》、《廣韻》等基本上都是采用反切注音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