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的句讀
句讀、標點古文的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古書一般是不斷句的,前人讀書需要自己斷句。斷句是讀書的前提,是一項基本功。
一、句讀
1、古人斷句的符號
古人非常重視斷句的訓練,因為明辨句讀是讀懂古書的起點。假使斷句沒有錯誤,也就可以證明對古書有了初步的瞭解?!抖Y記•學記》中說:“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這就是說,每年都有人入學,(這裡指15歲入“大學”)隔一年就要考試,第一次考的是“離經(jīng)辨志”,所謂“離經(jīng)”,就是離析經(jīng)理、句讀經(jīng)典的能力。高誘《淮南子•敘》曰:“自誘之少,從故侍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韓愈《師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無論童叟初學,還是儒林解經(jīng),都把句讀訓練當作首要內(nèi)容。
古人通常在一句話結(jié)束的地方,畫上一個“〇”或者畫一個“√”(jué),這就是“句”?!墩f文•?部》說:“√,鉤識也。”段注曰:“鉤識者,用鉤表識基處也。褚先生補《滑稽傳》:‘東方朔上書,凡用三千秦?。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二月乃盡。’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讀書有所鉤勒卽此。”而一句話語意未完,需要停頓的地方,在兩字中間加一個“丶”(zhǔ),這就是“讀”(逗)。《說文•丶部》:“丶,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有人認為這就是句讀(dòu)的“讀”的本字(見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敘論》)。前人在語意未完而需要停頓的地方,點在兩個字的中間;在句終的地方,點在字的旁邊。後來用圈號作為句終的標誌。
2、古今斷句的區(qū)別
古代的句讀和現(xiàn)代的標點並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句”不等於現(xiàn)在的“句號”。古人使用句讀來斷句,僅要求弄清一篇文章中各個句子(含分句)的起訖,即這個句子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jié)束。它不能指明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係,更不能說明每一個句子所表達的語氣。這些只有標點者心裏有數(shù),在句讀上是表現(xiàn)不出來的。
而現(xiàn)代的標點則不同,由於它有一整套的標點符號體系,因此它不僅能將句子的起訖用適當?shù)姆枠顺?,而且能清晰地揭示句子之間的層次關係(如複句),還能很好地說明句子的語氣。如感歎句用感嘆號,陳述句用句號,疑問句用問號等。
比如:《論衡•逢遇篇》:“或時賢而輔惡;或以大才從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濁;或無道德,而以技合;或無技能,而以色幸。”
或標點為:“或時賢而輔惡,或以大才從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濁?;驘o道德而以技合,或無技能而以色幸。”
假使用舊式點句法,這裏的錯誤就顯露不出來?,F(xiàn)在用的是新式標點,錯誤就很明顯了。“或俱大才,道有清濁”本是“或俱大才而道有清濁”的意思?,F(xiàn)在把“道有清濁”獨立城句,上下文都講不通了。
又如:《左傳•成公二年》:“綦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王伯祥《春秋左傳讀本》斷為:“綦母(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按,這裏是說綦毋張站在左邊和右邊,韓厥都用手肘制止他,讓他站在後面。如果把“從左右”看成是綦毋張說的話,那末“皆肘之”就無所系屬,上下文的意思都說不通了。杜預注和孔穎達疏都是把“從左右”和“皆肘之”連起來解釋的。
再如:《論衡•談天篇》:“且夫天者氣邪體也”
有人斷句為:“且夫天者,氣邪?體也。”
按,這是錯誤的。原文意思是說,“再說,天是氣呢?還是實體呢?”它是一個選擇性問句,這種句子往往用“邪”字和“也”字相呼應。標點者不懂這個規(guī)則,所以不知道在“也”字後面也要用疑問號。如果採用古代句讀方式的話,這個句子所蘊含的語氣是不太容易辨識的。
二、如何標點古文
句讀之事,視之若甚淺,而實則頗難?!夺釢h書•班昭傳》:“漢書始出,多未能讀者;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何休《公羊傳序》:“講誦師言,至於百萬。猶有不解,時加釀嘲辭,援引他經(jīng),失其句讀,以無為有,甚可閔笑者,而不可勝記也。”
怎樣才能正確地標點古書呢?總的來說,這和我們對古代漢語的熟悉、掌握程度是密切相關的,古漢語詞彙、語法、音韻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越豐富,標點古書的正確性就會越高。想正確地標點古文,並沒有捷徑可走,但卻有章法可循,有技巧可掌握。下面具體來談。
(一)標點古文的步驟
1、通讀全文,深入理解
標點古文,切忌看一句斷一句,如果缺少整體觀念,斷起句來很容易支離破碎。所以一定要先通讀全文幾遍,深入理解其內(nèi)部關係,把握句子的形式,掌握重點詞語,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2、斷句
在全面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開始斷句。先斷開,不必管用“句”還是用“讀”,更不必想用什麼符號。先打草稿,以便修改。
3、確定標點符號,細加斟酌
仔細琢磨每句話的語氣,然後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二)標點古文的方法
1、細審文理、詞義斷句
斷句首先要弄清詞義,在此基礎上弄清楚句義和段意,能斷句無誤,還不能說就是完全瞭解了文意;但是,如果斷句有誤,那就一定是還沒有讀懂古書中的某些詞句。
2、利用常位於句首句尾的虛詞斷句
有些虛詞常置於句首,知道了這一點,就可以以之爲參攷,進行斷句。
(1)常用的句首語氣詞有:
語氣詞:夫(且夫、若夫、今夫、故夫)[1]、蓋、唯(維、惟)。
連詞:茍、即、使、若、即使、向使
代詞:吾、余、女(汝)
如果在文中遇到這些詞,一般要在他們的前面斷句。
(2)常用的句尾語氣詞有:也、矣、焉、爾、耳、哉、乎、與(歟)、耶、而已
如:《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斷句為: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常用的句中提頓語氣詞有:者也
3、利用格律韻腳斷句
這主要針對古代的韻文。古代詩詞曲賦講究押韻,而押韻時韻腳和諧,而且句數(shù)、字數(shù)往往固定,我們可根據(jù)其中的規(guī)律加標點。如:
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yún)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梁甫吟”
上為七言律詩,韻腳分別是“臨今侵吟”,故應斷句為:“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yún)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梁甫吟。”
另外,散文中也常夾有韻句。如:
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深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斷句為:“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深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4、據(jù)排比句式、對偶句式來斷句。如:
《莊子•胠篋》:“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
斷句為: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斷句為: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5、根據(jù)語法習慣斷句
根據(jù)語法特點斷句,主要抓以下兩個方面:
(1)抓動詞(謂語)離析短語,尋找句子成分斷句
一般說來,一個句子不能沒有謂語,找到謂語後,一般前面的名詞、代詞是主語,主語前可能有定語,謂語前可能有副詞充當狀語,其後有名詞、代詞作賓語,有副詞、數(shù)量詞、動賓短語作補語,賓語前也可能有定語等。例如:
《孟子•告子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於慮而後作徵于色發(fā)于聲而後喻。”
斷句為: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於慮,而後作;征于色,發(fā)於聲,而後喻。
以上引文標點就是按照離析動詞,分析連帶成分做出來的。
(2)按固定句式斷句
常見的古漢語固定句式包括:為……所……、見……於……、見……、於……、為……、被……、如……何、若……何、奈……何、無乃……乎?不亦……乎?得無……乎?何……之有?何以……為?
6、根據(jù)前人注疏斷句
凡是前人加注的地方,一般就是前人認為應該斷句的地方。如: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包曰可使南面言任諸侯治[疏]……仲弓問子桑伯子王曰伯子書傳無見焉子曰可也簡孔子以其能簡故曰可也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孔曰居身敬肅臨下寬略則可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包曰伯子之簡太簡子曰雍之言然[疏]……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三、古書句讀標點錯誤原因分析
古書句讀標點錯誤的原因,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意義不明,二是語法不明,三是音韻不明。下面分別加以討論(討論以斷句為主,也涉及標點符號的使用)。
1、意義不明
詞和句子的意義有未瞭解清楚的地方,這是弄錯句讀最主要的原因。不明詞義,不通文理,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知出典等,都容易導致句讀錯誤。
(1)不明詞義,不通文理
有時是不明了一個單音詞的意義,有時是不明了一個複音詞的意義,有時是把甲義誤認為乙義。這些情況都會把句子斷錯。有時,讀者並不是不明詞義,而是不能把上下文連貫起來,不能串講;讀時不求甚解,不從上下文仔細體會古人的用意,也可以說是不通文理。
例一:賈誼《過秦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文選》斷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按,“鍉”又作“鏑”,就是箭鏃。“鑄”是“熔鑄”的意思?!段倪x》的斷句者將“銷鋒鍉鑄”連讀,這是講不通的。《漢書•項羽傳》載賈誼《過秦論》,如淳,顏師古諸家皆讀“鍉”字斷句(他們雖沒有斷句,但是在“鍉”字下面加注,依《漢書》注的規(guī)矩,必須在斷句處加注,所以知道是這裏斷句)。為什麼《文選》的斷句者會斷錯句呢?因為《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賈誼《過秦論》在這裏作“銷鋒鑄鋸”(鋸,鐘類)(《古文辭類篹》根據(jù)《史記》,也作“銷鋒鑄鋸”。),斷句者大約受了這個影響,沒有仔細考慮“鍉”“鑄”兩字的意義,就把“鑄”字歸到上句去了。
例二:《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洪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敗,將妻子出。”有人斷為:“洪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敗,將妻子出。”
按,這段文章是寫臧洪守東郡,糧盡援絕,叫部下將士和百姓棄城逃命。斷句者沒有弄懂這段話中的複音詞“無事”是“沒有必要”、“犯不上”的意思,並不是現(xiàn)代漢語“無事生非”中“無事”的意思,因此把句子斷錯了。
例三:《左傳•宣公二年》:“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王伯祥《春秋左傳讀本》201頁斷為:“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按,這裏是說,“給他預備一筐飯和肉,放在口袋裏給他”。標點者把連詞“與”看成動詞“給予”的“與”,就和後面“以與之”的“與”重複了。
例四:《論衡•問孔篇》:“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
中華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本斷為:“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
按,這裏的“非”字應當作“錯誤”講,《諸子集成》本《論衡》的標點者誤認為否定副詞,所以弄錯了。
例五:曹植《與楊德祖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文選》斷為:“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
按,第一句意思是說,“現(xiàn)在送我少年時代所著的辭賦一篇給你。”《文選》的斷句者不懂“往”是“送往”的意思,“相與”的“與”是“給予”的意思,“少小”一詞也不懂,這就全句不瞭解了。“少小”指少年時代,這是古人常用的詞語。曹植自己在《白馬篇》就說“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像上述的《文選》標點者這樣斷句,“今往僕少小”還成什麼話呢?
