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一種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脫胎于19世紀=的音樂會序曲,強調(diào)詩意和哲理的表現(xiàn)。交響詩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據(jù)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fā)揮,是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gòu)思作成的大型管弦樂曲。它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單樂章的曲式,結(jié)構(gòu)較自由。音詩、音畫、交響童話等,這些也是與交響詩相類似的音樂體裁。
李斯特 :《前奏曲》
前奏曲,是李斯特13首交響詩中的第三號,是李斯特交響詩中最著名的一首。
該曲最初寫于1844年,是根據(jù)法國詩人奧特朗(Autran)的詩作《四元素(風、水、星、土)》譜寫的合唱套曲的前奏部分,1854年李斯特將其改寫為獨立的交響詩,并配上了另一位法國詩人拉馬丁(Lamartine)的詩作《詩的冥想》中的一篇。1854年2月23日,李斯特在魏瑪?shù)?Hoftheater'音樂會上親自指揮了該曲的首演。1856年曲譜在萊比錫出版,在總譜的扉頁上印有一段文字說明,而這段文字并不是拉馬丁的詩作。
理查·施特勞斯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的同名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哲學家尼采的同名著作,是描寫無神論者從唯心走向唯物的一個富于哲理的過程。
全曲共分9段;第一段“日出”的標題是作者理查·施特勞斯自己加上的--雖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樂,卻把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的情景刻畫的極為深刻,由于這段音樂強大的氣勢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常常被喜愛音響的朋友作為試機用的片段。其余8段的名稱均來自尼采的原著,它們分別是“來世之人”、“渴望”、“歡樂與激情”、“挽歌”、“學術(shù)”、“康復(fù)”、“舞曲”和“夢游者之歌”。
理查·施特勞斯 :《英雄的生涯》
創(chuàng)作于1898年,它是理查德·施特勞斯以單樂章形式所寫的交響詩的最后一首。這部傳記音樂作品并不是以哪個真人或神話人物為原型進行創(chuàng)作的,而是理查德·施特勞斯描寫和敘述了思想中的一個理想人物的生活。《英雄生涯》里的理想主義者是一個高貴而又與眾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別人毫無理由的反對,因幻想多次破滅而感到痛苦。然而愛情給了他力量,他終于獲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評論家認為,理查德· 施特勞斯所描寫的英雄就是他自己。
理查·施特勞斯 :《堂·吉訶德》
擅長寫作英雄與哲學等深奧音樂的理查·施特勞斯,在這首風趣的交響詩《唐·吉訶德》中,也很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諧趣幽默的音樂。這首作曲家的第六部交響詩寫作于1897年,而次年作曲家又寫作了他另一部著名的交響詩《英雄生涯》。
《唐·吉訶德》是根據(jù)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同名諷刺小說所寫成的,描述一位年近半百的吉訶德老爺,因沉溺于古老的騎士小說,終于發(fā)狂,帶著侍從桑丘·潘沙離鄉(xiāng)背井,到處去干滑稽可笑的冒險勾當。
這是一首幻想風格的變奏曲,其表現(xiàn)手法頗為大膽,以三管編制的大管弦樂為主干,另附一支代表唐·吉訶德的獨奏大提琴,和代表桑丘的獨奏中提琴,全曲宛如一首大提琴協(xié)奏曲,不過卻是以交響變奏曲的方式作成。全曲由序曲、十個變奏曲和終曲構(gòu)成,每一部分都描述了唐·吉柯德游俠生活中的不同景象。大提琴將它的音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施特勞斯正是利用了樂器的抒情色彩,將故事敘述得栩栩如生。
斯美塔納 :《伏爾塔瓦河》
《伏爾塔瓦河》(Vltava)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于1874年的交響詩。為所作包括六首交響詩的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題獻給布拉格市,1882年11月5日再布拉格首演。本曲是作者在開始耳聾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是《我的祖國》中演出頻率最高的一首。
伏爾塔瓦河源出舒馬瓦山,流向東南再轉(zhuǎn)向北,經(jīng)捷克-布杰約維盆地,橫切捷克中部高地,形成深而窄的峽谷,通過布拉格,于梅爾尼克附近匯入易北河上游的拉貝河,全長約446公里,為捷克西部拉貝河左岸最大支流。樂曲為標題性音畫作品,通過描繪伏爾塔瓦河的美麗景色以及大河兩岸的風俗人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民族、對祖國深厚真摯的感情。
柴科夫斯基 :《1812序曲》
創(chuàng)作于1880年的《Overture 1812(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1812序曲》系柴科夫斯基為紀念1812年俄法戰(zhàn)爭的勝利而作, 作品中反復(fù)呈現(xiàn)法國國歌《馬賽曲》的主旋律,用以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征。作品結(jié)尾是俄羅斯人民歡慶勝利場景之描述。
里姆斯基—科薩柯夫: 《西班牙隨想曲》
《西班牙隨想曲》是俄國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基于西班牙地方曲調(diào),在1887年寫成的一部管弦樂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原欲將該曲歸類為小提琴獨奏和管弦樂隊協(xié)奏作品,但后來決定純粹將該曲歸類為管弦樂曲,以令演繹者更加著重活潑的旋律。
穆索爾斯基: 《荒山之夜》
穆索爾斯基,俄國近代音樂現(xiàn)實主義的奠基人。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傾向,在音樂語言和藝術(shù)形式上有大膽的創(chuàng)新。
