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非常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要按時睡覺,結果孩子充耳不聞,這讓媽媽瞬間血壓飆升,最后又靠吼解決了問題。
雖然孩子乖乖聽話了,媽媽卻陷入了對自己的矛盾自責,明知道發(fā)火不好,卻不得認同還是發(fā)火最有用。
不知道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孩子令人頭疼的問題上——
「各種方法都試了,對我家孩子一點也沒有用?!?/span>
Q
有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
想象一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如果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另一半行為反常,比如:
不愿直視您的眼睛,回答問題總是不耐煩,用一兩個字來敷衍,不愿讓您靠近,拒絕身體接觸,甚至不想跟您待在一個房間里。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去問朋友有什么建議,他們必然不會問「你試過關禁閉了嗎」、「你說清楚你的規(guī)矩了嗎」。
在成年人的正常交流中,大家不會想用更高一級的權威去壓制對方,而是首先想到:
不是對方的行為需要糾正,而是雙方之間的關系最近出了問題。但換成了孩子,我們卻很容易忽略這一點。
當孩子對學習態(tài)度敷衍或無端哭鬧,那個當下我們可能會非常煩躁,顧不上從一個獨立的人的角度深入思考一下,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只是不知道怎樣用恰當?shù)姆绞胶透改副磉_,才出現(xiàn)行為反常。
Q
我們看見孩子真正的需求了嗎?
把孩子的某種表現(xiàn)單獨拎出來,就如同把單個音符從整段旋律中抽取出來,然后試圖單獨理解這個音符的意義,完全不考慮旋律中的其他音符。
例如,我們可能常常覺得孩子懶惰、學習態(tài)度不好、做事不認真不積極,這種單一的思想背后,就沒有考慮過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懶可能是孩子做事動力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好可能是因為在學習方面長期感到受挫的一種無力感......
如果不去深挖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家長們就很容易為了解決表面問題,采取嚴厲的措施。
個體心理學十分反對這種做法。嚴厲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孩子改變的動力,那么孩子就可能多次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容易對孩子產(chǎn)生偏見,認為他們屢教不改、不可救藥。
而每個孩子生長環(huán)境不一樣,背后的行為動機也不一樣。只是表面看起來,問題表現(xiàn)類似。
比如,同樣不愿意寫作業(yè)的孩子,背后可能有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天生氣質類型(天生追求高強度刺激、或性格較慢等等)帶來的不同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與孩子所有的互動溝通都是無效的。毫無辦法的父母,對孩子的做法感到惱火,就容易將憤怒作為手段,若長期以這樣的方式去回應孩子,就會陷入控制孩子的慣性,切斷跟孩子的情感連接。
專攻親密關系的暢銷書作家克里斯多?!っ咸岢?,要改變這種情況,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先學會不帶偏見地去觀察孩子。他將這個方法稱為「十分鐘的奇跡」。
他希望家長們每天能夠花十分鐘去觀察孩子,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觀察他們的性格、言談舉止和交流方式,有意識地加深對孩子的了解。
Q
為什么要強調觀察?
家長們經(jīng)常詢問,怎樣糾正孩子,眼里充斥著孩子的各種不對勁,想知道怎么才能改變孩子。
但我們認為的不對勁,夾雜了太多主觀意識在里面。
孩子的一個行為,到底是不是不當行為,和孩子本身沒有什么關系,和家長與老師的認知有關系。
比如孩子上課小動作多,孩子寫作業(yè)「磨蹭」,在有人眼里就是一個不當行為,而在有人眼里不是。
或者說,當一個孩子有上述情況,卻成績很好時,大部分家長就不會認為這些是問題。
家長眼里需要糾正的「不當行為」,暗示著這個行為對家長和老師造成了一定影響,或者家長和老師在面臨孩子該行為時,會有情緒。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自己也在觀察,但卻沒有真的去「看到」。比如下面兩條描述:
用偽生理原因或者心理假設,將孩子的行為定性為「不良行為」或「青春期叛逆」,只能讓父母的心里暫時好受一點,但卻會因此讓父母忽略掉主導著沖突的本質。
Q
怎樣觀察,通過觀察我們還能獲得什么?
這篇中提到的一些特征可能是比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而每個孩子的反應,除了和親子關系有關之外,還與社會環(huán)境、天生氣質類型等等因素有關。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對不同的孩子都千篇一律地采取相同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當我們依據(jù)一定的標準來對他們進行分類時,我們還必須看到自家孩子的獨特性。
很多時候,孩子的不配合都會激起我們的情緒。帶著情緒的我們越是著急,就越容易把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更加容易忽略他們行為背后發(fā)出的信號。
而當我們做到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更深入地讀懂了他們的心,自然就明白了我們要用什么教育方法。
正如《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篇》中作者所說:
「如果兔子跑進洞里,你想要逮住它,可能會先伸手進去抓。但如果你的手靠得太近,兔子就會往后縮,或者咬你一口。另一個選擇是把一片萵苣葉放在洞口,然后等著。」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萵苣葉并等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