例六:李漢《韓昌黎集序》:“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韓昌黎集》斷為:“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
按,“笑且排”,意思是“嘲笑而且排斥”;“先生益堅”,意思是“韓愈受到嘲笑和排斥以後,不但不氣餒,而且更加堅定”。這才顯出了韓愈的戰(zhàn)鬥精神。如果把“且排先生益堅”讀成一句,那是說“時人更堅決地排斥韓愈”,和作者的原意正相違反了。
例七:《史記•禮書》:“莊蹻起楚分而為四參是豈無堅兵利革哉”
《史記索引》在“四”和“哉”下斷句,意為此處可斷句。據(jù)其意,上句則斷為:“莊蹻起,楚分而為四,參是豈無堅兵利革哉。”
這樣司馬貞將“參”義及全句的意思全搞錯了。錯因是誤認“參”為動詞,實際上“參”即“三”,與“四”連讀,“分而為四參”即“四分五裂”。此句出自《荀子•議兵篇》:“楚分而為三四”。此文略變。此為不當讀而誤讀,當屬上而誤下。正確標點應是:“莊蹻起,楚分而為四參。是豈無堅兵利革哉?”
(2)缺乏古代文化知識,不知出典
缺乏古代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常識,就影響對某些特定詞語的瞭解。不知出典,就容易用錯引號。
例一: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七:“《史記•天官書》云:‘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
《萬有文庫》本《苕溪漁隱叢話》斷為:“史記天官書云。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
按,《史記》張守節(jié)《正義》說:“河鼓三星(河鼓三星即我國民間所說的扁擔星,中央大星即牛郎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中央大星,大將軍;其南左星,左將軍;其北右星,右將軍。所以備關梁而拒難也。”這就是說,“河鼓”有三顆星,中間的大星為上將,左右二星為左右將(古人迷信,有所謂占星術,把天上的某些星和人間的某些職官聯(lián)繫起來,認為河鼓三星“明大光潤,將軍吉;動搖差戾,亂兵起;直,將有功;曲則將失計”)?!度f有文庫》本的斷句者沒有這種古代的天文常識,把句子斷得完全不可理解。
例二:《史記•秦始皇本紀》:“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史記會注考證》斷句為:“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按,這裏是說彗星又在西方出現(xiàn),一共經(jīng)過十六天;不是說夏太后死在十六日那天。因為古人是用干支記日的,《史記》也是這樣。就以《秦始皇本紀》來說,凡記日都用干支。如四年十(七)月“庚寅”,九年四月“己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二世三年八月“己亥”等。在《史記》中,數(shù)字和“日”連用總是說多少天,而不是說某月某日(《史記•孟嘗君列傳》:“文以五月五日生,其父勿舉。”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用數(shù)位記日,大概起自東漢,但史書和其他正式的檔中,一般仍用干支記日?!妒酚洉⒖甲C》的斷句者沒有細心考察中國古代的記日制度,因而弄錯了。
例三:《聽雨叢談》卷五《京城建置裏數(shù)》:“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
中華書局1959年版《聽雨叢談》斷為:“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為前案?;茨现T山。為第二重案。”
按,泰山、華山、嵩山都是屬於五嶽的。泰山是東嶽,在北京之左,所以說聳左為龍;華山是西嶽,在北京之右,所以說聳右為虎;嵩山是中嶽,在北京之前,所以說嵩為前案。斷句的人沒有弄清楚這一地理關係,錯誤很大,這話變得完全不可理解。
例四:《論衡•變虛篇》:“傳書曰:‘……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韋之言……則必得景公祐矣。”
或斷為:“傳書曰:‘……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韋之言……則必得景公祐矣。”
按,“傳書”,指的是《史記》等書?!妒酚?#8226;宋微子世家》所載,與此大同小異,最後一句是“果徙三舍”??梢娨枒摲旁?#8220;果徙三舍”後面。至於“如子韋之言”以下,那是《論衡》作者的話了。標點者不明出典,把作者的話也歸到引文裏去了。
例五:《歷代職官表》卷二十三引《山堂考索》:“凡他宮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院。學士俱闕,他官暫行文書,謂之權直。”
叢書集成本《歷代職官表》斷為:“凡他官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院學士。俱闕他官。暫行文書。謂之權直。”
按,宋代翰林學士院有翰林學士等掌管起草制誥詔令,別的官到翰林學士院沒有被任命為翰林學士時,叫做“直院”(直學士院)(《文獻通考》卷十一“職官”八:“資淺者為直院,暫行者為權直。”);翰林學士院一時闕員暫由別的官掌管文書,叫做“權直”(翰林權直、學士院直)。《叢書集成》本《歷代職官表》的斷句者不懂宋代翰林學士院的官制,斷句就完全弄錯了。宋代翰林學士院沒有“直院學士”銜。“俱闕他官”,在意思上也講不通。
例六:袁枚《黃生借書說》(見《小倉山房文集》卷二十二):“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
1961年1月23日和30日的人民日報第四版斷為:“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
按,“省記”等於說“記得”,這裏是把它記在腦子裏的意思。“通籍後,俸去書來”,是說通籍後有俸可以買書。過去中了進士的,他的名字就上通到朝廷了,叫做“通籍”。標點者不知道什麼是通籍,所以弄錯了。
2、語法不明
語句總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組織起來的,語法即組詞造句規(guī)則。附帶討論由於不瞭解對偶和文體而產(chǎn)生的句讀錯誤。
例一:《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一般都是在“乎”字斷句。即: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說,“一讀至‘不’字絕句”。按照這種說法斷句,應該有兩種可能性:
①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這意思是說:孔子先問“傷人了沒有?”然後問馬。
②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這意思是說:孔子先問“傷人了嗎?”別人回答說“沒有。”然後孔子再接著問是否傷到了馬。
王若虛在《滹南遺老集》卷五《論語辨惑》中就曾批評這種斷法。他說,這樣斷句,意謂“聖人至仁,必不至賤畜而無所恤也。義理之是非,姑置勿論,且道世之為文者,有如此語法乎?故凡解經(jīng),其論雖高,其於文勢語法不順者,亦未可遽從,況未高乎!”王若虛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
照原來的標點,孔子是只問人,不問馬。而標點者認為以聖人之仁,不應該不愛惜馬,於是千方百計要把“不問馬”的“不”字從這一句裏去掉。把它歸到上一句去,或者讓“不”字單獨成句。
