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人問孤單君:“豬的哪個部位最好吃?”孤單君表示,豬那么好吃,你居然只讓我選一個部位?朋友你是不是對豬有點誤解?今天就讓來了解一下可愛的豬豬究竟有多好吃~
其實在從很久的以前,咱們就與豬建立了天然的默契。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豬最先是在中國被馴化的,豬可以說是我們最平易近人的伙伴之一。然而,我們還是要好好吃掉它的,誰叫它始終都占據(jù)餐桌肉食榜的半壁江山呢。
作為一個飲食文化如此發(fā)達的國家,我大天朝的每個城市大概都有關(guān)于豬肉的代表作,例如:在浙江有“東坡肉”、在東北是“豬肉燉粉條”、在廣東則有“叉燒”等。說到豬肉,你會想起哪些佳肴?實話說,孤單君對廣東名菜——藤條炆豬肉頗為印象深刻……
豬肉最佳人氣TOP 3
秉著大天朝人民的吃貨鉆研精神,在我們眼中,豬的從頭到尾都是寶,那么究竟哪個部位將成為人氣最高的TOP3呢?
TOP 3 前腿肉
特點:半肥半瘦,肉質(zhì)略老
又稱: 前尖、夾心肉
評分:★★★
說到前腿肉,許多人很容易把前腿肉與后腿肉混淆,由于豬行動的著力點在后方,所以用于發(fā)力的后腿會比前腿顯得瘦更多。同一頭豬的前腿肉與后腿肉,后腿肉的重量可達到前腿肉的兩倍!
前腿肉的特點是三分之一的肥肉和三分之二的瘦肉。由于有著十多塊肌肉,因此筋膜也比較多,如果要想“啖啖肉”這樣吃可能并不適合。但是,前腿最大的好處就是制餡非常適合。對于經(jīng)常吃餃子的北方胖友來說,強大的肉餡需求量就足以把前腿送上暢銷榜季軍的寶座!
TOP 2 五花肉
特點:肥瘦間隔、脂肪較多
又稱: 肋條肉、三層肉
評分:★★★☆
五花肉位于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肥瘦得宜的五花肉有著很美妙的平衡感。入口既不會感覺油膩,有不會顯得味同劈柴。
在宋代時,為了擺脫“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這個說法,蘇軾特意創(chuàng)造了餐桌常青菜——東坡肉?!奥穑僦?,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遍L時間的燉煮使五花肉肥而不膩,那紅艷不膩的醇美滋味,實在令人難忘。
TOP 1 里脊
特點:肉質(zhì)嫩
又稱: 里脊、通脊
評分:★★★★★
孤單君每次向賣豬肉的攤主們提問:“豬肉哪部分最好吃?”基本上攤主們的答案都是:“當(dāng)然是里脊咯~”但是那么好吃的部位豈能想買就能買到?攤主們跟孤單君說:“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過來,估計有6-7成可以買到吧……”里脊成為冠軍實在是實至名歸呀!究竟里脊有什么魅力呢?
豬里脊是豬脊椎骨內(nèi)側(cè)的條狀嫩肉,分別是大里脊和小里脊。小里脊是脊椎骨內(nèi)側(cè)一條肌肉,里脊是豬身上最嫩的部位,同時也可以說是豬身上最稀少的肉。每一頭豬只有細細的一條,而兩頭加起來只有大約4-5斤。
說到如何烹飪里脊,那么嫩的肉,只要你開心,咩都得!無論是切、剁、炒、炸都可以輕松接招。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要數(shù)孤單君摯愛之一——糖醋里脊。經(jīng)過油炸后的里脊外酥內(nèi)嫩,配以面粉、淀粉、醋等佐料,酸甜可口,實在讓人食欲大開。
雖然說以上是天朝人民最喜愛的TOP 3,但是你以為豬肉就這3個部位好吃嗎?豬豬全身都是寶,孤單君還真想不到有哪里是不好吃的呢!
