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器型包括圓壺、提梁壺、方壺、筋紋器、花塑器等。由于紫砂壺型眾多,形態(tài)不一,經(jīng)典壺型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新壺型又有著相似之處,所以很多壺友對紫砂壺的器型總是分不清楚,小編匯總了圓形壺的所有常見41種類型,那么今天我們來先看看圓形壺有哪些?
1、西施: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紫砂藝人們通過對西施利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一把實用紫砂器勾勒成讓人聯(lián)想綿綿的千古情節(jié)。
2、掇球:落起來的球。掇只是邵大亨原創(chuàng),是在蓮子大壺的基礎上轉變而來的壺型。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三個小中大的球體組成,看上去就像是小球掇于大球上。
3、掇只:《宜興縣志》中記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掇只”造型像宜興當?shù)丶彝ナ褂玫囊环N裝調料的容器“掇子”久而久之傳之為掇只,,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和掇球不僅名稱相似形狀特點也很相似,一不小心就會誤以為是同一類型的。
4、石瓢:石瓢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各部件構造比例協(xié)調美觀,底部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皆顯現(xiàn)簡樸大方典雅的氣度。是紫砂壺的經(jīng)典造型之一,歷代名人藝術家?guī)缀醵加惺皦氐淖髌贰?/p>
5、潘壺:據(jù)《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由于潘氏家族喜歡喝茶,于是就在宜興訂制紫砂壺用以飲茶。潘氏訂制的紫砂壺都是同一形狀,且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后來世人就把潘家定制的紫砂壺稱為“潘壺”。
6、仿古:傳說是邵大亨的原創(chuàng),隨著歷代人仿制做這種壺形,這種壺型就成了仿古壺了。從外形上看它身扁、腹鼓、蓋板平滑,合成圓線飽滿,富于靈動,有一氣呵成之感。
7、仿古如意:在傳統(tǒng)仿古壺造型上加如意筋紋,各個部件看起來錯落有致,壺口沿與壺蓋截成一條圓潤的曲線,蓋上蓋子就變成了飽滿的圓線,壺鈕的形狀是如意形橋梁式。在仿古壺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堪稱精美絕倫。
8、井欄:是曼生十八式之一,寓意著知識就像人們飲用的水一樣不可或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修身養(yǎng)性。其造型看起來像井欄。一是井欄材質之美。二是井欄刻字之美,井欄上鐫刻文字,書畫等藝術價值就會更大了。
9、蓮子:屬于光素造型中的佳器。質溫潤細膩,造型樸素簡單,看起來像是蓮子。后來演變?yōu)榍逍愕娘L格,壺把如美人手臂看起來亭亭玉立。和掇球相比,蓮子是窈窕淑女,掇球是威嚴的將軍。日新月異,蓮子的造型經(jīng)過創(chuàng)新,現(xiàn)如今已有如意蓮子、平蓋蓮子以及牛蓋蓮子等。
10、秦權:是由清代林園制作。秦朝統(tǒng)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秤砣;“秦權”壺就是仿秤砣外型制成。其外觀,氣宇非凡,正直泰然。,后來由現(xiàn)代大師顧景舟把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范。
11、合歡:壺身好似用兩器皿合成,所以得名合歡,寓意合而則歡。此壺是陳曼生心情愉悅的時候制作,其工藝精湛,余味無窮。用此壺來品茗,必會被其喜悅所感染。
12、葫蘆壺: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也是常見的一種經(jīng)典壺型,深得喜愛和追捧。造型呈葫蘆狀,壺嘴微微上翹,壺把成半環(huán)形,壺身整體線條渾圓為主,給人十分流暢之感。葫蘆同事也是吉祥物,有的吉祥寓意,人們常用其來辟邪和招寶,寓意美好。
13、德鐘,最俱代表的作品是清代邵大亨的德鐘壺,器形似鐘,端莊穩(wěn)重,泥色紫潤,觸摸手感極佳,造型簡潔質樸。技藝手法達到紫砂傳統(tǒng)基礎技藝的巔峰。