第一種錯誤的標點法,是在疑問語氣詞後再加“不”字。第二種錯誤的標點法,是用“不”做單詞句。這兩種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都是不存在的。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傷人乎不”這個“不”字如果放在句尾時,這不是和現(xiàn)代漢語的“傷人了沒有”一樣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注意語法的時代性。“傷人了沒有”這樣的問句是“動詞+賓語+否定詞”,這種格式並不是在先秦以前就有的。我們在《史記》裏面可以看到這樣的句子,在《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裏面說:“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意思是說:你任命官吏,任命完了沒有啊!我也想任命官吏。在《漢書•于定國傳》裏有這樣一話:“公卿猶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己然者不?”這兩句,《史記》是用“未”字作為疑問句的句尾,《漢書》是用“不”(讀否)做為疑問句的句尾。但在先秦,這樣格式的問句是沒有的。“傷人了沒有”這樣的意思,如果用先秦的語法來表達,就是“傷人乎?”《論語•子路從而後》這章裏面,說子路跟著孔子出去,半路上走散了,子路向一個老人打聽見到孔子了沒有,說的就是“子見夫子乎?”而不是說“子見夫子未?”更不會說“子見夫子乎不?”
《經(jīng)典釋文》中所說的“至不絕句”的這種意見,除了故意要抬高“聖人”以外,可能就是用漢代以後出現(xiàn)的語法格式去理解先秦的作品,於是就認為“傷人乎不?”這樣的句子也是可以成立了。但像這樣不問語法規(guī)律而去推求“義理”,這種義理是主觀的產(chǎn)物,不可能不錯。
例二:《左傳•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
這裏講的是祁奚薦賢的故事。晉國新設立了一個官位,晉國的大夫祁奚推薦了三個賢人去任此職?!蹲髠鳌返淖髡叻Q讚了祁奚這種做法。
有人標點為: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
象上面這樣的標點有什麼錯誤呢?錯誤有兩處: ①“夫唯”,這在古代是經(jīng)常連用的,後面有“故”或者是“以”與它相呼應。這裏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但是,現(xiàn)在的標點把“夫”和“唯”分開了。②這樣的標點,“也夫”連用。古代漢語中“也夫”連用表示感歎,而這裏卻不是感歎的語氣。結(jié)合上下文看?!蹲髠鳌返淖髡弑疽馐钦f:“建一官而三物成,是因為能舉善的緣故。”我們在前面講判斷句時講過,“也”字用在句尾。除表示判斷以外,還可以用來說明原因。在這裏,“能舉善”後面需要的正是一“也”字,而不是“也夫”。所以,在“夫”字後面斷句,無論是從前一句看,還是從後一句看,都是不合語法的。
例三:《論衡•非韓篇》:“夫拜謁禮義之效非益身之實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拜謁是禮義之效,而不是益身之實”。正確斷句是:“夫拜謁,禮義之效,非益身之實也。”有人斷為:“夫拜謁禮義之效,非益身之實也。”
按:判斷句在古代一般不用係詞,依傳統(tǒng)的句讀法,“拜謁”後面應該斷句,依新式標點用法也應該用逗號。這裏是動詞用作主語,標點者沒有弄清,所以錯了。
例四:《禮記•樂記》:“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正確的標點應該是:“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但有人標點為:“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按,《禮記•樂記》這一段話,從唐代起就有幾種不同的斷句法。《經(jīng)典釋文》載:“雷讀上至安絕句,樂音嶽,二字為句。崔讀上句依雷,下‘以樂其政和’,總為一句。下‘亂世’‘亡國’各放此。”雷讀、崔讀都是錯誤的。因為這裏的“以”字是連詞,正如《經(jīng)傳釋詞》所指出的,它和“而”字的作用相同。“安以樂”就是“安而樂”,“怨以怒”就是“怨而怒”,“哀以思”就是“哀而思”。下文“其政”“其民”是主語,“和”“乖”“困”都是形容詞作謂語。按照崔讀斷句,“以”只能看作介詞,“樂”“怒”“思”是動詞謂語,“其政”“其民”是賓語,“和”“乖”“困”無所隸屬。漢語沒有這種句法結(jié)構(gòu),因此“以樂”“以怒”“以思”只能屬上。
例五: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正確標點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但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本的《古文觀止》標點為: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按,“所聞”,“所”指代“聞”的對象,即漁人聞知的漢和魏晉間的情況。它不可能指代“聞”這一行為的主動者--聽漁人說話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就只能說“聞者”?!豆盼挠^止》的斷句者不懂“者”“所”的用法的不同,誤將“所聞”屬下。
例六:《論衡•異虛篇》:“夫王者有過,異見於國。不改,滅見草木;不改,滅見於五穀;不改,滅至身。”
有人將此句斷為:“夫王者有過,異見於國,不改;滅見草木,不改;滅見於五穀,不改,滅至身。”
按,假設句不用連詞,在現(xiàn)代漢語裏也不是罕見的,在古代漢語裏更是常見。特別是否定的假設,往往不用“如”“若”等字。這裏標點者不懂“不改”是一種假設,等於說“如果再不改”,因而把分號用錯了。
例七:《論衡•禍虛篇》:“虞舜為父弟所害,幾死再三,有遇唐堯,堯禪舜,立為帝。嘗見害,未有非;立為帝,未有是。前時未到,後則命時至也。”
有人標點為:“……堯禪舜立為帝。嘗見害,未有非;立為帝,未有是前時未到,後則命時至也。”
按,“堯禪舜”不斷句,不對。“未有是”不斷句,更不對。作者明顯地以“未有是”和“未有非”相對,意思是說,“虞舜被謀害的時候,他並沒有做錯什麼;他立為帝的時候,也沒有做對什麼”。古人行文,往往愛用對偶。瞭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識辨古書的句讀。
例八:韓愈《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維是子產(chǎn),執(zhí)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是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
《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韓昌黎集》四標點為:“……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
按,這是一篇頌贊體的文章,每句四字(“四海所以不理”六字),兩句一換韻,中間插入一個“於虖”(嗚呼),算是外加的。如果按照後一種句讀法,就失其韻讀,與文體不合了。而且,“四海所以不理”等於說“四海之所以不理”,“四海”斷句是不通的。
例九:蘇軾《定風波》:“……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試問嶺南應不好,欲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萬有文庫》本斷為:“……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按,“定風波”這一詞牌分前後兩闋,最後三句的字數(shù)都是七、二、七,而且二字句與前面七字句還要押仄聲韻。這裏前闋應該在“風起”處斷句,後闋應該在“卻道”後斷句?!盾嫦獫O隱叢話•後集》卷第四十引用了蘇東坡這首詞,《萬有文庫》本的斷句者不懂“定風波”詞牌的格律,把它斷錯了。
3、音韻不明
不懂音韻,也可能影響到句讀的正確性。雖然這方面的情況比較少見,但也值得注意。
例一:《漢書•高王傳》:“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協(xié)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快中野兮,蒼天與直。吁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
