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西山題記》
古時的太白巖,奇石凌空、清泉流淌;云梯棧道、洞窟祠舍;摩崖刻石、名人題記,美不勝收,可謂巴蜀名山。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西山題記》中這樣描寫道:“西山者,蓋郡西。渡大壑,稍陟山半,竹柏薈翳之門,水泉潴為大湖,亭榭環(huán)之?!薄皹怯^重復,出沒煙霏之間,而光影在水。此邦之人,歲修禊事于此。凡夔州一道,東望巫峽,西盡存阝馬阝,林泉之勝,莫與南浦爭長者也?!弊x罷,你會心曠神怡,感到萬州西山實在是美。黃庭堅認為:上起宜賓,下至巫山,自然風光沒有一處可與萬州媲美。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黔州居士,江西修水人,北宋英宗治平年間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代書法四家”。
黃庭堅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因受新黨排斥,謫貶為涪州(涪陵)別駕,黔州(彭水)安置,后又移居戎州(宜賓)。六年后,即1100年,哲宗去世,徽宗繼位,他奉詔復官。是年12月,他離開戎州,買船東歸。于1101年途經南浦(萬州),南浦太守高仲本(字宿)置酒西山為其接風。當日西山接風后,高仲本約黃庭堅游萬州岑公洞,此游因夜雨未成,有黃詩為證,《萬州太守高仲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作二首》:“肩輿欲到岑公洞,正怯沖泥傍險行。應是岑公閟清境,春江一夜雨連明”。“蓬窗夜靜雨如澠,好似槽床壓酒聲。此日岑公不能飲,吾儕強健可頻傾”。因“蒙恩東歸”心切,第二日清晨在高仲本、譚處道陪同下匆匆乘舟東下。《西山題記》是在夔州(奉節(jié))補書,并囑高、譚攜歸入石。
《西山題記》是鐫刻在天然石上的,原本不應稱“碑”,因當?shù)厝肆晳T,故稱之《西山碑》。當時原石高出地面丈許,石上鐫刻文字手摸不著。1926年修馬路,解放后周圍建房,現(xiàn)在此石刻已平于地面,要下幾步石梯方能觀賞,而且觀賞效果極差。
此記刻石后,慕名前來觀賞者不斷。咸豐七年(1857年),曾國藩的學生長沙府解元馮卓懷來萬任知縣,并將此記石刻拓片送呈其師,曾氏評為“海內存世黃書第一”。曾氏推崇更增此石刻名氣,于是摹拓者蜂擁而至。當時墨拓每本可以賣到紋銀二兩、朱拓四兩。大凡夔州府進京赴考學子,都要帶上一、二本作為禮品,贈送親友、老師。拓工為了居奇,每拓后故意將殘缺處損大,以夸自已拓本為早拓,由此刻殘日甚。民國年間《西山題記》石刻已面目全非,第16行“二堂于茂”四字和第17行“游觀也建中”五字皆無,其余多處文字無法辨識。陶梅岑先生編著的《萬州雙壁》中所用影印拓本,應是清以前的拓本。
《西山碑》高100cm,寬260cm,字徑約10cm,共21行,行4~9字不等,計173字。從書法藝術而言,此碑氣勢開張,渾然天成,如滔滔江水;結字中宮緊斂,外呈恣肆,如櫓槳搏浪;用筆中鋒澀進,篆法入書,如健臂撐篙。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震撼。在中國書法史上《西山碑》無疑將占有重要一席。
《西山碑》還是一篇優(yōu)美的古代散文游記,它用詩一般的語言,向人們繪聲繪色講述萬州西山美景,讀罷使人難以忘懷。不信再讀此文:“庭堅蒙恩東歸,道出南浦。太守高仲本置酒西山,實與其從事譚處道俱來。西山者,蓋郡西。渡大壑,稍陟山半,竹柏薈翳之門,水泉潴為大湖,亭榭環(huán)之。有僧舍五區(qū),其都名名曰:“勒封院”,樓觀重復,出沒煙霏之間,而光影在水。此邦之人,歲修禊事于此。凡夔州一道,東望巫峽,西盡存阝馬阝,林泉之勝,莫與南浦爭長者也!寺僧文照喜事,作東、西二堂于茂林修竹之間。仲本以為不奢不陋,冬燠而夏涼,宜于游觀也。建中靖國元年二月辛酉江西黃魯直題”。
黃庭堅《西山記》題刻(清拓本)
在萬州高筍塘流杯亭內,摩崖石刻。行楷,21行,行4~9字不等,共173字,字徑約10cm。從右至左橫列,碑高100cm,寬260cm。碑全文:“庭堅蒙恩東歸,道出南浦。太守高仲本置酒西山,實與其從事譚處道俱來。西山者,蓋郡西。渡大壑,稍陟山半,竹柏薈翳之門,水泉潴為大湖,亭榭環(huán)之,有僧舍五區(qū),其都名名曰:‘勒封院’。樓觀重復,出沒煙霏之間,而光影在水。此邦之人,歲修禊事于此。凡夔州一道,東望巫峽,西盡存阝馬阝,林泉之勝,莫與南浦爭長者也。寺僧文照喜事,作東西二堂于茂林修竹之間。仲本以為不奢不陋,冬燠而夏涼,宜于游觀也。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二月辛酉,江西黃魯直題?!眲兾g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