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赤壁賦卷》宋·馬和之繪
人 人 都 說 聰 明 好
我 被 聰 明 誤 一 生
對于蘇東坡,物道君喜歡用“橫空出世”這個詞,正如王國維所說:“這樣的大天才世所罕見,要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才出一個。”
但比起聰明一世的天才,屢遭貶謫的他卻更愿意做個愚人。因為蘇軾早年就在這“聰明”上面栽過大跟頭。
蘇軾從小天資聰穎,志向不凡,“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他年少便名動京城,22歲中進士,得到當時大文豪歐陽修的賞識,宋仁宗更是直接將他視作未來的宰相人選。
▲ 蘇東坡像
只是好景不長。他初涉仕途便碰上新黨王安石變法,沒看清政治形勢就直言直語上書宋神宗,指出變法弊端,結(jié)果被新黨彈劾誣陷,貶為杭州通判,從此開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沒人敢否認蘇軾的天才和抱負,但他的仕途卻一直不順暢,一生顛沛流離,其實回過頭看,讓他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又何嘗不是當初的自以為是、不知變通。
▲《上神宗皇帝書》蘇軾撰,批判王安石變法。
后來被貶為徐州太守的他算是看開了。每天睡懶覺、值晚班、讀閑書,有人問起他有何才能,就說,只愿“占得人間一味愚?!?/span>
被貶黃州期間,他寧愿“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王朝云為他生下一個男孩,他寫下《洗兒詩》,希望兒子魯鈍平凡,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其實,“愚且魯”不過是外表,大智若愚才是內(nèi)核。“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太鋒芒畢露,往往是悲劇的主角。
大智若愚,是變小聰明為大智慧;不顯山露水,其實是韜光養(yǎng)晦。
在漫長的貶謫生涯里,蘇東坡決定裝糊涂,他游賞奇山異水,書寫錦繡文章,聞香品茗,談佛論道,貧困時開荒犁田,逸興至釀酒做菜?!案∶±摽鄤谏瘛?,不如作個閑人,“且陶陶、樂盡天真”。
當糊涂時糊涂,眾人皆醒時,你不妨醉一回。
▲《李太白詩仙卷》蘇軾撰竹 杖 芒 鞋 輕 勝 馬
“烏臺詩案”是蘇軾政治生涯里最悲慘的一次。當時還是湖州太守的蘇軾身陷文字獄,捉拿的人兇神惡煞闖進府院,“執(zhí)一太守,如執(zhí)雞犬”,在被押解進京的路上,蘇軾曾想投湖自殺,但求死固然容易,他還是選擇了面對命運的未知。
“烏臺詩案”牽連甚廣,蘇軾坐了130天牢獄,深知在劫難逃寫下絕命詩時,已經(jīng)罷相的王安石為他求情:“豈有盛世而殺才士者?”曹太后也提醒神宗說:“當年你祖父將他當做后世子孫的宰相來培養(yǎng),怎么說殺就殺?”神宗才饒他一命,將他貶到黃州。
▲ 宋神宗—趙頊
“烏臺詩案”差點讓蘇軾喪命,而被貶黃州,卻是蘇東坡生命的起點。蘇軾是蛹,蘇東坡是蝶,在黃州完成蛻變。大難不死,讓他更想遠離朝堂,一頭扎進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初到黃州,生活環(huán)境十分糟糕,幸好太守徐君猷為他辟了“臨皋亭”;俸祿微薄,他便在黃州城外的東坡上開荒種地,建了“東坡雪堂”,自號“東坡居士”。
▲《雙清圖》蘇軾 畫
即使生活困頓,他還是看到了美好:“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全然一副賞美景嘗美食的心態(tài)。于是大才子蘇東坡,當起了最會生活的美食家。
黃州的豬肉價賤如泥土,他卻買來豬肉,用慢火清燉,自創(chuàng)的“東坡肉”美味無比;做竹筍燒肉時,他打油道:“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聽起來就很有味道。
▲ 東坡肉黃州臨近長江,蘇東坡經(jīng)常跑到江邊垂釣,蒸出來的“東坡魚”美味可口,即使是味美而有毒的河豚,他也垂涎三尺:“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東坡與好友乘舟游赤壁,飲清風(fēng)餐明月,嘗鱸魚品美酒,揮毫寫下兩篇《赤壁賦》,填下了《念奴嬌 · 赤壁懷古》。夜半敲門無人應(yīng),便倚杖聽江聲。
生活無華便樸實,人間有味是清歡。
于糟糠中見珠玉,在野菜里覓美食,簡單中飽腹。
沐浴江上之清風(fēng),吸收明月之光華,精神上知足。
▲《前赤壁賦》蘇軾 撰日 啖 荔 枝 三 百 顆
▲《秉燭夜游圖》宋· 馬麟 根據(jù)蘇軾的《海棠》所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