這裏說的趙王,是劉邦的兒子。劉邦死後,呂氏專權,硬把呂氏家族的一個女子嫁給趙王為妃。後來那個妃子誣陷趙王,於是,呂後就把趙王召到了長安,將他囚禁起來,後來就餓死了。
上面的這種標點是顏師古的斷句,顏師古是給《漢書》作注的。怎樣知道顏師古是這樣斷句的呢?也還是根據(jù)他的注。他在“何故”後面作注說:“謂不能明白之也”,在“自賊”後面又作注說:“悔不早棄趙國,而快意自殺于田野之中。”這就是說,他認為“何故”下面應該斷句,而把“棄國”和“自快中野”連在一起讀的。他這樣斷句的原因,大概是認為:“故”和上面的“惡”“寤”是押韻的。其實這種看法不對。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這個“國”和下文的“直”、“賊”押韻。這三個字,我們現(xiàn)在念起來是不押韻的,但是,它們在上古的時侯,都是“職”韻,從行文上者,這首歌基本上都是四字句,“兮”字前面四個字,“兮”字後面四個字。照顏師古這樣標點,句子也不整齊,所以顏師古的標點是不對的。
正確斷句如下: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協(xié)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快中野兮,蒼天與直。吁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
例二:《史記•淮陰候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愿足下詳察之。”
有人斷句為: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愿足下詳察之。
這是蒯通在勸韓信反叛劉邦時說的幾句話。意思是讓韓信當機立斷,不要錯過時機。上面這樣的標點,當然也可以講通,但是沒有照顧到音韻上的問題。古人的作品裏,當然韻文是需要押韻的,而散文裏,有時也夾雜一兩句韻文。蒯通的話正是這樣。正確的標點應該是:“時乎時,不再來”,“時”和“來”今天讀起來差得很遠,但是在上古都是“之”部字,它們是押韻的。如果我們把標點改為“時乎時,不再來”,不但符合了古漢言音韻,而且能夠使得蒯通勸說韓信時候那種神情躍然紙上。
例三:《左傳•哀公十七年》:衛(wèi)侯貞卜,其繇曰:“如魚窺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國,滅之將亡。闔門塞竇,乃自後逾。”
世界書局銅版《四書五經(jīng)》下冊542頁斷句為:衛(wèi)侯貞卜。其繇曰。如魚窺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國滅之。將亡。闔門塞竇。乃自後逾。
之所以這樣斷句,大概是根據(jù)杜注孔疏。杜預和孔穎達以“衡流而方羊裔焉”為句,顧炎武、王引之、武億等都不同意(參看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卷二和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顧炎武《杜解補正》說:“當以'裔焉大國'為句。言其邊於大國,將見滅而亡。”這是對的??追f達認為“繇詞之例,未必皆韻”,“或韻或不韻,理無定準”;因而說“竇”“逾”不與“將亡”為韻。實際上“竇”“逾”兩字雖不與“將亡”押韻,但是“羊”字與“亡”字押韻(古音同在陽部),“竇”字與“逾”字押韻(古音同在侯部)。這是換韻,不能說是“或韻或不韻”。
例四:《論衡•自紀篇》:養(yǎng)氣自守,適食則酒。閉明塞聰,愛精自保。適輔服藥引導,庶冀性命可延,斯須不老。既晚無還,垂書示後。
有人斷句為:養(yǎng)氣自守,適食則酒,閉明塞聰,愛精自保。適輔服藥引導,庶冀性命可延。斯須不老,既晚無還,垂書示後。
“守”“酒”“保”“導”“老”“後”都是韻腳。“延”字後面用句號是不對的,因為“延”字不是韻腳;“老”字是韻腳,句號應該移到“老”字後面。“斯須不老”是“暫時不老”的意思,和“性命可延”的意思是連貫的。
由上可見,造成句讀錯誤的原因是複雜的。今人整理的古籍常常有標點錯誤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注疏家,對某些文句,也有不同的句讀法,需要有審辨能力。古代不同的句讀,有的是某一注疏家弄錯了,如上面所舉《左傳•哀公十七年》一例。有的是數(shù)讀皆可通的,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只是不同的斷法,如《論語•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一讀“夫”字後不斷句,還有一讀“欲之”後也不讀斷(參看武億《經(jīng)讀考異》)。無論哪一讀法,意思都一樣。
另一種情況則是因為時代久遠,目前無法確定作者的原意,暫時數(shù)讀皆可通,如《論語•公治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白虎通》引作“願車馬輕裘與朋友共敝之”,無“衣”字,從“敝之”斷句;《一切經(jīng)音義》引作“共敝之而無憾”,是以“共”與“敝之而無憾”連為一句(參看武億《經(jīng)讀考異》)。“共”字屬下不屬下,意思稍有區(qū)別,現(xiàn)在還無從確定哪一斷法符合作者的原意。
又比如《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句話:“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這是孔子稱讚他的高足弟子顏回的話。一般都是這樣標點的。其意是說:我和顏回談了一整天,顏回都沒有提出不同的意見,好象很愚笨的樣子,但當他從我這裏回去以後,他對我的話卻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能有所闡發(fā),顏回其實不笨。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斷法,標點為:“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這樣“終日”就成了下一個句子“不違如愚”的修飾語了,意思是說:“我和顏回談話,顏回整天也沒有提出一點不同意見。”這兩種斷句法,意思差別不大,我們就很難判斷那一種斷句法更符合當時孔子說話的語氣。因此,我們認為這兩種標點法都是可以的。不過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大多數(shù)句子,儘管有幾種不同的標點法,我們還是可以判斷那一種對,那一種不對。至少可以判斷那一種更好一些,那一種不大好。比如說,下面一句,同樣是《論語》的,也有兩種斷句法: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韶”是一種古代音樂,孔子因為好古,所以在齊國聽到“韶”,就大為欣賞,陶醉在音樂裏面,一連有三個月,吃肉都不知道是什麼味了。這樣標點,“三月”就是“不知肉味”的修飾語。另一種標點,斷句就不同了:“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樣斷句就是把“三月”做為“聞韶”的修飾語。從句子結(jié)構(gòu)上說,這個例子和上面說的“吾與回言終日”是相類似的。但在這個句子裏面,“三月”連上讀,還是連下讀,意思不大一樣。在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分辨出來哪一種斷法對,哪一種斷法不對。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聞”字。“聞”和“聽”不同,“聽”這個動作是可以持續(xù)的,“聞”這個動作是不能持續(xù)的。“聞”是“聽”的結(jié)果,等於現(xiàn)在說的“聽到”?!抖Y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也。”我們可以說“聽了三個月的音樂”,而不能說“聽到了三個月的音樂”。所以,如果把這個句子斷為“子在齊聞韶三月”就講不通了。
句讀練習
指出下列斷句的問題。
1、《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去;學劍,)
2、《禮記•曲禮上》:“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爲禮以敎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故聖人作,爲禮以敎人)