《荒山之夜》取材于俄羅斯民間神話傳奇,它以構(gòu)思新穎,形象逼真和色彩濃郁而引人入勝。穆索爾斯基去世后,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于1886年整理并配器。作為交響音畫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荒山之夜》讓人們明顯感受到配器所帶來的不同音色對比。
鮑羅丁 :《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1880年,為了慶祝亞歷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曾經(jīng)考慮的一項慶祝活動是展出一系列以俄羅斯歷史為題材的活動畫景,而用音樂來配合解釋內(nèi)容。當時參加這項音樂創(chuàng)作的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穆索爾斯基和那普拉夫尼克等,鮑羅丁的交響音畫《在中亞西亞草原上》也是專門為此而作的。后來,這項活動沒有辦成,但鮑羅丁的這首美妙的樂曲卻成為一首獨立的作品逐漸得到廣泛的傳播。1881年夏天,當鮑羅丁在魏瑪同李斯特重逢時,由于李斯特特別喜愛這首樂曲,鮑羅丁便把它題獻給他,并為他將此曲改成了四手聯(lián)彈的鋼琴曲。
西貝柳斯 :《芬蘭頌》
《芬蘭頌》作品26號(Finlandia,Op.26),為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寫于1899年、1900年又修改的一部交響音詩。這部作品是1899年為反對日益增長的俄羅斯帝國審查制度,舉行秘密抗議而作,也是作為描繪芬蘭歷史事件畫面七部伴奏音樂作品中的最后一部。1900年7月2日,《芬蘭頌》由芬蘭著名指揮家、赫爾辛基愛樂樂團創(chuàng)始人羅貝爾托·卡雅努斯指揮赫爾辛基愛樂樂團,在赫爾辛基首演。整部作品典型的演奏時間為七分半至九分鐘。
為了避開俄國政府的審查,《芬蘭頌》不得不在各種音樂會上以不同的曲名進行演出。作品在五花八門的標題下,偽裝不計其數(shù)——著名的例子有《芬蘭春天覺醒的快樂感覺》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合唱曲》。
這部作品的大部分旋律都激情澎湃且充滿騷動感,意在喚起芬蘭人民的民族抗爭精神。但接近尾聲時,管弦樂團卻變得平靜而祥和,奏出了寧靜的贊美詩式的旋律,這一旋律又被稱為“芬蘭贊美詩”(Finlandia Hymn)。 贊美詩部分經(jīng)常被誤以為是芬蘭傳統(tǒng)民間曲調(diào)而加以引用,實際上這是西貝柳斯自己創(chuàng)作的。
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賞析
《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正表現(xiàn)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下面介紹一下如何欣賞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表達了“初到鄉(xiāng)村時的愉快感受”,F(xiàn)大調(diào),2/4拍子,奏鳴曲式。由雙簧管呈現(xiàn)出明亮的第一主題,充滿著濃郁而清新的鄉(xiāng)間氣氛,使人們感受到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悅心情。
第二樂章,很快的行板,描寫的是“溪畔小景”,降B大調(diào),12/8拍子,奏鳴曲式。 這是一個描寫靜觀默想的樂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現(xiàn)的第一主題顯得悠揚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樂章,快板,“鄉(xiāng)間歡樂的聚會”,F(xiàn)大調(diào),3/4拍子,詼諧曲。這個樂章的主題是如牧笛風格的旋律,單純活潑,表現(xiàn)了歡笑的鄉(xiāng)民來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第四樂章,快板,“暴風雨”,f小調(diào),4/4拍子。在這一樂章中,雷雨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整個大自然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接著,暴風雨很快停息,直接進入下一樂章。
第五樂章,小快板,“牧歌,暴風雨過后歡樂和感激的心情”,F(xiàn)大調(diào),6/8拍子,回旋的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恬靜開闊,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現(xiàn)了雨過天晴之后的美景。
“田園”交響曲的錄音非常多,但最為人稱道的是指揮大師布魯諾·瓦爾特的錄音。
這個“田園”交響曲錄于1958年,有著超群絕倫的音效,而演繹的杰出,更是稱雄于世,多年來一直受推崇。
從一開頭的仿佛鄉(xiāng)間小道上輕快步履的民歌曲調(diào)呈示起,瓦爾特就緊隨貝多芬愉悅心情的溪流般的躍動、演進,作出自然而充滿生機的詮釋,毫無拖沓、草率或者勉強。一流的弦樂音色,合奏中落英繽紛般的擦弦質(zhì)感。
貝多芬雖然并不是第一位描寫自然景色的作曲家,但他確實在這部作品創(chuàng)造出一種非常有表現(xiàn)力的新語言,將音樂轉(zhuǎn)化為圖像,讓十九世紀許多作曲家競相模仿,也讓人以為貝多芬真的是第一個用音樂捕捉布谷鳥叫聲和夏日暴風雨聲的作曲家。貝多芬造訪鄉(xiāng)間時的愉快回憶,影響了后世許多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在某些方面,特別是在管弦樂的色彩和組織上,“田園”可說是貝多芬最具前瞻性的作品:作曲家以聲音(而不是調(diào)性關(guān)系)為組織樂曲的原則,開創(chuàng)了音樂印象主義的先河。
貝多芬知道,過分刻意或著實地以音樂描述風景,注定會失敗。因此除了少數(shù)例外,他盡量避免使用單純的音效,而著重于以音樂喚起那些讓他聯(lián)想到自然環(huán)境與自然本身的音樂性--他變化的節(jié)奏、他的豐富、他的力量,她讓人驚異的能力--的心靈狀態(tài)。
貝多芬的確把此曲的五個樂章都起了描述性的小標題:
“抵達鄉(xiāng)間時的欣喜之情”,
“小溪旁的景色”(配合著夜鶯、鵪鶉和布谷鳥的叫聲),
“村民的歡樂聚會”、
“暴風雨”、
“暴風雨過后的快樂和感激”
盡管這些描述與自然界的聲音有關(guān),但這首交響曲并不是要講故事,只是要召喚出一連串的情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