14、茄段壺,造型靈感來自蔬菜茄子,是一種手工紫泥調砂壺。壺面色澤暗淡沉樸,溫潤如玉?!疤摫狻笔侨止ぶ凶铍y得的器型,所以說對于全手工制作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15、笑櫻,創(chuàng)制于明代,其的造型原出自“嬰寧一笑千愁解”歷史典故。外表看似冷酷卻蘊藏著火熱的心,有種絕不妥協(xié)的硬漢風格,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高尚品質。
16、線圓壺:該器相傳汪寶根在四十年代創(chuàng)作。壺嘴似櫻桃小只,壺身用兩片泥片合成球狀,鈕似橋梁鈕,整個壺在扁圓中求韻味,簡潔單純卻又盡顯大氣。經(jīng)過歷代藝人演變,時趨成熟,達到天衣無縫。
17、圓珠壺:是曼生十八式之一,制作者瞿應紹曼生后第一人,是倡導文人壺的書畫陶刻藝術家。因其器身像一個圓珠形得名,壺身珠圓玉潤,壺身之上篆刻上書畫詩句,一詩配一壺,這也是曼生壺最大的特點。增添些許文化氣息。
18、巨輪珠:以壺型簡潔大方著稱,壺嘴為炮管直流,出水有力,氣勢磅礴。巨輪珠有多種款式。壺型圓潤而敦厚,體現(xiàn)出了質樸的美感。炮管流‘出水有力,水流如柱,氣勢磅礴。
19、容天:取材于大肚羅漢,寓意為大肚能容天下事。大師呂堯臣創(chuàng)作,色澤如紫似灰,壺嘴出水如注,用起來確實方便舒適。視覺上穩(wěn)重大度,在質樸深厚,韻味十足,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20、美人肩:宛如古代女子端莊秀麗,有著宮廷的秀麗華貴,又不失大家閨秀般的端莊優(yōu)雅。造型圓潤飽滿,大方得體,壺蓋與壺身融為一體,沒有空隙,宛如古代美女一樣亭亭玉立。
21、水平:明朝中期盛行品茗,我國南方廣東福建流行的喝工夫茶,壺內(nèi)放很多茶葉,只用開水沖泡汁很難出不來,還要把壺放在茶海里,用開水澆淋茶的外面,這樣才能泡出茶汁來,其茶器精致玲瓏,壺嘴和壺把相等,壺在水面時仍保持水平而不傾倒,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緣由。
22、匏尊:瓠是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即匏瓜。匏尊:以葫蘆做的酒器。蘇東坡《前赤壁賦》的“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匏瓜還被引喻人不受重用得仕途之嘆。曼生十八式中有四款是關于匏瓜的,最經(jīng)典的匏尊壺。
22、乳鼎:顧名思義是一款仿制鼎而設計的器型,鼎,古代炊器。多用青銅制造,圓盛行商周時期,流行于漢代。壺身呈圓形三足,也因為有“三乳突狀小足”。壺體簡潔豐盈,線條流暢,壺身的構件更顯秀潤雅致,充分的體現(xiàn)了紫砂之美。
23、梨壺:形態(tài)似梨狀而得名,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梨形歷史悠久自古就有,經(jīng)久不衰而占據(jù)一席之地。
24、牛蓋蓮子:源于明朝崇禎年間蓮子罐,壺蓋上兩個對稱的橢圓形如牛的兩只眼睛,直腹圈足,闊口出唇,短彎流,環(huán)狀柄。因此得名。整體清秀敦厚,胎質細膩,色澤典雅?!芭崾裣壬晁鶆?chuàng)制,紫砂壺中的經(jīng)典之作,是一款不可超越的優(yōu)秀作品。
25、洋桶壺:清光緒年間,洋桶壺暢銷國內(nèi)外品種,也是紫砂茗壺名種里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創(chuàng)制于清末民初創(chuàng)制,其造型簡單大方,使用方便,為大多數(shù)壺友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jīng)典作品之一。
26、漢扁壺:是清代萬泉氏所創(chuàng)作,是基于曼生壺后演變而來,后有程壽珍根據(jù)前人的經(jīng)驗創(chuàng)出屬于自己經(jīng)典的漢扁壺,和他所創(chuàng)的掇球、仿古構成“壽珍三式”。外形上壺體是扁圓狀,底部圓潤,壺嘴微微伸曲,壺嘴和壺肩形成一條水平線,相互呼應,生動而自然,彰顯此壺的質樸而大氣。
27、周盤壺:屬于曼生經(jīng)典壺型之一,經(jīng)典之處在于它的寓意“表面圓通卻堅持己見,曲直合一為人之道也”,所蘊含的意境正是它的經(jīng)典之處。泥質紅潤,剛勁中出媚姿,肅然絕俗。每當有重大選擇時,品一壺慢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圓。
28、漢瓦:歷年來眾多位藝人仿制此款,最屬楊彭年漢瓦壺最為經(jīng)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壺身似圓筒形,上侈下教,短流勢較直。壺蓋平平有一絲弧度,壺鈕似橋,泥質堅結。