3、《呂氏春秋•本生篇》:“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瘖必弗食” (慊,快也。瘖,嗓子?。炯海愇淖饕选?/span>
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瘖,必弗食。(己,自己)
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已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已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則使人瘖,必弗食。(己,若)
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瘖,必弗食。(使己慊。則,若)
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瘖,必弗食。(使己慊。則,若)
4、《孟子•梁惠王上》:“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若,然也。)
5、《左傳•僖公二十三》:“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欲觀其裸。浴,)
參考資料:
管錫華《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fā)展史》,巴蜀書社,2002
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中華書局,2003
《古書句讀釋例》一書針對古書斷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誤讀的類型、貽害、原因、特例等幾個方面進行歸納、舉例、評述。作者對誤讀的類型剖析尤詳,將經(jīng)典例句的多種注疏逐一進行列舉、對比,最後判明是非、取之以理,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古書句讀的基本原理。書中例句全都來自《詩經(jīng)》、《禮記》、《尚書》等古代經(jīng)典,作者憑藉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旁徵博引,簡潔暢達地遊筆其中,立論精深,條理清晰,使該書頗具可讀性。
誤讀的類型(當讀而失讀、不當讀而誤讀、當屬上讀而誤屬下、當屬下讀而誤屬上)
誤讀的貽害(原文不誤因誤讀而誤改、原文不衍誤讀而誤刪、原文不脫因誤讀而誤補、原文不倒因誤讀而誤乙)
誤讀的原因(因文省而誤讀、因不識古字能假而誤讀、因不識古韻而誤讀、因字誤而誤讀、因字衍而誤讀、因字脫而誤讀)
特殊的例句(數(shù)讀皆可通)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有如下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噁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於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而是,固足矣。’”
相傳明代的書畫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應邀給一家財主寫了一副對聯(lián):“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財主看後大怒,當即告到縣衙。公堂上祝枝山說寫的全是“吉慶之詞”,財主聽後越發(fā)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有這樣的吉慶之詞嗎?”祝枝山聽了哈哈大笑,將那對聯(lián)重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結(jié)果縣令和財主聞之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語氣是人們說話時的口氣,是對所說的事物表現(xiàn)態(tài)度、情緒。有提頓、直陳、疑問等語氣。
句首語氣詞(古代稱之為“發(fā)語詞”,有的語法書稱之為“提頓語氣詞”。)
(一)夫
1、位於句首,表示要發(fā)議論。其來源是指示代詞“夫”,但已經(jīng)完全虛化,不能再譯作“這個”或“那個”?,F(xiàn)代漢語中沒有相對應的詞。如:
《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弗戢,將自焚也。 ”
《論語·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呂氏春秋·察傳》:“夫得(傳)言不可不察,數(shù)傳而白爲黑,黑爲白。”
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
2、常見搭配:
(1)且夫:猶況且。承接上文,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
《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
《莊子·逍遙遊》:“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2)故夫:相當於“故”,增加了“夫”字,表示要發(fā)議論。
《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不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3)今夫:相當於“故”,增加了“夫”字,表示要發(fā)議論。
《論語·季氏》:“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
《史記·范雎列傳》:“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
(4)若夫:至於。用於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另提一事。
《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二)惟(唯、維)
1、用在句首
(1)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
《左傳·僖公三十年》:“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
《書·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 。”
(2)表希望語氣
《左傳·僖公三十年》:“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戰(zhàn)國策·燕策三》:“唯荊卿留意焉。”
楊惲《報孫會宗書》:“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3)幫助判斷語氣
《左傳·僖公四年》:“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2、用在句中,引出謂語,幫助判斷語氣,《尚書》、《詩經(jīng)》中常見。如:
《左傳·僖公五年》:“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僞古文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廊廟惟清,俊乂是延。”
(三)其
可位於句首,也可用於句中,表委婉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裏,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裏,它就簡單地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如:
《左傳·隱公元年》:“其是之謂乎?”
