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條開始連續(xù)三個方子是傷寒論里面治療風濕關節(jié)炎的方子。
傷寒八九日,八九天了應該傳少陽或陽明了,結果沒有傳經(jīng),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濾過性病毒本來要進入少陽或陽明的,結果被濕擋到了。
所以風濕的人剛開始得到感冒的時候,全身關節(jié)很痛,不能轉身,又不嘔,沒有進入少陽,不渴,沒有進入陽明,所以沒有傳經(jīng),可是也沒排出去。
病人的脈浮虛而濇者,「浮」代表風、「濇」代表濕,濇的脈就像蔥一樣,壓下去扁扁的中間空的,這是脈證。
肌肉關節(jié)很酸痛,很緊,翻個身都沒有力氣,病人還有表證,還兼了風濕,就用「桂枝附子湯」。
如果大便溏,大便稀稀黏黏的,代表濕,脾主濕,當濕很盛的時候,脾臟功能不好,脾主運化,腸子蠕動仰賴脾臟,一旦脾濕過盛,濕就滲到腸子里面去了,結果大便出來就黏答答的。
同樣的,開給病人去濕的藥的時候,病人的大便就應該是黏答答的,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這種風濕關節(jié)炎,現(xiàn)在人如果體質素有中濕,在勞動以后,又吹冷氣導致不能出汗,就容易發(fā)生。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附子二枚,去皮炮,破八片,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方: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三枚炮,大棗十二枚劈,生姜三兩;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并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爾,法當加桂枝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也。
桂枝附子湯和去桂枝加白朮湯同樣有生姜、炙甘草、大棗,其余的桂枝附子湯有桂枝和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湯有白朮和附子。
桂枝附子湯是用在病人有傷寒表證兼有濕證的時候用,所以他渾身關節(jié)痛,這時候用桂枝去風,靠附子去濕,附子行走速度很快。
如果病人沒有表證,只是全身關節(jié)酸痛,沒有浮脈,就沒有表證,大便比較稀,小便很正常,就是濕往大腸走了,這就是脾臟太濕了,腸子的黏液很多是從脾來的,濕很盛的時候,就順著腸壁出來了,和小便沒關系,所以不管排尿系統(tǒng),管腸就好了。
這時候用白朮,因為白朮專門去脾濕的,如果這藥沒有加附子的話,就光把脾臟的濕去掉了,不能去掉關節(jié)的濕,因為附子走表,附子把白朮帶到四肢關節(jié),把四肢關節(jié)的濕去掉。(公眾號醫(yī)經(jīng):這里說附子走表,指的是炮附子。)
初服其人身如痹,剛開始服的時候,全身關節(jié)麻痹,因為附子走表,半日許,差不多十二小時以后再吃一碗,其人如冒狀,頭有昏眩的現(xiàn)象,勿怪;此以「附子」、「朮」并走皮內,不用生姜、甘草、大棗,光用附子、白朮就是「朮附湯」。
「朮附湯」發(fā)膿急救用的,把身體里面的膿瘡發(fā)出來的,現(xiàn)在加生姜、甘草、大棗,就是讓它從脾臟到肌肉到關節(jié),脾主四肢。順著脾經(jīng)走到關節(jié)里面把濕去掉。
如果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爾,因為水氣還沒有辦法完全去,所以附子在皮膚上走的時候,慢慢吸收水氣,病人會頭昏,當加桂枝四兩,此本一方兩法也,可以加桂枝,加不加都可以,這是一個處方、兩個方法;一般性的風濕就可以用這二個方子,有表證的用「桂枝附子湯」,沒表證的用「白朮附子湯」。第三個方子就是治療「痛風」。
本文由公眾號醫(yī)經(jīng)整理,版權歸倪海廈老師。轉載是為了傳播中醫(yī)文化,不會用于營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