29、漢鐸:始于清代,此壺身如鐘,壺蓋與壺身似一體,壺鈕上部置圈線,壺嘴平直,壺把像一個人的耳朵。漢鐸:“以漢之鐸,為今之壺,土既代金,茶當呼荼?!薄墩f文》中對鐸的解釋是:鐸,大鈴也。它是器物的名稱。梅調鼎作銘的漢鐸壺可算是目前在紫砂歷史上最據(jù)藝術價值的漢鐸壺了。
30、龍蛋:又稱龍旦壺,外觀圓滑可愛的,做工小巧精致,壺身像雞蛋的形狀,壺身光滑圓潤,短嘴直流,倒把拿捏方便。關于龍蛋的起源有關文獻記載《陽羨茗壺賦》:“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边@邊是最早的了,龍其造型是取于蛋型。更是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吉祥的寓意,給龍蛋壺平添了一種稚氣的親切感。
31、天際壺:是呂堯臣創(chuàng)制,在造型構架上體現(xiàn)出“唯見長江天際流”,突出了空闊長天,炊煙裊裊的主題意境。把千年名詩融于砂器中,再加上紫砂工藝點染,作品設計穩(wěn)重大方,壺身各部件與壺體契合工整,使人境界開闊,氣韻濃郁。
32、上新橋壺:初創(chuàng)作者是顧景舟。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把江南常見的元素運用到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壺身呈扁圓形,壓蓋式,橋梁壺鈕像一座小橋矗立于水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
33、匏瓜壺:也屬于曼生十八式,與曼生葫蘆有相似之處,其獨特之處是因為造型無可比擬的,有著返璞歸真之意。曼生為官,但是他的妻子不在身邊的,慢生就想到以壺寄相思之情。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然而紫砂壺也是被世人寄予各種情感。
34、思亭壺:是由陸思亭制造,壺身如葫瓢,彎嘴流口較尖,,壺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至今。閩南有句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第二,就是因為思亭壺式俊朗挺立,氣韻出眾。
35、扁腹壺,形似仿古壺,壺身矮短,壺口大而得名。由于壺身線且口大,比較適合泡綠茶,端拿甚是輕巧。蓋邊線略強于口線正合天蓋地之理念。壺蓋倒置亦無傾斜之慮,也是一趣。這款壺壺泥料上佳、工藝精湛、造型美觀、難度極大,韻味深厚。
36、漢君壺:壺是六十年代初紫砂趨于低谷時創(chuàng)制。器型與曼生扁壺類似,經(jīng)過歷代藝人不斷改進,清末民初時定型為平蓋漢君壺,其中王寅春的漢君壺為最佳器型。壺身扁圓,大口斜肩,平底,壺蓋呈圓弧形凸起,作品整體感強,自然舒暢。
37、柱礎,是古代建筑房子用來支撐木柱一塊墊基石。壺銘:“久晴何日雨,問我我不語。請君一杯茶,柱礎看君家?!边@幾句的內(nèi)容生活之中的俏皮之談。作者借用久久不下不雨天氣背景,用注茶的方式回答,確實是有點意思。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單調的柱身在柱礎上使用雕刻藝術,民間建筑雕刻技術也快速發(fā)展,慢慢的柱礎演變成為藝術品。以柱礎為壺型,顯示其穩(wěn)重典雅,此壺型亦一直流傳下來。
38、華穎:是顧景舟先生仿制掇球傳統(tǒng)壺體創(chuàng)制的,名為華穎。在古代沒有花字,用華代取代,華穎的實為花穎,他所表達的意思是招展的花意。顧大師以半開花苞為意,在掇球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創(chuàng)制而成。又曼生十八式中的乳鼎壺相呼應。
39、唐羽:唐羽壺屬于光素器型,創(chuàng)作構思源于唐代宮廷的羽觴壺,與羽觴壺的造型很相似。傳說唐人飲茶是用茶團和茶餅研碎放入壺中,然后小火慢慢煎煮。所以壺的手柄一般都比較細長,似有羽翼飛升,觀此壺頓覺恬淡悠然,似在品茗論茶。
40、汲直壺:壺身呈直筒式,折肩、短頸、壺嘴粗大而挺拔,口蓋緊密合在一起,壺底工整,此壺粗與細對比、直線與曲線的對比明顯,汲直壺表現(xiàn)出氣韻深沉、渾厚大氣的氣質,傳達的是一種剛勁正直、正義精神!
41、龍帶壺:壺身圓潤,腹上漸斂,平底,壺嘴彎曲且長,扁圓鈕,整體協(xié)調一致。此壺造型似仿明永樂甜白三系把壺的形制,再加上龍帶點綴.龍帶由上而下地向左右兩邊展開,線面清晰明快、造型古樸雅致,是早期的幾何形圓器與筋紋器相結合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