《左傳·宣公二年》:“其我之謂矣!”
《論語·憲問》:“吾其被發(fā)左衽矣!”(恐怕)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左傳·僖公四年》:“君其問諸水濱。”(還是)
《左傳·隱公三年》:“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
“其”字還可加重反問語氣,往往用在疑問代詞的前面。如:
《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誰不知?”
《論語·爲政》:其何以行之哉!
(四)也
語氣詞“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斷肯定的語氣,但有時也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如:
《詩經(jīng)·陳風·墓門》:“夫也不良,國人知之。”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句中“也”字還常和“者”字連用,位於主語之後,用以提示謂語。例如:
《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荀子·致士》:“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
宋蘇舜欽《上孫沖諫議書》:“夫道也者,性也,三皇之治也;德也者,復性者也,二帝之跡也。”
清龔自珍《古史鉤沉論二》:“《易》也者,卜筮之史也。”
我國古代的書籍文字一般是沒有標點符號的,稱爲“白文”。給典籍文字加標點符號是比較晚的,大約是在南宋以後。我們閱讀古書常會遇到“白文”,也就是沒有加標點符號的典籍文字。這時,就要求我們具備斷句的能力,纔能直接閱讀古代“白文”典籍。古代從兒童入學時就開始訓練斷句能力,學了一年以後,學童在讀書的時候,就能夠把連成一片的文字一句一句地斷開,也就具備了斷句的能力。我們今天學習古代漢語仍然需要有這種能力。衹有當我們具備了這種能力之後,纔不會唯標點本是依,纔可以直接閱讀古代文獻原典,更好地接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薰陶。 句讀是古人的説法,一句話講完了,或者説表達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以後的停頓叫做句;一句話沒講完,或者説一個意思還沒有表述完整而需要停頓的地方叫做讀。兩者合稱爲句讀。句讀大致相當於今天所説的標點。但是,今天的標點是文章的作者自己添加上去的,而古人的句讀卻是讀者體會文章的一種結(jié)果,也就是説不是由作者本人添上去的,而是由讀者加進去的。這是句讀和標點最大的不同。今天給文章加標點由於是作者本人的事,所以一般不存在斷句正確與錯誤的問題,衹是存在標號和點號用得是否規(guī)範的問題。而古人的句讀由於是讀者體會文章的結(jié)果,那就有可能出現(xiàn)斷句不當,或者説破句,卽把該標在上一句的詞語,標在了下一句,或者點出的句子牛頭不對馬嘴。因此,學習古文的句讀,特別需要訓練自己斷句的能力。 現(xiàn)在使用的標點符號是五四運動前後從西方引進並加以改造的,分標號和點號兩類。標號如引號、書名號、破折號等,點號如句號、逗號、頓號等。 現(xiàn)代人讀古書,爲了把古書的意思和語氣表達得更清楚,也給古書加上新式標點,這樣做,不僅需要斷句正確,還要對句子的意思和語氣體會正確。我們今天對文言文加以標點,有兩個要求:要作到斷句正確,符號規(guī)範。 前面説過,古文標點是由後人給前人的文章做標點符號,其基本的要求就是斷句要正確,也就是合乎古文的原意,而且合乎古漢語語法。不能把一句話點成兩句話,更不能把屬於上句的,點到下句。例如:* (晉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三十年》)這樣標點就沒有達到斷句正確的要求,“浴”和“薄而觀之”的主語不是一人,“浴”的主語是晉公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薄而觀之”的主語是曹共公。這是主語暗換,主語暗換就很容易引起誤讀,因此要特別注意,因此“浴”應獨立成句。原句正確的斷句應是:(晉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斷句正確以後還要考慮使用的標點符號是否合乎規(guī)範,尤其是引號、冒號的使用,人物對話用引號,要知道從哪里起,到哪里止。例如:*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論語·微子》)這樣的斷句是沒有問題的,但標號用錯了。“使子路反見之”,不是孔子説的話,而是對孔子的一個動作的陳述,不能當作孔子的話打上引號。下引號應該放到“使”字之前。 要做好古文標點首先要通觀全篇。拿到一段文言文,不要急於斷句標點,應當先默讀一至兩遍,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大意,要在真正理解了這段文字的意思以後,再著手斷句標點。有時侯前面有疑難之處,可通過下文找到答案。例如:秦主生發(fā)三輔民治渭橋金紫光祿大夫程肱諫以爲妨農(nóng)生殺之夏四月長安大風發(fā)屋拔木秦宮中驚擾或稱賊至宮門晝閉五日乃止秦主生推告賊者刳出其心左光祿大夫強平諫曰天降災異陛下當愛民事神緩刑崇德以應之乃可弭也生怒鑿其頂而殺之衛(wèi)將軍廣平王黃眉前將軍新興王飛建節(jié)將軍鄧羌以平太后之弟叩頭固諫生弗聽(《資治通鑒·晉紀二十二·孝宗穆皇帝中之下》)第一句的第三個字“生”到底是出生,還是別的意思,我們僅從這句本身看不出來,但衹要通觀全文,就會發(fā)現(xiàn)有“生殺之”“生怒”“生弗聽”等詞語,可見“生”是秦主之名。