豬的全身都是寶
豬頭肉
特點:肉質(zhì)嫩
又稱: 元寶肉
評分:★★★
雖然豬頭肉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少見,但是豬頭肉的美味,在民間早就聲譽鵲起。例如說“扒燒整豬頭”,這是一道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它講究火候的力度,火不宜旺,始終保持鍋中湯汁沸而騰,直至湯稠肉爛出鍋,因此也有“火功菜”之說。
不過豬頭肉是一個大的概念,經(jīng)常聽到的豬耳朵、核桃肉等可是都出至里面。因為皮厚肉老,吃起來就分外講究有彈性的口感,因此多半是做涼拌或做鹵菜。
豬頸肉
特點:肉質(zhì)綿老,肥瘦不分
又稱: 槽頭肉、血脖
評分:★★☆
豬頸肉是位于前腿與豬下巴之間的一塊肉,因為該部位是殺豬時開口放血之處,因此也被稱為“血脖”,又因為這塊地方總挨著料槽,所以也有人稱之為“槽頭肉”。
此部位是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而且肥瘦摻雜,同時還有令人談之色變的淋巴,因此不少人對豬頸肉有偏見,但位于豬頸兩邊,因其稀少而珍貴,所以有“黃金六兩”之稱。
豬頸肉如雪花般均勻分布、肉質(zhì)鮮嫩,最合適用來做炭燒豬頸肉!剛剛烤好的豬頸肉外脆內(nèi)嫩,入喉爽口滑順,口勁適中,別有一番滋味!
頸背肉
特點:肉質(zhì)綿老,肥瘦不分
又稱: 梅花肉、梅肉
評分:★★★★☆
頸背肉即豬的上肩肉,許多人又叫“梅花肉”。據(jù)說每只豬身上的這塊肉只有五六斤,瘦肉居多,其間有數(shù)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所以吃的時候特別嫩而且香,更是一點也不油膩。
粵菜系中制作叉燒的原料主要就是梅花肉,其肉質(zhì)鮮美可口,久煮不老。當(dāng)然,你也可以選擇做“吉列豬扒”,經(jīng)過一番油炸后,金黃色的豬扒又脆又香,吃上一口實在太滿足。
前肘
特點:皮厚、筋多、膠質(zhì)重
又稱: 前蹄髈
評分:★★★☆
前肘是豬的前腿肉,肉皮肥厚,筋脈有彈性。前肘的做法通常為燒、醬、燜、鹵等。例如在南方的宴席上,經(jīng)常做為壓軸菜出場的紅燒蹄髈,其精華在于那塊滋味鮮甜的皮,連著醬汁滑進口中,肥而不膩。
后肘
特點:皮厚、筋多、膠質(zhì)重,比前肘韌
又稱: 后蹄髈
評分:★★★☆
與前肘一樣,后肘也是豬腿肉,不過是后腿肉。相比于前肘,后肘瘦肉多肥肉少,口感也更韌,其烹飪方法與前肘差不多,但后肘更適合燜燒。
前蹄
特點:膠質(zhì)重,瘦肉多
又稱: 豬手
評分:★★★☆
大多數(shù)北方人購買豬蹄時不分前后蹄,而南方人,特別是廣東人卻分得很清楚,將前蹄稱為豬手。俗語也有說:“前蹄后髈”,就是說吃豬蹄要吃前蹄,吃蹄髈則要吃后面的。前蹄的瘦肉比較多,比較適合用來紅燒或做成鹵豬蹄,嚼勁十分十足。
后蹄
特點:骨多皮薄 膠質(zhì)足
又稱: 豬腳
評分:★★★★
所謂的后蹄就是傳說中的“豬腳”,豬后蹄的骨頭較為多而皮薄,看似沒什么亮點,但肥嘟嘟的豬腳似乎總是寄托著美好憧憬。無論是臺灣地區(qū)的豬腳面線、廣東的豬腳姜,還是無錫的黃豆燉豬腳,常常象征著慶祝和滋補,將豬腳燉至軟爛,一邊品嘗美味又能體驗到天然的愉悅。
下五花肉
特點:肥
又稱: 奶脯肉
評分:★★
下五花就是出于豬豬那沉甸甸的肚腩,下五花肉體驗感不太行,吃起來口感發(fā)硬,不如上五花好吃。但是十分適合用來制作臘肉或煉油。
后腿
特點:皮厚
又稱: 后秋
評分:★★★★
后腿肉肥肉比較少,瘦肉部分很厚,前腿肉比后腿肉更嫩,因此后腿肉更多會用來做回鍋肉。切片后滾水下鍋,才能最大程度留住肉的水分,保證較好口感。
豬尾
特點:皮多、膠質(zhì)重
又稱: 皮打皮、節(jié)節(jié)香
評分:★★★★
豬尾巴雖然不是常做的食材,但是豬尾巴的膠原蛋白含量相當(dāng)高,不亞于豬蹄與豬肘呢!
將豬尾制作成鹵菜,牙齒溜溜繞著骨頭咬一圈,既有香味又有嚼勁,用來下酒確實一流!
其實,一只豬好吃的部位豈止以上這些?還有骨頭、豬雜,也是精華中的精華!但由于時間的問題,孤單君只能介紹到這里。雖然生長在最底層,但供養(yǎng)著全人類!感謝豬豬們?yōu)槲覀兯鞯呢暙I!那么你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部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