這樣,就能避免誤把“秦主生”點爲一個獨立句子的錯誤。 其次要梳理脈絡。把握一段文字描寫了什麼人物,陳述了什麼事件,説明了什麼道理,事件的前因後果如何等等綫索對正確地標點古文至關重要。就例①這段文字爲例,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叫做生的秦主。他是一個專橫武斷、血腥殘 更重要的是必須吃透文意。對多義詞一定要結(jié)合上下文,吃透它在文中是用的哪個義項,把多義詞的義項弄錯,就會誤導我們破句或失讀。例如:*(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爲鴟夷子皮之陶,爲朱公。朱公以爲: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史記·貨殖列傳》)這樣標點顯然沒有弄清“陶”在文中的意思,誤把“陶”理解爲陶器。實際上這裏的“陶”指的是山東的定陶,因其地有山如陶灶的樣子,故稱陶。我們即便沒有接觸過《史記·貨殖列傳》,也可以通過上下文推出陶爲地名。上文“適”是到的意思,“之”在古代文獻也有“到”的用法,適、之同義。“齊”爲到的地方,則“陶”也應該是到的地方。下文,“陶天下之中”,更是道出了陶的地理位置。因此,原文應當這樣來標點:(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爲鴟夷子皮;之陶,爲朱公。朱公以爲: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有的虛詞也可爲我們標點古文提供重要的參考項,比如,古代漢語表示判斷句的一種固定搭配“……者,……也”,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在“者”字後打“,”,在“也”字後打“。”是沒有問題的。有的是句首發(fā)語詞,如“夫”“蓋”等,既是句首,在它的前面就應當是句尾,所以在它前面打上“。”也是沒問題的。語氣詞“矣”一般都是放在句末的,因此在“矣”字後打“。”一般也不會出錯,可要注意“矣”有時通作“以”的情況。人物主語後面跟上一個“曰”字,一般表示後面的句子是該人物説的話,在曰字後打上“:”號,把他説的話引起來一般也是沒有問題的。但要説明的是,這衹是一個輔助的手段,有的時候像“矣”這類句尾語氣詞是很少用的,像上述這段文字,通篇找不出一個“矣”字,僅僅依靠虛詞,面對這樣的白文就會束手無策。 下面再舉幾個例子説明古書標點對正確理解古書的重要作用。 古書標點最常見的錯誤是破句,就是把本來一句的破成了兩句,破句有的就不成意思,有的不得其解。例如:“長安大風發(fā)屋拔木”一句,有人標點成“長安大風發(fā),屋拔木”這就破句了,“長安大風發(fā)”還稍微説得過去,但“屋拔木”就不可思議了。 不當斷的斷開使文意難解,當斷的不斷同樣造成文意難辨。例如:*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禮記·曲禮》)這樣標點就有七處斷句不當。正確的標點應該是: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有對詞義理解錯誤而標點錯誤的。例如:*子厚前時少年,勇於爲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不可解,肯定是一個破句。標點者不明“顧藉”在唐時是顧惜、愛惜之意,本該上屬爲句,卻誤點成下屬爲句。原文正確的標點應是:子厚前時少年,勇於爲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有因語法分析錯誤而標點錯誤的。例如:*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xiāng)黨》)這樣斷句表面上也説得過去,孔子住宅失火,燒掉了馬棚??鬃訌某⒒丶乙葬?,先問傷著人沒有,然後再問馬傷著沒有。但這樣的斷句是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古人行文沒有在疑問語氣詞後跟上一個否定副詞“不”的規(guī)則。正確的標點應是: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有因不明用字通假而標點錯誤的。例如:*僕登夏奧尾高邱以望之,仿佛見舟及武昌,步乃還。(《東坡志林·別文甫子辨》)“步乃還”意思費解,肯定有斷句上的不當。點校者不明此“步”爲“埠”的通假字,所以誤斷。“武昌步”即“武昌埠”,用今天的話説,就是“武昌碼頭”。原文標點應爲:僕登夏奧尾高邱以望之,仿佛見舟及武昌步,乃還。有因缺乏歷史文化常識而標點錯誤的。例如:* 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記·秦始皇本紀》)十六日不是夏太后死的日期,而是彗星再次出現(xiàn)在西方的週期,正好經(jīng)歷了十六天, “十六日”應上屬爲句。在《史記》一書中,很少直接用數(shù)目字放在“日”的前面來紀日。一般的日期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結(jié)合來紀日的。因此,“十六日”就不可能是記的夏太后死的這一天的日期。原文標點應是這樣的: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聯(lián)系客服